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茶与多看:做数字出版商还是做平台

午后,北京的天空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一团团乌云,最后遮蔽了整个天空。随着风起雷鸣,夏日的第一场雨水从天幕洋洋洒洒奔向城市。

而在出版圈里,这几年,一直是风雷涌动,似乎数字出版的黄金时代已经拉开大幕;却始终看不到丰沛的雨水,唯一能形成商业模式的只有移动阅读基地和盛大文 学。前者将过去SP业务的汤换了换,后者开创了网络文学“在线收费阅读”模式,但它们的商品——以言情和玄幻为代表的内容却与传统书业泾渭分明;连载不断 更新模式也与传统图书呈现的固化产品差别甚大。此两者都试图将传统图书内容和传统作家引入到自己的模式中,却始终未能成功。

从去年开始唐茶和多看两家科技公司给出版业带来了的新风,他们重视产品体验,对图书构成的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直接承载传统纸质书的数字化,于是乎搅动了传统出版业的趋于干涸的水流(传统书业已经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而现在他们又先后进行了改变——

5月31日,继唐茶推出“字节社”之后,多看阅读推出了IOS版本,也以书店的形式开始规模化经营。这两家公司都曾以出品付费精品单体书而引发关注。先前是做数字出版商,现在则是在做平台。这两家公司的改变说明了什么?是水到渠成还是形势使然? 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多看和唐茶书城界面

从唐茶和多看推出单行本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是以数字时代的出版商姿态而引发关注(多看之前在国内Kindl用户中有一定影响力,但仅仅是技术公司,其用户看的电子书都是盗版书)。 比如,唐茶推出的第一本书《失控》,就是直接从作者凯文·凯利获得的授权,而并不是简单地从出版商那里获得数字版权。采用同样做法的还有南方周末新媒体, 他们与3G门户联合推出的惊艳之作《三体》,也是从作者刘慈欣获得的独家授权。多看虽然未从作者那里直接获得授权——多看一直在争取出版商的支持,如果直 接接洽作者无疑会引起出版商的反感和警觉——但也一开始就摆出了出版商的架势,推出的单体书,都在应用图标、封面、版权页、应用题目等显著位置标示多看出 品字样,甚至把原出版商的名字从封面上拿掉了。

《失控》版权信息和三体的界面

除了精心的排版,唐茶和多看还都对单体书进行了校对、加注、标示重点段落,重新拟定文案等,这些实际上于传统图书的编辑工作别无二致。

在营销上,他们充分调动了作者的参与。比如唐茶推出的《上流女孩当如是》的作者困困回答电子书读者的提问,多看推出的《创业36条军规》也获得了作者孙陶然的支持

唐茶从2011年7月推出第一本收费电子书《失控》开始,大约半年的时间里共推出了12本app单体书;而多看在2011年 12月推出第一本单体 书《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之后近半年的时间里也推出了17本书(实际上还有两本多看制作的单体书《省委班子》、《天下有贼》,是采用了新的合作模式, 使用的出版商博集天卷的苹果开发者账号上传,品牌上也更多体现了博集天卷)。

他们放弃了单体书策略,有这样几点原因:

