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志横排竖写的原则

第三节“横排竖写”的原则

“横排竖写”“事以类聚”是方志记述事物的又一重要基本原则。村志是区县志的延伸,是方志家族的一部分,自然也必须坚持横排竖写的原则。

一、村志中的横排

横排是指按事物的性质横向分类,如地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并列关系;竖写是指以时间为序纵向记述,从古到今、从无到有、从事物发端到现在。历代的志书,对记述事物的“横排”和“事以类聚”都曾做过比较严格的规范。

宋代规定,“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明代颁布的《纂修志书凡例》规定,志书应包括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绩、人物、仙释、诗文、杂志等目。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先后颁发了《修志事例概要》和《地方志书纂修办法》,对志书记述事物横排竖写也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后,1985年4月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2008年9月1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地方志书质量》的通知。在以上法规以及一些有关地方志的条例规定中也都确定了方志横排竖写的规则。

在长期的方志编纂实践中,方志体例经过了几次大的发展与蜕变,从准确地记述一地包罗万象的自然及社会现象出发,人们最终确定了横排门类、竖写内容的基本体例形式。这一体例形式的确立,有利于修志者把复杂的记述对象(事物)条分缕析,从其各个组成部分、各个侧面作详尽的、具体的记述,做到横不缺项、纵不断线,实现纵横两个系统的结合。

因此,村志也应当坚持横排竖写的基本原则。其分类更应该从实际出发,从村志的记述对象出发,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一般原理,在做到内容归属得当的前提下,求得志书章节分类的大体合理,相对均衡,突出特色,而不应过分拘泥于教条。

在村志编纂中,该如何横排门类呢?根据《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与《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及各地方志办的有关规定、相关村志的编纂实践,大致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把握。

一是横排门类必须坚持社会分工与科学分类相结合的原则。在首轮修志工作中,关于如何分类的讨论进行了较长时间,并且产生了各种不同分类的实践,最终得到普遍认同和遵守的是国务院颁发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规定中所确定的“从现代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的实际出发”的原则,经过大量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社会分工主要指区县行政级别以上的志书,按各职能部门的分工与科学分类相结合组织搜集资料。落实到村志上,就不能按社会进行分工了,因为村比较小主要是结合村实际情况突出特色进行科学分类,对事物进行横向排列。

比如,区县以上,除党政外各个行业都有相应的部门,故可以按社会分工和科学分类进行横排。而村就不一样了,一般的村除了村支部和村委会外,其他部门大多有名无实,因此村志就不能按社会分工进行横排,只能是按科学分类进行横排搜集材料。

二是横排门类必须坚持标准相统一的原则。一部志书包罗万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就如同是一个个子系统,全书大的分类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每一个组成部分也必须有一个统一分类标准。就一部综合性志书的同一部类而言,各分志的分类标准应保持一致;就某一具体分志(或专志)而言,在分类时需要考虑采用适当的分类方法,以充分反映所记述的事物或行业的基本状况。方法一经选用,应使之保持统一标准,切不可在同一部类、同一分志(或专志)中随意变换分类标准。横排涉及到篇目的安排,也涉及到了内容的表述。门类横分恰当,记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否则就会陷入逻辑混乱,给记述带来许多具体问题。因此,横排门类必须坚持标准的统一。有关内容在篇目设计的有关章节还会有详细介绍。

三是横排门类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横排门类是志书编纂体例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根据记述对象的属性灵活掌握,切不可过于机械地搬用工具书的概念,或是依照形式逻辑的一般要求而过分追求形式的整齐划一。比如,在首轮修志工作中,不少地方的志书,在分类时对有地方特色的事物都进行了“升格”处理,这种做法是违背工具书或形式逻辑的分类原则的,但志书中的这种用法则相当普遍,这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套用工具书的做法,容易束缚手脚,给具体内容的记述带来许多难以协调的矛盾及问题。现实生活中的产业发展也好,行业构成也好,在各个地方都是有自己特色的,是具体的,不可能像工具书所归纳总结出来的那样具有普遍性,照搬照套工具书往往会使分类无法进行下去,即便强行分类,记述起来也会受资料的制约而难以为继,这在首轮修志中已经得到证明。若是简单地依照形式逻辑的要求去分类,那么越是具体到章节,问题也就会越多。

笔者查阅了一些编纂得较好的村志,无一不是在大的方面遵循分类的基本逻辑原则下采用“升格”处理的方式突出村庄的特色。这方面的内容在“如何突出村庄特色”章节另有详尽说明,这里就不再展开记述。

