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家村中的大唐遗宝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发现金银器窖藏,出土金、银、铜、宝石、玉、玻璃、陶器、钱币等文物1000多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列为“20世纪中国考古大发现”之一。

这是一处非比寻常的唐代窑藏,其内容的丰富,做工的精美以及无法估量的实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堪与举世闻名的中亚阿姆河遗宝相媲美。(在大唐遗宝被发现的约一百年前,中亚阿姆河畔发现一处窖藏,因含有波斯、大夏、斯泰基、希腊等多种文化地特征,在国际学术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被称“阿姆河遗宝”。)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水晶八曲长杯  摄影:张姗姗

赤金走龙  摄影:张姗姗

而何家村窖藏出土的文物,因出土地点清楚、埋藏年代比较明确,且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远远超过了阿姆河遗宝,这两处遗宝同为中世纪人类物质文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同被誉为“中世纪人类物质文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

多件文物可用“唯一”“迄今”“首次”来形容
何家村窖藏,无论是金银器、钱币,还是带有墨书文字的器物,很多都可以用“迄今为止” “唯一” “首次”这样的词来形容。
比如,何家村窖藏出土钱币中既有本土的开元通宝、西域的高昌吉利、日本的铜元年铸、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币等,时代跨度千余年,涉及面东至日本海,西至地中海,幅员数千公里,这么多的钱币集中出土于一地,这在钱币史上还是第一次。

金开元通宝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

再比如迄今为止仅见的“金开元”,它并不作为流通货币使用,主要是皇室贵族用来作游戏、压胜、洗儿、撒帐等,或者是皇帝赏赐臣属时用。唐玄宗时期,长安城内的承天门是皇帝颁布诏令、赦书或举行朝会庆典的地方,唐玄宗常在承天门楼上陈乐设宴,招待臣属,并向楼下抛洒金银钱以作赏赐。何家村窖藏共发现了30枚“金开元”,出土时存放在“大粒光明砂”银盒之中,可见其珍贵程度。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壶,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也是何家村窖藏中最精美的器物之一,银壶整体锤揲(yè)成型,银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壶身上两匹鎏金骏马的形象,唐朝人们称之为“舞马”。唐玄宗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玄宗生日这天都会在兴庆宫前举行盛大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
“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向人们讲述着千年前舞马衔杯祝寿的传奇故事,也把一个王朝的盛世繁华重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

唐调银饼,是地方向中央交税的税银,唐调银饼直接反映了唐代的租庸调制,有反映唐代税收实物证据的“东市库”银饼也是首次发现。在唐代,赋税银科目繁杂,有“庸调”“窟课”“采丁课”“和市”银等。 有些银饼錾文反映了唐开元年间岭南地区可能用银缴纳赋税。


“光明紫砂”银盒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何家村出土带有墨书文字的有69件器物,有品名、工匠名、重量等,墨书标重后入藏也是为了防止以小换大,以轻换重,体现了唐代严格的金银器管理制度,对研究唐代金银器或物品的命名,比如朱砂、乳石等药物的等次区分有很大研究意义,也是研究唐代衡制的重要资料,资料发布少、研究成果稀缺。

“大粒光明砂”银盒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墨书中最多标明每件器物的重量,反映了唐人管理金银器的方法,唐代衡制有大制、小制之分,何家村窖藏有“大粒光明砂”银盒墨书有“一大斤”的记录,唐代每两平均数值为 42.798克,经考古人员测量后一大斤为684.768克,等于今日市秤1.37斤,这也是自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唐大斤”最精确的测定数字。
 
(三)出土一套完整的药具和多种药物
唐人制作金银器的动力来源于对神秘幻想与精神崇拜,器物象征意义远远超过外观的奢华。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盖面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鎏金石榴花纹银盒盖内墨书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大粒光明砂”银盒,盒盖的内、外壁上墨书了71个字,记述着盒内盛装的大粒光明砂、白玛瑙铰具、黄钱、钗钏、麸金的数量,经核对丝毫不差。

“大粒光明砂”银盒盖内墨书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遗宝中共有各种金、银盒28个,其他用墨书记载所装物品的素面大银盒还有7件,所盛物品都是单一的药物,有次光明砂、光明碎红砂、光明紫砂、红光丹砂、丹砂、朱砂、上上乳、次上乳、次乳、白英、紫英、珊瑚、琥珀、密陀僧、黄(金)粉、金箔、麸金等。装在银盒中的药物,表明了追求延年益寿、渴望长生不死企望。

