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笑道:看来王将军真不想为本王卖命了!现在东方六国只剩下齐国和楚国,王将军灭楚之后,可顺道灭掉齐国,帮本王统一天下!为什么总想着回来养老呢!天下不定,王将军有心情养老吗!
王翦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说:只要大王信任老奴,老奴愿意战死杀场!
秦王政扶起王翦,命王翦坐下说话。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秦王政叹息道:燕、赵两国是老将军舍命攻下的,魏国是您儿子王贲舍命攻灭的,你们父子对本王有恩啊!现在还要烦劳老将军去攻楚,本王于心不忍啊!可是楚国实在强大,您不出山,恐怕楚国很难征服!等灭楚之后,老将军就回国养老,让王贲去剿灭齐国!秦国这帮将军,本王最亲最近的就是你们父子!
王翦和秦王政相处多年,从来没听秦王政说过这么有情有意的话!在王翦看来,秦王政是位智商极高、冷酷无情的神,没有谁能猜透他的心思。但王翦相信,今天这番话绝对是秦王政的肺腑之言,作为一个帝王,会把感情藏得很深,但终究还是有感情!
王翦倍受感动,他被秦王政征服了,不是因为帝王的权威,而是因为帝王的感情!他要为秦王政去奋力拼杀,那是必须的!不计任何酬劳,不考虑任何后路!
秦王政见王翦又开始掉眼泪,知道自己的思想工作已经做到位了,做领导的必须先把下属的“心”拿下,下属才能把工作干好。
他问王翦:楚国名将项燕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在秦、楚边境,这个人很不好对付!王将军想过打败楚军的办法吗?
王翦说:项燕善于进攻,不善于防守!跟他对兵要有耐心,只拼防守不拼进攻,等把楚军的战斗热情耗没了,就是打败他的时候!
对于消灭楚国的一系列作战问题,两人谈了很久。
在对楚国发动战争之前,秦王政同王翦进行了一场心术上的较量,王翦要的是信任,秦王政给的是人情。
秦国的各路大军开始在咸阳东南集结,军营连绵数百里。王翦就要率领秦军出发了,他已经把秦国的武装力量掏空了。
作为帝王,秦王政考虑的不仅仅是作战的问题,他要兼顾全局,他要协调各种力量。秦王政最信任的人就是李斯,关于对楚国作战,他单独召见李斯,想听听李斯还有什么高见!
李斯说:臣担心的只有一件事,王翦兵权太大,等灭楚之后,假设他在楚地拥兵自重,谁还能制他!
秦王政说:王翦是忠臣,他不会背叛我!
李斯说:楚国地域辽阔,王翦又控制着天下的劲兵,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都是打仗的一流高手,等攻灭楚国,这父子俩就具备了称王的一切基础!大王治理天下不能靠感情,要靠手段!
秦王政问:你说本王应该怎么制约王翦!
李斯说:首先把王翦父子分开,另派王贲去东北剿灭燕国的残余力量;其次给王翦多安排几个副手,等王翦击灭项燕的主力部队,命副手们立刻均分王翦的军权!
秦王政采纳李斯的建议,命蒙恬、李信、尉僚做王翦的副手,并给蒙恬一道密旨,如果王翦将来拒绝交出兵权,可就地将其斩首!
李斯搞权谋的功力还是比秦王政老辣,制人光用嘴不行,必须有手段。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部队开进了楚国境内,项燕带兵迎战。
王翦造了一座坚固的大营,命全体将士严防死守!楚国的兵将是带着气来的,他们要誓死捍卫家园,他们像受伤的狮子一样围着秦军的大营猛攻,断断续续的攻了三个月,秦军的大营坚如磐石,楚军没占到半点便宜,只是把心中的仇恨都发泄光了。
楚军不再攻营,选择和秦军对垒,看谁能熬到最后。
这样过了一年,楚军最后的一点耐心也被秦军耗光了,他们开始懈怠,甚至忽略了强大秦军的存在!这种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很难扭转!在楚军看来,六十万秦军就是活死人,他们从没见识过六十万秦军究竟有多庞大!也没体验过六十万秦军的威力如何!
