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4讲 伏暑 总结 秋燥 概述

同学们,上节课咱们把伏暑讲完了,下面哪把它归纳一下。

伏暑的发病,首先它有暑湿内伏,或者是暑热内伏伤阴,就是内因,这么两种。同时又在秋、冬季节感受了自然界的邪气,这种邪气也可以是风寒,也可以是风热。由新感诱发了伏邪,内外相引而发病,所以啊它初起有两种类型:

(图形演示:00:43)

或者是暑湿内伏,或者是暑热内伏伤阴。在内伏的过程中,因为它是热邪,就伤阴。到秋冬季节,自然界的外邪,或者是风寒,或者是风热,诱发了体内的伏邪,而发病。(暑热内伏伤阴)这种情况也是一样,(感受风寒、风热外邪)就导致发病。

1.如果是暑湿内伏,又被外邪引发,它初起要表现为卫气同病。它发于气分,但是呢初起有表证。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既要清解气分的暑热,又要祛除气分的湿邪。所以要清暑祛湿,同时呢也要解表。

代表方剂有两个:1.银翘散加杏仁、苡仁、滑石、通草。这种情况是针对外感风热。外感风热,内蕴暑湿。银翘散疏风解热透表,加杏仁、苡仁、滑石清暑利湿。

2.如果是外感风寒,用黄连香薷饮。黄连香薷饮呢是三物香薷饮加黄连,所以也叫四物香薷饮。用香薷来解表散寒兼化湿,黄连清暑热,燥暑湿,当然它配厚朴,辛开苦降。

这是初起。

如果初起病变不解,它可以进一步地传变。传到少阳,就表现为湿热邪气郁阻少阳。导致手少阳三焦升降失常。足少阳胆气机不利,出入失常,表现为初起往来寒热。

治疗,用俞根初的蒿芩清胆汤。这个方剂是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又加减变化,是一个和解法。既能和解表里,又能分消走泄,它是和解法两种法综合运用。

这是一种类型。

它(邪气)也可以传入阳明。湿热夹饮食积滞,郁阻在胃肠道,简称就是胃肠湿热夹滞。因为它湿热邪气以脾胃为中心,阻滞在胃肠道,导致升降失常,饮食物的消化发生障碍,就产生了食滞。所以它的邪气除了有湿、有热,还有饮食积滞。导致大便溏稀不爽,色如黄酱,里边夹不消化的食物。这种情况下,要导滞通下,但是呢又不能大下,因为它粘哪,——湿邪。

所以治疗,要清热、祛湿、消食、通导、理气,五类药综合应用,属于轻下、缓下法,而且呢要反复下,直到大便干了,就说明邪气尽了。

代表方剂:《通俗伤寒论》里面的枳实导滞汤。

气分的湿热一般就这么几种类型,就是初起的时候它兼表,但是表证很短暂,它是以里湿热为主。

另一种情况,暑热内伏。由于它是以热邪为主,所以就损伤津液,严重了就损伤血中的津液。初起就发于营分。发于营分因为它是新感所诱发,所以它初起是卫营同病,既有卫分的表证,又有营热阴伤。

初起透表,兼清营养阴。两种情况:如果是风热诱发的,还是用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这是一类。

如果说是风寒诱发的,用葱豉汤,葱白、豆豉,当然也要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也加这一类。或者银翘散里边加豆豉也可以,因为它表证短暂,以里热为主。

总归不要用大辛大温的药,像麻黄、桂枝这一类的药,虽然是风寒表证,但是不能用,太燥,因为它已经有营热阴伤。

如果病势不解,继续发展,下一步就出现营分证

首先,第一个类型,心营热盛,下移到小肠。因为营热是在心,手少阴心经的营分热盛损伤了营阴,这是一方面。同时心和小肠相表里,心营的热盛可以下移到小肠,而导致火腑有热,就出现小便的问题,尿急、尿频、尿痛、尿道灼热,小便不利,甚至于尿血。这一种小便不利,是因为热伤阴液造成的,所以不能利尿,只能滋阴,可以在滋阴的基础上配合一点通利的药,不能以通利为主,越通利越伤阴。

什么方?《通俗伤寒论》的导赤清心汤。导赤,这个赤,是指心和小肠。因为心和小肠在五行都属火,都和赤色相应。通利火脏和火腑,引热下行。上面清,同时往下引。这是一种情况。

再一种情况。它(邪气)除了可以下移小肠之外,气分的热可以灼液成痰,营分的热灼伤血中津液可以成瘀,就导致痰瘀阻络,蒙蔽心包。心包络被堵塞,被蒙蔽。这种情况下,既要清心凉营,又要豁痰开窍,又要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必须在滋阴的基础上,因为血液的凝聚是因为阴伤,是由阴伤导致的,不滋阴,血液不能活。

