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鼻炎的效验良方

  鼻炎属中医学“鼻渊”范畴。本病病位在鼻,其本在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本病病因病机多为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热毒浊涕阻闭鼻窍而成。

以下七首方是在中医学界有影响的经验方,供参考如下。

  方一 抗过敏汤

  【主治】:适用于变态反应性鼻炎,狂嚏连连,清涕如注,早晚易发。舌质淡红,苔薄,脉缓弱者。

  【方药】:五味子、银柴胡、苍耳子、炙甘草各6g,乌梅、防风各10g, 党参15g,黄芪3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10剂为1个疗程。摘自《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方二 清肺脱敏汤

  【主治】: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或伴化脓性鼻窦炎(有黄浊涕),舌质偏红胖,苔黄,脉洪小数。

  【方药】:黄芩、桑白皮、枇杷叶、茜草、紫草、墨旱莲各10g。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天1剂,本方是由我国著名中医耳鼻喉科学家,中医现代耳鼻喉学科奠基人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祖望先生经验方

  方三 补阳疗嚏汤

  【主治】:本方主要适用于肺脾肾三经阳虚所致过敏性鼻炎,症见鼻流清涕、频繁打嚏、鼻塞鼻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尺脉尤甚的患者。而肝火旺盛、鼻流黄脓涕者应禁用。

  【方药】:苍耳子12g, 辛夷10~15g,白芷10~20g,细辛3~6g,党参20~30g,桂枝10~15g,白芍12~20g,黄芪30~60g,白术20~30g,藁本10~15g,鹿角霜10~20g,巴戟天12~15g,炙甘草6~ 10g,徐长卿15~20g,制附子10~12g,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脐下隐疼有重坠感或妇女带下者加韭子、芡实;头脑冷痛者加吴茱萸,重用细辛;耳鸣耳聋者加五味子、灵磁石;鼻塞持续而重者加地龙、丝瓜络;鼻涕量多,连连不止者加苍术、茯苓、地龙;腰膝冷痛或脊背凉楚者加杜仲、鹿角胶、狗脊等。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本方是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蔡福养医师、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经验方

  方四 温肺健脾汤

  【主治】:适用于变态反应性鼻炎,阳气亏虚,反复发作,病程长,舌质淡,脉虚细。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防风10g,苍耳子6g,辛夷6g,白芷6g,薄荷(后下)6g,乌梅10g, 泽泻10g,细辛2g,附子6g,肉桂(后下)6g,白扁豆20g,甘草10g,狗脊15g,蝉蜕6g,地龙10g,茜草10g。

  【用法】:浸泡30分钟,先武火后文火煎10~15分钟,放凉温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分服。本方为刘福官先生经验方

  方五 鼻敏汤

  【主治】:适应变态反应性鼻炎,肺脾肾虚,早晚易发,或伴哮喘,舌质淡,苔薄,脉沉缓弱。

  【方药】:黄芪20g, 白术10g,防风10g,麻黄5g,附子6g,细辛3g,巴戟天10g,淫羊藿10g,苦参6g,诃子10g,白芍10g,甘草3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是徐绍勤先生经验方

  方六  固表止鼽汤

  【主治】:适用于变态反应性鼻炎肺气亏虚,兼夹郁热。

  【方药】:黄芪20g,白术、防风各15g,柴胡、苍耳子、五味子、防己、黄芩、乌梅各10g,甘草、炙麻黄绒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本方是郭兆刚先生经验方

  方七 御风健脾汤

  【主治】:适用于变态反应性鼻炎肺脾两虚证,大便软或稀。

  【方药】:白术12g,苍耳子7g,黄芪15g,玉竹9g,防风9g,沙苑子9g,蝉蜕7g,薏苡仁12g,甘草7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摘自《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方八 抗敏鼻炎方

  【主治】:调和营卫、疏风通窍,主治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之鼻炎,症见平素易感冒,喷嚏时做,鼻塞流清涕,乏力怕冷,汗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生黄芪15g,炒白术12g,防风10g,柴胡10g,五味子6g,辛夷10g,白芷10g,僵蚕10g,金银花10g,桔梗10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顿100ml,日服2次,温服。

  【编按】:此方是由玉屏风散合过敏煎加减而成,鼻塞严重加苍耳子、鹅不食草、桃仁;眼、鼻、咽痒为主加荆芥、木贼、菊花;头痛者加蔓荆子、藁本;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者加党参、茯苓、山药;腰膝酸软、形寒怕冷者加菟丝子、淫羊藿。

  鼻炎日久,鼻塞严重影响睡眠等可用鹅不食草10g、川芎10g、细辛3g、辛夷10g、白芷10g煎水外用熏洗,配合内服药物常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摘自 《王宝玉临证心得》第:123页

