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和田玉收藏杂谈|软玉论坛(和田玉、黄龙玉等)|玉窝窝翡翠论坛
      

        玉器收藏有很多门类,从时代分类,有的专门收藏汉及其以前的古玉,有的专门收藏唐到清的玉器,有的就专门收藏新玉。我是玩新玉的,这里就谈点这方面的体会。很多资料上论述各种玉的时候会同时从地质学的角度去论述,这一点我很同意。我所接触过的朋友几乎都会问我两个问题,尤其是看到的是材料而不是成品的时候:你怎么知道这是玉?我怎么分辨不同的玉?这两个问题回答起来可不是太容易,内行人看来它们的差别就像铁和铝的差别那么明显------不是一种东西嘛,但要解释的通俗易懂却不太容易。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这个“美”的角度学问也挺大,比如说奇石------太湖石、灵璧石、英德石、戈壁石、崂山石、昆石、雨花石等等也称得上是美,但它讲究的是自然之美,不能雕琢,所以不能称之为玉;比如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等等也是美不胜收,不仅材质、色泽美,雕琢之后更能表现其美,但是它硬度不够。所以我认为质地细腻凝结、硬度较高、有透明度(透明度的判定在现代是有科学标准的)、雕刻打磨性能好(韧性较好)、平均块度较大的天然矿物都可以称为玉,也就是古人总结的玉德。至于不同的玉怎样区分,只给大家一个观念-------比如把用蚕丝、棉纱、亚麻织成的三块没染色的布放在一起,估计就是不告诉您这三块布是不同的材料织成的您也一样能看出他们不一样,而且即使它们都是白色那肯定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那么再把它们染成相同或不同的颜色,估计也不太难辨认。

      我刚开始接触玉的时候,都不知道玉还有那么多产地,平时就只是从色泽上划分种类,甚至去市场上逛的时候,卖家给我推荐了一块白白的材料说是“籽料”我都不知道“籽料”是什么,结果就买回一块阿富汗玉。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玉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然后就不敢买了,因为觉得它太深奥了,而且又贵,轻易去买,一旦吃亏就不是小亏,那时候收入也低,就特怕吃亏。可是我对它感兴趣,于是周末就去市场跟在人家后面偷听,听人家怎么议论。然后想办法跟卖玉器的聊天,零碎的学习,有时候碰上人家高兴还会拿着实物给我讲解,在文庙一呆就是六七个小时,地摊都是露天的,冬天冷还好多穿点,要命的是夏天,苏州的夏天那叫一个难受,白天跟晚上一个温度,而且到处都是热的,没风,我是北方人,北方到夏天气温也高,但是一到树荫马上凉快多啦,下半夜绝对凉快。在文庙练摊那不是站着,就是蹲着,又累,夏天汗是一遍一遍的流,汗水流干了就开始渴,当时节约呀,渴啦连瓶水都舍不得买,后来就从家里带水,由于早上赶着出发,一般早饭不吃,一直待到下午三四点,中午饭也不吃,中午人家摆摊的吃饭的香味飘进鼻子馋的我直咽口水。平时阅读大量的资料,学习理论知识,求知欲特别强,总觉得知识不够用,当年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如果有这劲头十个博士也不够我考。后来试着买,买的时候很谨慎,以学习为主,渐入佳境。这东西光靠努力不行,还得有悟性,并且有机会接触大量实物,付出了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努力也收获了比别人多好几倍的东西,水平进步得很快,也获得了朋友们的认可。