王翦这只大鸟伏在楚地一年不飞不鸣,让秦王政很上火,他甚至怀疑王翦真的有野心!群臣要求罢免王翦的奏章似雪片一样飞来,秦王政没做任何表态,他暗暗告诫自己要有耐心,要使自己的耐心胜过王翦!
如此又过了三个月,秦王政为了表达对王翦的信任,派亲信赵高带着所有弹劾王翦的奏章去秦营慰问!
王翦一边看弹劾自己的奏章一边出汗,那些弹劾自己的人太有才了,字字句句都似尖刀在捅王翦的心。他也实在佩服秦王政的肚量和定力,换一般的帝王,早被这些奏章整晕了!
赵高说:大王让我传话给王将军,你尽管安心坚守,我军下一年的粮草已经备齐了!
王翦跪在地上大哭,他非常感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自从王翦被秦王政重用以来,已经跪在地上哭了三次!也许哭也是一种政治权术吧。若干年后,又出了一个善哭的官场达人,这人就是刘备。
又这样过了两个月,一天晚上,王翦招集众将开会,约定黎明时分对楚营发起总攻,并作了周密的部署!这个命令来得太突然了,连秦国的兵将都没想到,楚军就更想不到了!
这个突袭几乎让楚军全部灭绝,连最高首领项燕都阵亡了!
项燕一死,楚国再没有谁能和王翦抗衡,秦军很快攻破了楚国都城,并俘虏了楚王。
王翦很聪明,灭楚之后,他立刻将兵权交给第一副手蒙恬,自己亲自押解着楚王回咸阳复命去了!
秦王政给了王翦很多赏赐,并安置王翦回家养老!
大杀功臣是每位开国君主要做的事,这叫解除政治威胁!官场中的潮起潮落也是铁定的规律,王翦是一个懂进退的官场老手。这使他安全躲过了官场中的暗礁。
王翦的军权被蒙恬、李信、尉僚三位将军分割。秦王政命蒙恬率二十万秦军去协助王贲攻灭齐国;命李信率二十万大军驻守楚地;命尉僚率剩余的部队回国守卫。
第四章: 角色转换
领导需要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不变身,领导肯定变脸。
公元前221年,王贲顺利拿下齐国。至此,秦王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中国的历史也进入了秦帝国时代。
从秦王政奋斗的经历不难看出,他是一位善于玩大手笔的王,扫灭六国的成功,更助长了他的自负,在他眼里,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对手!如果说有,那就是死神!
他认为已往的所有帝王都不如他,也自信身后的所有帝王也不会超过他,所以他给自己起了个很好听的称号───皇帝!而他就是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伟大,后来他想到了“空前绝后”!自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空前绝后,自己在做别的帝王不能做到的事。
他想:以前自己做事的核心就是两个字“摧毁”!摧毁一切压制自己的敌人!现在呢,自己做事的核心还是两个字“建立”!建立自己牢固的统治体系,建立一个伟大帝王应该拥有的一切!
秦始皇清楚,六国虽然被消灭,但是天下人的心还不稳定,有许多人还不买自己的帐。当前最紧要的任务是,采取措施巩固自己的皇权。巩固皇权或许用不着动武,应该用政治手段,再加上冷酷无情的法制。
秦始皇坐上皇帝最初的日子,一天到晚的召开班子会,讨论统治天下的办法。领导班子成员讨论的虽然是治国大道,但心思却不一样。
秦始皇没有竞争对手,他是秦帝国这座金字塔最顶尖的那个人,可以为所欲为。他的心思是把天下各色人等摆平,让众人听话、顺从。
而以丞相王绾、廷尉李斯为首的重臣,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权势地位!他们必须参透秦始皇的心思,想方设法博得秦始皇的重用,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在宦海中淹死,同时放倒竞争对手步步高升。
伴君如伴虎啊!何况秦始皇是这样伟大而残忍的君主呢!
