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雅斋”款瓷器欣赏︱故宫博物院藏

教你快速辨别真假古董

 在故官博物院所藏35万多件瓷器藏品中,光绪时期有一批器物上,常见题写“大雅斋”三字,同时缀有“天地一家春”椭圆形篆字章。经过考证,这批瓷器是慈禧太后的御用之瓷,从同治十三年(1874)到光绪二年(1876),前后历时3年生产了大批量的大雅斋瓷器,在遭遇斟家大丧,同、光二帝皇位交替的多事之秋,大雅斋瓷器的生产竟然得以继续,足以说明这批瓷器在清朝统治者心目中的位置。本人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绿地墨彩花鸟纹高足盘

 “大雅斋”及“天地一家春”

    瓷器上的“大雅斋”是清官内的一处斋室名称,还是仅仅见于这类瓷器上的文字呢?如果说它不是斋窜的名称,则清宫旧藏的以“大雅斋”为名的纸质木框匾额的存在就无法解释。清吴士鉴《清官词》有词云:“大雅斋中写折枝,丹青钩勒仿筝熙。江南供奉虽承旨,不及滇南女画师”。其后有注云:“内廷如意馆画工,皆苏州人。光绪间,昆明缪素筠女史嘉惠,丁画花卉,承直二十余年。每当拈豪染翰,孝钦并坐指示之,眷遇始终不衰。大雅斋,孝钦自署斋名也”。孝钦即指慈禧太后。吴士鉴在这里提到“大雅斋”是慈禧自用的斋堂室名,把大雅斋说成是一处供慈禧皇太后绘画的地方。在故宫博物院书画藏品中,慈禧的书画作晶上常钤“大雅斋”和“天地一家春”款,“大雅斋”又常作引首章出现。在慈禧传世的印章中,也有多枚形状各异的“大雅斋”印和“天地一家春”印,这些都说明“大雅斋”肯定是慈禧的私人堂款。而把“大雅斋”瓷器看作慈禧在该画室内的专用物,则可以解释这批瓷器为何能在同治时期进行不问断的生产,且最终以圆满完成任务为终结。同时,也可以说明以“大雅斋”为印文的檀香木和玉石印章及大雅斋匾额存在的道理。


绿地墨彩花鸟纹奓斗

    但这样又有问题需要解答,就是“大雅斋”到底在何处?我们或许可以从大雅斋瓷器上有“天地一家春”印记,找到一些线索。

 

    “天地一家春”原本是圆明园内的一处建筑。据《圆明园考》记载:“文宗喜同居,年例正初入园,冬至还宫。圆明园中有五春之宠,所谓天地一家春(乃孝钦后所居),其杏花春、

武陵春、海棠春、牡丹春皆汉女分居之”。同治皇帝就诞生在这里,因此“天地一家春”与慈禧皇太后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不过其具体所指则有两处,因为同治十二年重修圆明园时,于同年十月初一将原来的“天地一家春”改为承恩堂,而把原来的敷春堂改成了“天地一家春”。在现存的档案材料中,不仅有当时修建天地一家春的支出记载,也有同治十三年清廷为天地一家春配置陈设的诏谕。如果说瓷器E的“天地一家春”印章和圆明园内的天地一家春有关系的话,大雅斋瓷器就当是为天地一家春烧造的专用器。换言之,大雅斋原本应是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内的一处斋名。而下旨烧造这批瓷器的时间,也和为天地一家春配置陈设的时间相吻。只是天地一家春和其他圆明园工程一样,在光绪元年就停止了,所有为圆明园修建工程准备的物料都被下旨封存。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圆盒

