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妙的和田玉(24)

 

中国人为什么特别喜欢玉(作者:廖南)

 


 

    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从而延伸发展出一种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

 

 

  中国最早为“玉”定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之方也。”


 

  事实上,《说文解字》除了点出“美”,更强调光泽、透明度、声响等物理特性,以区别玉石。中国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长久以来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会,逐渐被赋予各种神秘色彩。

 

 

  财富象征

 

  玉器是财富的象征。早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时代,玉器就成为财富的标志。在这个时期出土的大型墓葬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见墓主的身份之高,财富之多。

 

 

  当进入奴隶社会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葬玉更是丰富,表明大的奴隶主拥有贵重的玉器。

 

 

  到汉代,葬玉之风更加兴盛,著名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皆出自于此。另外,最能说明玉器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制作成贝形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

 

 

  审美文化

 

  作为配饰和赏玩,是玉器的原始功能之一,也是玉器最广泛的一种用途。“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在古代,玉不是简单的装饰,还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一种社会风气,甚至可以起到感情与语言交流的作用。

 

 

  春秋时,佩玉之风盛行。隋唐之后,作为佩饰的玉器,品种更为丰富,主要有耳、腕、手和头饰等。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如仿古玉礼器、瓶、炉、壶、山子、人物、动物等,占据了玉器的主要地位。

 

 

  历史见证

 

  作为文物的玉器,还是历史的见证,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更为当今世人所器重。

 

 

  玉器从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到简单的生产工具,然后融入各种礼制内容,被人格化、道德化,继而被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这些无不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爱玉的心理。

 

 

  ‘玉’和‘王’字的渊源之说

 

   从文字看;‘玉’字最早见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此后也见于西周晚期及战国时期的青铜铭文中。在篆文中玉石的‘玉’原写成‘王’,是三块玉穿在一起的象形字,三画距离相等,而帝王的‘王’字则第一、二笔画距离较近;秦汉时隶书、楷书仍将玉写成‘王’,但三画距离不再严格区分,为别于帝王的‘王’。玉石的‘王’才在第三画上加点作‘玉’而沿用至今,做偏旁部首就还是写成‘王’。

 


 

   随着对玉的接触逐渐曾多和认识的逐渐深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四五十个玉的同义词,其中瑾、瑜、琪、琦、琳、琼、瑶、璧、等还常用于人名之中,显示了人们对玉的喜爱和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国人的传家之宝
玉石收藏不要误入歧途
玉器为何如此神秘
玉璧的渊源、用途及其鉴定(玉石文化)
广州南越王墓墓主丝缕玉衣的“功利和非功利性”
权力与信仰:良渚遗址群考古特展(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