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皇帝谋杀的诸葛亮侄儿,到底做错了什么?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文|沙尘暴 (读史专栏作者)

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有人当大官。

他自己,蜀国丞相;

他哥诸葛瑾,吴国重臣;

他弟(族弟)诸葛诞,官至魏国征东大将军。

他们诸葛家的后代,也还算不错,比如他儿子诸葛瞻,自幼聪明,官至蜀国大臣,驻守绵竹时魏国大将邓艾打来,诸葛瞻斩使拒降,战死(有说中箭落马自刎而死),其长子诸葛尚听说父亲噩耗,冲入敌阵,最后也壮烈牺牲。

他们家还有一个后代,比诸葛瞻更聪明,结局也更惨,是被自己的皇上谋杀的,还被夷三族。

他叫诸葛恪,诸葛亮哥哥诸葛瑾长子,官至吴国大将军,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


1

作为名闻遐迩的神童,诸葛恪的智商那是相当地高。

几岁时就因两个字得了一头驴,还化解了孙权想戏弄他爹的“阴谋”。

孙权为什么要戏弄他爹呢?原来诸葛瑾(字子瑜)的脸很狭长,像一张驴脸,有一天,估计孙权喝高了,就叫大臣们来看好戏,然后命人牵来一头驴,同时弄来一个标签,写上“诸葛子瑜”四个字,挂在驴脸上。

诸葛瑾虽是吴国重臣,但被老大戏弄,也只能呵呵。

老大嘛,谁敢得罪?除非不想在他那里混了。

当时才几岁的诸葛恪却不怕,给孙权跪下说,请给我一支笔,让我加两个字,孙权说这个可以有,就让人给了他一支笔。

诸葛恪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在那张标签上,加了“之驴”两个字,在场的人都笑了,孙权把那头驴赐给了他。

诸葛恪长大后,孙权又多次与他口舌交锋,结果诸葛恪都“赢”了。

诸葛恪是个大胖子,孙权有一次问他:近来是不是找到了好的娱乐方法,才把自己养得这么丰满润泽?诸葛恪说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有钱的人会把住房装修得十分漂亮,有德之人没钱搞装修,但因心理平衡,所以心宽体胖。

孙权又无话可说。

然后又问他:“你和滕胤[yìn]比,孰优孰劣?”

诸葛恪的回答是,如果比在殿堂上行走的风度,我当然不如滕胤,但若比出谋划策,他肯定不如我。

我去,这不是暗讽人家徒有其表吗?人家好歹也是吴国重臣啊。

总而言之,诸葛恪的嘴巴从来没输过,但他也许没意识到,他的“逞强”,已经让孙权开始对他“刮目相看”——这小子,好像有点刚愎自用啊?

尤其是当孙权问他:“你比得上丞相(指他的叔叔诸葛亮)吗?”

他回答“我胜过他”时,相信孙权对他的印象,就不仅仅是刚愎自用了。

2

既然你说行,那么就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孙权便任命诸葛恪为代理节度使,接替去世的都尉徐详,让他负责军队的粮食供应,可是他不喜欢,因为这个工作,有许多繁琐的文书往来。

远在蜀国的叔叔诸葛亮知道后,也不支持孙权给他安排这样的工作,诸葛亮给陆逊写信,让他转告孙权,诸葛恪那小子性格疏漏,粮食对军队来说非同小可,让他掌管这么紧要的东西,可能不太合适,孙权便让他去带兵。

刚走马上任,诸葛恪就要求带兵去平定丹阳山上的山越人。

他的军队不是正规军,甚至可以说是些乌合之众,但山越人却不好对付,因为丹阳山山势险峻,民风强悍,之前也向那里发过兵,但效果都不大。

诸葛恪要求给他三年时间,他保证搞定。

朝中官员基本上没人支持他,他们说,那地方地势险阻,道路四通八达,进可攻退可守,老百姓历来尚武,又能自制武器,平时种庄稼,出山就当强盗,朝廷一出兵,就躲进深山老林,连个影子都找不到,那旮旯的人,自汉朝以来就没法管,你却说得那么容易,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吧。

连他爹诸葛瑾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你还是个娃娃(那一年,诸葛恪二十来岁),他把儿子拉到一边,你小子脑子进水啦?你不能使诸葛家兴盛,但也不要害诸葛家嘛!

