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先楚给林彪发急电,上面错字一大堆,林彪看后却秒批:完全同意!
韩先楚接到林彪进攻威远堡的命令后,和罗瞬初对于如何解决进攻过程中,敌人援军的问题产生分歧。

罗瞬初希望能够采用求稳的方法,合理分配兵力,以便于各军能够互相策应,以面对战场瞬息万变出现的特殊情况。

而韩先楚则希望,奇袭威远堡,依靠兵力优势直接端掉敌人。

两人各执己见,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只能将各自的意见报告给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请林彪定夺。

看了罗瞬初的报告后,林彪没有说话,又看了韩先楚的错字百出的报告,却立马批示,完全同意韩先楚的意见。

韩先楚都写了什么?识字不多的他为何能被林彪如此青睐呢?

旋风司令,圆圈电报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时任3纵政委的战略部署没有丝毫问题,先是就近歼灭距离3纵最近的西丰守军,以3纵全军兵力吃掉这西丰一个团的兵力,是非常轻松的。

然后向着威远堡缓缓推进,一步步扩大战果,稳健的形成包围圈,然后围点打援。

因为当时116师的主力基本部署在从西丰到开原的公路旁,罗瞬初是想从敌人的边缘一点点吃掉敌军。

可韩先楚觉得这样的打法固然挑不出毛病,可是能取得的战果也是有限的,可能会让敌军师部提前得到消息,做出应对无法做到全歼敌军。

韩先楚的想法则是非常大胆的,他想要带着3纵全军奔袭240里,直插敌军师部,直接阻断敌军退路,然后再将敌人分割围歼,力求将敌军116师全部歼灭。

这个打法非常冒险,一旦不能快速解决威远堡的116师的国民党守军,等敌军反应过来,可能会使3纵陷入敌军的反包围,韩先楚的作战方法虽然有着非常高的回报,它的风险也是很大的。

韩先楚刚刚调任3纵总司令,他和政委罗瞬初相互之间并不是很了解,稳健派的罗瞬初不同意韩先楚的打法。

因为这样太冒险了,长途奔袭还要立刻投入战斗,以疲惫之师奇袭威远堡,虽然能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但是大军开拔难免会走漏风声,如果敌人提前得到消息,以逸待劳对我军非常不利。

两人谁也不能说服谁,只能将各自意见汇总成报告,交到东总给林彪拿主意了。

政委对于这样的工作信手拈来,写的报告也是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就连作战细节也描写具体明确。

可韩先楚就比较粗糙了,为了写这封急电,写了半天才写出来,错字一大堆,还有几个不会写的画了圆圈。

拿给电报员发报时,电报员都懵了,完全看不懂韩司令写的什么意思,韩先楚只能拿着这封电报讲给她听,让她按照其中大意给东总发急报。

林彪在接到两人的电报后,还是选择了韩先楚的作战方案,在此之前,战神林彪就战场局势已经有了大致了解。

此时正处于秋季攻势的第二阶段,这时的国民党军队大多都没了战意,如果按照罗瞬初的作战方案,很可能会打草惊蛇,让敌军得知消息后断臂求生,舍弃西丰守军,然后收拢部队向开原撤退。

等到敌人合兵一处,再想取得战果就是比较困难的了。

韩先楚的打法虽然大胆,严格做好每一处细节的话,还是能够实现的,所以,在看到韩先楚的作战方案后,林彪直接就批准了。

就这样,韩先楚命令3纵开拔,冒雨奔袭240里,到达敌人后方后,分兵各处,将敌人的退路全部封锁,整个3纵将敌军116师分割包围在了威远堡、郜家店和西丰三个互不联系的地区,并迅速发起总攻。

3纵严格执行韩先楚的作战计划,浴血奋战28小时,最终取得巨大战果,将国民党第53军的116师全部歼灭,歼灭敌军共计8174人,更是活捉了116师的师长刘润川。

奇袭威远堡取得了巨大成功,3纵因为这场战役被称为“旋风部队”,司令员韩先楚也被称为“旋风司令。”

不听指挥,屡建奇功

韩先楚在打仗方面很有天赋,他总能从当前局势中找到最佳的作战方法,但这种方法往往是比较冒险的。

尽管旁人有时候会为他的冒险担忧,但他绝不会死板的执行上级命令。

1936年,红军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分兵西征,韩先楚的北路部队刚行至定边城,发现定边城守军不多并且选择固守城墙。

彭德怀元帅担心这定边城如果短时间内拿不下来,会影响红军的后续计划,就命令韩先楚暂时先放弃定边城。

可韩先楚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敌军的兵力不多又无险可守,如果现在不打下定边城,选择绕开的话,日后敌军增援定边城从而阻断我军战线的话,对我们十分不利。

