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生活,爱拉芳]让我们了解一下民族服饰吧 V [70P]

  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

  

  壮族妇女发式

  因地而异。广西龙胜一带的老年妇女不结髻,把长发翻过头顶打旋,然后用四尺黑布包好;青年女子头顶留长发,四周剪成披衽,顶心长发翻到前额,扎以白布,插上银梳;小孩头发则先剃光,戴上外婆送的银饰帽,长大才留顶心发。天峨一带的女子留长发而不打辫,已婚者结髻,梳顺后由左向右绕,扎头巾;少女梳一条长辫加刘海;少妇梳双辫;中老年结髻,垂于脑后。广东连山一带的发型宛若一条盘曲的蟠龙,贯以大簪,用青色绸布包缠。

  【锡伯族服饰】坎肩加长袍,锡伯族女人的优雅

  

  锡伯族在新疆大部分分布在伊犁地区和乌鲁木齐等地。锡伯族的服饰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有明显不同。追溯到清代,男子的服饰锡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

  锡伯人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灰、兰、棕等颜色,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劳动与操作,身穿左右开襟的长袍和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扎腰带,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脚穿布靴,夏天头戴笠帽,冬天戴毡帽或礼帽。

  妇女穿戴要讲究些,大襟长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爱套穿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长裤扎黑色腿带,脚穿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少女与未婚姑娘,梳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已婚妇女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

  

  锡伯族男子服饰是大襟长袍或对襟短衫。长袍的式样是大襟右衽,左右两边开衩,喜欢青、蓝、棕色,腰系青布带。

  

  妇女的长袍式样与男子相同,但在领、袖、大襟等处镶有花边,还喜欢穿红、绿、粉等色的腰部和下摆处多褶的连衣裙,外套短坎肩。新娘的婚礼服饰特别讲究,面料质地优良、色泽鲜艳,制作精致考究。并佩戴额箍、簪子、鬓钗、绢花等首饰。男子戴圆顶帽,妇女则喜欢戴各色头巾,老年妇女一般用青色或白色的头巾包头,冬季戴青色棉帽。男穿厚底鞋,女穿绣花鞋。刺绣是锡伯族妇女必备的技能,擅长将花鸟鱼虫等图案绣在服饰及生活用品上。

  

  除了平时的服饰外,锡伯族萨满教中的萨满还有自己特制的服装;头戴六股钢盔,胸挂护心铜镜,腰围飘带绣裙。萨满穿上这种服饰跳起萨满舞,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和追逐、打斗、撕杀的动作,既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生活气息,又反映了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点。

  【苏州传统服饰】草包作冬衣:上当棉袄,下当裤

  如今,服饰已经成为体现审美情趣、个人喜好和个性特征的物质文化现象。苏州沧浪区传统服饰已经渐渐推出历史舞台,但是其体现出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艺术风尚依旧被苏州沧浪区人深深怀念。

  草编衣着

  

  苏州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区,稻草也曾是制作服装的材料,直到50~60年代,沧浪区内,还能见到使用稻草制作衣、鞋的情况。

  草鞋一般以韧性较大的糯稻草编织。草鞋在劳动时穿着可以防滑,如无意中踩上蛇虫,也不易引起蛇虫反应而被噬咬。专供冬天穿着的“芦花鞋”,以糯稻草编结的草绳为经,绳上掺以鸡毛、芦花、旧布条等保暖材料编织而成,穿着起来十分暖和。有的还在底下钉上木板,或在木板下再钉上木齿,雨雪天可防湿防滑不沾泥。葑门草鞋湾,就因住户大多从事草鞋编织而得名,他们编制的草鞋,悬挂在门口出售,乡间制草鞋的也来这里兜售,逐渐形成较集中的草鞋市场。50年代末,此间仍有人以此为业,60年代塑料鞋兴起后,草鞋才渐趋消失。

  草帽用麦草编成(也有稻、麦混编的),是过去遮雨、防晒的常用物品。

  蓑衣是一种用稻草编织的衣服(后来也有用灯草皮或棕毛编织的),雨天穿着,它前至胸部,后至脚弯,有披肩、短袖(下口不合),便于手臂的活动。

  贫穷人家还常用草包作冬衣:将草包一头破个洞,一头拆开,往头上一套,另用一只草包两头拆开,往下身一套;上当棉袄,下当裤,腰上用草绳一扎,就可以过冬了。

  长装、短打  

  清末至民国期间,服式有长、短之分。“长”,就是长衫,一般为读书人、商贾等非体力劳动者穿着;妇女以穿旗袍为多。体力劳动者为便于劳作,穿短打:上短衫,下裤、裙。短衫或为对襟或为大襟。对襟多为男穿。这种对襟短衫,衣身为平面型结构,正领,两襟相对,横钉一字扣,5—7颗。颜色以黑、灰为主。大襟多为女穿,斜襟至腋下,领下一横形布扣,肩部大襟上一直形布扣,腋下三只横形布扣。未婚女子以艳色为多,婚后则改月白、浅兰、蓝色等素雅色彩,老年妇女以兰、灰为稳重。中式的裤子,腰围特别大,要折叠以后才束裤带;不论兰裤、黑裤,都有五寸左右宽的裤腰。

  这种大腰裤裤裆宽大,便于起蹲等动作。用于劳作时穿的裙子,俗称为“作裙”。下摆大,穿在身上行动方便;腰带一束,将上衣收紧,冬天可起御寒保温作用;夏天在作裙内穿条短裤,既雅观大方,又轻便风凉。作裙不但妇女穿着,过去男子也常穿用。

  丝织、刺绣

  

  丝织品是沧浪地区传统服饰的一大特点。苏州盛产丝绸,被世人誉为“丝绸之乡”,丝绸制衣的历史十分悠久。

  丝绸衣衫,滑爽舒适,绣上花纹图案,更是鲜艳美丽。当年吴王宫廷设“织里”,为专门织造丝绸的场所。今司前街口的“吉利桥”,原名 “织里桥”,桥名便出于此。相传当年吴王曾以锦为帆,乘风游春;隋朝时,隋炀帝南游,“彩锦作帆,连樯十里”,用的都是吴地织的锦。“锦帆路”的地名至今犹存。明清之时,丝织机房集中在带城桥下塘与原严衙前(今十梓街东段)及市桥头一带、出现了“万户机声传小巷”,“晴翻千尺浪,风送万机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的景象。苏州成了丝绸交易的重要商埠。沧浪区内植园、养蚕里、蚕桑地、梅家里等处都曾是植桑养蚕的地方。近代工业产生后,丝厂、染丝厂等丝织工厂也最早出现在沧浪区。

  喜好在衣服上加刺绣点缀,是苏州地区服饰的又一特点。

  早在春秋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汉·刘向《说苑》)。秦汉以后,“妻妾衣服,悉皆锦绣”,成为风尚。宋代,皇家专在苏州设立“绣局”,征收绣品。从明清而民国,刺绣已成苏州姑娘的“必修课”,几乎出现“家家有绣棚,户户有绣娘”的景象。苏州人在托媒择偶时,都要看对方姑娘的绣品,以此了解姑娘是否聪明灵巧。姑娘闺中绣品,如荷包、香囊、扇袋、镜帙、眼镜套,乃至裙袍、披肩、衬衣、鞋帽等,也成了陪嫁中不可少的物品。这些绣品常以花鸟山水为题材,往往还具有吉祥的寓意。

  【维吾尔族服饰】西域特色:女喜艳丽,男爱奔放

  

  维吾尔族的服饰不仅花样较多,而且非常优美,富有特色。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的更亮,绿的更翠。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这样粗犷奔放。

  维吾尔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明,图案古朴,工艺精堪,其发展演变规律清楚,有些服饰款式与新疆出土衣物颇为相似,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文化的历史沉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审美接受范式,从中窥见民族服饰的传承性与地域性的习俗。