      玉分为软玉和硬玉,软和硬是相对而言的,软玉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主要有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岫玉、韩国玉、南阳玉、阿富汗玉等等,硬玉单指翡翠。广义的和田玉是指和田----于田-----青海大产地内的,又叫昆仑玉;狭义的和田玉就是单指和田境内所产的玉。我还是倾向于狭义论,因为从性状上来看这几个产地的玉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本文所提及的和田玉就是指狭义的和田玉。从商代开始,人们只要是提起玉,就是指和田玉。它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优秀的软玉。
     在玉器行业有一些常用词,常常是一种感官的不一定科学的说法。“油性”,是最重要的一项,判断是不是籽料,甚至是判断是不是和田玉关键时候就靠它,前提是把玉上人为上的油擦干净,然后去看是不是有油油的感觉,不太好辨认就用干净无油的手去盘一下再看。“磨光料”,用山料或其他预料通过滚筒机磨成鹅卵形冒充籽料。“汗毛孔”,指籽料表面类似于汗毛孔的细密凹坑,分辨磨光料的手法之一,因为认为磨光的材料表面不具备这种特性。“玻璃光”,指玉器加工完成后经过打磨、抛光后形成的一种不自然的亮光,一般是机器高速抛光形成的。好多人认为这种抛光效果好,记得一次在市场上跟卖玉的朋友正在聊天,一位比我大一二十岁的老兄凑过去,从腰间摸出一块东东炫耀,曾亮的玻璃光,我年轻,那时候又不知道避讳,开口就说:“您那东西是对,和田玉,但这工艺和抛光也太不上档次了。”“不懂就不要瞎讲!”对方扔给我一句话起身走掉了。也是,人家喜欢那种亮晶晶的效果,我又何必呢!“温润”,这是一个比较书面化的词,一般把它和油性混淆,其实它和油性有共通之处,但绝对不同,我们可以分开理解,温就是给人温暖的感觉,感官上不那么生硬,润就是润泽,给人湿润的感觉,不干涩。“明料”,就是指明明白白的料,不带赌性,是好是坏一看就知道,明料的高档料价格都很高,因为很明显不会亏。“赌料”,相对于明料而言,表面有很厚的皮,内里不易判断,其实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花”,含白色的杂质,状似雪花,又称礓花。“松”,材料密度欠佳,内部会有类似于花的感觉。“礓”,就是石头,玉上带石头称为礓,区别于花,它是指玉与石头不相混,白皮其实就是礓,玉如果石性较强,透明度差,就称为“礓性”,但玉哪怕带礓性,它的油性也是很好。“皮”,这个大多数人都知道,不用过多解释。“皮色料”,就是皮色沁的深,所占比例大。
      和田玉从颜色上分,历史记载有黄、白、青、碧、红、黑、五色,现在还加上了青白玉,其实我觉得青白玉应该分划到白玉和青玉里去,偏白的划到白玉里去,偏青的划到青玉里去。现在所能见到的有黄、白、青、碧、黑。黄玉有两种生成方式----原生的和沁色的,原生的以山料为主,沁色的就是籽料,当然原生黄玉的籽料也有,包括原生黄玉再沁色的。还有一种黄色的山料叫黄口料,淡黄有时偏绿色,块度较大,但是硬度低,严格意义上应该区分开。白玉就不太用多说了,需要交代的是,羊脂玉并不是最白的玉,而是各个方面品质均优良的白玉。论白那俄罗斯玉和阿富汗玉那才叫一个白。青玉的优点就是细度,油性好。古人评价碧玉以碧如蓝靛为最好,现在好多人评价以菠菜绿为好。和田碧玉较少(不包括玛纳斯碧玉),籽料更少,多带黑点,我到现在还没见过不带黑点的和田碧玉,市场上多见的是俄罗斯碧玉和青海碧玉,这两种碧玉少见黑点,俄罗斯碧玉以绿色为主,青海碧玉发青碧色,质地都比较优良,尤其是俄罗斯碧玉,价位很高,但是它们的油性不足。和田还有一种墨碧玉,自然光下是黑色的,强光手电下是碧色,质量好的相当漂亮。黑色的就是墨玉啦,墨色均匀的叫墨玉,不均匀的叫青花,墨玉与白玉常常共生(当然墨玉的底子实际就是白玉),共生在一起要是色泽界限分明,雕刻效果很好,青花料以前不受重视,这些年有人用块度较大的做摆件,艺术效果不亚于白玉。另外文献上记载有赤玉,即红玉,但目前没有公认的红玉,现在普遍以墨玉河出的红色料子为红玉,但它是一种沁红料,芯子一般为青色,质地优良的沁色相当厚,油性、细度都很好,雕刻时小心别露出青色芯子,价格相当高。有的人认为红玉其实不存在,或者认为是红玛瑙等其它类红色玉石类,我认为不对,因为古人评价玉的标准是有依据的,要具备几个条件,比如几德,所以他们是不会弄错或者拿其他玉石类凑数的。至于五色玉,文献亦有记载,也未见实物,文献上所说的“五色玉带”我觉得在理解上是有歧义的,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玉带其实并不是一整块玉做成玉带,它是一块一块做好后打孔连结起来的,那么这个“五色玉带”到底是指组成玉带的每块玉都是五色的呢还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玉穿成的玉带呢?这两者差别可是太大了。其实所谓五色玉并不一定要有五种颜色,三种以上的颜色都称为“五色”,但前提是最少三种颜色是原生的或者最少有三种颜色在整块玉上所占的体积均很大或者以上两种情形融合。我有一块这样的玉,确认是和田玉,不知是不是称得上五色玉。

      籽料的皮色有红色,鲜艳的叫枣红皮、黄色、黑色、褐色,还有一种叫白皮的,实际就是有一层薄的白色石皮。皮有全包的,习惯上称为石包玉。真假皮色的辨认是一大关,很多高手都不敢保证每次都看对。收藏行业是看假容易看真难,只要看不准的就说是假的这确实容易做到,难就难在分辨出真到假的东西。相当好的皮色往往让人觉得不太真实------太好看了,所以许多人会望而却步。2008年的11月底,我在市场上逛,我买东西一般是像走马观花,走着看,看上去像没怎么看,其实注意力特别集中,看到差不多的才蹲下来拿起材料看,当然如果他们成堆的放着我会蹲下来挑一点有特色的。这时在一个维族朋友的摊位上看到一个籽料,紫红色的皮,老远看着怎么都是假皮,但我还是蹲下来拿起它,那个维族朋友说:“是真皮!”顺手就把手电给了我,我轻轻一打,马上断定是真皮,于是花很便宜的价钱买了下来。当我给其他朋友看这块料的时候,只有一个第一次说是假皮,后来研究了一下也承认是真的。其实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那东西摆在摊上不知多长时间了,肯定很多人老远一看就是假皮,没人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念亲讲解青海玉分类
玉石资料
和田碧玉与青玉的比较与价值
和田玉籽料各色各类型多图片祥解,供大家参考哈。
碧玉:下一类疯狂的石头
和田玉名品大全(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