公元234年,在诸葛恪“打死也要试一试”的坚持下,孙权“只好”提拔他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但只给了他三百骑兵——反正就给你这点兵,拿去玩吧,玩完了就没了,对朝廷来说,损失也不大。

没想到他还真有两把刷子,到任后武力围困与招抚双管齐下,首先命令各郡所辖属县长官,一要严守疆界、严肃法纪,二令已归顺山民一律设屯聚居,随后调兵遣将,派兵占领险要之处,修筑围困工事,但不要与对方交兵。

然后使出最“毒”的一招,令军队把山越人田里成熟的稻谷全部割光,山越人新谷没收着,存粮又吃完了,饿得受不了,只好出山投降。

果然只用了三年,他用这办法先后收服十多万山民。

自然免不了立功受奖,诸葛恪被拜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3

尽管如此,诸葛恪留给孙权“刚愎自用”的印象,仍然没有改变。

十多年后的251年,孙权病了,估计不行了,选定的接班人孙亮还很小,就把大臣们召集拢来,讨论托孤大臣事宜。

大臣们说,有啥可讨论的,除了诸葛恪,还有更合适的人选么?孙权却沉默不语,这人有点刚愎自用,还真不合适,但大臣们都认为非他莫属,加上侍中孙峻极力担保(孙峻: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孙权“只好”同意。

自从丞相陆逊去世后,升为大将军、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的诸葛恪,就一直驻在武昌,此时被紧急召回建业,在孙权卧室“床下受诏”,孙权命他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除生杀大权,其他一切事情都托付给了诸葛恪。

诸葛恪与孙弘,同时成了托孤大臣。

托孤大事完成,孙权第二天就永远把眼睛闭上了。

这个孙弘之前就与诸葛恪不和,担心今后被他报复,打算矫诏把他干掉,而且还想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诸葛恪果断地杀了他。

被继位的孙亮正式拜为太傅后,诸葛恪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除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人民当然很高兴,以至于都想看看这个好官长什么样,他每次外出,都像偶像巨星来到闹市,想一睹其风采的百姓,把他围得水泄不通,他走远了,人们还在“引颈相望”。

然而,当他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之后,他骨子里固有的刚愎自用基因,不但未因责任更加重大而有所消减,反而因位高权重而变本加厉,尤其是“东兴大捷”后,诸葛恪不但产生了轻敌思想,还以为魏国军队不堪一击,居然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结果死得很惨。

所谓“东兴大捷”,发生于孙权去世那一年,起因于诸葛恪在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征集人力修大堤,结果把魏国人激怒,因为他们认为大堤修到了他们的疆土上。

当时的魏国大将军是司马师,他想你特么胆子也太大了,你主新亡,政局不稳,当缩头乌龟才是上策,竟然还敢主动撩我,看我如何收拾你!

巧的是,司马师派去“收拾”对方的,除了征东将军胡遵,还有一个镇东将军诸葛诞,而诸葛诞正是他们诸葛家的人,是诸葛恪的叔叔。

结果,这个叔叔反而被侄儿收拾得很惨,他们的七万大军,在东兴那旮旯被干掉一万多人,还被淹死一个大将一个太守,大批军需物资落入吴军之手。

4

轻松到手的大胜,诸葛恪自己差点都不敢相信。

原来魏军这么渣,这么不堪一击,难道真的,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何不趁热打铁,干脆伐魏,把它从地图上抹掉呢?

清朝著名学者张敦颐说过这么一句话:“诸葛恪为政,首侵边以怒敌,东兴之战幸捷,顾不能持胜,复违众大举,一败涂地。恪既丧躯,而孙氏之业因以衰焉。”

在他看来,那个导致诸葛恪野心膨胀的“东兴大捷”,实际上是侥幸获胜。

为什么说是侥幸呢?

过程很简单:当时漫天大雪,冷得要命,魏军猛攻大堤两边吴军的城池,但未能突破,士兵们又累又饿,将领们就决定休息一下,反正对方的援军未到,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大概这些当官的,平时享乐惯了,一刻不享乐就不舒服,此时也不例外,于是不顾这是在打仗,胡遵、诸葛诞等将领,居然在大堤上摆下宴席,饮酒作乐!

万万没想到,东吴老将丁奉率领的3000敢死队,冒着酷寒昼夜兼程,提前两天到达战场。

增援东兴的丁奉发动突袭时,魏军正在喝酒。

张敦颐没乱说,吴军的确赢得侥幸。

而在当时的吴国众多大臣看来,相对于魏国,他们吴国不但没有优势,反而劣势明显:国力不支,军士疲惫。

兴兵去灭掉一个国家,与一场小规模战役,是无法相比的,所谓打仗打的是钱,打的是后勤,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持续不断的支撑,想把一场小规模冲突的胜利复制到灭国战争中,这种想法,实在是既天真又幼稚。

更何况,对方是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家。

然而,任何人的劝阻,诸葛恪都听不进去,反对的人越多,反对越激烈,他“打死也要试一试”的态度越坚决,而且他的理由很“伟光正”: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果不趁机伐魏,今后更不好伐了。

听他那口气,好像天下就应该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吴国,天下人就应该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吴主。