  维吾尔女装

  维吾尔妇女爱穿裙装,喜选择鲜艳的丝绸或毛料裁制裙装,常见的有红、大绿、金黄等色的质料,内穿淡色对裙。更偏爱本民族独创的“艾得来丝绸”缝制连衣裙。每逢假日或喜庆佳节,从街市、乡村、山野,随处都可见到身穿不同花色、纹样的艾得来丝绸缝制的花裙。丝绸的花纹如彩云飘飞,色泽明丽,浓郁华丽,透出创造者内含灵性的天赋。维吾尔人誉称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即给人们带来春天气息之意,美好的祝福。女裤裤角肥大,裤长及裸骨。

  

  

  维吾尔族妇女衣服式样很多,主要有长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衬衣、长裤、裙子等。过去维吾尔族妇女普遍都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和裤子。裙子大都是筒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宽大,长及腿肚子。维吾尔族妇女除用各种花色的布料作连衣裙外,最喜欢用艾德来斯绸,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做衣裙的绸子,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维吾尔族妇女多在连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裙子里面穿长裤,裤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彩绸缝制,讲究的用单色布料做裤料,然后在裤角绣上一些花。妇女的长外衣主要有合领、直领两种,年青妇女喜欢穿红、绿、紫等鲜艳的颜色,老年妇女喜欢穿黑、蓝、墨绿等团花、散花绸缎或布料,衣服上缀有铜、银、金质圆球形、圆片形、橄榄形扣袢,讲究的在衣领、袖口等处绣花。女式短外衣有对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开右衽短上衣三种。

  维吾尔男装

  维吾尔族的服装一般都比较宽松。男装比较简单,主要有亚克太克(长外衣)、托尼(长袍)、排西麦特(短袄)、尼 木恰(上衣)、库依乃克(衬衣)、腰巾等。维吾尔族将外衣统称为裕袢。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蓝、灰、白、黑等各种本色团花绸缎料等制作。

  维吾尔族男子的衬衣多不开胸,长及膝部、臀部。年青人及小孩的衬衣多缀花边。宗教职业者多用长的白布缠头,维吾尔语称为“赛兰”,外衣外边不系腰带,多穿长袍,与一般人有明显的区别。 

  袷袢是现代的维吾尔族民族式男装,是以“袷袢”式服饰为主要款式。与古代形式虽然相似,但现代的民族服饰讲究面料的质地,式样宽松合体,典雅大方。式样多以长外衣过膝,对襟、长袖过手指、无领、无钮扣,一拢腰巾束系既紧身连体,又舒畅保暖。  

  青年男装显得朝气勃勃,复季为白色布面料缝制成合领式衣,其领口、前胸、袖口皆续饰花边,腰部束续花“波塔”(腰巾),其名“托尼”、或“叶克台克”,此衣装不仅淡雅、凉爽,穿著也极便利,再配上青色长裤,著皮靴,全身穿著融汇成浓郁的民族服饰特色,更显青春活力与健美。

  【高山族服饰】多样化的色彩,明丽华美的风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山族具有自己的服饰特色。

  高山族的男女服饰是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的。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是贝珠衣,又称贝衣。这种以服饰是用贝壳雕琢或用小圆形有孔的珠粒用麻绳穿起来,按横排列缝在衣服上,一件衣服大约需要五六万颗贝珠。贝衣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记载:“岛夷卉服,厥筐织贝”。这一也算是高山族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贡献吧!

  

  高山族男子的服饰,一般都配有羽冠、角冠、花冠。一般兄弟民族妇女喜欢以花为冠,高山族男子以花为冠可以说是一个特点。有些男子还要佩戴朵环、头饰、脚饰和手镯,显得绚丽多彩。高山族妇女服饰基本上是开襟式的,使人产生活泼、自由、妩媚的感受。男子上山戴藤帽。帽顶上有圆形的图案,这是雅美人图腾的标志。

  台湾高山族九个族群的传统服饰各有特色。如排湾男人喜欢穿带有刺绣的衣服,用动物的羽毛做装饰物,女子盛装有花头巾、刺绣长衣、长袍;阿美人有刺绣围裙,男人有挑绣长袍、红羽毛织披肩;布农男人以皮衣为主,女子有缠头巾、短上衣、腰裙;卑南人以男子成年和女子结婚时的服装最为华丽漂亮。

  鲁凯人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手工精巧,是台湾高山族服饰中的佼佼者。在节庆的时候,鲁凯男人们戴上漂亮的帽章、佩上华丽的上衣,格外精神,女人们穿上挂满珠子的礼袍或裙子,非常漂亮。瞧,这位鲁凯姑娘从上到下披披挂挂,再加上一顶厚重的帽子,全身重量马上就多了二、三十斤,真是美女难为啊。

  泰雅人的服装可分为便装和盛装。平时劳动穿便装,十分简单,妇女的服装大都是无领无袖无扣的筒衣。节庆时穿盛装,还要加上许多的装饰品,有趣的是,泰雅男子的饰物比女子还要多。人数较少的赛夏人的服饰也很有特色,最吸引人的一种叫“背响”的饰物。“背响”也称“臀饰”,只在举行祭奠或舞蹈中使用,形状大小好像背心,上窄下宽,彩绣着各种花纹,下面缀着流苏和许多小铜铃,穿戴时背在背上,跳舞时响成一片,煞是好听。

  服饰是文化的象征,是民族审美特征的外话,高山族的服饰有着追求多样化的色彩和偏向明丽华美的风格。

  【服饰颜色禁忌】古代服装着色有禁忌,黄色在唐代始被皇帝专用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装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如儒家提倡“宪章文武”约之以礼,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其与其封建等级制度的捍卫者的形象密不可分的。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

  

  唐代皇帝穿黄袍及衫。唐以前黄色上下通用,并没有什么特别尊贵的意义。唐高祖以赤黄袍巾带为常服之后,有人提出赤黄色近似太阳的颜色,“天无二日”,日是帝王尊位的象征。因此从唐朝开始,赤黄色(赫黄)为帝王所专用,黄袍也被视作封建帝王的御用服饰,臣民一律不得僭用,并以品级定袍衫的颜色,即所谓“品色服”。这种规定一直延续到清朝。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每当看到峨冠博带,长襟宽袖的古人,都仿佛感觉到了那远古的风悠悠地飘来。

  【明清补服】文武官员的官服:补服图案代表官位的差异

  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我们称其为“补子”。明、清凡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也称为“补褂”。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形式比袍短又类似褂,但是比褂还要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又名“外褂”、“外套”,在清代官服中是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一种,而表示官階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文官绣有文禽、武将绣有猛兽纹饰的“补子”。

  补子的起源:

  相传补子起源于武则天时代(武则天的官吏制度)。一天武则天上朝时赐给官员们绣了花的官袍。因为十分好看,又是御赐之物,所以其他官员纷纷效仿。补子就从这里而来。

  补子的源头可以上溯至蒙元时代。内蒙古正蓝旗羊群庙出土的元代石雕上就有花卉纹的补子,同时在一些元代墓葬中也确实发现了不少具有方补形式的元代织物。但这些服饰没有作为补服出现,且这些方补多作花卉状,它们在当时并没有作为官阶的标志。

  

  清前三品文官补服图案

  明代和清代“补子”的差别,除了部分动物不同外,就是明代的“补子”前后都一样,而清代的“补”前面的部分是将其图案分成两半。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

  

  

  清前三品武官补服图案从明代出土及传世的官补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其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早期的官补较大,制作精良,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补子却只用单只立禽,各品级略有区别,通常是:一品鹤,二品、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而武官还是用单兽,通常为: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明清官员所用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前片官补正好位于清代官服的前胸,为便于解系纽扣,只能将前片对半分开。

  在明清两代,受过诰封的命妇(一般为官吏的母亲及妻子)也备有补服,通常穿着于庆典朝会上。她们所用的补子纹样以其丈夫或儿子的官品为准。女补的尺寸比男补要小。凡武职官员的妻、母,则不用兽纹补,也和文官家属一样,用禽纹补,意思是女子以闲雅为美,不必尚武。