他认为打下定边城对我军十分重要,就没有听从彭德怀元帅的命令,直接将定边城给打了下来。

彭德怀元帅听闻韩先楚没有听从命令绕开定边城,反而擅自决定攻打,最终还让他打下来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发来贺电庆祝韩先楚攻打定边城胜利。

在同一年,红军在山西扩大根据地的时候,韩先楚的军事能力大放异彩,他作为当时红军75师团长,先是用2个营的兵力配合山西游击队包围石楼,为我军夺得黄河渡口的控制权,又以一个营的兵力牵制敌军整整5个团的兵力。

在面对杜聿明的十万大军时,身为4纵副司令的韩先楚再次和上级发生争执,3纵司令员认为要先将杜聿明的杂牌军歼灭后,在和他的精锐部队交手。

韩先楚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擒贼先擒王,应该趁我军力量具有绝对优势时,先解决敌人的精锐部队,不但能歼灭敌军的中坚力量,还能打击敌军士气。

最后只能再次上报,请领导定夺了,经过军区首长的研究决定,按照韩先楚的作战计划来。

事实证明韩先楚的军事才能是非常高的,按照韩先楚的作战计划,几乎全歼敌军精锐89师,敌我阵亡比例为25:1,这样导致杜聿明谈韩色变,彻底被打服了。

林彪麾下,如鱼得水

韩先楚的作战风格因时而变,绝不拘泥与上级命令,他往往会根据战场变化做出调整,这与林彪的观念不谋而合。

林彪最不喜欢下属死板的执行命令,如果不能根据敌人的调动,以及战场形势做出变化,这样不但会导致上级领导的工作量骤增,如果什么都要上级拿主意,那下级指挥官不就是传令兵吗。

而且这样有时也会导致贻误战机,敌军一出现变化,如果不能准确做出判断,只是报告上级,一来一回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变数了。

韩先楚这样的能够根据战局做出相应部署的将领,是林彪最喜欢的,用起来省心省力,往往还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在林彪麾下奇袭威远堡就是很好的例子。

韩先楚和林彪简直就是珠联璧合,他在林彪麾下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

韩先楚在战斗中喜欢随机应变,这并不代表他无组织无纪律,相反大家都认为他具有非常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大局观,他的不听命令,完全是因为对党和战士们负责任,避免党和人民军队受到更大的损失。

知识分子,识字不多

韩先楚出身于贫苦家庭,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早年做过放牛娃,认识的字不多。

但是他的思想觉悟一点也不低,十四岁就看不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犯,毅然投身反帝事业中去,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

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革命,在党内努力学习新思想,尽管学习能力有限,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在思想觉悟上不比任何同志差。

在一场场战斗中,他总是英勇向前,无所畏惧,在战争中不断的总结积累经验,慢慢的展现自己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

尽管韩先楚将军识字不多,但他总喜欢说自己是一个知识分子,只因为他是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中不断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军事理论,最终再有了这个战争大学的高材生。

不断的运用自己在战场上所学的知识,带领我军克敌制胜,由他指挥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无论是奇袭威远堡还是以歼灭杜聿明精锐的美式装备军,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依旧值得我们学习。

结语

韩先楚和中国共产党众多革命家一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革命事业,为了国家安宁和人民能够当家做主的愿望奋斗终身。

纵观中国5000年历史,能打胜仗的将领数不胜数,常胜将军也并不少见,但他们大多数都是为了建功封王,踩着一个个士卒的枯骨登上历史舞台。

像韩先楚将军这样为了人民当家做主,带领人民为了自己的家园而战的共产主义战士能有几个?我们大可将这个原因推给时代的局限性。

但这恰恰证明了,中国的革命者将新思想引入中国的伟大,他们解开了加在人民身上几千年的枷锁,用自己的鲜血换来如今的新中国。

他们的光辉事迹不能就此埋没,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事迹讲给更多的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奉献牺牲,而不是慢慢遗忘在历史的长河,化作史书上一行冰冷的文字。

【链接👇】毛泽东与“狂飙”
苐一山的来历
初中生的观影日记
也来说说我们的教育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神韩先楚上将,孤掷四步险棋无一失手
韩先楚发急电,字都写错了,还画了几个圈,林彪却秒懂:完全同意
新开岭战役是韩先楚打的?副司令虽强,却不可能凌驾正职
韩先楚力主奇袭,手下师长泼冷水:老韩,你那个方案有些冒险
韩先楚力排众议,提出一个冒险的方案,却取得彪炳军史的大胜
辽西战役结束,廖耀湘被俘虏后,说道:韩先生,领教了,领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