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德华||古文字书法情怀
敬请各位老师:欢迎赐稿,但别将已在其它公众号发过的稿件转投我处,以免影响见刊!

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自三千年前成熟的有系统的甲骨文形成之后,书法也就产生了。那一篇篇构图精美、镌刻精细的甲骨文卜辞(也有书丹未刻的),都是一幅幅难得的优秀书法作品。郭沫若先生在其《殷契萃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随着文字的发展,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历代都有旷世之作。随着对书法了解的深入,我对书法的情怀始终不减。

父亲初通文墨。我小时候,父亲就购置了简易的文房四宝,供我练习毛笔字。后来上大学,才在校图书馆见到很多古代书法碑帖。以后,一直对书法都有兴趣。颜筋柳骨是当年学书法的追求。在临写柳公权的《玄秘塔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勤礼碑》等法帖时,我都洒下了不少汗水。

有一次,我在自己订阅的《书法》杂志上看到了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拓本以及程质清先生《石鼓文试读》一文,圆劲奔放、气质雄浑的古老文字,详实的注解,都让我耳目一新,激发了我对古文字及古文字书法的兴趣,也开启了我对古文字及古文字书法的探索之路。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小篆字帖、金文拓本、甲骨文书法……一系列学习资料陆续添置于书厨案头。古文字书法的学习慢慢充实我的业余爱好。

自2005年始,我参加了记不清的各类书法培训班。最有收获的还是2011年的为期一年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毛国典导师高级书法研修班和2016年的为期一年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主办的2016·鼎甲古文字艺术创作研修班。前一次学习,既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们亲自讲课,更有书法名家毛国典先生一惯的指导,书法技艺大有提高。后一次学习,更是大家云集,受益良多。古文字方面,有复旦大学刘钊先生、清华大学赵平安先生、安徽大学徐在国先生等执教;书法方面,有书坛名家丛文俊先生、言恭达先生、刘恒先生、刘颜涛先生等执教。这些德艺双馨的老师,从中国文化、艺术修养、文字理论、书法技法、审美情趣诸多方面进行颇具高度的讲述,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丰富了我的艺术素养,提升了我的书法创作能力。

书法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最终归结为创作出优秀的书法作品。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在学习书法理论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花了大量时间进行书法实践,小有收获。吴昌硕是学习石鼓文得大成就者。其终身研究学习石鼓文书法,后来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我在学习石鼓文的同时,兼学吴昌硕篆书。成熟的吴昌硕篆书大都“粗头乱服”且雄强精悍,初学不易。我选择吴昌硕篆书《修震泽许塘记》作为学习范本。此帖为吴昌硕六十七岁所书,此作姿肆严峻,圆劲秀逸,方圆并用,隶意兼取,是吴昌硕篆书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我花了多年时间研习此帖,对其用笔、结字、章法、变通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研究,再融石鼓文于书法创作中,此尝试让我连续在中国书协及省级书协主办的展览中入展获奖。

近几年及接下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认为自己应当沉潜下来,不断调整自己、丰富自己,加强各书体的学习以滋养古文字书法。我不在意能在书法之路上走多远,只想随心漫步、徜徉,去领略书法艺术高峰无限的风光。

陈德华,斋号秋草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研究会会员、江西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宜春市书协副主席、高安市书协副主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篆书书法——石鼓文帖
清代书法: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欣赏
凝练遒劲、圆熟雄浑:清代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书法欣赏
【篆书大家谈·刘颜涛】
刘颜涛 | 初学篆书,应该选择风格雅正,规矩严密丰富,能更多体现篆书共性规律者
30岁开始写了一辈子篆书的吴昌硕 书法竟然如此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