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写好一本经管书?——来自一个编辑的意见

 

如何写好一本经管书?——来自一个编辑的意见

作者/withoutbe

从初涉经管图书行业到现在已经三年多,做经管图书编辑也有了一年多。从甲方到乙方、两边的心思都有些体会。很多作者、或者有心成为作者的人,在自己专精的领域内积累丰富、短幅写作也很有经验,下笔之后却常有无处着手、半途而废、或者潦草完成的状况。这里面有时间、精力、动力不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是方法,这里我就写一些自己的体会。本文只是一些小的体会,没有构建体系的雄心,也不涉及具体的题材如何抉择。

另外,事先须言明的是,我从未认真参与一本小说的编辑,此处经验与虚构小说写作基本是天各一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曾经接触过一天可以写三万五千字的小说作者(过后再修改),但是如果某位经管作者告诉我他可以一天原创三万五千字,我只有俩字死去!


【为什么要写一本经管书】

我可以首先下个论断:除去借势的企业家传记、所有销量很好的经管书,作者都不缺钱。即使是出一本卖得非常好的经管书,你也不可能用版税去养活自己,其付出精力和得到是不对应的。因此写经管书的目的只剩下一个,传播自己。

传播自己是什么?在专业领域内已经小有积累,希望能稳固,或者提高自己的地位;传播自己的,通过书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自己的思考,并信任自己,获取延伸收益。这两个目的,前者要求有料,后者要求易读。因此,作者负责有料,编辑不断催着作者修改,补充易读的部分(结构、用词等等)、是通常的模式。这两个目的具体如何实现,我会在后面的开发书籍、以及作者自己进一步解释。


【我是一个什么人,然后才是我写什么书】

有很多的投稿人在邮件里告诉我,我发现了一个最新的商业(管理)模式,它是这样的……突破了国内空白……改写了……。我这本书是关于全球通胀和……可是偏偏忘了给我发一份详细的个人简介。

我说的不止是那些狂妄、有些认不清自己的投稿人。即使是对自己地位有清醒认识的作者,也要时刻记住我是什么人,然后才是我想写什么书。经管书这一点尤其重要。

你看一份报纸、是看这份报纸的品牌和声誉,但图书倚靠的不是出版社,而是更多地依靠作者个人的声誉。所以名人推荐是非常必要的、作者简介的美化和包装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两者通常由作者撰写、编辑修改。

写与自己经历、资历相符合的话题,你才会有料而且易读,同时也便于后期书的开发。


【比编辑更清晰书的卖点】

在书的编辑出版中,有一道工序是编辑向上级提交选题报告,通常是在样章和目录写完的时候。一个成熟的出版编辑一定会把自己对图书的思考、卖点、出版理由、营销思考写进正式报告。

要过来,把形成的成熟文本要过来。并且尽量与编辑商讨、达成一致。这道工序是消除编辑的不合理空想、也是防止后期写作偏差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写作的布局】

经管图书的布局和写作其实是一件挺无趣、而且简单得要命的事。如果我偷懒,我可以直接说你去看《金字塔原理》、《如何阅读一本书》好了。仔细分析阅读、两本书包打天下。

传统上的完整经管图书结构非常简单,没有明线暗线人物什么的,只有两个概念:骨架+血肉。骨架即是,一本书十二章、或递进、或分类、或并列、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进行写作。血肉即是章之内、节之内、注意通过逻辑的连贯性、文字的活泼以及运用案例,这三个最重要的方法、来改进文字的易读性。

但是所有人也都不得不承认、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已经影响到市场上很大一部分读者。从出版来源看,重量级经管作者也很忙。两相促进,市场上的文章结集类书已经很多。传统上,这类点滴思考是只能是大家手笔。不过现在世道变了,即使是传统的经管书、也在力图把一个主题拆分成多个完整的子主题,都在向碎片化靠。

所以,文章结集、或者以文章结集为底本的书,可能有两种方法:
1.
是连缀。将写过的文章文本散入各章、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这是重写半本书的工作量,只是把原有的文章当素材和基本观点使用。
2.
分类。按主题分类,兼顾各部分的平衡性。对所有文章再进行一番检视,做小手术,增加其文字活泼性和观点的冲击力。如果再有空,每部分做个说明或者导读,会更好一些。这种说明其实不必是每篇文章再做概要,而是稍微写写自己的心境,总体思考。
结集文章对作者文字活泼的要求、对运用案例的要求,会比传统的经管图书更高。


