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偷袭珍珠港有两套剧本,第二套你可能不知道


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大获全胜,这其实指的是水面之上的残酷厮杀。实际上,日本偷袭珍珠港还有一套由潜艇来实施的水下作战方案,与水面上取得的战绩相比,可谓以惨败收场。

从人操鱼雷到微型潜艇

1931年,日本海军一个叫做横佐的预备役大佐提出了使用人操鱼雷攻击敌人军舰的方案,设想是由1名艇员操作带战雷头的鱼雷,以蓄电池为动力,航速30节,可以对美军战列舰构成威胁。应该说,初始方案是一种自杀性人操鱼雷,或许是由于战争还未爆发,日军高层还没有到后期的丧心病狂地步。因此,1933年当该方案提交给军令部后,得到了一个批示,要求设计方案必须保证驾驶鱼雷的艇员能够在攻击后及时脱身。所以方案组不得不加大鱼雷尺寸,最终演变为有人驾驶携带鱼雷发射管的微型潜艇。

1934年,第一艘微型潜艇在日本秘密建造,称为“甲标的”,意思是“甲型反潜标靶”,先后共建造36艘。

图注:旧日本画刊中的“甲标的”潜艇示意图

该艇水下排水量46吨,长23.9米,宽1.85米,高3.4米,装1台600马力电机,单推单桨,水下最高速度19节。武器为艇首2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装在管内,无再装填能力。

派上用场

在策划袭击珍珠港前,日本海军一部分人将“甲标的”微型潜艇作为一种重要战力来谋划。由于要采取秘密潜入的方式,日本海军决定由远洋潜艇携带微型潜艇的方式进行作战,这种做法可谓是现代潜艇携带特种部队潜水器的鼻祖了。

图注:美军“沃德”号驱逐舰发现并开炮攻击“甲标的”潜艇

1941年11月11日,日本海军组建了第3潜艇大队作为水下偷袭珍珠港的特别部队,共辖5艘丙级潜艇。这5艘潜艇在甲板后部加装了固定“甲标的”微型潜艇的基座,每艘潜艇可以携带1条“甲标的”微型潜艇。

下场

12月6日落日后,丙级潜艇完成战前准备,携带“甲标的”微信潜艇航行到珍珠港附近海域。20时12分,第一艘“甲标的”从伊-16号潜艇上脱离,至23时03分,所有5艘“甲标的”完成释放。这些“甲标的”本身为了适应此次任务进行了特殊改装,最明显的是增加了割网器,以突破美军防潜网,而鱼雷发射器前段也加固了格栅保护装置,以防止近海珊瑚撞坏鱼雷管。

图注:战后美军在珍珠港海域打捞起“甲标的”潜艇

但这些“甲标的”微型潜艇一离开母艇,就发现在陌生海域航行和在国内水域训练完全两码事,很快像没头苍蝇一样开始乱转,有的迷失了航向,有的装上水下礁石而搁浅,最终,在整个偷袭行动中,只有一人因被美军俘获而生还,其余9名驾驶员无一例外葬身大海,可以说日本的整个水下偷袭计划以失败告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照片·1941日本偷袭美军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 美国的舰队遭受了重创, 日本取得胜利, 那以后呢?
太平洋战争的第一个日本战俘酒卷和男,抓他的竟也是日本人!
一个日军倒霉蛋的奇特人生:珍珠港被俘,战后成丰田公司总经理
第一个被美军俘虏的日本兵,到美国才意识到:日本根本打不赢美国
珍珠港被偷袭第二天,美军俘虏一名日本少尉,挖出另一个阴险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