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1年欢送派联合国代表,黄镇被挤后面,周恩来:人再多你也该在前
晓裴说历史关注
2023-04-24 08:13来自江西
“我们重返联合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要是没有你在法国同十几个国家谈判建交,为我们举手的人会少掉许多……”
这是1971年11月,周恩来总理对黄镇说的一句话。
重返联合国
在此之前,1971年10月25日,中国刚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天,中国等了22年(1949~1971),22年的斗争期间,支持中国的国家数目在不断增加,并最终在1971年达到峰值。
而其中,黄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我国致力于同亚非拉国家搞好关系,而黄镇更是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国驻印尼大使。
在印尼期间,黄镇成功解决了华侨的国籍问题,后又陪同周恩来、陈毅等完成了影响深远的亚非14国之行,最大程度地助力中国获得了亚非国家的支持和认同。
1962年,黄镇任中国驻法国首任大使,前后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法国期间,如周恩来总理所说,在谈判桌上张弛有度的他,帮助我国同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1971年中国凭借亚非拉等诸多不被美国放在眼里的小国家的一致支持,成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这是包括美国在内国际上很多国家万万没有想到的,而毛主席其实也同样没有想到。
1971年11月,黄镇就因为我国重返联合国的事情被紧急电召回国。
黄镇接到电报,从法国回到国内待命,随时准备代表中国去联合国发言。
不过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代表团有了新的人选,黄镇于是暂时在家休息。
这期间,黄镇到北检查身体,当时负责为他检查的吴杰副院长对他说:“有领导同志问起你,说你这么胖怎么可能没有心脏病,虽然现在也查不出来,但还是先戴上心脏病的帽子吧。”
黄镇听后,觉得无所谓,也没提什么异议。
结果后来,连周恩来总理都关心地问他:“黄镇,你的心脏病怎么样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黄镇如实相告。
周恩来点点头,又继续问他:“多少岁了?”
“六十了。”
“过了六十,心脏一点问题没有也不可能,(多多少少会有些问题,好在)我看你气色不错嘛。”周恩来一边打量着黄镇,一边宽慰道。
等到说完这句话,周恩来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又道:“我老了,我该去见马克思了。”
……
周恩来最终拍了拍黄镇的背,笑了笑。
黄镇看到总理如此,联想颇多,不禁心口一紧,眼睛发酸,不禁想起前不久自当年的特殊事件发生后,他曾去医院看望陈毅,病床前的陈总在说起当年发生的那起特殊事件后,脸上泛着红光,眯起了眼睛,举着茅台酒道:“伟大的胜利!”
而这个“胜利”来之不易,陈总在那次谈话后两个多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而同样将特殊事件称作“胜利”的毛主席,那时正为了另一大“胜利”尽力筹谋,那便是重返联合国的事情。
1971年10月27日一大早,中国外交部收到了一封来自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的电报,电文中明确写道:
“10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把'中华民国’的代表从联合国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顺致最崇高的敬意。”
外交部众人当即就答复吴丹的来电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研究。
实际上自10月25日,联合国的表决传回中国后,连日以来,外交部的同志们无不挂着笑颜,一些往日的阴霾都仿佛一扫而光。
不过高兴归高兴对,当联合国秘书长的电报传来,如何回复,我们究竟要不要派代表团去联合国,在这些事情上,大家争论不休。
因为在此之前,基辛格秘密访华,曾经表示,不同意从联合驱逐台湾的行动。
而毛主席当时听到此话后,当即亲自拍板:“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不管喜鹊叫还是乌鸦叫,今年不进联合国。”
而那时的基辛格,似乎料定了中国还无法重返联合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不松口。
毛主席不止一次重申了“今年不进联合国”的决定,并明确:坚决不以牺牲“一个中国”原则为代价,来换取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基于此,最终经过综合考虑,众人一致同意了暂不派代表团去联大的决议,只不过这个决定,后来很快被毛主席否决了。
结果,也就是在基辛格离开中国的那一天,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的表决结果就传到中国。
这是基辛格没有想到,同样也是毛主席没有想到的。
这样一来,情势一下就发生了180度转变,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以牺牲“一个中国”为代价来换取联合国的席位了。
10月27日晚9点,距离收到联合国秘书长的电报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周恩来、叶剑英以及外交部的同志们一同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
毛主席率先开口问道:“恩来啊,你们讨论得怎么样?去还是不去?”
