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古桥知多少【今日二龙闸两桥】
中国的园林艺术讲求“小桥流水”所以造园必然离不开桥,颐和园作为著名的皇家园林更是如此。乾隆在建造清漪园时就建造了不少精美的桥,而且这些桥由于多数是石桥也躲过了1860年的大火,只有个别木桥焚毁。光绪朝重修颐和园时和建国后也曾经添建、改建了部分的桥,致使颐和园里至今保留了数十座的桥。
颐和园里的桥精美、奇特在于种类繁多,造型各异,几乎将中国桥的艺术全都移到了颐和园里来了。为何如此说呢,因为颐和园里的桥有水桥、旱桥;有石桥、木桥;有短桥、长桥;有单孔桥、多孔桥;有直桥、折桥;有平桥、亭桥;有廊桥、轩桥;有高桥、矮桥;有名桥、无名桥,还有闸桥.......不一而足。
但是颐和园里到底由多少座古桥呢,网上没有查到。笔者虽然早就有心将颐和园的桥写进博文,而且颐和园的系列里“桥”是最先着手的,而且照片早就拍就。但是鉴于对于个别的桥(二龙闸桥)是否建于清漪园时期有不同看法,也发过博文探讨过,之前还没完全搞清楚,现在基本明了,所以等到现在才开始写博文。
博文题目说的是“古桥”,所以本人原则上只收录光绪朝之前的桥,建国后新建的桥不作为重点,也不算入颐和园古桥的数量内,但是改建的除外。
看官可以随着我先由颐和园东宫门、北宫门外开始,然后走东堤、西堤、后溪河、谐趣园、前山等慢慢游走寻找古桥吧。
1、东宫门外石桥(清漪园时期称之为大宫门)
两座石桥建于清漪园时期,位于东宫门前影壁东侧的月河之上,主要是将谐趣园内的水向南顺着月河流入马场。此桥为单孔石桥,桥栏为罗汉板,青石质。
乾隆朝所绘制的《万寿庆典图》中的两座石桥:
这是北侧石桥
2、南侧石桥
3、北宫门(清漪园时期称之为北楼门)外石桥老照片,当年为三孔石桥
昔日桥下走水,如今沟满壕平,此桥已经失去了桥的意义
4、知春亭七孔桥和三孔桥
清漪园时期知春亭两岛上由两座桥连接,从《万寿庆典图》上看两桥都是木桥,而且均是折桥,去岛上的第一座桥是带栏杆的六折桥,第二座是没有栏杆的四折桥,乾隆时期大岛上有知春亭,小岛上有草亭,很有乡土气息。后来又在小岛上建了一座建筑物,不知做何所用,1860年两座木桥和两座小岛上的亭子等建筑物均被焚毁,光绪年两座桥得到重建。两座桥的桥墩和桥面都换成了石质的,栏杆还保留了木质的。两座桥俗称“七孔桥”和“三孔桥”。
乾隆朝《万寿庆典图》中知春亭上两座木折桥
1870年左右被焚毁后的老照片,小岛上还残留一座建筑遗迹
光绪年重建后的老照片
七孔桥
5、三孔桥
6、7、颐和园二龙闸“闸桥”和“辅桥”
颐和园东堤最北侧有两座桥,一座“闸桥”、一座“辅桥”,两座桥穿过“文昌阁”就能看到。两桥并排,闸桥高、辅桥低。
此“闸桥”名曰“二龙闸”,是清漪园时期昆明湖东堤上的一个排水口,用来调节昆明湖水位和园外用水。二龙闸的名称我认为主要是昆明湖主要进水口有一座“青龙闸”,“青龙闸”主要作用是防洪,洪水来了,可以开闸放水排入清河,“青龙闸”是主闸,东堤上的闸口是“二闸”,因此称之为“二龙闸”,不过此闸现在也废弃不用了。
为何把和“二龙闸”闸桥的另一座桥称为“辅桥”?因为此桥建好后很少用到它,至今桥面上防滑纹饰还历历在目。还有就是此桥慈禧修建颐和园时将此桥圈出了颐和园,直到九十年代颐和园东墙外扩把它全了进来。至于“辅桥”是否乾隆时期所建我在另一篇博文中阐述过,不在赘述了。有兴趣可以前去了解,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b09aa01017sb7.html
闸桥和辅桥,矮桥是“辅桥”
6、闸桥
清漪园时期绘制的“闸桥”
闸桥西侧闸口
东侧出水口
7、辅桥
光绪二十三年绘制的“辅桥”在颐和园大墙之外
桥面上的防滑纹还很清新,燕尾铁槽说明条石还是原装
侯仁之先生复原的明代海淀水系图,红字为笔者为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的桥(二)
滬瀆老橋知多少【圖】
京华随笔:北京古桥
双林三桥——浙江游
安阳现存的十一座古桥,再不去看就没了...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