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大荒南经第十五
大荒南经第十五

【足术】踢、双双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①。有三青兽相并②,名曰双双③。

【注释】
①【足术】(chù)踢:传说中的一种兽。
②并:合并。
③双双:传说中的一种兽。

【译文】
在南海以外的地方,赤水的西边,流沙的东边,有一种兽,身体的左右两侧各长着一个脑袋,名字叫踢。还有一种三只青兽合并在一起而成的动物,名字叫双双。

苍梧之野
有阿山①者。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②,赤水穷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③之所葬也。爰④有文贝、离俞⑤、久、鹰、贾⑥、委维⑦、熊、罴、象、虎、豹、狼、视肉。

【注释】
①阿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这里的“阿”是大的意思。
②泛天之山:即泛天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叔均:一说即商均,是舜的儿子。
④爰(yuán):这里,那里。
⑤离俞:即“离朱”。
⑥贾(jiǎ):一说属鹰类;一说指乌鸦。
⑦委维:即委蛇,也叫延维,传说中的一种怪蛇。

【译文】
有一座阿山。南海之中,还有一座泛天山,位于赤水的尽头处。赤水的东边有一个苍梧野,舜和叔均就葬在这里。这个地方有带花纹的贝、离朱、鸲、鹰、乌鸦、委蛇、熊、罴、象、虎、豹、狼和视肉。

黑水玄蛇
有荣山①,荣水②出焉。黑水③之南,有玄④蛇,食麈。

【注释】
①荣山:一作“荥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招摇山。
②荣水:一作“荥水”,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融水。
③黑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是越南境内的黑水河。
④玄:黑色。

【译文】
有一座荣山,荣水发源于这座山。黑水的南边有一种黑色的蛇,爱吃麈。

巫山黄鸟
有巫山①者,西有黄鸟。帝药②,八斋③。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④。

【注释】
①巫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不是今重庆、湖北边境的巫山。
②帝药:指天帝的药,当指不死之药之类。
③斋:屋舍。
④司此玄蛇:伺察这种黑蛇,即防止它去偷天帝的不死之药(司:通“伺”,指伺察、探察)。

【译文】
有一座巫山,山的西边有黄鸟。天帝的药贮放在八处屋舍中。黄鸟专门在巫山上伺察这种黑蛇。

三身国
大荒①之中有不庭之山②,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③妻娥皇④,生此三身之国⑤,姚姓,黍食,使四鸟。有渊四方,四隅⑥皆达⑦,北属⑧黑水,南属大荒,北旁⑨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②不庭之山:即不庭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帝俊:这里指帝舜。
④娥皇:帝舜的妻子,是尧的女儿。
⑤三身之国:即三身国。
⑥隅:边沿地方。
⑦达:通。
⑧属(zhǔ):连接。
⑨旁:边,侧。

【译文】
最荒远之地中有一座不庭山,这里是荣水的尽头处。有一种人,长着三个身子,帝俊的妻子娥皇,生了这个三身国的祖先,这个国家的人姓姚,以黍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那里有一个深潭,呈四方形,四边都与外面相通,北边与黑水相连,南边与最荒远的地方相连,北边是少和渊,南边是从渊,这里是舜沐浴的地方。

不姜山
大荒①之中,有不姜之山②,黑水穷焉。又有贾山③,汔水④出焉。又有言山⑤,又有登备之山⑥,有恝恝之山⑦。又有蒲山⑧,澧水⑨出焉。又有隗山⑩,其西有丹,其东有玉。又南有山,漂水出焉。有尾山,有翠山。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②不姜之山:即不姜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在今贵州境内;一说在今中南半岛北部。
③贾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④汔(qì)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⑤言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⑥登备之山:即登备山,山名,又叫登葆山。
⑦恝(jiá)恝之山:即恝恝山,山名,一说可能是今湖南张家界中的山峰。
⑧蒲山:山名,一说可能是今湖南张家界中的山峰。
⑨澧(lǐ)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即今澧水。
⑩隗(wěi)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可能在今湖南境内。
丹:指丹砂。
漂水:一作“栗水”,水名,具体所指待考。
尾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翠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不姜山,这里是黑水的尽头处。还有一座贾山,是汔水的发源处。又有言山、登备山和恝恝山。另有蒲山,是澧水的发源处。还有一座山,名叫隗山,它的西边有丹砂,东边有玉。在南边还有一座山,是漂水的发源处。另外还有尾山和翠山。

盈民国
有盈民之国①,於姓,黍食。又有人方食木叶。

【注释】
①盈民之国:即盈民国,国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有一个盈民国,国中之人都姓於,以黍为食物。另外有人正在吃树叶。

不死国
有不死之国①,阿姓,甘木②是食。

【注释】
①不死之国:即不死国,传说中的国名,也叫不死民。
②甘木:一说即不死树;一说指甘蔗。

【译文】
有一个不死国,国中之人都姓阿,以甘木为食物。

去痓山
大荒①之中,有山名曰去痓②。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③。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②去痓(chì):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所指不详。一说去痓是一种能结果实的植物,它在山的南边能结果,在山的北边则不能结果;一说疑为巫师的咒语。

【译文】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叫去痓。去痓也是一种植物,它在山的南边能结果,在山的北边则不能结果。

季釐国
有襄山①,又有重阴之山②。有人食兽,曰季釐③。帝俊④生季釐,故曰季釐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⑤处缗渊。有水四方⑥,名曰俊坛。

【注释】
①襄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重阴之山:即重阴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季釐:据传为高辛氏帝喾(kù)之子,又叫季狸。
④帝俊:这里指帝喾。
⑤降:流放,放逐。
⑥有水四方:这里指呈四方形且高出地面的水池。