李斯在这方面用的心思最狠!他从一个落魄的外来户,历尽艰险爬到秦国的权力中心,期间饱尝了不少心酸,更有绝望的无奈。
在秦始皇扫灭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已深得秦始皇的赏识,但是他头上还有一个天敌,那人就是王绾!
李斯能直觉出王绾对自己的嫉妒,王绾身后还有许多嫉妒自己的人,他们恨不能把自己碎尸!
李斯和王绾一党只是表面和平,实质势如水火,未来的宿命是:不是自己完蛋,就是他们完蛋。
李斯认为,要使自己不完蛋,就必须抓住秦始皇的心思,逐渐挤掉王绾!而这些天的讨论大会,就是扳倒王绾的最佳时机。
论政治才干,李斯绝对在王绾之上;论对秦始皇的了解,李斯也在王绾之上!这也是王绾恨李斯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自诩是前无古人的帝王,所以他肯定不想仿效古人!再有,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证明,古人的那一套治国办法已经过时了。对于这些,李斯心里最清楚。
在这些天的讨论会上,李斯一直保持沉默,他发现王绾张口古制、闭口古制,极力主张实行古代的治国办法,对于他的演讲,秦始皇不置可否!这显而易见是秦始皇对王绾的治国套路不感兴趣,一个宰相不能治国,那还能当宰相吗!
李斯知道自己该说话了,而且自己一张口,王绾的相位就会地震。
李斯站在大殿上侃侃而谈,众人听得目瞪口呆。以下就是李斯语录:
第一条,皇帝治理天下治的是什么?归根到底制的是人,把人制住,江山就能坐稳。怎样做才能把人制住呢?首先不能让老百姓手里有兵器,所以当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缴天下的兵器,然后聚集起来销毁。
第二条,春秋战国乱了五六百年,是谁在兴风作浪,绝对不是穷苦的老百姓,是六国的贵族权臣,他们是社会动荡的罪魁祸首!要想使社会稳定,必须制住这群人!陛下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六国豪强全部迁到咸阳附近,命秦兵严加看管。
第三条,王绾丞相建议陛下实行分封制,微臣认为万万不可!分封制分封的是什么,分封的是陛下手里的权力!贵族功臣一旦被封王、封侯,他们就拥有了自己的地盘,拥有了和陛下抗衡的军队,他们就是大国里的小国,有朝一日会起来搞动乱,会使秦帝国像西周一样四分五裂,会出现第二个春秋战国。
秦始皇听得津津有味,双眼不时放射出迫人的光芒,他对李斯的治国理论很感兴趣。并且,秦始皇要的就是集权,而不是分权!灭六国就是为了唯我独尊,他怎么可能再分封国王呢!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眼皮底下再有一方的老大出现!
李斯接着说:陛下要想使秦帝国长治久安,您必须直接掌握军权,军权在手,别人想乱也乱起不起来!王公子弟、功臣权贵可以享受封君的待遇,但绝对不能给地盘,给军队;各级官吏只给他们治理地方的权力,不能给他们兵权!各级官吏只能听命于陛下,不能再听命其他任何人,这样陛下就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
秦始皇听完李斯的神侃拍案而起,他为李斯大声喝彩,当即决定实行李斯的治国办法!并责成李斯起草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总理朝政的王绾晒到了一边。
李斯首创郡县制,把秦国分为三十六个郡(相当于现在的省),郡里的主要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郡下面依次设置县、乡、亭各级行政部门,管理地方事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三位行政首脑,丞相总理行政事务、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司法监察。
李斯的这套治国理论,很对秦始皇的胃口,它无限提升了皇帝的权力,极大巩固了秦帝国的统治。
李斯也靠自己的实力放倒了王绾,成为秦帝国的新丞相!从此和秦始皇结成了风雨不透的政治同盟,秦始皇是秦国的老大,他是秦国的老二!
封建官场里永远没有和平,你不放倒对手,就会被对手放倒!
眼见秦国渐渐太平,王权超级的巩固,秦始皇终于可以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喘口气了。权力高度集中未必是件好事,对于秦始皇这位好大喜功、独断专行的爷更是这样!秦始皇想干什么没人拦得住,也没人敢拦!不管是对是错,谁都不敢进谏,连屁都不敢放!