治疗呢就在滋阴的基础上加活血药。

代表方剂:《通俗伤寒论》的犀地清络饮。它以犀角地黄汤为主方,加三汁豁痰,三物通瘀,同时又养阴透热,这么个方剂。如果说病情重,犀地清络饮里面可以配上送服安宫牛黄丸,增强清心豁痰的作用。

伏暑啊就讲了这么多内容,内容并不多,但是临床上伏暑可不就见这两个表现,凡是在暑温、湿温里边见到的,暑温里面的暑湿病,和湿温里边见到的内容,它都能见到。当然湿温里边是湿热并重和热重于湿这两个类型,伏暑一般不出现湿重于热,因为什么呢?它是暑湿内伏,从里向外发,所以初起呀或者见湿热并重,或者见热重于湿,或者是化燥入营、入血,也可以导致出血,发斑、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也都可以,那就参考着以前所讲的。还是吴鞠通那句话,“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三个病互相对照,在这儿咱们就不多重复了。

 
 

图1

 
 

图2

秋燥(温燥)

下面一个病,就是秋燥。秋燥这个病是个统称。因为秋天气候并不一样,早秋气温高而干燥,自然界有燥热邪气,它可以导致温燥病。到深秋气温低而干燥,自然界有凉燥邪气,它可以导致凉燥病。凉燥它不属于温病,因为它不是热邪造成的,温燥才属于温病。在秋燥里面啊,咱们主要讲的属于温病的范围,是温燥。

(温燥)概念

秋季感受燥热邪气所引起的温病

那么它的概念是什么?什么叫温燥?很简单,温燥是秋季感受燥热邪气所引起的温病。

特点。它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初起邪在肺卫就有干燥的见症,是干燥的表现。初起邪气刚刚侵犯肺卫,就出现了津液不足,干燥的症状。其它病不会这么明显。暑温病发病就可以口大渴,那是在气分,它不是在卫分,因为暑邪可以直接入里。春温病初起可以出现热,可以出现渴,可以出现尿黄,它是伏邪内发,它是里边有郁热,郁热伤阴。风温病初起,一般来说,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什么口干哪、鼻干啊、咽干、舌干,这些现象没有,就是稍微有一点渴,或者不渴。风热邪气在表,有点轻度损伤津液,可以有点轻微的口渴,但是不会出现明显的干燥的症状。

秋燥不然,初起口干、鼻干、唇干、咽干、皮肤干,干燥的现象非常明显,甚至于口唇干裂。为什么呢?燥伤津液。

第二个特点。温燥病一般发生在秋季,一般是在秋分以前,秋分是昼、夜平均。春、秋二分哪,白天和夜间同样长,各十二小时,昼夜是平均的。在北方,在北京地区,这个季节温度还可以,现在是二十八度,再往后就不行了,气温就下降了。所以这个季节容易出现温燥,降雨量少,温度还高。所以自然界既有温邪,又有燥邪,就是燥热邪气吧,侵犯人体就会导致秋燥的发生,它这个季节性很明显,如果再晚了,气温很低了,它发病以后也有燥象,但是它就不是燥热的表现,它有寒象,那个就是凉燥了,这个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里边说得很清楚,“秋阳以曝”,就是秋天太阳高照,气温很高,这个时候容易发生温燥。到深秋初凉,深秋了,“西风肃杀”,到这个时候就容易发生凉燥。所以都是秋季,但是看它发病的早晚,如果是在早秋,中秋以前,或者是中秋前后,秋分以前,这一段时间是发生温燥。

第三个,温燥的病变,它一般来说,侵犯肺、胃,肺和胃、大肠。初起在肺,再发展就到中焦的胃,再发展就到大肠,一般是在这三个脏腑。初起是肺卫的表证,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肺的气分证。再发展,出现中焦阳明胃的气分证。再发展,出现大肠的气分证。一般来说仅此而已。肺的卫分证,出现恶寒发热的表证,但是在表证的时候它也有干燥的表现,这个燥是很突出的。再发展,入气分,燥热犯肺,出现咳、喘,肺热、肺燥,肺有燥热。再发展,可以出现胃燥。再发展肠燥,肠燥就大便不好了,就燥了。一般来说就在这几个脏腑里传变,它病情较轻,很少入营分、血分,也很少入下焦肝、肾,一般来说,不至于那么严重,所以燥病严重的少,病情比较轻,这也是一个特点,它的病程短,很容易痊愈,相当于秋天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或者是支气管肺炎,这一类的呼吸道的病变。

