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北伽西村与城隍庙的故事

正月二十四,随着年味的淡,历年的人情世故也近尾声。一腊月,一正月,单位事、家里事,忙得不亦乐乎,总算有了一点闲暇,开车东上,年前就想去东赵乡伽西村,而没有完就的心思。出了热闹的城市,进入一望无际的黄土世界。新年伊始,然而北方的黄土地依然未醒。伸了伸两个多月紧张的四肢,深深地呼吸着随风而至的清晰,好不舒畅。自然总是给人舒适的,何况一个钟情于大自然的我,心境可想而知了。

我偶尔听说,老城内的城隍庙与伽西村有着很大的关系,具体如何,这一老者也说不清楚。城隍庙怎跟伽西村搭上了关系,一个榆次偏远的小山村?喜欢地方文化的我,为了了解这一隐隐约约的故事,踏上了一解狐疑之路。路很好走,一展的柏油路。当走到苏家庄村的北路口时,还不到9点,便生了进苏家庄村的心思。道听途说,榆次苏家庄村,早年叫苏家岭村,上京古道沿村北而过,也是一个很有历史的村子,是古上榆次境内一个强人出没之地。榆次至今流传者一句民谚:来往古道上的行人、商客,出了苏家岭,才能往家写平安信,可想苏家庄村无疑在古上是一个虎口之地了。

苏家庄村我来过几次,最早是在60年代。七岁的那年,跟随父亲赶着生产队的一百多头羊,在苏家庄村放羊,整整一个秋天,半个冬天。哪段放羊的日子想起来心里好酸,家境窘迫,小小年纪,七岁还算是童年吧,已在生产队挣工分了。时光荏苒,往事犹新,现已半百多的人了。时过境迁,慢慢人生路。当年一个放羊娃,如今的我是万万想不到,以一个探寻者的身份走进苏家庄村的。当走在苏家庄村的街上时,收回了往昔心酸的回忆,揉了揉因涩意而模糊的眼睛,在缓慢的车速中扫视着。回头不见辛夷树。苏家村已全然不是印象中的苏家庄村了,沿街看不到过去的一丝痕迹,一派小康气象。印象中残垣破败、土墙土窑,一些不上眼的砖瓦房。如今宽阔的水泥街面,楼阁沿地势叠起,瓷面瓦亮的门楼高筑,小汽车比比皆是。一派新生活景象,令我非常的欣慰,看到了苏家庄村人与时俱进,勤劳的硕果。

心里高兴,就想看个仔细,索性把车放在一个较宽敞的地方,徒步与大街小巷之中,查访村名的来历之时,村容村貌也一览无余了。不虚此行。村人对村名的更迭与村里大概的历史情况知者不少。只有一点不太清楚,苏家岭村何年更名为苏家庄村没有一个具体。村名文化,老少皆知,这在榆次农村来说是少有的事,说明苏家庄村有着良好的文化传承。苏家庄村原属于山庄头乡政府,现隶属于东赵乡政府,离老城大约有十多公里的路程。解放前3000多人口,现今2400多人。人的来地非常的杂,初步统计九省十八市,外地人超过了当地人口。地貌,粱峁旱坡、沟壑延伸之地。宋朝时苏家庄村这一代松柏摇曳,树木参天。据老辈传下来说,元末明初,老城建城隍庙所用得木料,都是从苏家庄村伐得树。城隍庙与苏家庄村的重大连带关系,这是从未听说过的,一个新得发现,使我在苏家庄村的探寻又多了一份细心。村人时代以种地为生。苏家庄村是苏姓人家开创,苏姓人家从何而来,村人不知。何年建村,也说不上一个具体。村里的文殊庙里有两棵三人合抱的柏树,据有关林业专家考证为唐代。文殊庙的记载也为唐代。根据树与庙的兴建,苏家庄建村,最迟也应该在唐代了。村里大清时期出过一个探花,一个举人,登州府三品府尹。村里有一处旗杆院,解放前被国民党拆毁。探花、举人、府尹墓依在,只可惜,记载生平的墓碑在60年代的后期捣毁了。历史上村里没有出过大得富商。寺庙有:文殊庙、观音庙、三关庙、真武庙、龙天庙、奶奶庙、水逯庙、关帝庙、五道庙若干。进村分有东南西北四个门洞,上边都有庙,村人称四阁。这些经典的庙宇,都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拆毁了。苏家庄村最早为苏家岭村,纯一的苏姓,以姓氏取村名。苏家庄村焉何没有了坐底的苏姓人家,而有了侯、郭、刘,三大姓氏,这还有一段惨无人道的故事。

宋朝年间,村里有户苏姓兄弟,老大叫苏龙,老二叫苏虎,是两个威震榆次地面上的响马。霸着上京古道,靠拦路抢劫过往客商为生。当地官府吃着龙虎兄弟俩的贿赂,自然视而不见,任其所谓。因在小五台附近抢劫,使佛门净地一时受辱,坏了名声,也断了香客。一年秋末,苏龙、苏虎,抢了高文举的前妻——张美媛,也因此遭了灭顶之灾。

