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华天宝 宋代钱币集赏 三】43

【物华天宝 宋代钱币集赏 三】43

   大观版别的探讨

御书短通七级铜谱编号3123   顾名思义,此版通字短,大字的末笔长。

肥字广草观  六级铜谱编号3125  此版字体粗,草字头横长

大字昂通 七级 铜谱编号3126 此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通字头偏上,以穿口上沿延长线为准,此通字头明显高于此线,比较容易辨认

小字版,十级,此版常见,尺寸2.4厘米,铜谱编号3127,此版边缘稍宽,字体偏小。

阔大,五级,较少,铜谱编号:3129,又称楷通大字版,此版的大字和通字较特别,很容易辨认。

短尾大,十级,常见版,铜谱编号3130,此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字末笔短直,通字的走之很特别。尺寸2.5厘米。
图片:
仰大,少见,二级,铜谱编号3132,大字倾仰,首笔平直,尾顿笔处偏向右下

俯大,六级,铜谱编号3133,此版通字尾长,其他特征与3127小字版相近

退大,铜谱编号3134,七级,大字第二笔撇的末端稍带钩,末笔翘长,此版通字偏向下,而御书短通的通字头几乎与穿口上沿的延长线齐平,这一点很容易区分退大和御书短通。

退大昂宝,七级,铜谱编号3135,此版与3134的区别:1,此版的大字第二笔撇自然的偏向左下方,而3134退大版的这一撇隐约有一种钩的感觉。2,此版的宝字斜

宽观,七级,铜谱编号3136,顾名思义,观字很宽,大字扁长,容易识别。

小观,八级,铜谱编号3137,大观小平的大字写法与此版类似的有3140俯观和3150平头通,大字方方正正,此版宝字最后两笔是分开的八字。容易识别。

广草观,七级,铜谱编号3138,此版草字头长,通字的走之特别,容易识别。

欠草观,六级,铜谱编号3139,此版有个很明显的特征,通字头的第二笔是一段偏向右下的小圆弧。很特别。

俯观,又叫楷通,七级,铜谱编号3140,此版通字写法特别,观字头偏向左下,第一个口是个三角,容易识别。

昂通广大,铜谱二级,编号3141,少见,此版大字首笔长,第二笔末端几乎连到了宝字上,容易识别。

降通,十级,铜谱编号3142,尺寸2.4厘米,小平大观里最常见的 版别。通字偏下降

降通大样,七级,铜谱编号3143,降通达到2.5厘米以上就可以是大样了

降通阔缘,七级,铜谱编号3144,顾名思义,阔缘,尺寸在2.5左右,尺寸在2.4左右的是阔缘小字版。

降通小字,十级,多见版,铜谱编号3146,阔缘降通,大字的第二笔短。尺寸2.4厘米左右

斜通,七级,铜谱编号3147,斜通类有三种,3147、3148、3149,此版区别于后两版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观字斜,宝字也斜!!宝字瘦长,容易识别。

斜通狭穿,六级,铜谱编号3148,此版穿口小,宝字宽正。

平头通,又称远点通,五级,铜谱编号3150,走之的第一笔和第二笔间距较远,宝字最后两笔是连在一起的人字。容易识别

仰头通,一级,罕见,铜谱编号3152,通字头仰向上,很特别。

大宝,二级,少见,铜谱编号3157,顾名思义,宝字宽大又长,容易识别。

狭宝宽字背阔缘,铜谱未见,通字头几乎和大字的末笔相连,正面细缘,背面也是细缘的为七级,铜谱编号3159

狭宝宽字隔轮,一级,罕见,铜谱编号3160,狭宝类隔轮。

狭宝小字,九级,较常见,铜谱编号3161,与降通类相比,此版通字偏上,尺寸2.4厘米

狭宝小字阔缘。

铁母行书,一级珍品,铜谱编号3166,

折二降通,五级,少见,铜谱编号3167,大字的第一笔已经覆盖到宝字头的一部分了,通字偏降。此版美品少见。折二类大观均少见。

折二阔缘,谱未见。不敢乱讲。尺寸31.5左右

短通细缘,六级,铜谱编号3185,尺寸约33,通字头的第二笔直平或稍偏右上方。3184特征与此相近,唯独尺寸比此版略大

短通狭观五级铜谱编号3186,尺寸34.2左右,通字头第二笔偏向右下方,与此特征相近的有3187,3187属于小样,尺寸约32

折五类。铜谱3189,一级珍品,不做解释了,转自园地,欣赏吧!尺寸约35.5

折十大字五级铜谱编号3191,此版与3193差别细微,区别:此版的宝字紧靠穿口内郭,而3193版的宝字离内郭稍远。其他地方还真不好辨别。

俯大,铜谱编号3193,七级,
图片:
狭俯大,铜谱编号3194,七级,此版在折十大观里较多见,特征很明显,大字和宝字都向右上方倾斜,观字的草字头那一横最短,观字的最后两笔相距较远。