中医古代文献对燥病的记载,相对来说比风、寒、暑、湿、火少,在《内经》里边提出来,“燥胜则干”,“燥者濡之”,这是《内经》的话,没错,这八个字说得是很明确的,燥胜,这个“胜”和这个“盛”通用啊。燥气盛就出现干的表现,津液不足,这是临床表现。治疗,“燥者濡之”用濡润的药来润燥,这是很明确的。但是呢,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里,没有一条是讲燥的,有人说哪条哪条和燥符合,那是牵强附会,它里边有讲脏腑病变的,有讲火、热病变的,有讲寒证的,但没有讲燥的。到金、元时期,刘河间对病机十九条加以扩展,他补充了很多条,其中对燥他提出来“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是刘完素提出来的,他说“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什么意思呢?诸,是多种,多种津液枯涸、涩滞的病变。枯涸是指津液的枯涸,津液枯涸了那就涩,干涩。什么表现呢?干劲,劲,就是硬,又干又硬。皴揭,皮肤起皴。脱皮,往下掉皮,用手一挠啊,掉末。皮肤干燥。因为什么呢?——津液枯涸了,皮肤失去濡润,就出现“干劲皴揭”这一类的表现,这都是因为燥所造成的,是燥伤津液。他这一条呢是仿照《内经》的说法“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是依照这一种写法,补充得很好。

这个对燥的认识、讨论,在明末清初是最突出的。清代的医学家对燥的认识,首先提出来,燥有内、外之分。燥病有内燥和外燥的区别。

内燥呢,是由于津液的损伤,特别是肺,肺的津液损伤而导致干燥。肺津不足,失去了濡润作用,所以就出现了各种燥象。这是燥从内生,和外邪无关,是人体本身机能失调,内伤病。

外燥是外感燥邪。由于燥邪侵犯人体,损伤了人体的津液而导致各种干燥的表现。

这个提法很准确呀,首先把它分出外感、内伤来,这是一。再一个,关于燥病的性质,不是说嘛,《中医学理论》里边,《中医基础理论》讲义里边,没有提燥的属性,为什么不提?因为看法不一致,把燥邪分成温燥和凉燥,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我觉得呀是清末王孟英他们提出来的这个有点不对,应该是会比他早。《证治心传》,这本书我前面给大家提过,和吴又可同时代,作者袁体庵,咱们介绍过,他这个书写成于1643年,因为他这时候是史可法写的序嘛,肯定是书成了以后才写的序嘛。他这本书不是温病的专书,他也不是医生,但是他懂医,他是平常积累的一些资料,记的笔记,其中有两部分谈到了温病的内容,其中对燥,他是这样讲的,“直至秋深,燥令大行,身热咳嗽,咽痛者,辨天时之凉、暖,以分寒化、热化,然用药有温润、甘寒之别,此秋燥之治法也”。(秋燥)这个名词,不是喻嘉言最早提出来的。说“秋燥”这个名词,是喻嘉言最早提出来的,我觉得不对,为什么?这本书是1643年出来的呀,它不过是没有出版,没有流传,但是它明确地提到“此秋燥之治法也”,提到了秋燥这个名词,他虽然没有提出温燥和凉燥这个名词,但是它提出来“辨天时之凉、暖,以分寒化、热化”,秋燥根据温度的高低,燥是肯定的了,根据气温的高低又有寒化和热化的表现。寒化嘛,就是凉和燥啊。热化就是热和燥。所以他不仅提出了秋燥这个病名,而且提出来有寒化和热化的区别,在用药上,有温润、甘寒之别,甘寒是针对温燥的呀,温润是针对凉燥的呀。润,甘寒润燥。温润。提得很明确呀。喻嘉言的《医门法律》里边,不错,是有一篇“秋燥论”,而且他主张燥属火热,秋燥是燥热邪气,不错,确实是提出来了。《医门法律》成书是1658年(相差15年)。应该说,袁体庵《证治心传》里边,提出来秋燥这个病名,比喻嘉言要早15年,他是明末,喻嘉言是清初。因为这本书没有流传,人们没有见到,所以不知道。他这本书里边除了提到秋燥这个病名,又提出有寒化、热化的区别,而且用药有温润和甘寒,和后世用药的思路非常吻合,那到底是谁学的谁呢?总不能说前人学着后人的吧?这个提供给大家作为参考。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燥为次寒”,这句话从哪儿来的?前边我也提过,这句话(燥为次寒)不管是谁说的,对不对?这句话不对。燥指的是湿度,寒指的是温度,温度和湿度没有可比性,燥怎么会为次寒呢?从五运六气来解释,你可以那么解释,但是你从临床上来说,燥和寒毫不相干,它们两个没有可比性。这句话是谁说的?说是沈目南说的。说是沈目南在《燥病论》里边说的。沈目南的《燥病论》在哪儿(说的)?这句话也是转引来的,转引在哪儿呢?——《温病条辨》,《温病条辨》里边啊有一篇叫做《秋燥胜气论》,吴鞠通论秋燥啊,他是用胜气和复气来解释,五行生克,胜气和复气,这么来解释,一般说,复气是指燥热,复气属热,胜气属凉,他的《秋燥胜气论》就是讲凉燥的,他放在附篇里边,他作为附篇,附在“上焦篇”的秋燥后边,为什么呢?因为凉燥不是温病。在《秋燥胜气论》这篇文章里边,汪瑟庵有一段按语,是这一段按语里边说,沈目南《燥病论》里说,燥为次寒。但是呢沈目南在《燥病论》里边又说,这句话不是他说的,这句话是《性理大全》这本书(里)说的。这句话是这么来的啊。这个说法没有道理,我觉得没用,是凉为次寒,它指的是深秋气温低,天气凉,凉是次寒,当然这时候肯定是干燥,但不是燥为次寒,是凉为次寒。总而言之吧,到了清朝的中期、末期,象俞根初、王孟英他们这些人就提出来,秋燥可以分成温燥和凉燥两大类,总归啊对燥病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入,理论也越来越完善。