  【基诺族服饰】日月花饰为美,“彩虹衣”为祥

  

  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穿宽裤和无领对襟白外衣。女子上着绣有各色图案的白色背心,外罩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身背大麻布袋。基诺族崇拜太阳,日月花饰就是基诺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基诺族人数虽少,但在服饰上是一个很有特点的民族。在一般民族的服饰中,往往女子服饰比男子服饰丰富,但基诺族却恰恰相反。

  基诺族男子穿宽裤,无领对襟白色外衣。女子挽发高髻,头戴三角形尖帽,身背大麻布袋,在白背心上刺有各色图案,外着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基诺族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纹土布,富有民族特色。女子的上衣称为“彩虹衣”,是一件漂亮别致,镶绣着各色条纹的对襟小褂,至今民间仍流传着一个关于“彩虹衣”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祖先老奶奶所天上的彩虹披到一位饱受磨难的姑娘身上,使她变得如仙女一样美丽,过着吉祥幸福的生活,从此,基诺人就把彩虹作为本民族特有的装饰。

  基诺族的头饰独具特色,女子头戴尖顶式披肩帽,用自织的白色厚麻布制成,上面饰有条状花纹。有的帽子下摆很长,绣有彩色的挑花几何图案,下沿用珠子、绒线和羽毛做流苏。未婚少女将帽子服贴的戴在头上,已婚妇女则在头上架起一个竹篾编的架子,使帽子高高隆起。男子头帕上最好的装饰品是用红豆组成花纹的饰物,下面坠有白木虫的翅膀,这是姑娘给小伙子的定情信物,白木虫的翅膀坚硬光亮永不褪色,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基诺族的服饰具有古朴素雅的风格。

  

  

  男子一般穿白色圆领无扣的对襟上衣,及膝的宽筒裤,裹绑腿,用长布包头,戴刻着花纹的竹木或银制的耳环。妇女穿圆领无扣短上衣,镶七色纹饰,内衬紧身衣或戴菱形刺绣胸兜。下着前面开合式的短裙,裹绑腿,头戴披风形的尖顶帽。基诺族的服饰原料多为棉麻混纺的土布,颜色以原色为主,其间点缀黑红色条。织布技术原始简易,织出来的布不润滑、无光泽,但却结实耐用,深受基诺族的喜爱

  男穿镶边无领对襟白色麻布衣。无纽扣,前襟和胸部缀饰红、蓝色花条。衣背缀以18厘米见方黑布作底。上绣孔明印(月亮花)圆形图案。下穿白、蓝色裤,裤长齐膝。

  女穿无领对襟短上衣,黑布镶红边,并缀花边、彩布,背部绣有太阳花图案。胸前系三角形花布胸挡,穿红布镶边的黑色前开合短裙。系绑腿,戴白厚麻布翅尖帽(有的带有色彩条纹)。少女帽角下垂至肩,已婚妇女则卷起一角。

  【羌族服饰】麻布长衫形似旗袍,男女皆喜缠头帕

  

  羌族的服饰较为朴素而华丽,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 ,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脚带子,男女皆束腰带。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腰系绣花头帕,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用来祈求佑福增寿。

  原料

  羌族纺织自古就有,以麻和棉为原料,用牙齿撕麻和右手拉伸纤维相配合,左手启动纺锤纺线织布。羌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自家编织的麻布或棉布长衫。

  颜色

  羌族尚白,以白为吉,以白为善。在他们的多神崇拜中,尤以崇拜白石和羊为甚。服饰上,无论头帕、羊皮坎肩、麻布长衫,还是腰带、绑腿,都喜用白色。即使采用挑绣工艺,也大都是在蓝布上挑白花,或在白布上挑蓝花、红花,总是以白为主色。

  样式

  羌族的传统服饰为男女皆穿麻布长衫、羊皮坎肩,包头帕,束腰带,裹绑腿。羊皮坎肩两面穿用,睛天毛朝内,雨天毛向外,防寒遮雨。

  刺绣

  羌族妇女擅长挑花刺绣。明清时期,羌族的刺绣就已颇负盛名,后来挑花亦逐渐普遍。她们挑绣时不打样、不划线,仅用五色丝线或棉线,凭着娴熟的技巧,就能信手在头帕、枕帕、衣襟、腰带、鞋袜等衣物上挑绣出绚丽多彩、疏密有致、形态自如的各种图圈纹、三角纹、云纹、波纹和花鸟、鱼虫、走兽等花纹图案,以寄寓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图案看去疏密有致,形态自如,其针法精致细密。传统的羌族刺绣品多用绵线在粗布上绣成,黑底白纹,对比鲜明。今则以丝线或海马线绣于各色布上。或娟秀明丽,或粗犷豪放。

  羌族刺绣从针法上区分,共有七种,即:扎花、挑花、勾花、别花、提花、纳花、拼花。

  刺绣一般装饰于头帕、围腰、飘带、肚兜、衣领、衣角、襟边、鞋面袜底等。

  较为典型的图案有“蛾蛾戏花”、“鱼水和谐”、“团花似锦”、“云云花”等。这种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工艺精致的挑绣技艺,不仅显示出了羌族妇女的聪明才智,而且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

  羌族的服饰发展

  羌人古代服饰资料甚略。大致说来,多以皮裘、毛麻织品为衣。

  羌族古代服饰中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文献记载,两汉时甘青羌人“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后汉书?西羌传?集解》引郭义恭《广志》)。而与之相同时期的“滇族”等羌支民族的贵族男子也多披毡。可见,“披毡”原为羌族最古老的服饰之一。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较普遍,《新唐书·党项传》称:“男女衣裘褐,被毡。”这一服饰传统,至今仍在羌支民族彝族中保存。

  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道光《茂州志》载:“其服饰,男毡帽,女编发,以布缠头,冬夏皆衣毪。”羌族缠头之俗在乾隆年间《职贡图》中已经出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羌族男子已改为缠头了。缠头,即以布帕缠绕头顶,妇女缠头本为羌族古俗,但男子缠头显系四川汉区影响。

  

  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羌族服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趋丰富。羌族男子服饰较为统一,多着长衫、袍、长裤,缠头帕或戴皮裘帽。服饰品有头帕、毡帽、皮裘帽,毛、麻、棉布衫、袍,长裤,无袖羊皮褂、毪褂子,单、夹坎肩、麻、毛织腰带、绑腿、绣花腰带,布鞋,麻草鞋,皮“裹肚”,绣花“裹肚”,吊刀,火镰等。松潘、黑水一带的羌族男子多蓄发,梳成辫,绕髻于脑后。

  现在的羌族,男女皆穿自织的白色麻布长衫,形似旗袍。男则长过膝盖,女则袭脚背。妇女衣服绣有鲜艳的花边,领上镶有一排梅花图案银饰。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还有一种背心是羊毛毡子做的,较前者略长。男女头部皆缠青色和白鬼的头帕。女的或头顶瓦状的青布一叠,然后以两根发辫缠绕其上作髻。男子也有梳辫包帕子的。松潘、黑水一带的男子蓄发,缠以丝绒编成辫子绕成发髻于脑后。男女皆束腰带,打绑腿,绑腿用羊毛织成,目的是御寒。男子足着草鞋、布鞋或牛皮靴,行路时多赤足。妇女着尖钩鞋,鞋面素净或锈花。男子亦有穿尖钩鞋的。

  和其他民族的情况一样。能佩戴上述饰物的多为贵族或经济富裕者。贫苦劳动人民处于无衣可着的状态,谈不上有什么饰物。

  在靠实近汉区和城镇附近的羌族人民,受汉族服饰影响,多着汉装,节假日才穿本民族服饰。

  【满族服饰】清代多穿旗袍:四季皆宜,男女皆可穿

  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穿木制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

