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拐点性质的研究初探(交易系统研究系列文章之八)
(2010-04-20 15:36:22)
 
    在B级机会中,有C级、D级风险;在B级风险中,同样也有C级、D级机会,和对待上升趋势中的D级风险的态度一样,对于下跌趋势中的D级机会,我的态度是高兴了做一把,懒得动就不搭理它。所以就有闲暇继续写交易系统系列文章了。
    另外今天下午值得注意的是,股指期货主力利用沪深300股票,做了一把短多。比较一下股指期货的分时图和沪深300指数的分时图,再从沪深300股票里翻翻就看出来了。如何知道不是利用股指期货撬动股价或指数?很简单,因为用股票拉动指数的成本,在期货里可以成倍地变成利润。这种方法,以后会常用。
    拐点是每个人都关心的。因为拐点的级别不同,所以对这里谈到的拐点,进行一下限定:1、是持续10天以上的上升周期,也就是我说的B级机会;2、只限于上升前的拐点,因为现在个股只能做多,融资融券离我们多数人很远,至于下跌的拐点,反过来用就行了;3、只谈拐点的性质,也就是说,它的持续性、高度以及之后是否延续原来的趋势,不涉及如何判断拐点;4、以上证指数为例。
    时间本身是中性的,我们研究时间,实际上是研究时间的属性。就是说,它是个高点?低点?之后的趋势如何?抛开它的属性研究时间,对交易没有意义。例如斐波那契时间,从几个高点做出斐波那契时间,会在某天发生共振,这一天一定是很重要的,好了,那它是个高点还是个低点?是趋势中的小高点还是趋势结束的拐点?它之前是个什么趋势、手中个股是持、是抛?这些问题无从回答。象这种时间的研究,对交易帮助不大,只是到了那天的附近才有点用处。我对拐点时间性质研究的体会是:当下预期、跟随确认。
    1、当下预期。上个结构的结束点,就是下个结构的起点。按我的系统,3、5、7波为同级别反弹波段结构的波浪组合,大级别,如周线的7波完成,即为该级别的结构完成,此结构完成之时,就是新结构开始之日,这就是当下预期。同理可以推导到日线和月线甚至年线。那么,新结构必然是与原结构相反的趋势,即如1664,在周线上走完了7波,必然有个A级机会。问题在于,你怎么知道新的结构是走3还是走5、7?这就牵涉到跟随确认的问题。当下也可以预期一下,就是假如前面走完了7,那么新结构一般也是7 。
    2、跟随确认。谈到跟随确认,我得给贺彦君老兄说几句话。他的帖子最引起争议的就是“变异”,只能怪他用词不当了,他的“变异”,其实就是跟随确认,我认为他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如果还骂,就是别有用心了。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谈跟随确认。
    1)斜率。在前面帖子每次谈到大结构,我都会提到此次2月3日上升的斜率问题。在1月21日早上发的博客中,我预期到了2月3日的低点,到了2月3日当下就可以预期未来的3、5、7 。究竟是哪个?跟随确认中就用到了斜率。下图是2639和2890低点的斜率:


    从每日上升的百分比来说(点数由于大盘所处位置不同,用于比较斜率不好用,所以用百分比),2639的斜率是2890斜率的约3倍。2639走了5,2890会不会只走一个3?这就是跟随确认。最终确认,要到3结构完结点的日线形态来确认。
    2)背离。背离的级别越大,拐点的性质越重要。背离必须在结构完结点才有用,之前的背离产生的都是小级别风险和机会。2639的背离,级别明显大于2890 。甚至可以说2890根本不算个正经能用的背离。关于这次背离级别不够,此前的博客也经常在谈到大结构时提到。
    3)双穿。走不走7,最好由上一级时间周期来确认。比如周线走不走7,最好有个月线双穿来确认一下。同理日线也最好由周线确认一下。双穿说白了是个人为设定的交易规则,虽然好用,但不是交易的最终凭据。

    这次2890拐点性质,虽然可以用斜率和背离来跟随确认,但在实际走势中,必须考虑另一个问题,就是周线三角形的问题。周线三角形,在2890时已经接近末端,斜率低不足为奇,所以当时考虑到这个问题,就对是否走5、7留有余地。这一点,从交易策略上可以进行弥补。比如可以在3终结的时候选择清仓,而不是如同其他趋势那样选择留有轻仓,这样的话会比较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透过现象看本质
徐小明用《数字化定量分析》寻找下一波的精确拐点(转帖)
11月份的拐点已经形成
第六大要点:MACD背离的资料搜索
专论运用斐波那契数计算拐点
这周是中长期市场走势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