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觉醒》:书中与《毛选》观点不谋而合的这句话,我建议你默写100遍
userphoto

2024.04.21 浙江

关注

《认知觉醒》中周岭提到:道理都是“空头支票”,改变才是“真金白银”。

明明知道肥胖不利于身体健康,却依旧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明明知道熬夜伤身体,却依旧很晚才睡觉;

明明知道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却依旧热爱觥筹交错……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感叹:懂得道理那么多,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前几天去图书馆,发现有个坐着的男生戴着耳机,一直捧着手机笑,而他的面前摆着好几本考研的资料书。

等我查阅完资料,选好了书籍,看了一会书准备离开,发现这个男生的眼睛还没有离开手机屏幕。

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又是一个该死的时代。

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他一定是知道考研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也曾信誓旦旦许诺马上开始复习。可是却败在了十几秒的视频,二十分钟的游戏,一小时的网文爽本上……

伟大的毛主席曾说:

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我们的党已经从两条战线斗争中巩固和壮大起来》

是的,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需要有3个关键点:革命理论、历史知识和实际运动。那哪个最重要?

革命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知识?那也是教员前辈们的实践总结出的经验。

所以,实际运动也就是我们的行动力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直接干!

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卡尔·韦克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蜜蜂和苍蝇同时装进一个玻璃瓶里。

他把瓶子横放,瓶底朝着窗户,观察蜜蜂和苍蝇谁先飞出去。

聪明的小蜜蜂,试了几次后,就不再动弹了,伏在瓶底观察。

而苍蝇们,却傻乎乎地乱飞乱撞,才不管什么瓶口瓶底。

谁曾想,仅仅两分钟后,看似蠢笨的苍蝇,率先从瓶口逃了出去。

我们可以看到,空想千次,不如行动一次;懂多少道理,不行动也没用。

知道和做到之间,是一道巨大的天堑。

那也有人会问:“我为什么那么努力了,却看不到半点希望?”

有的人坚持读书学习,可始终没有长进。

有的人任劳任怨地干活,可依旧在原地打转。

有的人每年年初立flag,可最后旗帜都不见了。

这些人往往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不了几个月又被打回了原形,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说的“积极的废人”。

那我们应该如何拯救我们的“行动力”

王阳明曾说: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周岭在书中也提到4个方法:

1、明确努力路径

建议每天规划好自己要做的事项,写下目标、写下时间,按照轻重缓急严格执行。

2、关注晨起的第一件事

建议醒来后第一件事避开轻松和娱乐的吸引,去读书和锻炼,或者做重要的工作,精力会形成聚合的状态,让一天的效率都很高。

3、依据前人的经验先行动起来

建议如果我们暂时想不清楚目标方向,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先行动起来,实践的多了,调整多了,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方向。

就比如,我现在在读书笔记,也是这样的状态。我需要不断提高认知,才能链接更多的可能。

那些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大聪明”,往往事与愿违。

4、持续刻意练习

建议持续行动。巴菲特的“雪球效应”提到,很多时候我们练习的数量不够多,底子不够厚,是不能发生质变的。保持行动力,相信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不要沉迷于“嗑瓜子式的快乐”,很喜欢一个比喻:低级快乐如璀璨烟花,转瞬即逝;高级快乐如静水深流,沧笙踏歌。

行动起来,和我一起让自己每天变好一点点。

▲链接我

共赴人生佳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动比空想更重要
蜜蜂与苍蝇
偏执与灵活
为什么蜜蜂和苍蝇的选择不同?
《认知驱动》:为什么你懂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小故事大道理】苍蝇的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