  满族的服饰种类有:

  帽饰:满族女人无帽,男人有帽,分礼帽、便帽、风帽、毡帽、坤秋帽(女子冬季御寒);

  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坎肩、套裤。旗袍不分季节,男女均可以穿。马褂则为有身份地位的富裕男人在春秋、冬季时穿着。坎肩是女人的外套衣。套裤是无裤腰的棉裤筒,以两条背带固定,多为老年妇女冷天的穿着。满族人穿长裤与其它民族不同的是必须扎系的腿带,以便出行。

  鞋饰:男人的鞋为布底纳绑,鞋脸镶嵌双皮条。冬天穿猪皮或牛皮靴,年迈老人多数穿高腰毡鞋。女人穿鞋下窄上宽、鞋脸尖端突出上翅、两侧绿花、形似小船的木底高桩鞋。具体有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平底鞋、方头鞋、尖头鞋;

  佩饰:满族人佩带的饰品分骨饰、石饰、珠饰、金银饰等。选戴哪一种首饰要根据地位身份,一般说首饰的好坏可以看出地位的高低、家庭的贫富。

  满族的服饰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等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白色在满族服饰中是一个重要的颜色,因为,满族传统上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在满族服饰中常在红色、蓝色等其他颜色的旗袍上镶白色的花边。

  

  清代满族基本都编入八旗,有旗人之称,故这种满族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服装被人们称为旗袍。式样分男女两种。清初男子旗袍为圆领、大襟、箭袖(马蹄袖),四面开衩,系扣袢,腰中束带。四面开衩是为了骑射自如,箭袖是为射箭方便,又可御寒保护手背。冬季在棉袍外往往套一件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满语鄂多赫)。亦有外套一马甲(俗称坎肩)者。清末,由四开衩改为左右两开衩,箭袖多改为平袖。女式旗袍基本与男袍同,只是在领口、前襟、袖口等处镶饰花边,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民国年间,女式旗袍多改为胸襟宽松、腰身微紧、臀部稍宽、下摆略收的式样,这种贴身合体的旗袍,更能显示出妇女端庄典雅及身段之美。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男式旗袍在满族聚居区才逐渐废弃,而女式旗袍不但满族妇女至今喜爱,而且其他民族妇女也多穿着。

  马蹄袖是清代满族男女旗袍之袖式,亦称箭袖。清初,满族男子所服旗袍,袖口较窄,袖端多加一长可露指的半圆型兽皮(后改布质),因其状酷似马蹄而名之马蹄袖。优点是征战、打猎时射箭方便,御寒保护手背。清中期以后,该袖式的服装渐从便服转为礼服,便服多为平袖,礼服仍为马蹄袖。平时多卷起,在办公事、喜庆节日、拜见上司、叩见长辈时,必须先左后右地放下马蹄袖,才可行拜见礼。亦有将马蹄袖用钮扣系于便服袖口以为礼服之用者。满族妇女礼服亦多为马蹄袖式。民国年间,逐渐不用。

  乌拉是满族传统的防寒靴鞋之一。以猪、牛、鹿等兽皮缝制而成。形状为前尖后圆,鞋帮贯以六个鞋耳,鞋口近脚处垫以衬布,并用一细皮带联结靴耳。鞋较宽大,穿用时须在鞋中充垫“东北三宝”之一的乌拉草。由于乌拉质柔量轻,行动自如,既可防寒,又利于军事征战及狩猎生活,故得以沿用下来,至今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一些偏僻山村还可见到。

  【畲族服饰】自创服饰图案,别出心裁的艺术品

  

  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历史文献对于畲族人民的描写,与描写其它蛮撩一样,都说他们“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

  

  闽东北畲族妇女发式称为“凤凰髻”,16岁前少女用红绒缠辫子,盘绕头上,额前留“留海”,畲族称为“布妮头”。成年已婚妇女发式畲族称为“山哈娜头”,随地域不同略有差异。流行于闽侯,福州,古田,连江,罗源和宁德南路飞鸾一带发式称为“凤头髻”。流行于福安和宁德大部分区域的发式称为“凤身髻”,流行于福鼎和霞浦西路发式称为“凤尾式”。闽南,闽西有的畲村妇女发式也不同于当地汉人,如漳平,华安,漳浦,长泰等县畲族妇女发式为“龙船髻”。闽北畲族妇女以百根银簪并配以红绳,料珠,装成"扇形髻"。浙西南畲族妇女发饰称为“笄”。

  

  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作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妇女。她们制作服饰品完全是为了自用,而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约。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她们可以随心所欲、独出心裁。技法上或挑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的内容和风格往往自由奔放、不落俗套。她们把山里的花草、林间的鸟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缝在衣服上、裙子上。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素的艺术情感,使她们手中绘制的服饰图案纹样生机勃勃。

  从内容上看,畲族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如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农舍车马以及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如万字、云头、云勾、浮龙纹、叶纹等。有的用文字排列组合成图案。文字的形体有原始的,也有楷书,常用一些旧的吉祥语,如“五世其昌”、“三元及第”、“招财进宝”等。再如象征农田的方格图案、象征江河的彩条图案、象征林木的十字图案,都作为一种较为固定的格局被保留下来。

  从用色上看,妇女们在创造了理想形象之后,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畲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在以黑、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头巾、围腰之类,平添几分情趣。畲族妇女的彩虹式花襟由五节很宽的蓝、红、白、绿、黑布圈或彩缎镶接而成,有的彩袖颜色却以红、黄、绿、蓝、紫为主。总之,是以彩虹的色彩模式设计的。这其中又包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如蓝代表天空,绿代表草地,红代表太阳等。畲族彩虹式花襟五彩缤纷、色调和谐、美观大方,但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她们非常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但在色彩的安排上,往往不做大面积的对比,而是采用细碎均匀的小面积对比使色彩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同时,以很深或很浅的底色和醒目有力的轮廓线去统一这些斑驳多变的彩色点块。这种设色方法,能使色彩多而不杂、艳而不跳。即使是十分突出的块面颜色,也能融于整个色调之中,而不至游离于画面之外。

  畲族服饰图案包含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而最使人惊异的是,这些平凡的劳动妇女不仅使用木制织机,织成粗质的棉布,还以一根针、几缕线、小小的蜡刀这些甚为简陋平常的工具和材料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人类的艺术宝库增添了无数精美的艺术品,这的确值得人们永远珍爱。

  【傣族服饰】朴实大方衣对襟,身佩饰物有用心

  

  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及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市。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祟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傣族男子服饰

  各地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都比较朴实大方,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这种服装在耕作劳动时轻便舒适,在跳舞时又使穿着者显得健美潇洒。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近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

  

  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过去有文身习俗,在胸、背、腹、四肢等处文文字符号或狮虎、麒麟、孔雀等图案,以示勇敢或祈求吉祥之意。

  傣族女子服饰

  傣族女子的服饰很有特色,但各地有所不同。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妇女一般上身穿白色、天蓝色或绯红色紧身内衣,外面套以大襟或对襟的圆领窄袖短衫。这种短衫独具特色,袖管又细又长,紧贴胳膊;衣服的腰身又细又短,腰背处有一小部分外露,下摆较宽而大。下身穿颜色艳丽的筒裙,长及脚面。过去,筒裙上有花条数道,花条的多少,表明所属阶层,规定极其严格,任何人不能违反。在这一地区,妇女有穿鞋的习惯,常见的有尖花鞋、朝鞋和拖鞋。她们一般都将长发盘结于头顶,插上一把月牙梳,有的还戴上一块花头巾,形象婀娜多姿,优美动人。

  德宏傣族妇女的服饰有所不同。她们在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筒帽。

  傣族妇女都喜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做,空心居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姑娘们常在头上插上精巧的小梳子,戴上色彩鲜艳的包头巾。有时采上几朵鲜花戴在头上。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他们通常把上好的门牙拔去,换上金或银做的假牙。

