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钱币的金属光泽 (北宋银钱)九
古钱币的金属光泽 (北宋银钱)
1.北宋珍罕(靖康通宝篆书大字折三)银钱
靖康通宝,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铸币。为北宋货币最后一铸。计有元宝、通宝和重宝三种宝文,形制小平到折三,主铸青铜钱和铁钱,也有银钱存世。靖康钱因在北宋末年这个战乱政局严重不稳的特殊时期,故其铸币较之前朝便少了许多,故靖康通宝钱曾授老中国古泉五十名珍之爵。
尽管诸谱言靖康通宝钱极为珍罕,然,今非昔比,近年靖康铜钱也非十分罕见。而真正罕见的难得的,反倒是其银钱。本博之前也曾经展赏过一品折二银钱。
为此,今日再将所藏另一品靖康通宝篆书银钱,帐中点将,遣之出阵,以飨泉好。此枚靖康通宝银钱,属于非常特别的首见形制,且为银质,值得我们一辩一赏。
在华光谱先生所编著的《中国古钱大集》中,我们可见到其中载入了一枚靖康通宝篆书折二大字大样铜钱的拓图,其旁批曰:是品为罗伯昭旧藏,已经捐赠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为“孤品”。
这里,首先可以看出,靖康通宝篆书钱,有一个版式叫“大字版”,其主要特征是面文四字宽大,较之小字版区别较为明显,且形制为折二大样(径约29毫米)。因此,“大字版”如果其它形制出现,便更不需大惊小怪了。
藉此,让我们转头回观本品。此钱材质为银,质地鲜明。察其包浆黝黑,自然天成,纯真无邪。而复观铸体,规整有加,方圆廓正,坦平地章,穿轮干净。其字廓较为深竣,钱文笔划清晰。官炉出品特征,无需怀疑,一言以蔽之,其乃大开其门之品矣。
接下来,续品形制特征。首先,靖康通宝四字乃篆书书就,其字笔划较粗,文字结构端庄,书有其道,笔有其法。经认真比对,这一书意和谱载之所谓大字版“孤品”,在书意上总体一致,是为同一字体和相似字形。因此,本品的钱文书意,可以确认其也属于大字版无疑;其次,本品形制为直径31毫米,经比对其径大于谱载之品,显然属于折三大小无需多说。其背穿缘廓皆为中宽,乃为特点,也符合靖康钱之典型形制特征。
显而易见,我们确认此钱版式乃大字版后,再根据其形制特征和大小尺寸来看,此版此型,无疑为脱谱之式,属于过去未载的新式。而进一步在综合辨析此钱真实无疑的基础上,我们又可以断定,此钱属于新发现的版式以及形制品种。此外,在该谱中还载入了戴葆庭旧藏一品篆书折三,直径约31毫米,然其非大字版矣。
经检索,以本人眼界所及,目前尚未发现此钱另品,也未发现同版同模之铜钱有公展。尽管这样,愚见以为,不可言孤,而谓之其十分珍罕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故,不再私密,公开展示出来,诸泉好共赏之。当然,也表明一个真理,我泱泱中华,古宝甚多,博大民间卧虎藏龙,珍精之品,岂止那公博才有?民间之宝,在某些类别和品种上,早已超过公博,乃为不争之事实。此,信或不信,悉听尊便,反正我是信了的!
2.北宋珍版 圣宋元宝行书小平(通宝手)银钱
圣宋元宝钱,北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始铸。圣宋元宝钱,版式繁多,书体有楷书、篆书、行书、隶书。形制小平、折二、折三等。主铸流用钱材质铜、铁。
在圣宋元宝诸版式钱中,常见普品较多,谱载铜钱中唯铁母珍贵。除此以外,即为稀罕版式。其中,曰小平形制“通宝手”铜钱版式,甚为稀罕,乃圣宋元宝之珍式,定级颇高。
那么什么是“通宝手”呢?泉界因人而异,看法有别。就一般解释,所谓“圣宋元宝通宝手”版式,乃指其行书笔划较为粗壮。除通字之外,形制与书体与“圣宋通宝”小平钱相似。四字钱文遒劲而笔划粗细也较为均匀,相对圣字下部“王”字比一般行书体“圣宋元宝”的圣字为大,元字第二、第三笔不连,宋字第一笔与第二笔有丝连、宝字最后两点较粗,背、穿与一般版有明显区别。
关于圣宋元宝通宝手版式,在国内诸泉谱泉著中,描述并不一致。有些泉家,也因为通宝手版式珍贵,将一些类似品也归入通宝手。正因为这样,近年也可见一些文章探讨,仁智各见。由此表明,圣宋元宝通宝手版式的识别仍是一个在继续探讨的课题。
归纳起来,对于通宝手的理解国内泉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钱币比较而产生的版式的冠名方式;二是“宝”字面文特殊的书写方式。而此两种看法都源自日本泉家研究“圣宋元宝”之“通宝手”的冠词。
由于通宝手的圣宋元宝是珍版,故日本泉家以通宝手冠名实际上是专指一种极其少见的圣宋元宝的版式。其特点是:面文四字遒劲而笔画粗细均匀,圣字相对一般行书书体稍大,宋字第一/二笔有牵丝,元字第二、三笔不连,宝字最后两点较粗大而有牵丝。由此,可见所谓“通宝手”,其实是一种版式特征的专门描述,并非钱文书意特征就是因圣宋通宝而来。
余不多言,上述描述,部分内容转引自相关网文和杂志,乃为小做知识铺垫。只是需要提出的是,上述特征描述,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寳”字之“尔”,为楷意写法,非行书写法。接下来,让我们鉴赏愚之所藏的这枚银钱。
此银钱。形制小平,直径24.1毫米,重4.87克。银质,包浆深厚凝重,纯真无邪,钱体耄耋沧桑,一眼自然天成之相,真实可靠,开门而不在话下。
其铸体精整,方正圆矩,坦平地章。干净穿缘,字廓深竣,钱文清晰,无粘无连。十分明显,此铸相若非徽宗炉官铸,实不可得矣。
复观钱文,乃为重点。其此银钱文行书无疑。其书意洒脱,笔力遒劲,布局协调,总体察之乃圣宋元宝行书之体无疑。而就具体细节来看,一是,可见“聖”字的下部之“王”较之通常书体更为宽大;二是,“宋”字第一笔、第二笔,有丝状连笔;三是,“元”字第二、三笔不连,且第一笔与穿廓有丝连;四是,“寳”字最后两点较粗,左点低于右点,且与“目”字相连,同时,其宝盖头下右部为楷意书写之“尔”,非行书连笔之“尔”(这是最重要的特征,多被疏忽);六是,其笔划总体上较粗,与其它版式钱文笔划较细有者明显区别。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此枚银钱,其钱文书意不仅符合通常关于“圣宋元宝通宝手”钱特征的认定标准,进一步更多细节也完全符合,并与其它各式具有明显区别。故而,这确实是一枚很少见的“通宝手”圣宋元宝钱。当然,除此之外,更为珍贵的是,此通宝手圣宋元宝钱,乃为银质,且铸相相当精整,具样钱之范儿,以愚之眼界所及,至今极为罕见,殊为难得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朝万顺---宋银钱欣赏
宋代稀有银钱或许您一枚都没见过
记徽宗钱逸品
“靖康元宝”篆书小平钱来自“靖康之变”
北宋九位皇帝(960——1127)期间古钱币
北宋·靖康通宝篆书背上折二银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