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军事史·夏商周系列三·颛顼与共工

  颛顼,一位继承了黄帝之功的古帝,上古五帝之一,有虞氏和夏后氏的近祖。颛顼属于华夏集团,却又与东夷集团有密切的关系,传说颛顼之父昌意为“黄帝之嫡,以德劣降居若水为诸侯”若水之地不详。又传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颛顼于此”,可知颛顼先祖或许因为权力斗争的原因离开了时代居住的地方而东迁,颛顼生于少昊之地,曾被推选为领袖之一,“佐少昊”并“平九黎之乱”。此时的九黎指的已经不是当初蚩尤的九黎,而是泛指夷人部落。古史文献将颛顼之墟称为帝丘,据说帝丘位于濮阳,濮阳距离蚩尤冢,“少昊之墟”曲阜都很近,正好解释了颛顼和两大集团关系密切的原因。濮阳又是仰韶文化的栖息地,6000年前已经出现了具有防御性质的聚落,还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中华第一龙”。“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颛顼之所以能够成为黄帝之后又一位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并声名远播的古帝,乃是和对共工战争的胜利密不可分。

  距今4500年前,颛顼和共工进行了一场大战。关于此战,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为“颛顼尝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第二种为“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可知战争起因与水患有关,本质却是一场“争为帝”的战争。由于颛顼是一位千古流芳,能修黄帝之功的古帝,各种传说都是共工争为帝,实际上结合史书记载,却很容易发现颛顼争为帝的可能性似乎更大。

  因为在颛顼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共工氏早已是一个显赫的部族了。研究发现,黄河在上游时水势不大,流经山间受黄土高原束缚,并不为患,流至豫东,落到平原,又接纳了众多支流,终成大患。时代居住在此地的共工氏,常年与河水斗争,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后来周代统治者曾总结共工氏的衰落并得出“久空重位者危”的结论,总之,早在大战之前,共工氏的首领已经处于金字塔的顶尖了。

  距今4700至4000年间的气候波动极大,水患增多增大,原始的治水方法已经很难奏效,且共工氏内部抛弃民主,开始大搞集权制,不思进取,不懂变通,导致了内部矛盾的严重激化以及和其他部落矛盾,这是颛顼与共工进行战争的背景之一。另一方面,帝丘在古黄河的东岸,靠近下游,比较容易受到水患冲击,共工氏屡屡治水失误,首先殃及的就是帝丘,随着水患的加深,与上游共工氏的矛盾也是日剧激烈。最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年代,颛顼深知要树立威信需要有战功,在矛盾激化,共工氏衰落之机,颛顼发动了这场争霸之战。

  战争的进程十分激烈,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夜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矣”。据此可知,目空一切的共工氏首领面对颛顼的挑战,极有可能凭借多年治水的经验,利用洪水向颛顼发起反攻。也因为不择手段的战争方式,造成了始料不及的后果,以至于在那个缺乏专业用词的时代,使得人们通通将其称之为巫术,并给后世留下了“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种天塌地陷的错觉。尽管如此,但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战之后,共工氏也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一个利用洪水以害天下的罪人。

  颛顼共工分别为黄帝炎帝的后代,战争的结果也和阪泉之战类似,胜负双方最后都留在了同一个部落联合体中。只不过颛顼取代了共工“伯九有”的地位,被尊为“帝颛顼”,共工则“伯而不王”,但仍然长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此战可以当做黄帝炎帝战争的最终章,历史也在尧舜禹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清晰明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缘何伐蚩尤,九黎天命何所归
中华历代战争【远古篇】——颛顼与共工之战
历史之谜-颛顼与共工之战的起因真是“共工欲称帝”么?
《中国战略通史》第5集
历史上的颛顼帝是谁?
请大家查查自己的姓,自己的祖宗是不是来自河南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