狭通,铜谱编号3195,六级,此版异于其它折十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观字的末笔起笔处偏向左下方,宝字微斜

降通,五级,铜谱编号3196,此版大字的末笔短,带折,通字下降。
图片:
这个也是我的,长通 ,一级,罕见。
图片:
大宝、仰大顶级大观版别
不是很常见的大观五级以上版
管理提醒: 本帖被张涛设置为精华(2009-11-09)
图片:
欠草是所有大观版别最为精美的,。“观”字第一笔隐起本人之最爱之一

目前好像也超过20枚了。

这个是小字类的比较少的版别,目前发现估计也超过20枚了。

这个版别虽然铜钱谱还是标2级,感觉比大宝少。
本人所见10枚之内。
是品阔缘,和书中拓片感觉小异。

这个版别铸工极其差。
个人感觉是很偏远的钱监铸造的。

虽然新书标4级,但是价格那个低啊~
图片:
大观折三新书标5级,个人感觉能到7级~~
真多~不过品好的还是不多的

个人感觉折二比折三少,但是书上都标5级。
折二大观的品相也巨烂无比,免谈
不过这身衣服还是所见最美的

阔大又名白铜楷通大字,以铜质不好而出名~ 和靖康有的一拼

这个字口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了

   平头通也不好找的……又叫远点通,和八级小观非常接近经常弄错,平头通较小观版字细些,字口浅。通头也有区别,小观版通头俯

阔大经常能见到白铜的,是品纯白,估计含锡量太大了,导致容易断笔。
 
北王兄发出一枚大观小平旋读银质宫钱,勾起了小弟的隐隐回忆,特撰此文一吐为快。
       大观小平银宫钱,乃徽宗大观年间由北宋宫廷负责办置金银器的文思院所铸,真书,旋读,以示和瘦金体小平相区别。此外还有金质大观小平钱,篆书,亦旋读。
       彭信威先生名著《中国货币史》200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第309页(第五章 “两宋的货币”)记载:“从遗留下来的实物看来,宋代的金银钱,以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铸得最多。因为大观、宣和等年号都有银钱留下来。大观通宝银钱有两种,一为篆书,一为隶书,成对钱。”

       鄙人研究大观版别多年,所见银质大观目前却仅见十枚之内,金质仅见一枚,足见其珍。

       目前所见银质大观,有两种版别。


第一种目前见到三枚。鄙人命名为“仰大小观”,是版图如上

第一枚为品相第一美,生坑薄锈。
第二枚为黄山兄旧藏,
第三枚为北王兄所发。
图片:
第二种仅见两枚,鄙人命名为“俯大长观”。
图如上。
第一枚为鄙人所藏。
第二枚为2010年5月嘉德春拍出现者。
金质大观篆书,为星洲CC所藏,目前仅见。
图片:
05年嘉德另曾拍出一枚名曰大观瑞宝者,直读,乃徽宗时期道教所用,突出其“瑞”。7700元拍下,还觉得自己捡漏了,当时7700元可以买到5,6个绝美清母钱,放到现在最少也得4万了...结果...放了五年,赔了700让了,真是悲哀!

大观金钱不是仅见,日本很早就有发现了.大观瑞宝目前仅知此品.

另,山西有佛塔出过政和金钱,应是赏赐之物.宋时,宫内金银钱极多,民间亦有徽宗十个金钱买烧饼的传说,可到了靖康之难,都被金人掳去铸铤子了...


折十40.5*3



跟两个廋金体
大观的银钱莱州(掖县)也出过一枚,是大样,铸造工艺及字体风格与目前已发现的小平银钱差异很大,但从《宣和录》、《武林旧事》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宋代金银钱肯定是存在的,但究竟有没有官造、民造之分,有待进一步落实、考证。

[珍藏]银质大观(16.8克)