  傣族妇女的服饰还有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她们的腰际都系一根精致的银腰带,据说这根银腰带十分珍贵,是由母亲一代代传下来。实际上这是一种信物,如果姑娘将银腰带交给哪个小伙子,就意味着她已爱上他了。

 【“三星堆”人服饰】三千年前“三星堆”人穿衣文化

  古蜀探秘

  传说在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古人开始裁衣蔽体。最初的衣服是一些兽皮和植物纤维制成的,后来才有了丝绸布匹。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留在了历史深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淇奥》中已经有了“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bian)如星”的诗句,意思是有个君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耳垂。这个时候,上至天子后妃、公卿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了固定的衣冠服饰,古人的穿着大抵已经很得体了。

  三星堆人也不例外。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石像身上,发现了款式多样的服饰。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正是穿着这些炫目而美丽的服饰,生活在成都平原上。这些衣饰可能出自三星堆裁缝之手,他们为三星堆各个阶层都设计出了合身的衣服,精巧的设计让后人艳羡不已。三星堆人的衣服多是“左衽”的,我们知道,中原地区的古人穿的衣服多是开口朝右的,古蜀人的“左衽”是一种怎样的服饰?

  

  神秘王服:一件还是三件?

  1986年,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二号祭祀坑出土。他可能是三星堆古国的蜀王,担任着整个王国军政、祭祀、祈祷的神圣职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既然是地位崇高的蜀王,穿的衣服自然也非同凡响。

  大立人出土时穿着一件华丽高贵的长衣,考古学上称之为王服。前裾过膝,后裾呈燕尾形,很像今天西方人穿的燕尾服;王服上还绣着飞翔的凤鸟和阴森的兽面纹,似乎是为了刻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

  西汉时的蜀人扬雄说,古蜀人的衣服很奇怪,是“左衽”,青铜大立人的服饰即是左衽,证明扬雄所言非虚。服饰史上,“衽”指的就是衣襟,左衽也就是说开口是朝左的。其实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普遍有领口开口朝左的习惯。中原地区的古人服饰,几乎都是开口朝右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汉族的服饰,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的服饰就是统一右衽的。

  从正面上看,青铜立人穿着一件“燕尾服”。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从侧面看上去,他竟然层层叠叠穿了三层衣服:最外面是华丽的外衣,中间的衣服反而是最长的,最里面的内衣是最短的,燕尾形其实是中衣的下摆,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像燕尾服一样拖在最外面。

  

  这样奇怪的搭配在中国服饰史上是一个特例,一般我们熟悉的服饰都是外长内短的,缘何三星堆人的服饰恰恰相反,是外短内长的?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搭配。有人说这套王服是蜀王祭祀祖先、神灵时穿的古老法服,想要引起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3000年前,古蜀王可能正是穿着这件雍容华贵的王服,频频出现在古蜀国的重要场合。

  王服用料非常考究,可能由丝绸织成。早在商周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古蜀人便已经开始制造丝绸,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丝绸的人群。然而,我们今天已经难以完整地看到远古时期的纺织品了,它们不易保存,极容易朽烂。

  大立人头上,还戴着一顶王冠,与他身上华丽的衣服相互映衬。中国最早的帽子与冠,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使用的,班固在《汉书》中颇有些许调侃的味道。其实,早在距西汉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帽子与冠已经戴在了古人头上。帽子是普通人戴的,冠则属于有地位的阶层。中原地区的冠,有严格定制,诸如鸡冠、鹖(he)冠等等。三星堆除了大立人的王冠,还出土了戴象冠、蛇冠、龙冠人像。由此看来,古蜀人对冠的态度,比中原各国,要开放和自由得多。

  青铜大立人头上的王冠被称为“花状高冠”,远远望去,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一般。冠中部雕刻着一轮散发着光热的太阳,照射着旁边无数仿佛在天空中飞翔的翅膀。这顶神秘的帽子和尊贵的王服,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一起。

  日常服饰:偏爱鸡心领

  在中原地区,衣服作为礼节的一部分受到古人的重视。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服饰,不得造次,衣冠不整被古人认为是大过失。齐景公纵酒,醉而解衣冠,晏子就批评他失礼。《左传》也说,“良夫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太子使人数以三罪杀之”。可见衣冠之重要。跟中原地区一样,三星堆人也有一套自己的服饰体系。

  正如其身份一样,青铜大立人华丽的外衣也是惟一的,除了他再没有人穿如此华丽的衣服。不过,古蜀王也只是在一些重要场合才穿这件华丽的外衣,平时,他也穿三星堆古国一些常见的服饰,例如中衣与小衣。

  东汉人刘熙爱在其作《释名》中探寻事物的本源,对于中衣,刘熙是这样解释的,“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是衬在外衣与内衣之间的衣服。三星堆人中衣领口一般很大,正面和背面都是鸡心领的,与现在女性 爱穿的露背装有点相似,后面拖着长长的燕尾。

  

  这种衣服大抵并不是三星堆人的专利,商周时期的古人中流行一种叫蝉衣的礼服,《汉书》记载的蝉衣用的裁剪方式是“交替这么翦一下,翦下一块正幅的布,让一头狭窄地跟燕子尾巴一样,在两边垂下来”,按照这个裁剪方法,得到的正是宛如三星堆人中衣的蝉衣。

  一般的三星堆贵族爱穿一种对襟衣,这在三星堆出土的雕像身上屡有发现。直到今天,对襟衣仍然在苗族、白族、回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跟一般左衽或右衽的衣服不同,对襟衣就是从中间对称剖开的,由于简洁方便深受古人的喜爱。三星堆人的对襟衣无领无扣,两襟在胸前交叉形成“V”,看起来也是一个鸡心型,千年前的古蜀人似乎对“V”字型的领口有着特殊的厚爱。古蜀人在穿对襟衣的时候还喜欢系上腰带,这样更方便穿着。

  王服、中衣、对襟衣大抵还是三星堆贵族的服饰,一般三星堆人还是无福消受。中下层的三星堆人穿的衣服很杂,可能是因为地位太低,没有钱缝制的缘故。

  三星堆出土的一件青铜跪立人身上,穿着一件右衽的短上衣,素面朝天,上面没有任何纹饰。更有趣的是他下身穿的裤头,这是当时流行的犊鼻裤,然而,跟一般的犊鼻裤不同,他的犊鼻裤显得特别短,“仅能兜裆遮羞”。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的记载,犊鼻裤是仆役做粗活时的衣着。让我们不解的是,他穿着“仅能遮羞”的裤头又怎么做粗活呢

  这样的三星堆人大抵还是有一点点钱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很多雕像都只穿了一件下裳,甚至连女性也是如此,上身袒 胸露 乳。这些人为何没有衣服蔽体?我们通常说的衣裳,衣就是上衣,裳指下衣,也叫下裳。这些不穿上衣的三星堆人的下裳一般比较肥大,像裙子一样,下部较宽呈喇叭形,跟现在的喇叭裤有点相像。

  铠甲:戎马一生的武士

  不同的阶层穿不同款式、质地的衣服,这是3000年前三星堆王国内部森严等级制度的缩影。然而,三星堆古国另一些人颇值得我们寻秘。他们穿着厚厚的铠甲,是三星堆王国的守护者和疆域的开拓者,戎马一生。

  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两尊威风飒飒的小立人像。他们穿戴着坚固的甲衣,也就是盔甲。上身是胸甲,雕刻着狰狞的兽面花纹;下身用铜片和兽皮连缀而成,料想这样的甲衣在战争中应该具有巨大的震撼力和实用性。

  小立人头戴头盔,这是一种用皮革、青铜制成的头饰,打仗作战时起保护头部的作用。头盔在远古称为胄,汉代也称为兜鍪(mou),以后才叫盔。另外,一些青铜人头像头上也戴着头盔,他们的头盔两侧上翘,仿佛兽角一般,后面有一道凹痕,仿佛是插羽毛之用,《三国演义》中很多西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便戴着这种带角的头盔。

  威武的甲衣,坚固的头盔无疑是三星堆人在战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小立人可能是当时普通的士兵,青铜人头像刻画的可能是一位古蜀王国部落首领的形象,或许他们都在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牺牲,三星堆人把他们铸成雕像,供奉在宗庙中,永远接受着后人的祭拜与追忆。

  三星堆女性穿什么

  按照我们现在的观点,美丽的彩装似乎是女性的专利,男性的衣服一般都是单调而固定的。然而,让人不解的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三星堆人的服饰,外衣、中衣、对襟衣、甲胄等等似乎都是男性的专利,女性的彩装并没有在考古发掘中露面,目前知道的一件青铜顶尊女人还赤裸着上身。千年之前的古蜀女人到底穿着怎样的服饰呢?