“报告主席,大家争论得比较激烈,暂时决定不派团去……”周恩来回答。
毛主席听到这里,咽了口茶,放下茶杯,打断了总理的话,直言:“要去!为什么不去?马上就组团去,我之前讲过,不急于进联合国,但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不算数了。”
紧接着,毛主席又亲自拍板了几个代表团人选,周恩来在一旁提供意见。
只听毛主席一锤定音:“好!就这么办。”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沉默良久,然后一字一句地说道:“今年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一个是联合国。这两大胜利,我都没想到……”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口中的“两大胜利”,黄镇自1969年5月,得毛主席和周恩来的特殊关照,重新出来工作,并重返法国后,时隔1年半,终于得以回国。
“那就要挨整了。”
1971年11月8日晚上8时,人民大会堂福建厅灯火通明,毛主席在这里亲自接见了准备赴联合国的代表团,商谈有关代表团出发前的一些具体问题。
这次会议由周恩来主持,黄镇也参加了。
因为中国代表团赴联合国,这本就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毛主席也是突然改变初衷,才决定派代表团前往联合国的,所以很多准备工作细节还需要敲定。
当晚的会议上,毛主席掐掉烟头,特意强调:“送代表团规模要扩大,要提高规格,到联合国,要采取阿庆嫂的方针,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当然前提是做好调查研究,但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要(硬)等调查好再说……”
交代好有关联合国的事情,毛主席就用双眼在偌大的会议厅搜寻黄镇的身影。
这时,一向敏锐的黄镇也很快察觉到从主席方向投射来的探询的目光,迎了上去。
毛主席于是开门见山问道:“国外的反应怎么样?”
黄镇听到这里,不做多想,也知道毛主席说的有关1971年的特殊事件,也就是主席口中的另一大“胜利”。
“各种反应很多。”黄镇紧接着就把法国各界的反应首先简要地同毛主席讲了一遍。
这期间,毛主席重新点了一支烟,将上身微微前倾,调整了个舒服些的坐姿,默默听着。
黄镇知道,一般这种时候,毛主席是在思考着什么,于是就继续说着。
有那么一瞬间,黄镇察觉到,在烟草的云雾后面,主席脸上掠过了一丝痛苦而又自豪的表情。
黄镇闻着满室充斥的东方烟草特有的甜丝丝的味道,端详着主席的脸庞,只见主席皮肤光滑,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上露出的是意志坚强、踌躇满志的神色。
学美术出身的黄镇,出于直觉,第一时间就想到,此前他在法国,遇到过不少毛主席的崇拜者,还有华侨曾经送给了大使馆一幅毛主席的油画,大概有一人高,画上的“毛主席”还穿着法国当时流行的短大衣,脚上的还是一双长筒皮靴。
这些华侨们,没有一个亲眼见过毛主席,不过他们还是画了毛主席,并坚持要将那幅画被挂在使馆的大厅。
黄镇不禁在心底默默想:要是那些华侨亲眼见一下毛主席就好了,显然,在黄镇眼中,法国华侨们送上的那一幅面并没能很好地将主席神态中流露的坚强意志展现出来,或者说,真人的动态一颦一笑是画作永远无法比拟的。
在黄镇走神想这些的时候,毛主席的深邃目光再次缓缓掠过黄镇的面庞,眼睛里像是蒙上了一层泪水,他问道:“听说你不愿意当那个大使,想回来?”