  方九

  【主治】:过敏性鼻炎,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方药】:五爪龙30g,木贼12g,菊花10g,参15g,白芍15g,白蒺藜12g,桔梗10g,甘草6g,辛夷花10g,太子参15g,大枣4枚。

  【编按】:如无五爪龙,可用黄芪15g代。本方是国医大师邓铁涛经验用法摘自 《邓铁涛》 邓铁涛著 第:222页

  方十

  【主治】: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息肉、脑漏。

  【方药】:辛夷花10克,苍耳子10克,桔梗10克,黄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每日1剂;另研细粉调蜂蜜200克,用棉棍蘸药外搽鼻腔。

  方十一 鹅不食草方

  【主治】:鼻炎

  【用法】:鹅不食草适量,取鲜品洗净用手揉一下,塞入鼻腔,每日2次。本方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塞3次即可缓解。摘自《中医秘方精选》

  方十二 通窍方

  【方药】:柴胡9克,香附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赤芍9克,苍耳子9克,辛夷花9克,白术9克,黄芪18克,白芷9克,生甘草8克

  【主治】:血管运动性鼻炎,咽鼓管闭塞。

  【制用法】:将上药浸泡30分钟,放文火煎熬,沸后15分钟取汁,每剂药煎2次,2次煎液混合备用;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温服。

  【验案】:

  1、血管运动性鼻炎:李xx,男,29岁。交替性鼻塞8年,睡觉时上鼻通利,下鼻窒塞,体力活动后则暂时通畅;下鼻甲肥大暗红,对麻黄素收缩反应良好。用通窍方治疗,先后服30余剂,鼻塞解除。

  2、咽鼓管闭塞:黄X,男,35岁。右耳闷胀,如棉絮塞耳,听力下降,自声增强,前后月余。右耳鼓膜光锥消失,咽鼓管吹张不通呈导音性听力下降。用通窍方10剂,兼行导引2次(咽鼓管自行吹张),耳闷解除,听力恢复正常。

  【编按】:本方是通气散、苍耳子散、玉屏风散化裁而来,有疏经活络,畅通气血之功能。方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香附、川芎、当归、赤芍调和营卫,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柴胡既清解余邪,又引药入肝上行鼻咽;苍耳子、辛夷、白芷疏风散邪,除湿通窍。咽鼓管闭塞者,治疗时宜加导引法。但闭塞原因甚多,如炎症、过敏、癌肿、放疗等均可引起,更需详细鉴别,随症施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何宗德经验方

  方十三 过敏性鼻炎方

  【主治】:本方适用于营卫不和,肺气虚寒所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方药】:1、芪术汤:北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甘草8克,苍耳子12克,辛夷花12克,白芷12克,杭菊12克,木通12克。

  2、碧云散:《医宗金鉴》方,鹅不食草、川芎、细辛、辛夷花、青黛。

  【制法】:芪术汤,用水三碗半浸药,煎至一碗半,备用。碧云散各药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芪术汤,日服2次,早晚服。碧云散每日3~4次涂入鼻中,每次0.1克,涂药时,仰卧于床上,分别将药涂于两侧鼻腔,涂药时停止呼吸,以免将粉喷出或吸入。涂碧云散后,即引起喷嚏流清涕,1分钟内消失,应坚持上述内外治法,2周后,开始见效。

  【验案】:张X,男,25岁。1987年10月初诊。患过敏性鼻炎2年多,曾用抗过敏西药、维生素,并多次服食胎盘等疗效不显。每遇寒冷空气或刺激气体、粉尘,则阵发喷嚏,流清涕加剧,交替鼻塞,头痛,耳鸣,听力下降,夜间气喘。检查:鼻粘膜及鼻甲水肿,呈灰白色,无涕,脉细,舌质淡苔薄白。用芪术汤为主,配用碧云散涂鼻,服药及涂鼻7天。未见明显效果,按上方加熟附片又服7剂,仍配用碧云散。半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偶有流清涕打喷嚏,为巩固疗效,隔天服芪术汤,每天仍用碧云散,又10天而愈。

  【编按】:碧云散为《医宗金鉴》方,有辛散风寒通鼻窍之作用。芪术汤为经验方。北黄芪、白术、党参、茯苓温补肺气,配防风祛寒邪,固卫表;白芷、甘草温中健脾;苍耳子辛夷、杭菊散风通窍,木通则利血脉。如证见腰疼痛,手足冷者,加山萸肉12克,熟附片15克;血虚者,加首乌25克;头痛加川芎10克,牛膝15克;喘者加紫菀12克,附子15克。广州中医学院 王德鉴经验方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付慢性鼻炎 中医方法多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适用方剂
过敏性鼻炎中医效验良方
【名医高效方:鼻炎鼻窦炎12首】
鼻窦炎方集锦
鼻疾中医临床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