他还写了一篇强词夺理的文章,给每个反对他的人,好好拜读拜读,然后闭上你们的臭嘴。

连他的好友,丹杨太守聂友都不支持他,写信劝他不要冲动,这事可开不得玩笑,诸葛恪回信说你没有长远眼光,不然就不会反对了,现奉上我写的文章,希望你认真学习领会精神。

5

同年三月,诸葛恪一意孤行,发兵二十万伐魏。

却连一个小小的新城,打了一个多月也没拿下,而对方守城的,仅有3000人。

诸葛恪亲自督师强攻,才有点进展,新城即将拿下时,守将张特玩伪降,趁吴军暂停进攻,连夜修补城防工事,继续死守。

中了缓兵之计的吴军惨了,天热加水土不服,拉肚子和得了脚气病的士兵,很快超过一半,随处可见死人和伤病员。

当军官们报告死伤惨重,诸葛恪打死也不信——胡说八道,你们都在撒谎,都给老子闭嘴,再打胡乱说,直接砍脑壳!

那以后死得再多,将领们都不敢报告了。

他不是不信,而是不许他们动摇军心。

哪里还有什么军心,士兵们恐怕只有死的心。

看来确实错了,确实不该来。

诸葛恪既后悔不该一意孤行,又以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新城为耻,整天怒形于色,谁见了谁怕,以至于到了情绪失控的地步。

将军朱异想提点意见,刚开口诸葛恪就大怒,马上把他一撸到底,给老子下连当兵去!

都尉蔡琳多次献策,诸葛恪统统不采纳——给老子闭上你的臭嘴,别跟我整没用的。

蔡琳心想好吧,既然玩不到一起,那就不跟你玩了,于是“策马投魏”。

投魏后,蔡琳把吴军的惨状,告诉了现在的老板。

那还等啥呢?打吧。

魏军一合击,吴军一触即溃,诸葛恪被迫撒丫子扯呼。

说是撤退,实际上是逃跑,一逃就逃到了江渚,不敢回去。

丧家犬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流浪了一个多月后,他又想到浔阳去屯田,实际上是想弄个落脚点,朝廷却一封接一封地下达诏书,命令他回去。

从此以后,百姓对他失望到了极点。

6

墙倒众人推。

有的人不但想推倒这堵墙,还想取而代之。

侍中孙峻,当初他极力担保诸葛恪做托孤大臣,现在恨不得利用他“万民所怨、众口所嫌”的机会,一把将诸葛恪捏成齑粉。

于是他跟孙亮说,诸葛恪想制造动乱,孙亮说那就把他弄死。

孙亮为什么这么轻易地相信了呢?实际上孙亮并不傻,他小时候也以神童著称呢,他早就看不惯诸葛恪的刚愎自用专横跋扈了,你特么是谁呀?想干啥就干啥,老子是天子,还没这么牛呢,这种人不除掉,早晚会惹更大的祸!

历史上的权臣多了去了,不止他一个,但权臣要会当,像诸葛恪这样的,刚愎自用到老子天下第一,虽然不是为自己,看起来是为国为民,实际上也是害国害民啊。

而且还是以正义的名义!

同年十月,除掉诸葛恪的计策定好后,孙峻和孙亮决定请诸葛恪赴宴。

第二天,诸葛恪去宫里赴宴,酒过数巡之后,孙亮起身回了内殿,孙峻假装上厕所,在外面换上短装,然后出来大喝一声:“有诏捉拿诸葛恪!”

诸葛恪想反抗,还没拔出剑来,已被孙峻接连砍了几刀,然后把他的尸体用苇席裹了,丢在石子冈,差点喂了野狗。

临淮人臧均不忍,上表说诸葛恪好歹是丞相,这样对待他不妥吧?请陛下收葬,孙亮、孙峻这才让人找到诸葛恪的尸体安葬。

诸葛恪被杀后,时为长水校尉的次子诸葛竦,和时为步兵校尉的幼子诸葛建(长子诸葛绰因与鲁王串通,已被诸葛恪毒死),用车载上母亲逃亡,结果诸葛竦被孙峻派人追杀于白都,打算投奔魏国的诸葛建跑了数千里也没跑脱,被追兵抓到。

最后结局是,诸葛恪被灭三族,连外甥都乡侯张震都未能幸免。

诸葛恪的结局,应验了他爹诸葛瑾之前的“预言”: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品悦小馆 了解中国史,这套书够了!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斗刘禅-蜀汉亡国的替罪羊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36)——诸葛恪惨遭灭族
三国十大权臣:大多心怀不轨,却有一人忠心不二
鬼谷子劝世良言:做人不能太老实,为人处世要懂得圆滑!
[上下五千年]五丈原
诸葛瑾和他的儿子诸葛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