  迄今为止,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一部分是一些青铜雕像,这些雕像塑造的大多是阳刚的男性形象,他们是显赫一时的蜀王、巫师或者部落首领。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3000年前的三星堆王国似乎是一个男性的国度,跟中原人一样,也许他们认为,女性是不能参加神圣的祭祀的,自然也没有权力被塑造在雕像中。

  三星堆女性给后人留下的,是她们的手艺。三星堆出土的很多服饰与帽式,比如青铜大立人的王服、中衣、“拿破仑”帽都有刺绣的痕迹,这些应该是三星堆女性的手笔。

  1986年,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件神秘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塑造的是一对纤细的腿,没有上身,穿着一条紧贴身体的短裙,跟现代人的超短裙很相似。它似乎塑造的是一双女人极细的腿,或许,三星堆的女性就是这样装扮的。然而,它又长着一双鸟脚,三星堆的女性当然不会长着一双鸟脚,那么,这个穿着性感的超短裙的细腿鸟脚像,到底是人还是神?

  【盘扣】兴起于“结”,民族风韵浓缩其中

  

  在形形色色的传统旗袍中,衣襟上的盘扣常常起到画龙点晴般的传神作用,民族风韵浓缩其中。所谓盘扣,是由手工将长长的硬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的钮扣。

  说起“盘扣”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从古老的“结”发展起来的。我国早期的服装,要使衣服合体保暖而不散落,便要借助于带子、绳子,而使用时,就要系扣、打结。“结”的式样很丰富,有起功能作用的束衣之“结”,也有起美化作用的装饰之“结”。同时,“绳结”在人民心目中也代表着各种美好吉祥的意义。随着清初的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明朝汉族惯用的绸带,这时,中式盘花扣也随着服装的发展而兴起。

  

  如今,盘扣不仅作为纽扣使用,还可独立观赏,是一种新颖的工艺美术作品。其制作工艺包括了盘、包、缝、编等多种手法,在样式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也极为讲究,充分表现出设计者高超的技巧和惊人的创造力。

  盘扣的花样主要分直角扣、花扣和琵琶扣三大类。无论哪一种盘扣,都要先做成硬条,然后再盘制而成。

  近几年,盘扣作为一种传统的服饰手段又风靡一时。长袖盘扣、短袖盘扣、对襟盘扣、斜襟盘扣……就连后开衩的直筒连衣裙也缀上了几颗盘扣,恰似一只只欲飞未飞的“蜻蜓”。

  立领配盘扣,氤氲着含蓄和典雅;低领配盘扣、洋溢着浪漫和娇俏;短坎长裙中间密密地缀一排平行盘扣,于端丽之中见美感;斜襟短衫缀上几对似花非花的缠丝盘扣,于古雅之中见清纯……

  【俄罗斯族服饰】头饰风俗独特:婚前婚后界限森严

  

  中国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伊犁、塔城、阿勒泰及乌鲁木齐等地。

  俄罗斯族男子的传统服饰是穿分衩长袍、长裤,或穿白色绣花衬衫和灯笼裤,戴八角帽;冬天穿皮衣和棉衣,戴皮帽。居住在城里的俄罗斯族男子内穿套头式白衬衫,衣领、袖口、胸前衽边均饰花边;外着西装或制服;戴鸭舌帽、毡礼帽,冬戴皮帽。

  

  俄罗斯族妇女兴穿裙,裙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连衣裙,一种是有荷叶边宽背带的背带裙。穿时常将背带裙套在连衣裙外。青年女子裙长至膝部,中老年妇女则喜穿长及脚面的深色无领的连衣裙。青年女装喜用颜色浅淡的花布制做,领边、袖口、裙摆等处,均饰有镂空花边。过去,也有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着自织的白布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艳丽的方格形或长条形图案花纹,腰系一条花布带。妇女秋冬季节戴呢帽或皮帽,呢帽上多插羽毛作为装饰,夏天则戴花头巾。

  俄罗斯族妇女的头饰有独特的风俗,而且颇为讲究,婚前婚后界限森严:姑娘梳辫子时,要同时把彩色发带和小玻璃球编在辫子里,辫子长长地下垂,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的独辫被两条辫子取代,盘于头顶,再用头巾或帽子罩上。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头饰有严格的区别。少女梳一条长长的辫子,并在辫子里编上色彩鲜艳的发带和小玻璃球,头发可以露在外面。已婚妇女则先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盘在头上,再用头巾或帽子把辫子裹在里面,头发不能外露,尤其是在长辈面前更要注意,否则就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

  

  在民族服装中,俄罗斯族女子的装饰品主要有披肩和腰带。披肩有两种样式:三角形和正方形,上面印着鲜艳的大花图案。除披在肩头外,俄罗斯女子还常把披肩包在头上,作为头巾使用。俄罗斯人认为腰带不仅能保暖,还能保佑平安,因为腰带象征太阳光的圆环状。在民间,未来媳妇送给公婆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腰带,所以俄罗斯女子从少女时代便学习刺绣和缝制腰带。

  俄罗斯族的民族服装色彩鲜艳,宽大,这和俄罗斯民族的生产、生活有关,也体现了俄罗斯族人豪迈的性格。

  【毛南族服饰】喜带花竹帽:新娘少顶花竹帽,伴娘也觉丑三分

  毛南族的服饰,据性别、年龄、季节用途和社会地位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和样式。

  

  女装,最大的特点是镶有三道黑色花边的左开襟上衣和裤子。衣服大多数是青色成蓝色的布料,配上银饰和顶卡花,个个婀娜多姿。姑娘们还系上一小块长方形的围腰,上边绣着美丽的花纹图案。

  毛南族妇女爱穿绣鞋,有“双桥”、“猫鼻”、“云头”等三种形式:“双桥”鞋用红、绿两种颜色,在鞋面上镶成两条花边,象两座石拱桥横跨河面,也象一对彩虹吸水,因而得名。“猫鼻”鞋用五色花带,在鞋面上构成勾头的鞋面绣有云藕图案,文静大方。这些精致的绣花鞋,通常放在箱子里保存,赴喜宴和走亲时才拿出来穿。平时在家穿黑色布鞋。毛南人走远路、赶圩多数穿草鞋。草鞋有用竹壳、竹棉和禾米草编织而成。

  

  毛南族的银器饰物给妇女增添了光彩。除了银手镯外,还有耳环、银项圈、银麒麟、银环、银簪、“五子登科”、帽饰、银颤花、银钗、银梳等。青年妇女戴上耳环,表示已出嫁或订婚了,小孩戴银锁驱邪禳灾。

  毛南族女子出嫁后包青头帕,露出头顶。外出走亲访友,喜戴花竹帽。花竹帽与一般的斗笠不同,是一种当地产的黄金竹和黑亮的墨竹薄片精工编制而成的,称为“顶卡花”,或“顶盖花”,意为“帽底编花”。

  