【案例、是多还是少】

很多写惯了PPT的职业人士会觉得,太多的案例会把文字的逻辑性冲淡,而且非常。这种案例厌恶倾向形成于快节奏的工作汇报中,但是每一个面向大众的写作者都会告诉你,细节,细节,还是细节。

案例的关键不在多少,在长短。好的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短,三四百字以内的小故事。
2.
每个案例中有一到两句俏皮话,或者一到两个情节上的转折点。
3.
每个案例能用一句话总结。
短、而且随处可见的生动案例,是能不断给读者形成阅读的刺激点和记忆点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一定会有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简单讲不可能平地起高楼。同时,作为非学术书,不要求一一对应。但是参考书目,以及致谢的部分对给予你思想资源的人的尊敬,是必要的,也是避免麻烦的自保措施。


【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

不同作者,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写作速度,不可苛求。非专职写作者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每天写一千到两千字。二是每次抽出整块时间写四五千字。

从个人的经验看,我更倾向于第二种。书籍的写作大多是漫长的过程,以每天一千字的速度,意味着你需要每天坚持高效率地写作两小时,并且坚持100多天,甚至半年。每次进入状态是需要半个小时的,那会像是在做苦工。而苦工做出来的活儿,很多时候是需要返工的。

如果能做到每周抽出两天或者一天的整块时间写作、你的压力、完成之后的成就感都会好很多。如果其它时间有半个小时的空,只要想想就可以,不必动笔。在准备好资料的情况下,一天写作四千到五千字,我认为是可能的。


【你写不下去了】

写不下去的情况非常之多,绝对是难以穷尽的。自己生病了……家里人生病了……电脑突然坏了死机了就是修不好了……

往大处说可能只有两个原因:觉得自己写不好了;觉得自己将写成的东西没意义。写不好有各种原因:积累和材料不够、写作能力不够、时间不够;没意义是卖得不会好,付出不见回报,朋友们不会说好……

这些时候,需要编辑哄骗的功力。对于作者,我只有一个建议:坦诚,别害羞。坦诚是跨越写作瓶颈的唯一途径。在人际上求安慰是可以求助亲友的,但在时间规划上,来自编辑的帮助一定是最专业的。


【最常见的贴近读者的写作处理方法(tips)】

在这方面,国内的写作者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些方法是用一份精力,换两份收获(销量、易读性)。不一定全用,但是要掌握。
1.
不断提示。序言提示全书目录和各章写作目的;两章交接处写本章讲什么下章主要讲什么。
2.
不断总结。每章末尾加主要观点总结、本章指南等等;这些工作在写作时列出来也有助于自己检查。
3.
把格式调整好。格式调整、分清一级和二级标题,部分在为编辑做工作,部分是培养你作为读者的阅读感。
4.
标题。一千字一个小标题(文章结集除外)。一坨五千字八千字扔过来没人看;理想的节标题是提出问题的,由小标题解决问题。
5.
按语。合适的位置是在每章的前面,三四百字。
6.
段落。长短交错、注重节奏。

为什么标题,总结,按语这些东西都要作者做?那么编辑干什么呢?我了解的无数报纸编辑都会把文章标题、结构推到重来一遍。但是图书编辑不可能这么干。

你只要记住几点:
1.
图书最醒目的地方放着你的名字,编辑是隐没在后勒口上,没人看。
2.
你的图书编辑在专业领域内完全无法与你相比,他们大部分不超过三十岁。
3.
他们普遍同时跟十五本以上的书,月薪3000-4000
所以,你写,编辑改。


【开发书籍和开发作者自己】

开发书籍和开发作者自己之所以被列进来,是因为相比普通的书,经管书对作者参与的要求会更高。

任何一个作者都可以自豪地宣称自己演讲一次的收入要大过六个月含辛茹苦创作一本书的收益。无论是投资理财、职场技巧、管理营销、这些领域都有开发的价值。但是放眼国内,出版机构在这方面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很多时候,这种开发只能依靠作者自己,在职业圈中挖掘。在出差见客户的时候带一本自己的书、在同行业交流的时候送一本自己的书。有一位作者、靠这样的方式销售了五千本书、收获了三次演讲培训机会、获得了升职机会。其收获远远比他的书销售了三万册要高。

以图书的出版为基础、提升自己的职业声誉;开发自己的研究和演讲能力、提升自己的收益可能是把经管图书效益最大化的法门。

一本定位好,写作好,开发好的经管书,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写一本书
【首先,写你自己想读的文字| 写作书单】...
教你看懂图书版权页里的“秘密”
悟空问答
框读法:我是如何读经管书的 | 秋叶读书法
学术专著写作,编辑有话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