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骥才:书房花木深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有一天,突发奇想,用一堆木头在阳台上搭了一座木屋,还将剩余的板条钉了几只方形的木桶,盛满泥土,栽上植物,分别放在房间四角。再摆上几把藤椅、竹几、小桌、两只老柜子,各类艺术品随心所欲地放置其间。还有一些老摆设,如古钟、傩面、钢剑以及拆除老城时从地上捡起的铁皮门牌,高高矮矮地挂在壁上……最初是想把它作为一间新辟的书房,期待从中获得新的灵感,谁料坐在里边竟写不出东西来。白日里,阳光一晒,没有涂油漆的松木的味道浓浓地冒出来,与植物的清香混在一起,一种享受生活的欲望被强烈地诱惑出来。享受对于写作人来说是一种腐蚀,它使心灵松弛,握不住手里沉重的笔了。


写作是一种与世隔绝的想象之旅,是钻到自己心里的一种生活,是精神孤独者的文字放纵。在这样的被各种美迷乱了心智的房子里怎么写作呢?因此,我没在房里写过一行字。每有“写”的欲望,仍然回到原先那间胡乱堆满书卷与文稿的书房伏案写作。


渐渐地,这间搭在阳台上的木屋成了花房,房内四处的花草自由自在、毫无约束地疯长起来。从云南带回来的田七,张着耳朵大的碧绿的圆叶子,沿着墙面向上爬,像是攀岩。几棵年轻又旺盛的绿萝已经蹿到房顶,一直钻进灯罩里;最具生气的是窗台那些泥槽里生出的野草,已经把窗子下边一半遮住,上边一半又被蒲扇状的葵叶黑乎乎地捂住。由窗外射入的日光便给这些浓密的枝叶撕成一束束,静静地斜在屋子当中。一天,两只小麻雀误以为这里是一片天然的树丛,从敞着的窗子叽叽喳喳地飞了进来,使我欣喜至极,我怕吓坏它们,不走进去,它们居然在里边快乐地鸣唱起来了。



一下子,我感受到大自然野性的气质,并感受到大自然的本性乃是绝对的自由自在。我便顺从这个逻辑,只给它们浇水,甚至还浇点营养液,却从不人为地改变它们。于是,它们开始创造奇迹——


首先是那些长长的枝蔓在屋子上端织成一道绿莹莹的幔帐。常春藤像长长的瀑布直垂地面,然后在地上愈堆愈高。绿萝是最调皮的,它上上下下地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几乎每次我走进这房间,都会惊奇地发现一个新画面:一些凋落的粉红色的花瓣落在一座木佛身上,几片黄叶盖住桌上打开的书。一次,我把水杯忘在竹几上,一枝新生的绿蔓从杯柄中穿过,好似一弯娇嫩的手臂挽起我的水杯。于是,在我写作过于劳顿之时,或在画案上挥霍一通水墨之后,便会推开这房间的门,撩开密叶纠结的垂幔,独坐其间,让这种自在又松弛的美,平息一下写作时心灵中涌动的风暴。


我开始认识到这间从不用来写作的房间的非凡意义。虽然我不在这里写作,它却是我写作的一部分。


我前边说,写作是一种忘我的想象,只有离开写作才回到现实来。这间小屋却告诉我,我的写作常常十分尖刻地切入现实,放下笔坐在这里所享受的反倒是一种理想。


我被它折服了,并把这种奇妙的感受告诉一位朋友。朋友笑道:“何必把现实与理想分得太清楚呢!你总不满现实,是因为你太理想主义。你的问题是总用理想要求现实,因此你常常被现实击倒在地,也常常苦恼和无奈。是不是?”


朋友的话不错。于是当我坐在这间花木簇拥的木屋中,心里常常会蹦出这么一句话:


我们是天生用理想来生活的人!

品悦小馆 了解中国史,这套书够了!

小程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房花木深
心灵是一个房间 - 〖心情风铃〗
理想与现实之间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理想若地天
散文内容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