高文举上京赶考中了状元之后招了驸马,前妻张美媛苦等数年不见夫君回转。痛苦不堪的张美媛由不得胡思乱想,难道上京路上遭人暗算,还是事出他因?无望之时听说高文举招了驸马。张美媛一气之下,卖了房产,千里迢迢上京寻夫。当行至苏家岭,恰遇龙虎二兄弟,因张美媛生的貌美,便抢回了苏家岭想做压寨夫人。龙虎兄弟父亲早逝,只有七十老母与妹妹相伴。当龙虎老母与妹妹得知张美媛的身世之后,非常的同情,乘龙虎兄弟俩不在,便把张美媛悄悄的放了。张美媛千恩万谢逃出了苏家岭,忍饥挨饿,脚不打歇,数月之后去了京城。事也巧了,正好高文举的府里要一个下人,张美媛被高府的管家看中,做了高府灶房的厨娘。 

一日晚上,张美媛收拾停当之后,就与另一个老妈子诉说来京的隐情,正好被路过的高文举听到。夫妻相遇,自有一番难言的泪水莲莲。高文举得知张美媛路径苏家岭的劫难,非常的生气,好大的胆!当朝状元的前妻也敢抢。上禀皇帝,一旨晋阳省府发来大兵。龙虎兄弟之事祸及了苏家令村,凡是苏姓老少不留。一时杀得满村死尸,血流成河,官兵杀的都手软了。一些心存善意的官兵,提醒着苏家岭的苏姓之人,官兵问你们姓什么的时候,你们就不能改个姓。村人醍醐灌顶,慌慌之中,再无人说姓苏,胡乱改姓侯、郭、刘,躲过了官府的满门抄斩。榆次县令也因此受到了牵连,不仅就地免官,而且全家发配西域。从此榆次境内的官道上商人通顺,行人平安,也还了小五台佛门境地的清净。

当我要离开苏家庄村的时候,非常的有幸,竟然遇到了一个伽西村的一个王姓耆老。老人很健谈,把伽西村与城隍庙的故事讲了个淋漓,省了我的脚步。

榆次区南北伽西村王姓人家,是南北伽西村的开创者。村里纯一的王姓,只有个别外姓,也是解放前后迁来的。祖籍榆次区南关村。元末南关村王姓之中有一年过六十的寡妇老太太,生有两个儿子。老太太一生信佛,乐善好施,看着日渐富有的儿子,便生了建庙的心思,为后辈儿孙永留功德。一日心事重重的老太太跟儿子商量着说:如今你们是南关村数一的大富人家,能不能舍点钱在老城里找个合适的地方建座城隍庙,以留功德?王姓兄弟俩是榆次南关村元末时期有钱的大户人家,在全国各地开着不少的字号,受母亲的熏陶,对佛也有一份虔诚。俩儿子为了孝敬一生辛苦的老母,毫不打嗝就应了母亲的心愿,在东大街上老城县衙的东面,挨近东门之处选了庙址不惜巨资,建起了城隍庙。  

城隍庙落成要开光时,王家兄弟去县衙请师爷给写写牌匾碑记,结果连请了三天请不来。王家兄弟俩一商量,便从城里另请了一位先生写了牌匾碑记。城隍庙开光的那天,请来了县太爷,不想师爷也跟来了。师爷进了城隍庙一看,碑记牌匾写了个整齐。一时气不过,便仗势欺人,大发雷霆,阻止王家兄弟开业。王家兄弟再三给师爷好说,师爷就是不答应,而县太爷对师爷的胡搅蛮缠也置之不理。王家兄弟一是财大气粗,又是练武之人,见师爷如此无理,血气方刚之时,一时怒气中烧,抬脚就踹了师爷两脚。谁知道师爷年老体弱不经踹,竟被城隍爷当堂收了性命。师爷死后,县太爷知师爷无理,平日又受王家不小的恩惠,无奈之下,当堂审定,发配三十里免于死罪。王家老大去了东赵乡的伽西村,称北伽西村。老二去了北田镇伽西村,称南伽西村立了人家。因王家兄弟为信佛之人,以佛家“伽”字取名——伽西村。

南北伽西村是一个黄土起伏之地,自然、气候非常的好,知名三晋的大富商,榆次聂店村王家的避暑山庄就建在北伽西村。而一样知名三晋的大富商常家、祁县的乔家、太谷县的武家、榆次东阳镇的陈家的避暑山庄,称东西寨,与庄子乡的南伽西村比邻。

城隍庙元末明初建筑,是如今榆次老城经典之景,在中国规模最大、最完整、文物价值最高,一处典型的中华文明精髓,属国家级保护单位,已例入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城隍庙的修建是有好多传说的,据民间传说,其中一部分的建筑费用,有着榆次庄子乡怀远村五谷财主不小的功劳。城隍庙建起开光时为永记五谷财主的功德,在城隍庙的二门上,特为五谷财主挂了一块匾,上写“怀远村五谷财神”。怀远村五谷财主的功劳,这个北伽西村的王姓老人似乎也承认这个故事,但不是初建,也许是后来的事也难说了。

阳光明媚,正当午时,村里形形色色的对联,并没有因年的渐远而褪色,依旧红红得耀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榆次之最4——明清时期
榆次城隍庙
《榆次庙后街-故园怀旧》
榆次城隍庙介绍
榆次老话儿
骑行苏村村-思西村-南路村-北路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