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路遗韵·佉卢文简牍
在和田博物馆我们又看到了不少佉卢文简牍和写在其它物质上的文物。加上在考古所看到的,作为外行的我恐怕很难再有机会看到这么多中亚死文字——佉卢文书写的犍陀罗语文书了。这都是沾了林老师和理查德教授的光!回来将手头所有林梅村老师的文集拿来重读,原来我比较注重器物和纹饰,这次注重人类学和比较语言学,感觉收获很大,毕竟是去了两次,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下介绍据林梅村教授《犍陀罗语文学与中印文化交流》、《尼雅新发现的鄯善王童格罗伽纪年文书考》等文章编辑。
犍陀罗语属于中古印度雅利安语西北方言(North-Western Prakrit)。这种语言最初流行于古代犍陀罗地区,即今天巴基斯坦白沙瓦,始见于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立佉卢文摩崖法敕。所以,英国语言学家哈罗德·贝利爵士(Sir Harold Bailey)建议命名为Gandhari(a、i上面有-)。这个建议目前已经为学界普遍接受。
佉卢文(Kharosthi)是一种(用来拼写犍陀罗语)古印度文字,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可能是在波斯人统治时从阿拉米字母演变出来的,但是没有发现这种演变的确实证据。佉卢文字大约和印度的婆罗米文字的出现时间相近,但婆罗米文字在印度和东南亚的许多文字中派生,而佉卢文没有什么后继文字,最后被婆罗米文字取代。
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笃信佛法,佛教在其在位期间(前268—前232年)发扬光大。为了推行佛教,阿育王在印度和中亚各地刻石立碑,颁布法敕。目前所知最早的犍陀罗语文学是佉卢文刻写的阿育王法敕,即1836年和1889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发现的沙赫巴兹迦尔希法敕和曼瑟赫拉法敕两大碑铭。经欧洲语言学家普林谢普、拉森、孔宁汉、塞那和胡尔兹等人的共同努力,才得以解读,今天的学者对阿育王时代的犍陀罗语文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
犍陀罗语在丝绸之路上的流行,归功于公元前后在中亚和印度建立贵霜帝国的大月氏人。贵霜帝国以佛教立国,随着帝国的扩张,佛教亦被大月氏人推广的东方各地。大月氏对佛教的传播有两大贡献。第一,他们借鉴希腊罗马艺术发明了佛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犍陀罗佛教美术”。第二,他们将以前口头传播的佛言写成文字,于是贵霜帝国的官方语言——犍陀罗语成了大月氏人编撰佛典的圣语,后来发展成为中亚早期佛教最重要的文学语言之一。
1890年,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德兰斯在和田征集到犍陀罗语《法句经》残卷,拉开了犍陀罗语文学研究的序幕。1900-1930年间,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先后四次到中亚考察,其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尼雅发掘出公元3世纪左右的犍陀罗语文书。这些文书分别抄写在木牍、丝绸、皮革和麻纸上,内容多系古代鄯善和于阗国商业文书和官方档案,也有少数佛经残卷。可见犍陀罗语传播的范围向东可达塔里木盆地东南的鄯善。1995年和1997年,阿富汗出土了大量犍陀罗语(包括佉卢文写本和婆罗谜文写本)佛经写卷,其年代约在贵霜王朝建立之初的公元1-2世纪,这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佛典。
据欧洲梵学家吕德斯、列维和我国梵学家季羡林研究,最早的佛教经堂用语是中古印度(约公元前600年—公元1000年)雅利安语的东部俗语(Prakrit),其中摩揭陀语或半摩揭陀语很可能是原始佛教用语。随着佛教的传播,原始佛典又被译成小乘佛教各部派所用各种印度俗语,如巴利语、犍陀罗语等。当佛教上升为统治阶级信奉的宗教后,佛教徒开始摈弃俗语,采用贵族语言梵语(Sanskrit)。特别是4世纪后,全印度出现广泛使用梵语的浪潮,人民把梵语视为学术语言及通用语言以取代原来印度各地使用的俗语,所以,流传下来的佛经原本大多是梵语写的,很少有俗语佛典能够流传至今。因此,研究这些“死语言”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犍陀罗语文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佛教的传播,犍陀罗语成了丝绸之路上最早的国际交际语。上面提到的法国探险家德兰斯在和田征集的犍陀罗语《法句经》,经过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被认为是公元2世纪末贵霜王朝时期犍陀罗语的标本。此外,法国学者伯希和、德国东方学家勒柯克在库车等地都发现和收集到犍陀罗语文书。这些材料说明在公元2—4世纪,塔里木盆地的疏勒(今喀什)、于阗和龟兹历史上都流行过犍陀罗语,不仅是三地佛教经堂用语,甚至影响到这三个古代王国的官方行政用语。
1991年,中日联合考古队在尼雅遗址发掘出一批佉卢文文书。其中91NS9号文书的语言特征接近公元2世纪中亚贵霜碑铭的语言,经过林梅村教授释读,发现它竟然是鄯善王童格罗伽纪年文书。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对解读佉卢文时代鄯善国早期历史非常重要。如果把目前发现的佉卢文中记录的七位鄯善王在位最大年数相加,长达131年。据《晋书·张骏传》,第七位鄯善王元孟曾于公元335年向前凉张骏献楼兰女。那么佉卢文时代第一位鄯善王童格罗伽的年代就可以追溯到公元210年(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所以佉卢文犍陀罗语传入鄯善的时间和龟兹、于阗等塔里木盆地诸国基本同步,应在东汉末年无疑。
林梅村老师、理查德教授、陈凌、安智和和田博物馆文物局的同事们在观看佉卢文简牍
这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封简
打开之后。一般是先在下面一块木牍上书写,不够再在封盖内侧书写
这种形式的多为账本
还有这样形式的
写在泥板上面的
织锦袋上有时也被写上佉卢文了
下面就是尼雅出土的编号为91NS9号文书,其上有鄯善王童格罗伽纪年,意义重大!(新疆自治区考古所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雅探秘
[2007.8.17][幽城]魂断楼兰
孔雀王朝
古楼兰文明
尼雅,古西域消失千年的“精絕國”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的古印度及犍陀罗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