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习作教学《我爱我》

 武穴(全国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

         五年级习作教学《我爱我》

教学过程:

熟悉学生,激发兴趣。

你们平时喜欢写作文吗?说实话啊。

今天的作文题是:我爱  

学生补充题目。

你们爱的东西都要有一个共同特点。老师和你们不一样,猜猜老师爱什么?

老师在划线处写上“我”字。学生惊奇。

我真的爱我吗?听老师说3段话,看看我是不是爱我,我爱我什么。

老师说了3个事例,分别表现了自己酷爱看书、心地善良、幽默风趣的特点

这些都是老师身上的什么?(优点)

你们爱老师吗?(学生都说爱)看看,连你们都爱我,我当然爱自己了!你们身上有这样的优点吗?你们爱自己吗?用几个词语写写你们身上的特点,优点。

学生写完后说。

如果一个人说“我爱我善良、我爱我幽默、我爱我勤奋……”你信吗?(学生摇头)

为什么?对,要用事实说话,要举出事例,否则就是空话。

现在请你们围绕一个特点写一两个事例,或者写几个特点,各写一个事例。10分钟。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

选择两篇有代表性的问题较多的作文(主要是选材不当的问题),学生念,师生共评,教师主导作用很突出。然后全体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

又选择两篇女生的习作(因为前面选的是男生,要公平),主要问题是写的粗糙简单,不能把最精彩的细节写具体。学生念,师生共评,教师主导作用更突出,用提问的方法提醒学生回忆细节,补充进去。然后学生自己修改。

4位当众修改过的同学再次当众念自己的作文。

你们看,你发现自己不仅值得自己爱,也值得别人爱。

 

 

薛法根老师专题讲座

  《儿童作文教学的9种策略——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

简录:

四个“更重要”:

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

想写比会写更重要。

发现比观察更重要。

有范例比提要求更重要。

 

九种策略:

1.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以上部分录自薛法根老师的新浪博客)

 

3.虚实相生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应既重想象作文又重写实作文。

作文允许适当虚构。

虚构事件是人品问题,虚构故事是创作问题。

 

4.具体指导

我们的作文指导常常是正确的废话。

学习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的方法。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回忆细节,补充细节。指导要一对一,具体有效。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5.读写结合(略)

6.及时反馈

我们的实际情况常常是:

星期二习作课上点燃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写了作文,星期三一来,学生满怀期待:老师该讲作文了吧,不知我的怎么样。结果老师没动静。星期四,学生想:今天该讲作文了吧,结果老师还是没动静。星期五还是没动静。过了一个快乐的或者郁闷的双休日,到星期一,学生已忘了作文的事。星期二,又到作文课了,老师终于改完了所有作文,说:“同学们,我们来讲讲上次的作文……”学生早忘了自己写的是什么,热情没了。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像点炉子,刚费劲把炉子点燃了,没理它,炉子渐渐熄了;下次再点,再熄,师生都累死了,炉子还差不多总是熄的。

改进技巧:

星期二写作文,星期三一来就带一本作文,念其中一段(选一段好点的,只要老师念得好,学生就觉得是好作文),然后问:“猜猜是谁的?”学生猜不出,被念的学生才不说呢,只在心里偷着乐。星期四,许多同学偷想:今天该念我的吧?老师又带来一本,念一段,再问。星期五,更多的同学偷想:今天该我了吧?老师同样。双休日,几乎每个同学都惦记着自己的作文,都快背熟了,就猜老师会念哪一段。又到星期一了,激动人心的场景重现。星期二,老师终于改完了,秘密揭晓的一刻到来了!点燃的炉子一直烧得旺旺的,你还担心学生不爱作文吗?!

7.教师下水

一学生说:“会写的怎么知道不会写的痛苦!”

如果语文老师不读书不写作,很难体会学生读书写作的酸甜苦辣。

我自己经常写作,还把发表的文章念给同学们听,学生崇拜得很。这不是炫耀,而是激励学生写作,对学生施加好的影响。

8.限时作文

写写停停,拖拖拉拉,会养成坏习惯。

校正办法,例如:五分钟抄写n个词语,若写不完,重写,还是五分钟。

9.永抱期望

不给孩子们定过高目标,让所有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

给孩子足够时间,耐心等待,迟开的花儿一样鲜艳!

 

附:薛法根老师的新浪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xfg1968

  

最后,祝愿老师们在教学中特别是作文教学中体会到空前的成就感!并期望有更多的老师自荐来给大家上作文教学示范课,把我们的经验推广到所有的作文课堂,让所有的学生不再害怕作文,而且爱上作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薛法根:好老师是用50种办法来指导1个孩子
[转载]薛法根老师的教学诀窍
素描作文的涵义和作用
【草根聊课】薛法根作文讲座《写出活泼泼的语言》提纲及视频
把弱项变成你的优势
让孩子瞬间喜欢上我课的秘诀——居然是相亲?| 语文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