这是关于秋燥的概念和特点,咱们给大家笼统地介绍一下。

1.病因病理

第一个大问题,病因病理。病因很简单。秋燥的发生,是感受秋季燥热病邪,这儿指的是温燥,因为咱们讲的是温病。这是病因。秋燥里面,温燥的发生,是秋季的燥热病邪所引起。但是要注意,秋天的气候,有偏热、偏凉的不同。久晴无雨,秋阳以曝,这儿不念[báo],念[pǔ],就是曝晒的意思。艳阳高照,气温很高,湿度又小。那么感受了外邪,就容易发生温燥病,因为它这时候是又燥又热。如果到深秋初凉,西风肃杀。王实甫的《西厢记》里边啊描述得非常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北雁南飞说明凉了,刮起西风来了,西风萧瑟,所以人也非常凄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季节和人的心情描述得非常好。气温低了,为什么碧云天呢?空气里面湿度小,所以看天就特别蓝,云也少,干燥。这个时候感受外邪就容易发生凉燥。

(病机)

那么从它的病机来说,因为肺在五行属金,燥也属金哪,所以呢,燥邪就容易犯肺。初起,多表现为肺卫的症状。出现肺卫的症状进一步发展,可以深入到肺的气分,再发展,深入到胃、肠的气分。就是这么个过程。一般传入营、血或传入下焦的很少见,一般不至于,极少。所以呢,它病情也就轻。

2.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一个,季节性很明显,多发生在秋季燥热偏盛的时节,秋分以前。多发生,是不是绝对就在这个季节?春天有没有?春天有没有燥病?按五运六气来说,燥肯定是秋之气,这个没错,主气是在秋,但是春天如果说气温也高、也干旱,燥不燥?也燥,春天也可以发生。因为春天温暖多风,风一刮,水气蒸发了,气温又上升,水气蒸发了,所以也干燥。秋天也有。有人把秋燥也叫“风燥”,我觉得不对,春天的应该叫“风燥”,为什么呢?风是春之主气,由风而导致的燥,我们就把它叫做风燥。因为这种病啊在北京地区不少,北京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春天特别干燥,出现燥咳,口、鼻、唇、咽、舌、皮肤干燥,咳嗽,一咳半个月,一个月,到门诊来看病有的甚至于咳了两个月,实在难受得不行,你透视吧,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燥咳。所以这个秋燥,当然哪,它主要的发病季节是在秋天,春天也不是不可以发生。

第二个特点,典型的临床特征:初起除了有肺卫的见症之外,有卫分证,发热,微恶风寒,咳,这属于肺卫的见症,它必伴有口干、鼻干、唇干、舌干、咽干,就是干燥的表现非常突出,因为他津液损伤。

第三个特点,重心在肺,病情较轻,一般传变比较少,很难见到危重病。

第四个,鉴别诊断。温燥的初起,症状和风温很相似,但是风温发于春季,而且它那个干燥的表现不那么明显,干燥不那么明显,那么,春天也可出现风温,也可以出现风燥,怎么区别?风温初起,发热、微恶风寒,皮肤不干燥,有少量的汗出,它有头疼,舌边尖红,脉数。燥病可以发生在春天,它初起的特点就是干咳,不一定有发热恶风寒,它也不会有汗,无汗,以咳为主。这一点可以作鉴别。

