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人将这三件玉件常伴于身,驱邪避疫,吉祥长寿!

古人云:“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辟、邪都是为不正派,不正当之意。后来,“辟邪”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驱除邪祟。

汉朝在文化、信仰方面继承了楚国的许多文化,尤其是继承了楚人的信鬼好巫。在这种文化影响下,被称为驱邪避疫玉器三件宝的刚卯(严卯)、司南佩、翁仲,皆应运而生,成为汉代贵族中十分流行的佩饰。

刚卯、严卯

(台北故宫藏宋代刚卯)

刚卯和严卯最早见于《汉书·礼仪志》、《汉书·王莽传》及《后汉书·舆服志》上,得名于开首铭文:“正月刚卯”、“疾日严卯”。在《后汉书·舆服志》中将刚卯和严卯称作“双印”。印为执政所持信也,又可被称为“玺”。则有前人认为刚卯严卯只是“玺印”的一种形式,且先秦以来,男子一直都有佩印的习俗。

(台北故宫藏清代刚卯)

玉刚卯与玉严卯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两者形制相同,四面长方形体,四面器表刻压胜之文,每面两行,用以驱邪;两者的区别在于所刻文字不同、字数不同,刚卯三十四字,严卯三十二字。上下端有贯通的天地孔,可穿线佩戴。


刚卯的铭文为: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

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白话文大意:【正月中所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贯通春夏季秋冬四季、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四神各当其职,四季天地时顺。炎帝向火神祝融发号令,让其驯教夔与龙两神兽。当驯教夔龙保护我后,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

严卯的铭文为: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伏,化兹灵殳。

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白话文大意:【在子卯之日佩戴严卯来刚尅不吉之事,(这是因为)炎帝下令(祝融)驯教了夔兽。夔龙顺从人,并长久侍奉人,并化作严卯上具有神威的殳书。刚严卯如书写文字的方与觚一样,为方柱型(书写字数小于百字的工具为方、大于百字为策)。(有了刚严卯辟邪)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

那时的人们相信刚卯严卯上的文辞能强化其隐含的巫术力量,因此佩戴刚卯在东汉极为盛行,从王侯至庶民,依照身份不同,刚卯质地各异。正如 《后汉书舆服志》中所记:“乘舆、诸侯王、公、列侯以白玉。”即玉质刚卯严卯主要为皇帝、诸侯王、公、列侯等享用,此外,据其爵级高下,分其他士夫、百姓依次使用黑犀、象牙、桃木等材质。

翁仲

(东汉玉翁仲)

翁仲是厌胜佩中唯一的人物造型,历史上确有其人。《明一统志》载称:翁仲姓阮,秦时安南人,身长一丈三尺,气质端勇,异于常人。始皇并天下,使翁仲将。翁仲死后,铸铜为其像。通过历史记载,我们知道翁仲是秦代一个大力士,还是一个威严勇猛的大将军,秦始皇曾令翁仲兵守临洮,威震匈奴,以他的形象作佩饰,有驱除邪魔之意。

为了使活着的普通的人也能够沾翁仲的光来辟邪驱恶,在汉代,经常有玉工将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的玉翁仲,将其挂在腰间,以求平安。

(台北故宫藏清代仿古翁仲)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在汉代,经常有玉工将翁仲形象雕琢成小拇指大的玉翁仲,将其挂在腰间,以求平安。

从左至右:南京博物院馆藏;《中国玉器全集》图片;台北故宫馆藏。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司南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刚卯、玉翁仲、玉司南—汉代的辟邪三宝!
汉代贵族流行的辟邪圣物
汉玉辟邪三宝:刚卯、翁仲、司南佩
汉代辟邪三宝:翁仲 、司南 、刚卯
【连载】中国古代珠子(三十七)——厌胜佩
张启冉:汉代玉器中的辟邪三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