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次收购让苹果公司收获巨大成功

前言:

苹果公司从车库中诞生,到成为伟大的科技公司得益于创始人天才般的创意和偏执的性格;

从伟大的公司到卓越的公司,则需要不断的创新,但公司规模大了之后,组织架构变得臃肿,会间接阻碍创新,因此收购有潜力但尚未成气候的公司成了一个绝佳的选择。一方面能加快研发速度,另一方面,能将可能的敌人变成友军。

苹果显然是一家值得尊重的公司,对于工程师来说,苹果是梦寐以求的工作地方。所有这些,都因为苹果在消费电子市场的霸主地位。   

截至今天,苹果股价已经超过177美元,市值2.7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0万亿。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第一,苹果是人类历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

第二,美国所有流通股票的总市值差不多70万亿美元,因此苹果一个公司就占了超过1/35,美国可是有5700多只股票啊。

第三,我们A股的总流通市值有80万亿左右,也就是说:4个苹果公司就相当于A股的总市值。

         

一般提苹果公司,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几个关键词肯定是MaciPhone、时尚好用。的确,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先驱,苹果固执且神奇地将科技与优雅相结合,重新定义轻薄笔记本;用触屏代替按键,用大块玻璃屏结合金属机身,击败诺基亚,强势收割手机市场超过九成的利润,霸占手机市场长达10多年,让一些看似难以实现的黑科技走进现实。虽然现在的苹果公司没有乔布斯时代那么多革命性的产品,但依旧没有能挑战其地位的竞争者,除了被打压的华为,但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华为没办法生产手机。。。

其实,苹果也不是一直都很强大, 大家习惯性忘记1990年前后,苹果公司衰落多年,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之后,苹果公司调整了战略,完成了一系列的收购促成了公司的极大成功。其中,有两个转折点式的收购事件        

1.NeXT收购:在1996年,史蒂夫·乔布斯回到了苹果公司,并带领公司实施了一项重要决策,即收购了他创建的另一家公司NeXT。这次收购为苹果公司带来了两个重要方面的成功:首先,它让乔布斯重返苹果,成为公司的领导者,带领公司进入了一个创新和创造性的时代。其次,苹果从NeXT的技术和人才中受益,这直接促成了后来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如iMac、iPod、iPhone和iPad。NeXT的操作系统最终也演化成了现在的macOS。      

2.Beats Electronics收购:在2014年,苹果以约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Beats Electronics,这是一家由音乐制作人吉米·艾欧文和嘻哈歌手德里·德雷共同创立的公司。这次收购为苹果带来了几个重要的好处。首先,它让苹果进入了音乐流媒体市场,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领域。其次,Beats品牌和产品线为苹果带来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尤其是Beats耳机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最后,这次收购还将吉米·艾欧文和德里·德雷这样的音乐行业重要人物引入了苹果公司,帮助公司更好地理解和整合音乐产业。     

这两次收购都为苹果公司带来了战略上的优势和市场上的成功,帮助公司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和创新。

以下来具体分析苹果的主要几次收购

1. NeXT INC.:创始人乔布斯的回归及操作系统技术

Steve Jobs曾一度被迫离开苹果公司,在被苹果解雇后,乔布斯于1985年创建了NeXT Computer公司,并开发可替代Mac和Windows PC的NeXT。NeXT公司的软件吸引了苹果的关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苹果OS X和iOS系统。2001年,苹果推出了Mac OS X,一个基于乔布斯的NeXTStep的操作系统。

NeXT公司在1988年推出了第一台NeXT电脑,但从生产角度来看,NeXT的产品销售量很有限。该公司大约只卖出了50000台电脑。1997年,苹果于1996年斥资4.29亿美元收购NeXT,此举为乔布斯重返苹果铺平了道路,这一收购也意味着Steve Jobs重新回到他在1976年创立的苹果公司。

回归后的乔布斯在2001年10月23日,苹果推出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大获成功,配合其独家的iTunes网络付费音乐下载系统,一举击败索尼公司的Walkman系列成为全球占有率第一的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随后推出的数个iPod系列产品更加巩固了苹果在商业数字音乐市场不可动摇的地位。

2005年6月6日的WWDC大会上,CEO乔布斯宣布从2006年起Mac的产品将开始使用英特尔(Intel)所制造的CPU(Intel Core)。

2006年,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

2007年,苹果推出了iPhone,一个结合了iPod和手机功能的科技产品。它也是一个上网工具和流动电脑。

这些产品的发布,奠定了苹果的经典产品线,以及发展的步调。      

2. Emagic:将MAC定义为专业产品

2002年苹果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德国这家名为“Emagic”音乐制作公司,在当时这家公司的产品“Logic Pro”音乐制作软件几乎所有音乐爱好者皆知。Logic Audio由Emagic公司出品,是当今在专业的音乐制作软件中最为成功的音序软件之一。它能够提供多项高级的MIDI和音频的录制和编辑,甚至提供了专业品质的采样音源(EXS24)和模拟合成器(ESI),它的应用将使多媒体电脑成为一个专业级别的音频工作站。不过,它的操作非常复杂和繁琐,不太适合入门级的个人音乐工作室选用。以此,将苹果MAC产品定义为专业级。