3辨证论治

(图形演示41:11)

第三大部分,辨证论治。关于温燥的治法,根据《内经》“燥者濡之”的原则,就是用濡润的药物来润燥、生津。但是大家掌握一个原则,润燥和滋阴、润燥和泻火,都有区别。润燥是指甘寒清养,一般常用的药物,沙参、麦冬、麻仁、杏仁,这类的药,不能腻。滋阴是指滋养阴液,包括滋补肾阴,所以滋阴的药一般都腻,如果是肺燥,过早用了滋腻的药,反而容易敛邪,你比如说,熟地、山萸肉这类的药,虽然有滋阴的作用,但是不能用它来润燥。这是一个方面。(泻火)另外一个,燥热和火也有相似之处,它也伤津液呀,但是火可以用苦寒,火郁还可以发之,有时候用辛温药,发散药。如果是火郁,可以用发散的药。如果是火盛,火热盛,可以用苦寒药。燥证,这两类药(苦寒、发郁)一概不能用,因为苦寒的药和发郁的药都燥,(苦寒、发郁)药本身就燥,它就容易伤津液,所以治燥不同于治火,治火有时候用苦寒泻火呀,治燥就不行。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边讲,“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他说,温病出现燥热,要解除这个燥,“先滋其干”,就是《内经》里面“燥者濡之”那句话,“不可纯用苦寒”,如果用了苦寒,越用越燥,因为苦寒药本身就燥,这是治燥不同于治火。

(图形演示44:22)

燥病应该怎么治?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这几句话对治燥有所启发。这个气,是指肺主一身之气,因为上焦的燥,是燥邪侵犯手厥阴肺,导致肺燥,肺主一身之气,它(邪气)往往是导致肺之气阴不足,也就是肺气不能敷布津液,所以出现各种燥象。(治疗)要调整肺气,实际上呢一方面要宣肺,肺气宣畅了,它就能够正常地敷布津液。因为温燥是外感病啊,外邪导致肺的宣降功能失常,通过宣肺,恢复它的宣发功能,津液就能正常地敷布。另外一个,要润肺。燥邪损伤了肺津,由于肺里面干涩,气机不畅,它就不容易恢复宣发功能。在宣肺的同时,加上润肺的药,也就是润燥,使它滑润了,肺气也就通畅了。所以“上燥治气”呀实际上是指治肺。

“中燥增液”,是指的胃、肠。燥邪入中焦,就容易损伤胃、肠津液,导致胃、肠有燥热,用增液的方法,补充胃、肠的津液,这时候可以用增液的药,生地、麦冬、元参,这类的药,滋养胃肠的津液,但是都是(用)甘寒、咸寒,也不能太腻。

“下燥治血”,下焦有燥热,损伤了血,这个“血”指的是什么?——肝血肾精。是指肝肾阴虚。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滋阴养血的药。它和上燥就不一样了。损伤了肝血肾精,导致阴液不足,这个时候可以用滋阴养血的药。

这句话(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是哪来的?这句话呀是《通俗伤寒论》里边……。咱们不是讲过嘛,是徐荣斋整理《通俗伤寒论》,他不是重订了一下嘛,1956年出版的《重订通俗伤寒论》,徐荣斋引了何廉臣的一句话,这不是俞根初说的,徐荣斋引何廉臣的一句话是怎么提出来的呢?“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没有这句话(中燥增液),但是这个说法呀符合临床,可以对咱们有所指导,所以大家掌握这么一个原则,把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也就是初、中、末三期。初期在肺,治气,宣肺润燥。中期在胃、肠,要润胃、肠,增液。后期可以深入下焦,虽然很少见,但是如果有了,那么你就要滋阴养血,润燥。总的原则就是这么一个大的原则。再掌握一个,就是说不要用苦寒,一般的情况下治燥不用苦寒药,因为它不是火,既不能发郁,能不能苦燥。就可以了。

下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燥犯肺,咳嗽不停,看看这个温病名方是如何润肺止咳的?
《肺有六怕》+何绍奇;中医诊疗肺炎的心得体会(笔记版) +慢性咳嗽经方治疗体会+六淫七情伤害后咳嗽+慢性咳嗽不用怕,用药一览表一看就明!
详解名方:《温病条辨》桑菊饮方证探析
6.增液汤:温热便秘,阳明温病,津液不足。症见大便秘结
秋 燥
温病舌诊指南(上)[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