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仁专栏 | 初学者如何提高研究能力 —以国际贸易学科为例

人活在世间,生活方式有多种多样,本无所谓优劣之分。然而,由于资源稀缺,亦或人的本性中就包含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欲望,因而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并不对等,因而存续和发展的机会也不平等了。为了更好存续和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提高自己,力争上游,以保自身能跟上社会和潮流的发展。在野蛮社会中,人类社会弱肉强食,遵循丛林法则,谁的武力强、谁更野蛮,谁就能占取更多资源,在存续和发展中获得更大机会。在文明社会中,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人类社会制定了各类规则,识别和确认人们对社会的贡献,并回报相应的利益。
在我们的时代,仔细观察那些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取得较大成功的人,可以发现,无论哪行哪业,其身上基本上都有很强的“研究能力”。拍电影的很多,但拍得好的、被人们认为新颖的很少。例如,在电影行业,很多电影导演在镜头的使用、场景的塑造、情节的把控、演员的选择等方面别出心裁,因而能排出留名青史的电影。而那些无所创新的导演,即使排出了商业价值很大的电影,也往往很容易被人忘记。又如,在服装设计行业,很多设计师往往很有洞见,能把握社会思潮,将当代社会变迁、人的生存境遇和人的解放等主题相结合,设计出既张扬个性又与社会人文相统一的服装,因而能时变时新。而有的设计师则简单地拼凑,通过生硬刻板的标新立异吸引眼球,却缺乏基本的人文关怀,因而往往一阵风潮过去即湮没于众人。再如,在餐饮行业,有的厨师能根据用餐对象的人生经历,理解其人生品味和味觉,并结合其他背景和相关要求做出让用餐对象惊叹的食物。而有的厨师则只会按照食谱做菜,或者盲目拼搭创新。在商界,有的人能根据社会变迁和阶层的变动发现人的需求和商机,而有的人只会按照僵化的经商规则从事。就我们自身从事的工作来说,做研究的很多,但能思考学科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找到新颖视角、研究新颖问题、提出新颖理论的很少。因此,提高研究能力,提高自身对社会现实的适应能力,对于保证自身卓尔不群、超然独立,对于自身提高在社会实践中成功的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完全对研究无感的人来说,提高研究能力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除非此人天生异禀、英才出众,一个人是不可能不学而有很强的研究能力的。对于一个资质正常的人来说,通过勤奋学习、模仿、思考、揣摩,逐渐习得和提高研究能力,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途径。
我想在这里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说明一个初学者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首先,要学好专业基础课,特别是选定一本教材精读。教材由于系统和有逻辑地梳理了理论的发展历程,因此非常适合初学者了解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首先,学习教材,初学者要观看目录,理解教材的整体构架,从中理解一个领域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学科演进的内在逻辑。这个过程可以通过阅读序言和后记来辅助完成。序言和后记会对教材撰写的整体思路和构架以及如何学习教材进行介绍。其次,初学者还要大致快速翻看每一章节,搞清楚每一章节的大体构架和叙述思路,大致理清每一章节的大体内容、理论、方法、数据、结论等。这些有助于快速了解一个领域和学科的现有知识。再次,对每一章节,初学者需要仔细揣摩理论提出的背景、视角、所针对的要解决的问题,弄清楚理论的基本假设、推理逻辑、基本命题和命题适用条件,搞清楚理论可以在哪些方面作哪些拓展。又次,初学者还要将各章节的内容、理论、方法、数据和结论前后联系思考揣摩,融汇贯通,并假想各种应用情景和可能的拓展。又又次,初学者要仔细揣摩教材的每一页、每一段、每一句话、每个脚注、每个习题和每个附录,不放过任何微言大义的以及增进新知识的地方。最后,初学者还要在平时的阅读、观察和实践中不时返回教材中的理论,仔细琢磨理论的适用和不适用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学习,我相信初学者会很快理解一个领域和学科的大体知识,能把握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
其次,除了阅读教材、学习学科知识和方法之外,还要多阅读前沿论文,了解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判断研究的好坏,提高研究品味。多浏览和阅读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期刊、会议中的论文。与国际贸易相关的重要的英文期刊有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Econometrica、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Economic Journal、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等,中文期刊有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国际贸易问题、南开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国际经济评论等。通过阅读已经出版的期刊中的论文,归类整理相关研究主题,大致感受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在阅读这些论文中学习论文写作的方法。但由于期刊论文发表的滞后性,我还建议初学者多阅读美国经济学年会、中西部国际贸易会议、国际贸易实证会议、欧洲国际贸易年会、亚太国际贸易年会、国际经济与金融年会、全国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年会/青年论坛/博士生论坛、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中国世界经济年会、地缘政治经济学年会、新兴经济体年会以及其他各类专题性小型学术会议中的议程,观察其选题的规律,理解学科发展趋势。有条件的,可以搜集和下载这些会议的论文,更深入地了解相关选题研究的情况,以更准确地判断学科发展趋势。初学者还要关注各类重要会议的议程,查找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文献,总结领域的研究趋势。初学者可以定制NBER、LSE、SSRN、MPRA、WTO、IMF和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工作论文,经常浏览www. internationaleconomics. net、领域内顶尖学者的个人主页,总结学国际贸易学科的研究转向。初学者可以定制重要期刊的最新论文通知,闲暇时用glgoo.org和bing.com搜索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关键字,浏览相关文献。将这些工作与国际贸易及相关领域的教材、专著、期刊、新闻、评论等结合起来思考,系统思考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感知学科发展趋势,弄清楚各类研究的重要性,提高研究的品味。
再次,要精读国际贸易学科前沿的几篇经典文献。通过广泛阅读,初学者应该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及主要理论有所了解。这时,可以围绕当前国际贸易中最核心的理论,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几篇兼顾理论和实证的文章,仔细阅读,学会其中的理论分析和建模方法,学会其中的实证分析方法,学习其中的行文方式。在精读论文时,要搞清楚论文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视角是什么,理论假设是什么,理论分析或建模方法和建模过程是什么,基本结论和经济含义是什么,实证模型如何设计以及是否与模型内在一致,数据来源、处理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因果识别策略是什么,控制变量如何加入,回归结果如何表格呈现和解释,回归结果是否与理论结果相悖,等等问题。精读文章,要做到能完全掌握论文中的理论建模方法,能使用建模方法来因问题而已地构建自己的模型,做到使用其中的实证方法来进行自己所研究问题的实证分析。一般来说这很难通过一次性精读文章做到,而需要在研究自己的问题的过程中反复回到该论文的各种细节中逐步实现。
又次,要学会搜集整理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数据。数据对于我们理解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检验理论十分重要。积累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次、各种类别的数据库,对于提高研究的敏感性大有益处。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数据很多,经常适用的有联合国贸发会统计的商品贸易数据库(UNCTAD)、BACI双边贸易数据库(www.cepii.fr)、世界银行发展指标中的贸易数据(WDI)、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贸易数据库、OECD的贸易统计贸易增加值统计、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要通过学校图书馆、朋友、各类公共网站等下载这些数据库,了解这些数据库的指标变量,阅读各类处理的文章,搞清楚数据库处理的方法。除了上述数据之外,还要留心保存各类与重要社会和经济问题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为你的研究提供研究灵感的来源,同时也方便你检验各类猜想和假说。要关注各类政府、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某些研究团队的网站,获得各类免费数据。在阅读文献总积累数据线索,并想办法搜集各类数据。在研究中有时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搜集一些原创的数据。通过这些方式,逐渐积累国际贸易研究的数据库系统。
通过广泛阅读和思考,初学者应该可以大致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通过搜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结合现实问题,与老师和他人讨论,就能逐步确定核心的、重要的、有趣的、能掌控的、能发挥聪明才智的(别人做不了、别人能做但自己能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不容易被替代的、能产生创新的丰硕成果的选题。在选题的过程中,要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要盲从权威,不要追逐热点,力争选择那些符合学科发展内在逻辑、具有关键理论重要或者现实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如能兼顾理论和现实重要性则更好。根据选题,确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并与老师进行讨论,以进一步核正选题的现实重要性和研究可行性。研究计划应该明确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经济逻辑和经济解释、建模策略、实证模型和识别策略、数据来源和基本处理方法、变量选择、稳健性分析和内生性处理步骤等。针对确定的选题,还可以尝试先拟定学位论文框架, 并尽早开始分步研究。
最后,初学者一定要心里警醒自己,要抓紧时间学习提高,以完成一个问题的研究和完成一篇学术论文为导向,补足自己的短板。初学者要在心里反复问如下问题。(1)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数据处理和软件使用能力,如使用stata对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处理以及两者的匹配是否已经会?与其它宏观数据的匹配整合是否已经没有任何问题?(2)问题分析和研究计划的拟定、计量模型设定和实证分析(包括基准回归、稳健性分析、内生性问题处理等)方面是否已经可以独立做到?(3)完整的论文撰写是否已经可以独自完成?(4)重要的经济理论和建模方法是否已经掌握(对贸易,如HO模型、新贸易理论、Melitz模型等;对人口学,内生经济增长、RBC模型等;对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的基本模型等)?至少要熟练掌握1-3个基本模型的理念、思路、推导、模拟、拓展等技能。(5)是否已经形成自己对学术研究的品味和独立见解,是否能判断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性和价值,是否能迅速把握一个研究工作的本质以及找出其中的贡献、不足和可拓展之处?(6)是否能说服自己安静下来,针对自己认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愉悦地、有节奏地、劳逸结合地、内心充满自豪和信心地、不以成果为导向而以研究过程为享受地展开研究。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时,要想办法改进提高。当前不能做到的,要放到列表中,找机会逐步完成。