    香港学者林业强先生经考证也认为,“天地一家春”是圆明园内“九卅I清晏”中的一处建筑名称,附近的“同道落”曾作为慈禧的居所,“大雅斋”则位于“天地一家春”的西间。另外,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后,政府专门成立了清窜善后委员会,对当时紫禁城宫廷内部陈设原状和库房内所有物晶都进行过详细调杳,在调查报告里,并没有“大雅斋”在何处的记载。但在造办处内登记有一块“大雅斋”匾。此匾为青蓝洒金绢,长约124厘米。宽约57厘米,木框包锦边,绢心墨书“大雅斋”三字,“雅”字上钤天地一家春”红彩印,另一侧钤“海涵春育”方印,因此有学者认为当年在官内确曾有样一个堂室,名为“大雅斋”。它或许就是慈禧在宫中写字画画的地方,而当时清室善后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没有提及“大雅斋”可能是因为当时“大雅斋”匾因破损后在造办处修理,而没有悬挂在窜内的缘故。最近,又有学者在档案中发现写有“大雅斋”的匾额有两块,通过档案记载复原的清官建筑原状,发现其中一块挂于圆明园的天地一家春内,另一块则挂于故官西路养心殿平安室,即现在的养心殿后殿西耳房,两块匾额的写挂时间均为咸丰五年(1855)。我们也发现在后来的宫廷生活中,以大雅斋为名的画室依旧存在使用,说明慈禧并没有放弃大雅斋的名字,只是它已不在圆明园“天地一家春”而回到宫廷内苑。


白地墨彩花卉纹带奁花盆

    综合以上的论点和历史记载,笔者认为“大雅斋”应该为两处,分别在圆明同和紫禁城内各有一处。但是为什么“大雅斋”瓷器上除了有“大雅斋”三字,还同时缀有“天地一家春”印章呢?有学者认为“大雅斋”瓷器就是为圆明园“天地一家春”中的“大雅斋”而专门烧制的,后来因为圆明园修复工程的终止,烧成后的“大雅斋”瓷器就拿到宫中使用。


白釉粉彩鹤莲纹高足碗

清宫旧藏“大雅斋”瓷器

1.器物类型及纹饰特征:

    为制作大雅斋瓷器,清廷在同治十三年(1874)下发了20余种新绘的瓷器小样,然后传交九江关生产。由于下发诏书时已在隆冬,错过了瓷器生产的时令,所以经江西刘坤一据实情力争,终获准在光绪元年(1875)烧造完成黄单一至五号、十九至三十一号款花样瓷器,共计“叁千陆佰陆拾捌件”。据督理九江关税务监管窑厂事沈保靖上报清册,光绪元年呈送传办瓷器,“共计三千陆佰陆拾捌件,共装玖拾肆桶”。光绪二年,补齐上年未完成烧造的黄单一号至十八号。鱼缸、花盆、花瓶,“共计壹千贰百伍拾肆件,共装贰桶”,共4922件,294桶。大雅斋瓷器造型多样,主要有碗、高足碗、盖盒、高足盘、花盆、盆奁、瓶、穸斗、羹匙、鱼缸等。这些器物虽然样式基本相同,但规格有大小之分。档案记载“大雅斋”碗就分为海碗、大碗、中碗、傻碗、茶碗、盖碗六种。其中,以花盆居多,除有大小型号外,形状也有不同。有扇形、银锭形、双连形、长方形、圆型、花瓣形等,许多花盆均有盆奁相托,托底的盆奁又可单独做水仙花盆使用,它们既是实用的器物,又可成为陈设观赏器。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大雅斋”瓷器纹饰主要以花卉、雀鸟、蝴蝶为主,绘画十分精美,常以牡丹花、芙蓉花、海棠花、牵牛花、桃花、栀子花、葵花、腊梅花、绣球花、藤萝花、荷花、葡萄纹等花卉纹饰和画眉、鹭鸶、绶带鸟、鹦鹉、蝴蝶、蜜蜂等题材新颖的花鸟画作纹饰。纹饰中的花卉画面,受清Ii家恽南田、虚谷的影响,笔法细腻,层次清晰。此时的粉彩虽有色泽较浅淡,不够鲜亮的缺陷,但其整体纹饰笔意清新,寓意吉祥,绘画细柔流畅,体现出了宫廷绘画的特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2.釉质、釉色及款识特点:

    “大雅斋”瓷器的釉色可谓多姿多彩,当时要求生产的瓷器釉色有:白地、蓝地、深蓝地、浅蓝地、豆青地、浅豆青地、浅藕荷地、藕荷地、黄地、明黄地、大红地、粉红地、粉地、翡翠地、浅绿地、绿地等。在色调上表现为浓艳鲜亮。多数以黄、绿、蓝、红、紫、藕荷色为地,并以珐琅彩料中的篮、白、墨等色及各色粉彩绘画纹饰。主要品种有绿地粉彩、蓝地粉彩、紫地粉彩、黄地粉彩、藕荷地粉彩、白地粉彩、红地粉彩、绿地墨彩、蓝地墨彩、黄地器彩、白地墨彩、外黄地墨彩、里绿地墨彩等。“大雅斋”瓷器装饰风格主要有里外满绘色地粉彩、白地粉彩、墨彩纹饰;有里白釉外绿地墨彩、粉彩装饰,花盆和盆奁都为罩绿釉外各种色釉的粉彩装饰,其口沿基本上都是以白色釉为地再用蓝料彩绘回文一周。这些色调中色彩对比鲜明,黄色浅淡娇嫩,绿色青亮深翠,蓝色深浅有致,紫色浓重艳丽,白色清新靓丽。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大雅斋”瓷器的款识是非常有特色的。它与我们常见的绝大多数瓷器款识不同,传统意义上器物的款识只有书写在器物的足底一种,但是“大雅斋”瓷器的款识却与众不同,客观的说,“大雅斋”器物本身的款识有两种:1.一种是在器物的外壁或器物内壁自右向左横书“大雅斋”三字楷书,其右为“天地一家春”盘龙篆书印文。这种印文是于另外纸上绘出小样再剪贴于此处的。这种款识里“大雅斋”三字的排列基本相同,但是“天地一家春”印文却有两种,一是“天地一”三字居右,“家春”两字居左排列;二是“天”、“地”两字上下分开,中间为“一家春”三字,而“一”与“家”两字连写又居右,“春”字居左。此外故官博物院藏品中还有两件墨彩花蝶纹圆花盆,上面的款识排列顺序与众不同,“天地一家春”红彩篆书盘龙印在左,“大雅斋”三字在右,字体和款识的排列均是从左到右的排列顺序。这两件花盆在。工艺、纹饰上与其它花盆相同,不知是工匠故意所为,还是书写有误。这种款识在不同器物上的书写位置也有不同,最多的是书写在器物外壁的口沿下,包括:花盆、碗、盖碗、渣斗、鱼缸及白里的高足盘等;也有书写在器物内壁口沿下的,包括:盘及内壁有粉彩装饰的高足盘;还有盖盒书写在盒盖外壁的肩部;羹匙书写在其内壁中部。第二种款识就是在器物底部署红彩“永庆长春”四字双行楷书款。这种款识几乎所有器物都有,但花盆由于底部有孔,因此没有署“永庆长春”四字款识。还有高足盘、高足碗囚足底中空也没有书写款识。

黄釉墨彩花鸟纹长方花盆

    同治、光绪时期中国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半殖民地化,民族工业从此日益衰退。此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较前时更趋萎缩,T艺低下,制作粗糙。当时制瓷的窘况,从同治十三年江西巡抚刘坤的奏折中便町窥知.奏折中说:因咸丰时太平军攻入景德镇官窑厂“从前各匠类皆流亡,现在工匠俱后学新手,造作法度诸多失质⋯⋯。自辛酉政变之后,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封建统治政权在帝困主义的支持下得到暂时的巩固,进入所谓“同光中兴”的历史时期。以慈禧为首的统治集团,一方面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另一方面则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从光绪元年开始.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代宫廷和东西两陵烧制了数量可观的精美瓷器和祭器,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稍有复苏。据《清档》(内务府工业清册)记载:光绪元年和二年先后曾烧制过大量的青花、粉彩和各色釉大龙缸,此外,为宫内各殿专烧的御用琢、圆器也不在少数,署款有“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坤宁宫制”等,还有专门为慈禧太后专门烧制的“体和殿制”款瓷器、为慈禧太后几次寿诞烧制的万寿庆典瓷及为慈禧太后私人ii室烧制的“大雅斋“瓷器。晚清同治、光绪、宣统各朝烧制的官窑器中,光绪时期的瓷器在品种和数量上均居首位。而“大雅斋”瓷器更是因其保存有完整的清官画样及鲜明的特点和多姿多彩的纹饰,在晚清瓷器中独树一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禧的瓷器丨瓷空间
慈禧和她的御用瓷器
帝国窑火的斑斓余晖——慈禧御用瓷器
慈禧的“大雅斋”:真不简单
慈禧太后的“少女心”
慈禧太后钦点的“大雅”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