“快八年了。”黄镇下意识直言,他在法国任大使已经快8年了。
毛主席听到这里,习惯性地抿了抿嘴唇,语气里已经充满他特有的不在脸上显露出来的亲切意味:“那就要挨整了。”
事实上,这么多年,黄镇在外交战线上的工作完成得可圈可点,毛主席一直看在眼里,也一直关注着他。
1964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访华,毛主席、周恩来、陈毅等齐聚一堂,准备会见阿尤布。
客人还没到,毛主席就特意向周恩来总理和陈总说道:“黄镇同志是个好干部,善于搞调查研究,他写回来的报告我一向爱看,将来可以到省里工作,这样他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
而毛主席说这番话别有深意,因为当时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正是周恩来总理主要负责,而陈总自1958年奉调进京后,很快成了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的得力助手。
黄镇作为新中国的驻外大使,就是在周总理和陈总的手下工作,毛主席这是很明显想要提拔他了。
而这一切,黄镇显然并不知道,他在外交战线上的工作十分专注,也因此常常失去晋升的工作。
1967年7月,黄镇从法国回到北京,因为坚决斗争,还受到了批评,往后一段时间内,黄镇被要求每天劳动一小时,而这项劳动就是扫厕所。
后来是在毛主席和周恩来的特别关照下,黄镇才得以重返法国。
所以最终,毛主席并没有同意黄镇想要回国的请求。
“人再多你也应该到前面去!”
1971年11月10日,黄镇为我国派往联合国的代表团送行。
送行当天,很多领导人们都去了,群众也有2000多人,人流、记者、鲜花、闪光灯将代表团团团围住。
一向不爱凑热闹的黄镇就默默在“包围圈”后面鼓掌。
这时,周恩来总理特意从后面绕了过来,一只手推了推黄镇的背,嗔怪他:“怎么不上前去?”
“人多……”黄镇直言。
“人再多你也应该到前面去!”周恩来总理的语气中多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接着,周恩来就说出了那句话:“我们重返联合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要是没有你在法国同十几个国家谈判建交,为我们举手的人会少掉许多……”
黄真听到总理这样说,当即感到眼窝发热,被总理坚持推到前面的他,感受到了同样属于他的鲜花和掌声。
经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的鼓励,黄镇重整旗鼓,继续担任驻法国大使。
一直等到1973年,黄镇才终于要告别法国,当时,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及其夫人还为黄镇举行了盛大的欢送午宴,借此对黄镇多年来作为中法友谊的付出和贡献表示尊敬
同年5月,黄镇即开始准备前往下一个使命之地——美国。
受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命令,黄镇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美国联络处主任。
出发前,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他,毛主席当时就用惯常的幽默语气询问:“你这次去美国,是升官还是降官呀?”
黄镇呵呵笑着,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毛主席就又继续用一口浓正的湖南口音调笑道“自然是升官呀,联络处可是比大使馆还大使馆呢!联络处主任,英文怎么说来着?chief,元首也是这个词呀!”
黄镇听着,临行前的紧张都消解了不少。
而调笑归调笑,实际上毛主席说的“升官”不假,当时联络处主任定的是正部级,而驻外大使是副司级以上。
就此,黄镇于同年5月29日抵达美国,走马上任。
再后来,直到1977年,黄镇才终于回国,就任文化部部长。
1982年,黄镇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主动要求退居二线。
1989年12月10日,身体状况一向较好的黄镇在一次普通的前列腺手术中,因为一场医疗事故不幸意外离世,享年80岁。
2014年,一部20集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将军外交家黄镇》播出,这在新中国首批12位“将军大使”中可以说是独享尊荣。
通过这部剧,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将军大使黄镇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外交战线之上,唇枪舌剑,随处可见无声的硝烟,而黄镇就这样的“战场”之上,战斗了27年。
中国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与他当年做出的重大贡献与牺牲更是密不可分。
最后,让我们用黄镇此前离开法国时,一段最为感人肺腑的赞辞结束本文:
“我不是向一位将军讲话,这位将军是一位爱国者,他为了他国家的独立真正进行了战斗……我是向一位大使讲话,我回忆起九年前你到达巴黎来,是担负着如何重大的使命。当时,你们国家的处境是困难的,对你们存在着不信任。但你的耐心,渐渐地,让大家都了解了你们的国家,了解了你们国家的真实面貌。法国谚语说:人之离去,好像消失了一样。我们不相信这句话。因为你走了,你仍然活跃在我们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3年乔冠华有意华盛顿联络处主任一职,毛主席:乔冠华不能当大使
周恩来总理致毛主席秘书王炳南的一封书信
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40字讣告,章含之悲痛:我没力气活下去了
周恩来火化前,乔冠华大声痛哭不肯松手:我做你子女送你最后一程|乔冠华
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多次受阻,抱病赴会却险遇难,其背后有何故事|黄镇
周恩来总理老照片,一心为民的好总理,千古完人的风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