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桥沈氏宗谱》1913年版(27) - 百世风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师桥沈氏宗谱》1913年版(27)

默认分类 2010-06-06 09:41:46 阅读2 评论0 字号:

            师桥 沈荣恩编辑

        

           永春堂记

吾家自师桥西九思堂之西,迁宅黄山之东,旧有崇堂,颜曰1:“永春”嘉靖十九年秋八月建成,以萃子姓2。嘉靖三十二年癸丑不幸烬于岛夷倭寇也,数载间鲸波不静、人情凛凛,谛睨赤墟3,罔敢谈及肯堂者4。越岁壬戍,始因故址,饬材、鸠工营之。明年癸亥孟春上浣而堂适成,故仍名之曰“永春”。

夫春之为时也,青阳司令5,木德宏仁。萋萋者卉木,喈喈者禽鸣。推而至于含灵储质、跂动喙息之属6,莫不咸若。自是而夏则齐纨苦热矣;自是而秋则铁马鸣风矣7;自是而冬则阖庐辟冻矣。维四时之序,惟春为令也。余堂之成适与之会,固知春意之盈堂矣。然五行分职,寒燠互迁8,天地之春且弗克永,而兹以永春名吾堂者何居9?思昔先祖,世以慈和植厥基,仁和诒其范10。阳春一脉其来旧矣,为之后者倘趾培之则不必宣凤诏、催羯鼓,而物华竞媚11;不必援勾芒、祠东陆,而青帝长留12。以收旺气于四陬,则无冬无夏,朝朝此春日也;以蔼太和于一门13,则何古何今,日日此春风也。经年千橘茂,奕世三槐荣,则卉木之萋萋而永发春葩者乎;频听关睢声,时闻麟趾咏,其禽鸟之喈喈而永鸣春籁者乎。无札瘥、无瘨寡而齐眉介寿14,世跻乔松。其品物之咸若而熙春不老者乎。庶祯遐锡,小大具庆,登斯堂也,则有满目春光,四景芳菲而山香之舞不必虑矣15,名之以永春奚疑。彼夫梓泽、凤城,华则华矣;偃月、清暑,邃则邃矣16,而祗皆饰丽当前,过眼韶光,其能与此堂俱永哉。家老闻而善之曰:“旨哉斯言,虽古之张老之祝,谅不是过17。”遂命书以记之。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孟春上澣吉旦18,嗣孙东鲁午峰氏拜撰。

 

注释:

1)崇:高大。颜:额头。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班固《汉书》。指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即匾额。

2)以萃子姓:聚集子孙、后辈。

3)谛睨赤墟:眼睁睁地看着一片空荡荡的废墟。

4)肯堂:喻子承父业。《醉醒石》第七回:“家有严君,斯多贤子。肯构肯堂,流誉后世。”亦省作“ 肯堂 ”。

5)青阳(青陽):指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

6)含灵储质:指具有灵性的人类。《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梁书·武帝纪上》:“专威擅虐,毒被含灵。”《宋史·乐志十》:“佑我含灵,锡兹介福。”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骄横卤莽,以鸣其‘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之説。”

跂动喙息:谓虫豸爬行呼吸。借指用脚爬行用嘴呼吸的虫豸。

7)铁马鸣风:挂在宫殿、庙宇等屋檐下的铜片或铁片,风吹过时能互相撞击发出声音。指季节寒冷。

8)燠:热。若乃炎风之燠,夏日之长,寻头扑面,入袖穿裳。——《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9)何居:1)何故。居,助词。《礼记·檀弓上》:“何居?我未之前闻也。” 郑玄 注:“居读为 姬 姓之姬, 齐 鲁 之间语助也。” 隋 王通 《中说·事君》:“子游 河间 之渚, 河上丈人 曰:‘心若醉六经,目若营四海,何居乎,斯人也。’” 清 龚自珍 《邵子显校刊娄东杂著序》:“若 徽州 ,若吾 浙西 三府,若 扬州 ,若 常州 ,爱其乡先辈,而乐以其言餉天下者,岂乏其人,何居乎不效 子显 之所为?”

2)犹何在,在哪儿。 汉 王充 《论衡·自然》:“如天瑞为故,自然焉在?无为何居?”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争相夸尚,以艳丽为美。然於忌辰之义何居?於臣子之心何安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 施耐菴 之《水滸》, 王实甫 之《西厢》,世人尽作戏文小説看, 金圣嘆 特标其名曰‘五才子书’‘六才子书’者,其意何居?”

10)诒:传给:诒训。赠与,给与:“诒尔多福。”

11)凤诏:即诏书。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 唐 李商隐 《梦令狐学士》诗:“右 银臺 路雪三尺,凤詔裁成当直归。”

羯鼓 jiégǔ:我国古代一种鼓。腰部细。

12)勾芒:古代传说中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卷三:“东方之极,自 碣石 东至日出 榑木 之野,帝太皞 神 勾芒 司之。”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其神 勾芒 者,物之始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

东陆: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后汉书·律历志下》:“冬夏之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此以列宿东西南北言也。”按,应作:“西陆谓之秋……东陆谓之春。” 唐 李峤 《日》诗:“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泛指东方。 明 刘基 《春日行》诗:“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

13)太和: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

14札瘥:因疫疠、疾病而死。

瘨同癫:精神错乱,言行失常的病。

15)山香之舞:古代曲名。即《舞山香》。 唐 南卓 《羯鼓录》:“﹝ 汝阳王 璡 ﹞常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朶,置於帽上笪处。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堕落。上大喜,笑赐璡金器一厨,因夸曰真花奴。”

16)梓泽:泛指名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且共看花梓泽,何须去访桃源。”

凤城:京都的美称。

偃月: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岳侯追封》:“虽怀子仪贯日之忠,曾无其福;卒堕林甫偃月之计,孰拯其寃!” 宋 林景熙《杂咏十首酬汪镇卿》之十:“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参见“ 偃月堂 ”。

清暑:晋 宫殿名。《晋书·孝武帝纪》:“﹝ 太元 ﹞二十一年春正月,造 清暑殿 。”《太平御览》卷一七五引 南朝 宋 何法盛 《晋中兴书》:“ 烈宗 起清暑殿 。” 唐 李白 《怀古》诗:“别殿悲 清暑 ,芳园罢 乐游 。” 王琦 注引《景定建康志》:“ 清暑殿 在 台城 内, 晋孝武帝 建。殿前重楼复道通 华林园,爽塏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17)张老之祝:春秋晋大夫张孟之别称。 献文子筑室成, 张老因其华侈,歌以讽之。《礼记·檀弓下》:“ 晋献文子成室, 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於斯,哭於斯,聚族於斯!’”

18)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

上澣:唐宋官员行旬休,即在官九日,休息一日。休息日多行浣洗。因以“上澣”指夏历每月上旬的休息日或泛指上旬。 宋陈之强《景文集序》:“ 嘉定二禩三月上澣,郡文学陈之强序。” 明杨慎 《丹铅总录·时序》:“俗以上澣、中澣、下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译制片《二十四只眼睛》1954年
摄影:苏中地区的红灯笼【节日的气氛-3】
画家范曾成交最贵的十幅书画作品
女研究生跟男友相恋8年,因彩礼和婚房问题被打得终生残废,男友仅判10年
男人靠什么挣钱
不是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路走好了朋友多,您认为呢?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