作为二把手的李斯,人臣的尊贵已到顶级!他读过不少书,深晓物盛则衰的道理!所以他开始藏头缩尾,大行隐忍之术,尽力和秦始皇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以此来保住自己的权势富贵。
随着秦国大统一的形势渐入佳境,李斯知道自己正在向药渣过渡!风雨不透不能代表铁板一块,毕竟他的心和秦始皇的心还隔着两层肚皮,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生命活得长久,并且传给子孙后代,必须听秦始皇的话!秦始皇可以犯错,但自己却不能说错话。
所以李斯有自己为官的一套的原则:涉及到治国方面的事,他会极度卖力,有啥说啥;涉及到秦始皇的私欲,李斯会装傻充愣,绝不多说一句话!
权力是用来干什么的,终极目的是用来满足私欲的,秦始皇不是神,所以他也不例外!李斯绝对是能臣,但也绝对不是忠臣,眼见秦始皇在玩火,他却咬牙闭眼装傻子!
秦始皇前半生是伟大的,其中应该有李斯多一半的功劳;后半生绝对是不伟大的,罪魁祸首是他那颗超级有魄力的心,或许也有李斯的责任。
我们可以给秦始皇算一笔烂账,看看这位超级帝王在后半生到底犯了什么错。
以阿房宫为首的豪华宫殿一共修了七百多处,先后动用民工一百多万人,直到秦始皇死去都没修完。
修筑万里长城动用五十多万人。
修筑从咸阳到内蒙古包头的直道(用土夯筑的公路),全长一千八百多里,动用民工三十多万人。
修建骊山陵墓(秦始皇的坟墓),动用民工三十多万人。
以上只是庞大的工程项目,动用的民工粗略的加在一起是二百多万人,还有其它的小工程项目,总计动用民工也在百万人左右。如果再加上供应粮食、物资的后勤服务人员,秦始皇在大兴土木上动用的人力可达五六百万!
这些工程都是又苦又累的活,很多人没等工程完工就累死在了工地上,许多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最要命的工程就是万里长城的修建,据史料记载,修长城的民工十有八九都不能生还;而修骊山陵墓的民工,据说秦始皇死后,这些人都被活埋在骊山陵墓里,陪秦始皇一起殉葬了!
除了以上这些数不胜数的工程,秦始皇还调动一百多万兵卒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现在广东、广西两省),这一百多万兵卒的吃喝拉撒也是由老百姓运输供给的!老百姓为秦始皇的远征军运输军需物资,要自备干粮。
秦始皇在扫灭六国的过程中已经伤害了不少人,而他坐上皇帝后,依然在无情的伤人!当时秦国的总人口也不过三千来万,被他驱使奴役的人估计要占秦国的半数,究竟有多少人因此丧命,根本无法估计!他一个人的私欲,不知让多少女人没了丈夫;不知让多少孩子没了爹娘;不知让多少老人无人赡养!
因为秦始皇的权力太大;因为他手里有重兵;因为地方官吏不得不执行秦朝严酷的刑罚,所以老百姓只能把对秦始皇的恨埋在心里。
秦始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太轻视天下的老百姓了,太拿老百姓的生命不当事了!老百姓是谁!老百姓是供养秦国统治者的爹娘!
其实老百姓的要求很低,让他们基本上能解决温饱,然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人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足矣了。
秦始皇非但给不了老百姓安稳的日子,还无情的摧毁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
秦始皇在用个人权威挑战老百姓的力量!一方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另一方是默默忍受的草根,双方的较量,要不了多久就会爆发!虽然在秦始皇之前的所有朝代中,没出现过草根起来造反争王的先例,并且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也没人敢起来公开反他!
魄力是很可怕的能力,用对了就是魄力;用不对就是破坏力。
李斯的角色转换很成功,由能臣蜕变成了媚臣;秦始皇的角色转换相当失败,从前用暴力,现在是暴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