目前个人仅见的到代官铸银质折十版大观 
鲁泉斋从山东雅泉轩 移动到本区(2010-11-08)
数据:38*2.5







 
   很标准的折十楷通版!此版式口径最大的不过41.5毫米;最小的仅40.5毫米;是折十版中最小的!《宣和录》有“上皇阁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的记载。迄今发现的宋代金银钱种类较多,金质钱如太平通宝、乾道元宝等;银质钱以徽宗年号崇宁、大观、政和、宣和为主,南宋另有“绍定万岁”银鎏金钱,甚为罕见。
   在唐代,开元通宝铜钱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朝廷也经常将它作为赏赐之物,以笼络人心,鼓舞士气。此外,还有金质、鎏金和银质的开元通宝钱发现,如1955年西安东郊韩森寨唐墓出土银开元通宝两枚;同年洛阳邙山山麓唐墓出土鎏金开元通宝二十余枚;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金开元通宝三十枚和银开元通宝四百二十一枚等。它们并非流通货币,而是宫中的赏赐钱。史书中还有具体使用金银钱赏赐、庆吉的记载。如《资治通鉴》提到:杨贵妃收安禄山为干儿子,玄宗“自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旧唐书·玄宗本纪》则记载:唐先天二年(713年)九月,玄宗皇帝“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门下五品已(以)上官及诸司三品已(以)上官争拾之。”对这次金钱盛会,唐代诗人缅怀旧事,每有吟诵。如张祜《退宫人》诗有“长说承天门下宴,百官楼下拾金钱”。杜甫《曲江对酒》诗中,亦有“何时重此金钱会”之句。
这类宫中金银赏赐钱,其实相当于今天的纪念币,在宋代也有铸造。《宣和录》中便提到:“上皇阁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皇帝阁分金钱二十贯,银钱四十贯;皇后阁分金钱十一贯,银钱廿二贯。”《武林旧事》则有“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的记载。今发现宋代金银钱种类甚多,金质钱如太平通宝、宣和通宝、乾道元宝等;银质钱如太平通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元宝和通宝、庆元通宝等等,均甚罕。
历史上,农民起义军也铸造过自己的赏锡钱,张献忠的西王赏功钱即是一例。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的著名首领,1630年在陕西米脂参加起义军,1643年称大西王,第二年攻占四川,称帝于成都,定国号为大西,年号为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设内阁、六部,置文武官员,除了铸大顺通宝铜钱流通使用外,还特铸金、银、铜三种西王赏功钱用来赏锡有功的部将。大顺通宝钱由于铸量较大,而且百姓纷纷将此钱缝于帽顶或簪在头发上,一是表示对起义军的拥护,二是取其“大顺”之义代表吉祥,因此传世尚多。而张献忠论功行赏的西王赏功钱,在当时已属珍贵之物,传至后世,则更难觅到了。在金、银、铜三种西王赏功钱中,又以金质、银质钱最稀见。据说清代光绪末叶,成都有人无意中购获西王赏功金质钱一枚,却被他熔化成二钱多纯金,当时识货的人都表示惋惜。五十多年前,古钱收藏家罗伯昭先生在四川以重金购得一枚银质西当赏功钱,直径有5厘米,文字端庄,制作精良,逗人喜爱。新中国成立后,这枚西王赏功银钱以及其他珍贵的古钱藏品已由罗先生捐献给国家。
     上海博物馆有一枚政和银质折三篆书通宝。大开门。罗伯昭老先生的旧藏,8.4g,硝酸法,将硝酸溶液点上,观察变化。不变色的为95%以上纯银,基本上不大可能这么高纯度,80%-95%会变黑,50%-80%会变绿,绿色越深含量越低。
跟一个钱老师2006年在交流会上收获的崇宁银钱参考
http://bbs.chcoin.com/read.php?tid=662129

北宋的金银宫钱,从史书上可以找到一些记载。印象中有宋徽宗出宫使用金银钱,以及金兵在皇宫中掠夺金银钱详细到某宫多少贯之类的记载。
南宋的金银宫钱,则杭州和绍兴南宋古墓中多次出土,泉谱上也有相应的记载。
所以,两宋的金银宫钱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应分清赏赐金银钱和馈赠金银钱,赏赐金银钱一般是皇帝犒赏下属,嫁取彩钱,丧事倍葬。具有一定的量性,尤其是北宋为多。馈赠金银钱一般是皇帝庆祝某件事或者对某些人有特殊感情馈赠而铸造的钱。馈赠金银钱一般制作精良,钱文特殊,铸造量少。

北宋的金银钱,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开门的和铜钱同母同版的。

北宋的金银钱是独立的体系,是独立的皇宫里的制作作坊做的,和铜钱监不是一个体系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所见到的所谓铜钱版的“金银钱”,没有一个是真的金银钱,不信可以拿去做金相检测。

查阅很多资料,也研究了几百枚白铜宋钱(别人说是银的 ),发现银的钱是和铜钱有很大区别的,原因是前者是用于宫廷赏赐和重大庆典用的,所以它的工艺和面文是特殊的,否则不能表现出它的"贵族气息",后者主要是为了参与市场流通,形制和面文书法有一定的统一性要求和约束。

图片:
图片:
跟一个银宋元 包浆已经洗掉 后又返沁
下面这枚得于云州古玩城,经专家鉴定似为元铸银大观。


 
此时的大观全家福
大宝之特写
 
趣味大观

 

大观,崇宁的兄弟,又因谐音“大官”,受人喜欢。

大观规格没有崇宁多,且常见后铸,但皆精致可玩。

 

























































书楼寻踪馆编辑整理 资料来自泉海密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观通宝常见版别
宋徽宗宫里流出的赏赐钱
非行用金银钱(宋代)你见过吗?
记徽宗钱逸品
隐忧失筋的两枚御书金银钱
大观通宝折十的七个版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