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代画像石 石雕塑
——李寿墓门 石龟墓志 棺
李寿,字神通,李渊从子。唐淮安靖王李寿葬地,位于陕西省三原县陵前镇焦村、永康陵南。1973年,因灌水浇田,墓道陷塌而发现。经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发掘,是已发掘的唐墓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出土文物有:龟形墓志,内外雕刻的石椁、墓道壁画等。石椁与龟形墓志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墓道壁画曾运赴日本展出。
李寿为唐宗室王子,其墓为初唐时期的重要墓葬,对于今天研究唐代的墓葬及墓室艺术品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李寿死时正值唐贞观五年(631年)十二月,是唐代最鼎盛时期,其当时艺术带着饱满向上的精神气质,这也展现在墓室石刻当中。李寿墓道东西的两壁,上层绘飞天、狩猎图,下层绘骑马出行图,由42匹马和81人组成,队伍严整,气势显赫。过洞及天井东西壁下层绘步行仪仗队12幅。第四天井东西壁下层各绘大型戟架两副,旁有仪仗队三列。第一、二、三、四过洞及甬道南壁均绘有重楼建筑。第三天天井上部脱落下的壁画残片,有牛车、牛耕、播种、饲养家禽、推磨、担水、膳事等画面。甬道口东西壁上部各绘一飞天,下部二人,一佩剑,一持弓。甬道中部东西壁绘人物众多的内侍图、侍女图。甬道后段,东壁绘一寺院,西壁绘一道观,均有人物活动于其中。墓室西壁是部绘马厩及草料库。北壁东部绘一庭院,内有贵妇和侍女在游园及乐舞一组。南壁墓门两侧下部绘侍女图。壁画基本用铁线描,旗帜着色用平涂法,人物面部、服饰用晕染法。
目前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展出的有李寿墓门、石椁带棺、兽首龟形墓志三部分。李寿墓石刻为国宝珍品,体量巨大,其价值不可估计。
李寿墓门局部
李寿墓门局部
李寿墓门局部
李寿墓门局部
李寿墓石门
李寿墓石门体量高大,对称形构图,两扇对开门板分上下两区,分别雕有仙鸟和孔雀。它们羽翼舒展,长颈略曲,体现华丽富贵的盛唐风姿。墓门上方设有门楣,雕有怪兽,鹿角虎面鸟翼,这种有翼怪兽在唐代织锦中时有出现,似乎为外传纹样。
兽首龟形墓志
兽首龟形墓志
兽首龟形墓志
兽首龟形墓志
兽首龟形墓志
兽首龟形墓志
墓志石作龟型, 长1.66米, 宽0.96米, 高0.64米,龟的四足趴伏在长方座上,形如石碑的龟趺,整身彩绘贴金。不过现在大约抚摸的人过多,已是乌黑锃亮没了彩绘。本博物馆也做了标识,说明这文物是不能触摸的,可那乌黑得发亮龟身,让人有种条件反射的动作,呵呵,上次来我犯不过错误,这次结果还是忘了,依旧是一走上前,就将我的手放在了龟头上。这龟甲、龟身分为二体,龟背为盖,篆刻“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十六字,背甲下阴刻楷书志文31行,共1071字,有“灵龟是考”句。这件兽首龟形墓志还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它的墓志背甲下,那背甲竟是一个象我们现代的滑板手机,这种形式的志石仅此一例,因此更为珍贵。雕刻成龟首龟形是取其神龟永年长寿之意。
李寿石椁
李寿石椁
李寿石椁壁画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李寿石椁外石刻局部
石椁,是罩护在棺外的一层葬具,其体积硕大,李寿石椁内外丰富精美的雕刻图案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宫廷乐舞及贵族生活盛况,是研究唐代服饰、舞蹈、音乐及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李寿石椁为一歇山顶式石屋,外部以减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将、仙人骑凤等画面,椁内壁阴线刻乐人、舞伎、男女侍从、天象图等, 特别是李寿石椁内壁上的线刻人物,刻有坐着乐者八人,每人持不同乐器弹拨吹奏,另有一对长袖宽裳的少女相对而舞,舞姿翩跹,风姿过人。此线刻画中人物姿态、表情生动有致,线条简练而颇有艺术表现力,是一幅极为精美的线刻画佳作。但由于光线的原因,我无法清晰地将其拍下来,很是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安碑林博物馆一览(五)
西安碑林博物馆(下):自驾陕西(12)
陕:石刻艺术室of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二)西安石刻艺术室
最值得书法人旅游的一个地方-头条网
【重走西安】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