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瘀的奥秘:病因不同,舌象各异在中医理论中,血瘀是一种复杂的病理
userphoto

2024.05.12 湖南

关注
血瘀的奥秘:病因不同,舌象各异

在中医理论中,血瘀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它反映了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不同的血瘀类型,其背后的病因、舌象表现及调理方法均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三种常见的血瘀类型及其特点。

一、热盛血瘀

舌象特征:舌下筋络呈现紫红色,形态紧张,仿佛“剑拔弩张”,周围伴有细小血丝。

症状表现:这类患者容易上火,反复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症状。同时,他们可能感到心烦口渴、鼻干舌燥,手脚心发热。舌红脸黑,是热邪内盛的典型表现。

病因分析:外感热邪或阴虚内热,导致血液受到热邪的熏灼,变得粘稠不通,进而形成淤血并阻滞脉络。

调理建议:清瘟败毒饮与血府逐瘀汤相结合,前者清热解毒,后者活血化瘀。对于阴虚内热者,可改用四妙勇安汤,以清热滋阴。

清瘟败毒饮组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石膏30克,生地15克,犀角(用水牛角代)15克,川连15克,栀子15克,桔梗15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赤芍15克,玄参15克,连翘15克,甘草6克,丹皮15克,鲜竹叶6克。

血府逐瘀汤组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桃仁12克,红花9克,当归9克,生地黄9克,川芎5克,赤芍6克,牛膝9克,桔梗5克,柴胡3克,枳壳6克,甘草6克。

二、气滞血瘀

舌象特征:舌下筋络紫黑色,形态类似树枝,分支复杂。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感觉咽部有异物感,胸胁憋闷不舒,容易腹胀胃胀。性格上可能偏向内向,常叹气,易生闷气。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气载血行,气滞则血滞”。当气机不畅时,血液也会受到阻碍,形成血瘀。

调理建议:柴胡疏肝散与血府逐瘀汤并用,前者疏肝理气,后者活血化瘀。

柴胡疏肝散组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麸炒)、芍药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

三、寒凝血瘀

舌象特征:舌下筋络粗大,颜色淡紫,舌质暗紫,舌苔腻。

症状表现:患者通常畏寒怕冷,四肢不温,精神不振。不敢食用冷凉食物,容易便溏腹泻,体质较差。身体易长结节、肿块等。

病因分析: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阳虚内生阴寒,日久则导致血瘀。

调理建议:温经汤,此方能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温经汤组方(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吴茱萸9克,当归9克,芍药6克,川芎6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9克,牡丹皮(去心)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去心)9克。

总之,血瘀的调理需根据舌象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在服用上述药方前,请务必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预防血瘀的关键。#健康# #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茯苓汤治验三则
中医“舌诊”的奥秘
史上最全的舌诊图谱,附治疗方案 (5)
中医辨证,颈椎病分3种,用药需对症(附中医处方)
阴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也会血瘀,中医教你对症调阴虚血瘀表现:脾
〖舌诊图文〗中医👅舌苔舌象奥秘👅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