【译文】
有一座襄山,另外有一座重阴山。有一个人在吃兽肉,他的名字叫季釐。帝俊生了季釐,所以季釐的后代组成的国家叫季釐国。有一个缗渊。少昊生了倍伐,倍伐被流放到了缗渊。有一个呈四方形且高出地面的水池,叫做俊坛。

臷民国
有臷民之国①。帝舜②生无淫,降③臷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④姓,食谷,不绩⑤不经⑥,服也;不稼⑦不穑⑧,食也。爰⑨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爰处。百谷所聚。

【注释】
①臷(dié)民之国:即臷民国,又叫臷国。
②帝舜:即舜。
③降:流放;放逐。
④朌(bān):一作“盼”。
⑤绩:缉麻,即把麻纤维拧成线。
⑥经:指织布前在机杼(zhù)上绷齐并梳整纱缕,使成为经线。
⑦稼:种田。
⑧穑(sè):收割庄稼。
⑨爰(yuán):这里,那里。

【译文】
有一个臷民国。帝舜生了无淫,无淫被流放到臷地,这个地方的人后来就叫巫臷民。巫臷民都姓盼,以谷为食物,他们不用纺织,自然有衣服穿;不用耕种,自然有粮食吃。这里生长着擅长唱歌跳舞的鸟,鸾鸟在自在地歌唱,凤鸟在自由地跳舞。这里有各种野兽,成群聚居在一起。这里还是百谷聚集生长的地方。

融天山
大荒①之中,有山名曰融天②,海水南入焉。

【注释】
①大荒:最荒远的地方。
②融天: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译文】
最荒远之地有一座山,名字叫融天,海水从它的南边流入。

羿杀凿齿
有人曰凿齿,羿杀①之。

【注释】
①杀:指射杀。

【译文】
有一个人,名叫凿齿,羿用箭射死了他。

蜮民国
有蜮山①者,有蜮民之国②,桑姓,食黍,射蜮是食。有人方扜③弓射黄蛇,名曰蜮人④。

【注释】
①蜮(yù)山:山名,一说因其山中有蜮,故名。蜮是传说中一种害人的动物,能含沙射人,使人发病。也叫短狐。一说通“蝈”,指蛤蟆。
②蜮民之国:即蜮民国,国名,具体所指待考。
③扜(yū):拉,张。
④蜮人:即蜮民。

【译文】
有一座蜮山,那里有一个蜮民国,国中之人都姓桑,他们以黍为食物,也用箭射蜮当食物。有一个人正在拉弓射黄蛇,他的名字叫蜮人。

宋山枫木
有宋山①者,有赤蛇,名曰育蛇②。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③。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④,是为枫木。

【注释】
①宋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
②育蛇:蛇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疑为“玉蛇”的谐音。
③枫木:即枫树,落叶乔木,叶子通常三裂,边缘呈锯齿状,秋季叶变成红色,开黄褐色花。也叫枫香树。
④桎梏(zhì ɡù):脚镣和手铐。

【译文】
有一座宋山,山中有一种赤蛇,名叫育蛇。山上长着一种树,名叫枫树。蚩尤把他的脚镣和手铐扔到地上,便长成了枫树。

祖状尸
有人方齿①虎尾,名曰祖状之尸②。

【注释】
①齿:咬啮。一说指牙齿。
②祖状之尸:即祖状尸,一作“祖状之尸”,人名。

【译文】
有一个人正在咬老虎的尾巴,他的名字叫祖状尸。

焦侥国
有小人①,名曰焦侥之国②,几姓,嘉谷③是食。

【注释】
①小人:这里指由身材特别矮小的人组成的国家。
②焦侥之国:即焦侥国,也叫周饶国。
③嘉谷:优质的谷物。

【译文】
有一个由身材特别矮小的人组成的国家,名叫焦侥国,国中之人都姓几,以优质的谷物为食物。

张弘国
有人名曰张弘,在海上捕鱼。海中有张弘之国①,食鱼,使四鸟。
【注释】
①张弘之国:即张弘国,国名,一说即长臂国。

【译文】
有一个名叫张弘的人,正在海上捕鱼。海中有一个张弘国,国中之人以鱼为食物,会驱使虎、豹、熊、罴四种野兽。

小人菌人
有小人①,名曰菌人②。

【注释】
①小人:指身材特别矮小的人。
②菌人:当与靖人属同一类人。

【译文】
有一种身材特别矮小的人,名叫菌人。

南类山
有南类之山①,爰有遗玉、青马、三骓、视肉、甘华,百谷所在。

【注释】
①南类之山:即南类山,山名,具体所指待考。一说应在今中南半岛。

【译文】
有一座南类山,这里有遗玉、青马、三骓马、视肉、甘华,各种谷物都在这里生长。

【评析】
大荒南经所记述的内容较为杂乱,其中不少内容与海外南经相同,如关于盈民国、不死国、臷民国、羿杀凿齿、焦侥国、张弘国、南类山等的记述,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大荒南经所记述的地域当与海外南经相似,大致应在中国的南方。总起来看,大荒南经与海外南经所记述的内容虽有重合之处,但相异之处也不少。如大荒南经中记述的左右有首的踢、三青兽相并在一起的双双、方齿虎尾的祖状尸,等等,均为海外南经所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海经》濮语解读——第十五卷大荒南经(䟣踢、双双至融天山部分)
山海经/卷十五 大荒南经
山海经——大荒南经
羲和浴日——山海经之大荒南经
大荒南经第十五
《山海经》 第十五卷 大荒南经 原文及翻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