二、村志中的纵述

竖写是志书的基本记述方式。顾名思义,竖写就是纵向地记述史实,所以竖写也称“纵写”,其最大特点是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经纬交织,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准确地表现某一地域范围或行业(事业)在一定历史时空范围内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竖写使志书的每一个记述单元都十分丰满,成为资料的极好载体。

村志中的纵写历史,就是根据横排分成的门类,记述每个门类单元的从开始到当前(一般写稿前一年)的历史。村志多为首写,所以要上不封顶,能追溯到多远就写多远。竖写也要突出重点,写大事要事能体现村庄特色的事,不能从上到下事无巨细记流水账。

在首轮修志工作过程中,关于竖写的理论探讨已相当深入,加上20多年的编纂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竖写形式与技法。就形式而言,有依时分层、排述事物、多角度分层、综述与典型结合、总述与分述结合等等;就技法而言,有背景铺陈、比较、画龙点睛等等。

三、村志如何处理横与纵的关系

首先,门类横剖不能过细。横剖门类过细就会导致记述史实过于零碎,缺乏整体感;门类切割过碎,必然会导致许多共性资料的重复使用,使竖写产生许多不必要的交叉与重复,交叉与重复的出现又会给总纂带来极大麻烦。由于体例上的创新,出现了“专题专记”这一新的形式,必然会与相关的竖写单元相联系,在资料的选用和记述主题的确定方面都会产生一定交叉,所以,在门类安排时不仅要考虑门类安排是否妥当,而且要考虑每一个竖写单元(通常是“目”)是否有足够的展开记述的空间,也就是说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利于竖写的展开。

其次,把握竖写的基本内容。志书通常以“目”为单元进行竖写,从事物的发生、发展、转折、变化,一直写到现状。通常,竖写的基本内容不外乎“实体”、“活动”和“效应”三大内容。“实体”是各行业或事业的外在形式,是社会活动的构成部分和参与者,实体包括社会实体和自然实体,衡量的标准是量和质。“活动”是实体的存在形式,是实体参与社会及自然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包括社会活动和自然活动。“效应”是实体通过活动所发挥的作用和能量的体现,效应同样区别为社会效应和自然效应两类,效应的强弱、优劣可用事物的指标去衡量。不同的志书,三者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三者又是很容易区分与把握的。写好三者在各行业中的表现,就把握住了竖写的基本内容。为了做到记述的完整,既要从宏观上保持记述事物的完整性,又要从微观上具体记述某一史实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即所谓的记述六要素。

落实到村志上,为了便于进一步把握竖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六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展开:记述对象的发生、演变、兴衰过程,记述对象产生、演变的原因和结果,记述对象存在的形式和结果,记述对象的性质和状态,记述对象的功过和对社会的利弊(只是记述不是做评价),记述对象的时间、空间地位,记述对象的规模和速度,记述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等等。

为了增加读者对纵写的感性认识,笔者摘录了《金家岭村志》对猪饲养的记述以供参考:

“解放前,金家岭村有少数村民饲养本地土猪,主要供节日时宰杀,自家食用,少量出售。猪粪是当时重要的肥料。从解放初期至1962年,金家岭村有50%左右的村民家庭圈养生猪,一般是每户圈养l~2头猪,品种主要为巴克夏、约克夏等。1962年至1963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短缺,村民生活困难,无力饲养生猪。1968年,金家岭大队从江苏引进‘江南黑’品种,养猪户增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公社实施‘积肥有报酬’的鼓励政策,一般每户社员都喂养l至2头肥猪,(全村)户养猪总量在300头至400头左右。1983年,全村农户共养猪达到500头。金家岭生产大队集体办养猪场一处,开始建在‘城东’,后迁至西北沟。开始时,安排郑方龙等人当饲养员,饲养母猪5、6头,肥猪30头左右,生产的仔猪低于市场价格卖给社员家庭饲养。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耕业的逐步消失,家庭和集体养猪的历史也结束了(《金家岭村志》310页)。”

开始(少数村民饲养本地土猪)→发展演变(解放初至1962年,50%左右的村民庭圈养生猪;1962年至1963年,由于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短缺,村民生活困难,无力饲养生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民公社实施“积肥有报酬”的鼓励政策,一般每户社员都喂养l至2头肥猪,户养猪总量在300头至400头左右)→兴(1983年,全村农户共养猪达到500头;集体办养猪场一处,饲养母猪5、6头,肥猪30头左右,生产的仔猪低于市场价格卖给社员家庭饲养)衰(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耕业的逐步消失,家庭和集体养猪的历史也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志网
编修行业志要注意把握的九个问题
新编地方志面临的几个问题
著书立说:方志的定义及编写要求
第十九讲   地方志编纂要注意的几项原则
志编纂的基本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