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助长辈撰写回忆录的要领
      革命回忆录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又是生活的教科书,现在抗战老兵群体基本面临消亡,撰写革命回忆录,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了完善地争得这份无价之宝,我们革命后代应该趁前辈健在的时候,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便收到成效。
(一)革命回忆录的特点:
    第一、“三亲”的原则性。即革命回忆录的内容必须是撰稿人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革命史实。回忆就是回想,是再现的一种形式,只有“三亲”,才有可回忆。至于传记,除了自述生平的自传外,一般是由别人为有影响的人物而立传的,并且多属后人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如资料记载等)对前人的记述,这与革命回忆录的“三亲”原则性是有所区别的。而报告文学、通讯,它的材料是靠深入生活采访得来的,这也与革命回忆录的“三亲”原则性不同。可以说,“三亲”的原则性,是革命回忆录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真正可贵之处,是它最鲜明的特点。
    第二、历史的真实性。有了“三亲”,还必须如实地加以反映。在真实性这一点上,革命回忆录和通讯、报告文学有共同之处,所不同的只是:通讯、报告文学写的真人真事是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而革命回忆录写的真人真事则是已经成为历史的、作者所能回忆得起来的事实。如果与传记相比,那么,传记的真实性显然不及革命回忆录,因为不少传记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整理的,需要一定的加工润色才能成篇。
    第三、高度的思想性。革命前辈为了使后代知晓革命历史和接受传统教育,才进行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的。这就决定了革命回忆录有它高度的思想性。只要翻开革命回忆录,每篇每页,字里行间,无不记载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革命斗争的史实,描述着革命前辈如何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新社会。记载的那段艰苦岁月虽已成为过去,它却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革命前辈当年所表现的革命气概、革命意志、革命精神,永远在鼓舞着我们迈步向前。列宁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谁要是忘记这一点,就意味着背叛。革命回忆录正可以帮助我们想想过去,珍惜今天,传承正能量。这就是它有别于其他文章所特有的高度的思想性。
    第四、表达的生动性。在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改朝换代,惊天动地,威武雄壮,可歌可泣。作为革命回忆录,理所当然要用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表达形式,才能足以反映当年革命前辈的思想感情和革命史实。很多优秀的革命回忆录,不论是写革命斗争的历程,还是缅怀革命前辈的生平事迹,往往采用文学表现手法,描述动人的故事情节,刻划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感情,往往也自然地流露于笔端,有时,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便发表议论直抒胸臆,或点拨升华,真可谓得心应手。诚然,多数的革命回忆录是要求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较浓厚的文学色彩的。形式可以灵活些,包括散文、日记、见闻录等。
    (二)革命回忆录撰写应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要选取有意义和亲身经历中最熟悉的材料来写。在革命斗争的长河里,发生过的事情何止千万,一篇回忆录不可能也不必要什么都写,而应该选取有意义的事物来写,以突出表现历史的精华。所谓有意义,是指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回忆南昌起义和四渡赤水等,自然是十分有意义的,魏国禄《忆周总理长征途中二三事》第一部分写的虽是搓稻谷的平常小事,却充分反映出周总理关心部队,处处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这同样能给人以革命传统的教育。吴伯箫《记一辆纺车》一文,通过记一辆在延安曾经使用过的纺车,充分反映出当年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也同样有教育意义,而且还有史料的价值。
    第二、要写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以揭示事件的意义。客观现实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环境下发生发展并显示其意义的。写革命回忆录,对所述的人物活动和事件,同样要写出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环境,以揭示事件的意义。具体的写法多种多样,但不少革命回忆录是把人物、事件和背景结合起来写的,在人物活动和事件的进程中,顺着读者的思路把背景反映出来,并显示出意义。
    第三、革命回忆录不仅要如实地记下革命史实,而且要用鲜活的形象去感染和教育读者,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强渡大渡河》这篇回忆录,作者就是通过描述一团指战员冒雨行军一百二十里、神速占领安顺场、组织渡河奋勇队、飞舟强渡大渡河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人情节,来表现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表现团长及各级指挥员坚决执行命令、灵活机动指挥战斗的军事才能的。写坚决请求参加奋勇队的通讯员一段:突然,“哇”的一声,一个战士从队伍中冲了出来。他一边哭,一边嚷着:‘我也去!我一定要去!”奔向营长。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二连的通讯员。孙营长激动地看着我,我也被眼前的场面所感动。多好的战士啊!我向孙营长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让他参加。孙营长说了声:“去吧!”通讯员破涕为笑,赶忙飞也似的跑到十六个人排成的队列里。这一段描述,虽笔墨不多,但通讯员哭着“一定要去”的神态,被批准后飞跑入队的高兴劲,跃然纸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材料)关于“革命回忆录”“长征”
史实回顾:毛主席的六句话,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2年中考历史周年热点解读(三)
河北省2020年与2019年中考说明对比分析(历史)
没有退路
怀念于沙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