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上将中,此人排名第一位,为何后来很少有他的消息了?

一个人混迹在职场、官场,大多数情况下不会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委屈,甚至被冤枉、排挤。这种时候,我们要坚强面对,安慰自己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过去。

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建国之后的首次授衔,元帅、大将军衔均是10名,上将55名,中将,少将就更多了。首次授衔仪式名单,人们对此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如十大将中粟裕未能被授予元帅军衔,实属遗憾,当然,为第一上将萧克感到惋惜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论资历,萧克的资历是元帅级别的。

萧克是开国上将,且排名第一,资历超出其他上将不少。值得注意的是,建国后萧克的存在感并不高,很少有他的消息了,尤其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在军中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几乎同等于元帅级别的早期革命经历‍

萧克1907年出生于湖南,从小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青年时期就选择参军,来到了黄埔军校学习,成为第四期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同为四期的林总是萧克的同学,两人认识的时间较早。

萧克参加过北伐战争,许多上将没有参加北伐战争的革命经历。1927年,萧克在叶挺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中担任连长一职。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背叛革命后,萧克跟随叶挺一起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萧克在宜章县率部打游击,参加了朱老总,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跟随大部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红军历史上的奇迹——长征!在红军时期,萧克从一名基层干部,通过努力,做到了红六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在军中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共有三个主力师,师长林帅、刘帅、贺帅,副师长聂帅、徐帅、萧克。从1955年授衔的情况来看,三个主力师正副师长中,除了萧克,其余五人均授予元帅军衔。暂且不论后面的战功,仅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资历而言,萧克与十大元帅平起平坐的。

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因服从组织安排,错失了许多在战场上立功的机会。截至1949年5月前,自抗日战争胜利后,萧克根据党中央办“大军校”的要求,负责创办军校相关工作,担任华北军政大学的副校长一职,校长是叶剑英元帅。

全国解放在即,1949年5月,萧克接到上级命令,让他担任第四野战军兼任华中军区第一参谋长,负责指挥部队南下作战,为解放中南,消灭白崇禧,余汉谋等主力部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场风波陷入被动‍

自1958年后,萧克沉寂了很久,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复出工作。作为开国“第一上将”,萧克为何在建国后二十多年里没有什么声音,销声匿迹了?实际上他并非甘于如此,而是形势所逼,受到一场风波的影响被撤了职。

建国初期,萧克受到党组织的重用,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该部门名气不如国防部,总参部,可职权也是很重的,在军队里的地位或仅次于国防,总参两大部门。结合国防,总参两大部门部长的人选,不是元帅就是大将,萧克作为一名上将担任训练总监部部长一职,还是不错的。

训练总监部的职权很重 ,主要负责全军的训练和教育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就负责过创办军校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经验,这个岗位还是很适合他的。如果没有后来的“反教条主义”风波,相信萧克在军队里能有相当大的作为。

1957年中苏关系由原来的亲密友好开始出现裂隙,在此之前,中苏关系很友好,苏联为了帮助我国军队实现现代化管理,特意派遣了很多专家来华援助,帮助我国在军事,科技,教育等诸多方面提升实力。

在军事教育教学方面,我国与苏联方面的合作频繁,如果在中苏关系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这是没有问题的。可自从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上级觉得军校过于学习苏联军队的战术,模式以及教材,忽视了我国自身革命的大量经验,照搬“苏式教育”,是一种教条主义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对军队十分不利。

在这场“教条主义”风波里,刘帅,萧克 ,李达等众多高级将领被要求检讨,写检讨。刘帅出于保护下属,同时又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事情发生后,他主动写了检讨,公开检讨,保护了一批下属的同时,自己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批判。

萧克年轻,血气方刚,事情发生后,他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不应该为此事检讨。实际上萧克说得很多,的确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只不过大会整体风向被带偏了,萧克在压力之下只能被迫写检讨,因为态度不端正,被狠狠批了一顿。

“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萧克检讨虽然过关了,但是训练总监部部长一职被免除了,下放到基层,任农垦部副部长,负责农业相关工作。1969年,特殊时期的萧克再次被批评,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

结语

在逆境之中,萧克始终坚持自我,不愿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不做墙头草,不讨好“得势派”,因此自从1958年被撤职到1972年重返部队这十多年时间里,他受尽委屈,始终保持初心,不忘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

萧克心态良好,晚年写了许多著作,他不仅会带兵打仗,在教育方面也十分有才华。平日里喜欢练字,写书,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就是萧克所写,在1988年获得了茅盾文学奖,所有开国元帅中,仅此一人获得该奖。

2008年,开国上将萧克因病逝世,享年102岁。萧克的一生波澜壮阔,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发展以及崛起。萧克逝世后,骨灰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国家重要领导人出席,前往八宝山送别,整个仪式规格很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寿将军102岁逝世, 搭档成为开国元帅, 为何55年他只授得上将?
一对红军姐妹花,百岁老人,姐姐嫁给了元帅,妹妹嫁给了开国上将!
八路军总共六个师长,五个成开国元帅,唯独这位师长是开国上将
新中国排在元帅大将之后的57名上将都有谁?
够资历,够战功,授予大将军衔的开国上将都有谁?
开国将军中,他获得了矛盾文学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上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