鎏金鹦鹉提纹梁银罐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白英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紫英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素面金盒内存放的麸金    图片来自:韩建武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唐代不少皇帝和贵族热衷于服食丹药,古代方士们认为黄金与丹砂乃神丹大药之根本,还设想服食用矿物与金属百炼而成的丹药,能使人骨键筋强,天年长寿,躯体不朽不腐,现代中医也认为这些名贵药物有镇静安神、益气明目、健五脏提精神的作用。素面双耳提梁银锅、素面长柄三足银铛、素面金铫等被认为是唐代药具及药物最为系统、完整的一次重要发现。

                  素面双耳提梁银锅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素面金铫   


素面长柄三足银铛    

巧夺天工的工艺体现了唐代科技水平
何家村窖藏金银器代表了唐代的最高水平,在工艺史、科技史上有重大价值,从成分测定上看,纯度达98%以上,化学分析报告证明,唐代冶银已经使用了灰吹法。
许多金银器上清晰地留下同心圆镟痕,应是车床机械加工地证明。十分规整的圆形器和方形器,扣合都非常紧密,三足束腰形小银罐,子母口严丝合缝,空气无法进入,以至时过千余年后内壁的银白色仍然铮亮如新,所有的金器焊接处均未开裂,焊接技术至今是谜。

三足束腰形小银罐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鎏金凤鸟纹六曲银盘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官微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腹部花纹用金丝掐制轮廓,外侧焊接细密的金珠。同样的工艺还在金梳背上,金丝直径0.08厘米,小金珠直径0.05厘米,至今牢固如初,没有丝毫的裂缝和脱落。

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图片来源网络

金梳背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共有四层,外壁为两个半圆用子母口合为一体,镂刻出花纹,线条最细处仅0.05厘米。其内设两层双轴相联的同心圆机环,大的机环与外球壁相联,小的机环再安香盂。香盂盛装香料,使用时,随着最内一层半圆形盂的重力和活动机环的作用,无论外层球体如何转动,与现代陀螺仪原理相似,最里面的香盂总保持平衡状态。香料点燃时火星不会外漏,烧尽的香灰也不至于撒落出,设计非常巧妙。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摄影:张姗姗

唐代对外开放  广泛汲取外来精华
何家村遗宝中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凸纹玻璃杯、素面罐形带把银杯、波斯萨珊银币、东罗马金币、日本的和同开珍等,引人注意地聚集在一起,让人真切地看到了开放的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丝绸之路畅通时的燕婉热闹。这些无声的文物“证人”,告诉世人,一千年前,唐人就懂得将本地和粟特人的风格进行结合,创造出了新形制的作品,流传给了后人。它们向来自中外的游客,完整、系统地展示了唐代对外来文化的取用、模仿、融合进而改造、创新的过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唐代开放、进取的精神。

镶金兽首玛瑙杯 摄影:张姗姗

图片来源:动脉影

波斯萨珊银币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日本和同开珍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鸳鸯莲瓣纹金碗  摄影:张姗姗

鎏金仕女八瓣纹银杯 摄影:张姗姗

鎏金仕女八瓣纹银杯 局部     图片来源:《花舞大唐春——何家村遗宝精粹》

鎏金蔓草花鸟纹银羽觞

图一 双狮纹金铛

何家村窖藏的主人究竟是谁?
何家村窖藏的主人目前最流行的观点认为,这批大唐遗宝要么属于邠王李守礼,要么为唐德宗时期的租庸使刘震所有。但近年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还提出一个可能,认为窖藏主人可能是属于一位隐藏于浩瀚史料中,长期少人了解的唐代“皇帝”——很多人都不知道,长安城在唐朝还被吐蕃攻破过。为了稳定局面,吐蕃曾拥立过一位伪皇帝,他就是李守礼的长子李承宏,这批大唐遗宝的主人极有可能就是他。

来源丨陕西省文物局汉唐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亮瞎眼”,1000件文物,200余件金银器,4件镇国之宝!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金银器上的墨书题记
何家村遗宝,出土1000多件大唐金银器,第2批集影,请欣赏
发现丨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
大唐遗宝精粹
解密何家村:重见天日的大唐遗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