  • 苹果政策限制。苹果公司为了应用的多样性,不允许一个账号多次重复上传同样的程序——尽管里面的内容不一样。 关于这一点,业界一些开发公司采用了注册多个账号的办法,比如磨铁数盟和脉望即是如此——后者已经用此种办法上传了超过百本图书。这样做虽然规避掉了苹果 的限制,但也有负面影响:成本增加(每个账号年费99美元),结算麻烦(多个账号分账不方便,用个人账号也不正规),品牌削弱,影响销售(一个账号的好处 是读者更方便找到该开发者其他的书)等等。
  • 效率低下,难以上规模。单体书虽然可以每本可以制作很精美,并更便于营销(每本书都有一个唯一的苹果商店链 接,方便推广),但制作、发行效率低下。唐茶和多看分别在半年时间才出品了十几本书,每本图书一般定价6元或者12元,其中翘楚销售量不过万八千本(唐茶 推出的《乔布斯传》销售量不止这个数字,但那是整个出版业五十年才能出现的一本书)。
  • 精选模式,无法应对长尾市场。图书市场是长尾市场,但做单体书为了保证每本都要有较多的受众,因此只能精挑细选。并非传统出版商给他们什么书,他们都会去做。这样无疑也损害了合作。
  • 当当网、京东、亚马逊、云中书城等的威胁。2011年12月上线的当当网数字馆,一下子就铺了5万本电子书;紧跟着在2012年2月份推出电子书销售平台的京东商城,对外宣称的数量更是高达8万册。(引自南方周末的报道), 亚马逊也已经与国内的出版商开始签约,为将来Kindle入华布局。云中书城则在苹果商店上书城与单体书齐推。唐茶、多看相比他们的优势是在于制作精美, 体验优良,但对于图书市场而言,量的因素更为重要,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都是迟早会解决的问题。假设当当、京东等一旦对体验重视起来,并解决了制作上和运营 上的障碍,它们凭借纸书上对出版商们的影响力,获得出版商的支持是必然的。

唐茶、多看的书城平台能否成功呢?这将取决于他们能多久取得量的突破。从唐茶“字节社”书城上看到目前只推出了61本书,而多看首批也不过是110本。这个量仍然是太过微小。要达到多大的量才可以?以传统书店为例,一家中型人文书店图书品种也有8万,大型书店图书品种要达到几十万种(已经倒闭了的第三极书店开业时就有30万种图书),而网络书店图书品种就更惊人了,亚马逊中国书店就有300多万种中外图书。

假设唐茶、多看要通过三年时间达到中型人文书店的品种规模(8万种),那么在1095天里,每天要增加73本。实现这个目标难度非常大,就算他们主 打精品路线,也需要至少达到上万的量级。在亚马逊中国的品牌书店上,我们 可以看到,主做精品书的中信出版社有2605种图书在售,主做畅销书的博集天卷有1339种图书在售。单单这两家出版商在售的图书加起来就近4000种。

唐茶和多看要迅速提升量,彻底从数字出版商向图书销售平台转型:

  • 第一,要提升批量化生产速度,目前他们制作和上架还是太慢。他们应该制定电子书标准和科学、合理的流程,将部分甚至全部的电子书制作环节转移给各个出版商,有条件的大出版商可以将图书按照标准制作得很精美,没条件的小出版商提供的电子文件要能迅速被转换格式。
  • 第二,加大商务合作力度,不要一本本地谈,而要成批成批地获取版权,这方面当当、京东和云中书城做得都比较好。
  • 第三,不能局限于苹果商店里的书城,一方面受制于苹果苛刻的审核,苹果存在自身的书城也增加了唐茶、多看书城的未来不确定性。唐茶、多看需要尽快推出跨平台书城(唐茶的图书在web上已经可以购买),这方面云中书城也已经走在前面了。

未来市场上必将有几家大的数字书店,关键要看谁能在解决了质的问题同时也能把量做上来。这条路径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一旦做成,未来的大饼也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还有三种选择的可能:

  • 做数字出版商,即像传统出版商一样,精心打造适应新时代读者需要的产品。媒介的改变必然改变产品本身,这方面传统出版商步履缓慢。从而有了让一些新公司脱颖而出的机会,比如像专注于动画图书的成都铁皮人科技有限公司。
  • 做数字产品服务商,纸质书需要装帧工作室、排版公司、印刷厂,电子书产品也需要类似的环节。传统出版商对此几乎完全陌生,因此需要一些相应的支持公司。
  • 做原创内容产生和作者服务平台,这是盛大文学已经取得成功,豆瓣也正在探索的。这里面也存在很大的机会,但很难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需要较大的投入,持续数年的运营。

这三种可能将另文详细分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字出版,热闹背后的思考(书界观察)
亚马逊、谷歌、苹果给我们上的三堂课
亚马逊靠什么称霸数字出版?
电子书或再掀行业大战
苹果在 Apple Books 中推出数字旁白功能
深圳三大书城能避免深圳购书中心的命运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