  “毛南地区三件宝”之一的花竹帽对于出嫁的毛南族姑娘意义重大,当地流传的,《叮嘱歌》:“哪个姑娘耍出嫁,买花竹帽晟要紧。被帐鞋盆放其次.先看竹帽新不新,新娘少顶花竹帽,伴娘也觉丑三分。满身绫罗缺这个,莫想跨进婆家门。”用做编制竹帽的篾片细如发丝,表层用720片分蔑,里层用360片分篾,编成扰如锦缎似的多层繁花的竹帽,工艺价值很高,成为毛南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珍贵礼物。

  男装称为五扣衣,也同女装一样开右襟,但不镶花边。它的特点是有五颗晶亮的铜扣,所以毛南语称“骨娥妮”,意即五颗扣的衣服。领扣一颗,右襟三颗,和领扣垂直相对,安在肚脐位置,下面开襟。衣服口袋和女装一样。缝在右衣襟里不外露。盛装时头缠黑头巾,长约八尺。从左至右有规律地缠在头上,头巾一端有布须,露出头顶,走起路来,布须抖动,它象小羊角,故称羊角巾,毛南话叫“挂爪”。盛装时腰缠八尺长的黑色腰带。腰带的两头用红、绿、黄、蓝、白绒线镶成锯齿形的布须。缠腰进两头有颜色的布须外露,下面穿宽筒裤子,脚穿白底黑面的布鞋。显得英俊,虎虎生气。

  男女衣服颜色喜欢蓝青定自染的青色和蓝色,很少穿黄色和白色,只有孝服用白布缝制,忌穿白色衣服串门。服孝男女穿白衣,要进别家时,要把白衣、白巾脱于门外才能进屋,否则主家认为兆头不好。

  【塔吉克族服饰】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红白相间象征纯洁与忠诚

  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 

  塔吉克族妇女无论老少,一年四季头上都戴一顶“库勒塔”帽。这种帽子是圆形硬壳,顶部和帽沿四周都绣有精美的图案,戴在高鼻梁、大眼睛的塔吉克族姑娘头上,犹如顶着一个花篮。有的还在帽子上蒙一块长长的红色、粉红色或是黄色头巾,走起路来随风飘动,别致而又迷人。

  

  库勒塔帽几乎成了塔吉克族妇女的标志,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独树一帜。

  到了冬季,她们还在圆帽沿里衬些棉花或是驼绒,再增加后围保护脖子不受冻,这种叫“谢依达依”的冬帽仍然是花团锦簇,后围和帽沿的四周,都布满了花卉和图案。

  塔吉克族帽子的花纹图案千变万化,几乎没有哪两顶帽子的图案是雷同的。在黑色的绒布上,绣红、黄、绿和蓝色的花纹图案,颜色十分艳丽。

  

  在塔什库尔干县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红色,有红色的地方就有塔吉克族妇女。

  塔吉克族妇女喜欢穿连衣裙,年轻人则都穿红色的连衣裙。有的是纯红色,有的红布上印小白花,有的在裙摆上也绣有花,虽然裙子质地和花纹略有不同,但远看仍是一片耀眼的红色。

  红色被认为是青春的象征,充满了活力,身材修长的塔吉克族姑娘穿上红色的连衣裙,更加显示出蓬勃朝气和曲线美。

  在红色的连衣裙上还套有黑色坎肩或是外衣,讲究在衣领、胸前、袖口等处绣花。塔吉克族妇女不仅重视胸前、领口、袖口的装饰,还爱在身后的长辫子上缀串珠、银元扣、宝石等,光彩夺目。

  红白相间:纯洁与忠诚

  塔吉克族妇女的服饰有已婚和未婚之区别。已婚妇女外出时常系三角形绣花腰带,老年妇女则留一条辫子,中年妇女留鬓发,未婚姑娘不留鬓发,辫子上常以小铜链或银链连结在一起。

  

  

  无论是小姑娘或已婚的妇女,都讲究佩戴首饰。塔吉克族女性的首饰硕大,有的老年妇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圆形大银饰,直径约有十几厘米,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塔吉克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新郎和新娘的装束了。新娘除了戴库勒塔帽外,还要在帽子前缀一排叫做“斯力斯拉”的银色小链子。

  两耳坠着长长的耳环,颈部戴几排硕大项链,把脖子围得紧紧的。辫子上饰流苏或白扣、银元,手上还要戴手镯、戒指。

  除此以外,新娘头上还要蒙一条长长的红色或黄色头巾,外穿红色长大衣,还要系上红白相间的手帕。

  婚后,这种新娘的装束至少要保持一个月,所以在大街上看到穿这种新娘服饰的年轻妇女,都还在蜜月中哩!

  新郎的帽子上要缠红白相间的布。红色表示热烈,白色表示纯洁,红白相间,表示新人对爱情的纯洁和忠诚。新郎外穿绣花长袷袢,内穿绣花衬衣,腰间系绣花腰巾,脚登紫红色的“乔鲁克”靴,两手的无名指戴上戒指,并要系上红白相间的手帕。

  新郎和新娘这种大气、富贵的装束,被塔吉克人称为“国王”和“王后”,受到人们的尊敬和青睐,同时也表达了新郎、新娘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决心。

  男人的“吐玛克”

  

  在提孜那甫乡二村几乎是清一色的塔吉克族居民,男人头上都有一顶“吐玛克”。吐玛克是塔吉克族男人的一个重要标志,连男孩子也戴吐玛克。

  “吐玛克”据说是“皇冠”的意思,人人戴帽是对先人的尊敬和纪念,所以延续下来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

  吐玛克的里子是用黑羔皮做的,皮帽的顶部和四周是用绒布,帽顶上用红线绣有一圈一圈的花纹,做工十分考究。

  皮帽的里面是黑羔皮,十分保暖,老年人和青年人的皮帽在选用绸料颜色和花纹方面有所不同。小孩的皮帽用白色绸子作面,里面仍然是羔皮。无论哪种皮帽,帽沿都可以放下来,天冷时,帽沿可护住脖子。

  男人除了讲究戴吐玛克外,还讲究穿“袷袢”,即一种无领、无口袋、无扣的长大衣。在恰袢的领口边、袖口、背后都绣有花卉和图案。恰袢的腰间还要系一块三角形的腰巾,腰巾上也绣有花纹和图案。脚上还穿上一双紫红色的乔鲁克靴,看起来很英武。

  【拉祜族服饰】以黑色为主,喜佩银器

  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泡,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拉祜族男女过去均喜欢剃光头,但未婚女子不剃,婚后妇女要在头顶留一绺头发,曰:”魂毛”,以示男女之别。现在多数青年女子已蓄发梳辫,偏远山区的拉祜族妇女仍保留剃发的习俗。他们认为剃光头卫生、舒适,又是妇女美的标志。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极富民族特色。拉祜族男人多数穿黑色或蓝色无领对襟短衣,青年人还要配上一件黑面白里的褂子。年纪大一些的男人,都穿无领开襟短衫,老幼都穿裤管很大的斜拼裆长裤。成年男子往往还要配戴一个烟盒和烟锅,身挂一把长刀。头戴帽子,也有全包头者。帽子是用六至八片正三角的蓝黑布拼制成的,下边镶一条较宽的蓝布做边,顶端缀有一撮约十五公分长的各种颜色的线穗垂下。现在,有不少人戴便帽。

  

  拉祜族妇女的服饰大体有两种:一种是黑色或蓝色右斜襟长袍,高领,衩开得很高,衣领边、袖口、胸襟、裤管边均用白、黄、蓝、绿、红等色布条或丝线镶成拉祜族人民喜爱的各种图案,且嵌有银泡。有的下穿统裙,有的下穿黑色长裤。另一种是开襟很大,几乎像对襟,衣边缀有花布条纹,无领,小袖口,衣长只齐腰节骨的短衫。短衫里面,穿一件白色汗衫,露在统裙上面。穿着这两种服饰的妇女,都头包四公尺长的黑色包头,在包头两端缀以线穗,有的则是包大毛巾。穿长裤的妇女,冬季多数小腿都套腿套,小腿套两端都用色线绣上花纹。头缠蓝色或黑色布包头,有时,姑娘们包头上加一块折叠的白底印花毛巾。年轻女子还饰佩耳环、手镯等。