在完成一篇论文的初稿之后,要与老师或他人对论文进行讨论,找出论文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每次讨论,都要写讨论记录。讨论记录要注明:讨论时间、地点、参加人、内容纪要、任务分解、时间节点等。讨论记录专人负责撰写,发给讨论参与人补充完整再彼此分享。最终讨论意见的执行需要回溯到讨论记录中。在按照一轮讨论意见修改完毕之后,再进行新的讨论,拟定新的修改方案,并按新的方案执行。有时候一个修改方案确定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新的问题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此时要在原来讨论的修改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撰写新的讨论记录并分享给讨论参与人。

在多轮讨论的修改方案完成之后,初学者需要在老师的主持下或者自己主动发起内部和外部讨论会,讨论自己的论文。初学者应在老师主持下的内部讨论班中先正式报告自己的论文,并请参与人提出修改意见。在逐步深入细节的报告中,参与人可以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发散思考,提出各种不同的修改意见。内部讨论会建议举行两到三次,或者更多次,直至内部讨论会没有本质的修改意见为止。此时由老师发起或者自己组织外部讨论会,邀请对研究有卓越见解的教师、学生参加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外部讨论会可以举行两到三次,直至没有本质修改意见。在此之后,可以投稿参加学术会议,或者主动联系其他高校,在其seminar上报告自己的论文,直至无本质修改意见为止。这时,一篇论文就可以投稿了。经过这样的过程,初学者也应该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可以独立进行学术研究了。

世经国贸一家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作与方法(7):模型与理论分析、典型事实、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
期刊论文or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原来这么写
对初学者而言,一篇实证论文到底怎么写?
教育学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破除法学实证研究的两个误识
关于城市规划专业博士论文写作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