之后,收购Emagic后推出了GarageBand,能够让用户以极为轻松且“傻瓜式”的方式制作自己的音乐。

另外,再说两个比较重要的收购案,这两个直接促使苹果手机的成功。      

3. FingerWorks:多点触控与手势控制

在iPhone出现前,一般智能型手机须空出约40%的空间来容纳键盘,若功能增加,功能键就必须增加,限制屏幕大小,更增加使用者负担。虽然当时也有少数的触控技术手机,但是那时候的触控技术其实不怎么成熟,开始都是电阻屏,单点触控,不灵敏,而且还需要配合手写笔,属于鸡肋产品。电阻式触控屏幕每次只能判断一个触控点,但电容式触控面板是电场感应原理,可同时判断二个以上的接触点,像二个手指同时放大缩小相片、定点放大缩小、手指拨动浏览网页等复杂的程序操作。

苹果用iPhone重新定义手机,最吸引人之处是革命性的操作方式。Multi-Touch译为多点触控,这项技术是苹果取消手机键盘的基石。虽然此前许多手机、MP4等都配备有触摸屏,但基本上是单点触控、反应迟钝的电阻屏,这和多点触控相差甚远,多点触控无疑更便捷和人性化。完美的多点触控技术,让所有的手机用户发现,原来手机还可以这么用!

时间回到大约12年前,此时第一代iPhone还未发布,2005年4月苹果以不明价格收购了FingerWorks,这是一家手势识别公司,主要因其多点触摸产品出名。这家美国公司原本专门研究手势操作/手势识别,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看好,也没人猜到苹果买它来做什么。但后来看来,这项技术,显然是为了给以后iOS的多点触摸交互打下基础,而如今多点触控已成为一款智能手机必备的功能。

多点触控技术始于1982年由多伦多大学发明的感应食指指压的多点触控屏幕。2007年,搭载多点触控技术的第一代iPhone诞生,掀起了智能手机革命,苹果手机一跃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手机,其他厂商纷纷效仿推出类似产品。   

4. Retina屏幕

所谓“Retina”是一种显示技术,可以把更多的像素点压缩至一块屏幕里,从而达到更高的分辨率并提高屏幕显示的细腻程度。这种技术由摩托罗拉公司研发。最初该技术是用于Moto Aura上。这种分辨率在正常观看距离下足以使人肉眼无法分辨其中的单独像素。也被称为视网膜显示屏。发明创造有两种,一种是革命性创新,另一种是组合式创新,可以看出苹果公司非常注重组合式创新,购买很多技术,组合起来就能发挥巨大的能量。iPhone 4首次配备327PPI视网膜屏幕,同样是3.5英寸大小,960x640的分辨率却是iPhone 3GS的四倍。

Retina显示屏的普及让我们远离了那个满屏颗粒感的手机时代,超高精细度成当下的发展趋势,各大手机厂商也为了迎合市场推出了2K甚至4K分辨率显示屏。

第三代iPad发布会上,苹果给出了Retina设计标准的公式:a代表人眼视角,h 代表像素间距,d代表肉眼与屏幕的距离。符合以上条件的屏幕可以使肉眼看不见单个物理像素点。这样的IPS屏幕就可被苹果称作“Retina显示屏”。将通常使用距离代入上公式可知:行动电话显示器的像素密度达到或高于300ppi就不会再出现颗粒感;手持平板类电器显示器的像素密度达到或高于260ppi就不会再出现颗粒感。

苹果收购不知名的小公司已经成为了获取技术和人才的一个手段,这些技术很多已经应用于苹果的手机或者电脑中,还有一些可能即将应用于苹果未来的产品中。库克在此前的财报会议中曾经透露,仅仅在一年中,苹果就收购了15家公司来加速和发展苹果的产品和服务。

而这样的收购事件现在以及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持续上演。

前面的这两次收购都为苹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使得苹果公司成为了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通过收购能够让苹果加速跑,但核心还是领导者极致的创造力和完美主义,通过《乔布斯传》能更好的理解      

"Innovation distinguishes between a leader and a follower."(创新是领袖与跟随者之间的区别。) 乔布斯认为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他一直鼓励苹果团队不断追求创新和独特性。这句话突显了创新对于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后乔布斯时代给人的感觉一直再吃老本,没有太多革命性产品发布,未来苹果的发展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乔布斯督战 iPad2 改良大于革新
乔布斯的传奇人生
iOS平台体验分析报告
揭秘十大绝技 苹果iPhone4真机多图试用
细节见真章 苹果视网膜Macbook Pro评测(全文)
iPhone4s过时了吗?看完这4个理由再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