  

  但是在节日里,妇女都穿花边衣服,头裹黑色包头或大毛巾,男子戴帽或裹黑色包头。男女均喜戴银质项圈、耳环、手镯,妇女胸前还多佩挂大银牌。

  节日或盛装时,男女均喜长方形的背袋。背袋系自织的青布或红白彩线编织而成,袋上饰有贝壳和彩色绒球。男女青年恋爱时除赠送绣荷包、腰带外,背袋也是定情物。

  【怒族服饰】服饰色彩“画龙点睛”,彩色珠链串出来的美丽腰饰

  

  阿龙和若柔支系的女装均有腰饰。其中,若柔支系因长期和白族共处杂居,故服饰基本上和兰坪白族相同。阿龙支系则由于受藏文化影响较深,其女性服饰和藏族女装有部分相似之处。阿龙妇女一般内穿长及小腿的浅色上衣,外着长及臀部的深色领褂,腰系几乎拖地的竖条彩花围腰,而宽约3寸的腰带则为彩色横条花纹,在整个服饰浓淡深浅的色彩对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胸饰一般采用彩色串珠项链,头饰则为红白相间的缨穗。

  【傈僳族服饰】宛若画中——傈僳族女人的衣裙最美

  

  傈僳族男子服装多为上穿贴身对襟花麻布或黑布、蓝布缝制的长袖圆领短衫,外穿麻布或棉布长衫,长衫上一般织着黑白相间的横纹,白色纹比较宽,黑纹细如线,衣袖上镶有黑边,长衫垂过双膝,开大襟,没有扣子,穿上后,在腰间系一根线织布带。有的人还在带子上缀一些装饰物。下身穿麻布或布缝制的宽大裤子。头上以青色、黑色或红色布作包头。一些富有的人或长者,会在左耳戴一串珊瑚或玛瑙耳坠,以示尊贵。成年男子普遍喜欢腰左佩长剑短刀或砍刀,腰右挂箭包,箭包多以熊皮、猴皮制成,也有的直接以竹筒为箭筒。故有“傈僳汉子弯弓不离身,刀不离腰”之说。过去由于生活贫困,傈僳族男子大多赤足,现在胶鞋已很常见,皮鞋、运动鞋、旅游鞋也为年轻人所喜爱。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非常美观,按照各地所穿着的服饰颜色的差异,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三种,聚居在云南怒江州一带的白、黑傈僳妇女普遍穿右衽上衣,麻布长裙。已婚者耳戴大铜环或银饰,长可垂肩,头上以珊瑚,珠料为饰。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绒系辫。有些妇女还喜欢在胸前佩一串玛瑙、海贝或银饰,并在海贝上刻有简单的横竖纹或钻以小圆孔,傈僳语称这种胸饿叫做“拉白里底”。泸水县一带的黑傈僳妇女则不穿长裙,上衣右衽,腰间系一小围裙,长裤,青布包头,耳戴小珊瑚一类的饰品。永胜、德宏一带的花傈僳服饰更为鲜艳美观,妇女均喜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许多花边,头缠花布头巾,耳附大铜环或银环,裙长及地。行走时摇景物曳摆动,显得婀娜多姿,优美迷人。

  

  “槟榔江的流水最清,傈僳族女人的衣裙最美”。每当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之时,那些傈僳姑娘穿着鲜艳夺目的花衣裙走来走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当她们赶着牲畜上山的放牧,那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翠绿的山野牛羊跑,加上傈僳姑娘五彩缤纷的花衣裙的点缀,会给人一种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感觉。

  【达斡尔族服饰】毛皮制品,实用与美丽的完美结合

  

  达斡尔族男装早先多穿皮衣,冬季穿绒毛厚的狍皮袍叫“德力”,下摆前后开衩,又轻又暖,便于骑马。春秋季节穿毛短毛稀的狍皮衣“哈日米”,皮板厚实,挡风耐磨。夏天穿光板皮衣。寒冷时下身穿带毛皮裤,天暖时穿光板皮裤或穿单布裤套上皮套腿。久居海拉尔地区的达斡尔人则多穿羊皮衣服。随着棉布和质地良好的衣料传入和增多,皮衣已不多见。

  帽子:过去冬季普遍戴狍头皮帽子,用狍头皮毛朝外作帽盔,兽耳向上挺立,嵌入两只眼睛,用狐狸、猞狸皮做帽耳,防寒耐用。猎人戴此帽可起伪装作用,便于接近野兽。温暖季节多数人愿戴毡子礼帽。现在都戴市场上出售的帽子。

  靴子:传统靴子有三种:“奇卡米”,用狍腿皮拼缝靴面,用鹿脖子皮做靴底,里边穿狍皮袜子,垫乌拉草,轻暖柔软,最适涉雪,猎人愿穿这种靴子;“斡洛奇”,布腰布底或是皮底,是春夏秋穿用的便靴;“得热特莫勒”,布腰皮底有长绑带,里边穿毡袜垫乌拉草,系扎绑带不进雪,轻暖,适合冬季劳动时穿。还有皮底、犴腿皮拼缝的靴子。

  

  手套:冬季戴,只有一个大拇指的长腰皮“手闷子”,用细皮条扎胳臂上,手腕处有一道开 口,必要时能从开口处伸出手。冬季劳动时戴长毛皮套袖,可防止冻手,劳动操作也很方便。

  腰带:过去达斡尔族男子都喜欢扎腰带,而且要佩挂烟具和火镰。近些年已很少见。

  女装:达斡尔族妇女多数穿布料衣服,根据不同季节穿棉、夹、单布料衣裤。青年妇女愿穿浅蓝色,中年人愿穿蓝色。每个妇女在结婚时都要做几件面料较好比较华丽的服装,外面罩艳色大绒长坎肩,穿绣花鞋,戴头饰、耳环、手镯、戒指等装饰品。衣襟上佩带绣花荷包和手绢,为老人或客人敬烟时用。老年妇女愿穿深素色服装,外面罩黑色大绒短坎肩,穿黑色布鞋,头戴黑大绒头匝,中间嵌有色玉宝石。中、老年妇女劳动时多用白毛巾包裹头发。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达斡尔族的服装除一些老年人穿长衣外,多数人普遍都穿当今流行时装,民族服装只是在节庆时用。

  【独龙族服饰】野生植物织出来的条纹美丽

  

  独龙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河谷地带,一部分散居在怒江峡谷和维西县。有关独龙族的史料中文献记载较少。元代史籍中称为“撬”,清代以后称为“俅人”,他称“俅帕”、“洛”、“曲洛”等。独龙族没有文字,常用刻木记事方法进行通信联络。建国以前以刀耕火种农业和狩猎为生产形态,尚处在原始的父系家族公社解体阶段。建国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意定名独龙族。

  

  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的时间较晚,之前,独龙人常以兽皮御寒树叶遮羞。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后,纺织便成了独龙族妇女的主要劳作形式,她们常以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为原料捻线织布,用野生植物为染料染线织出图案花纹,当地称独龙毯。独龙毯白天为衣晚上当被,穿着样式分场合而定,劳动、节日、喜庆、生活着装的样式各有不同,习惯穿法是,将独龙毯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于右肩上方打结,袒露左肩右臂。独龙族妇女的装饰,头部戴耳环(独龙语“鸣尔锲”)一般用藤篾或银制作,颈部佩戴珠子(独龙语“额咯”)数串,色彩各异按个人喜好配戴,女子腰间系数十道染色的细藤圈作装饰,男子服饰较简朴,皆披毯为衣。男女皆裹绑腿,防止虫蚊叮咬和挎一个用藤篾精制的小篾篮(独龙语“达戈”)盛物。男子喜挎弩箭、腰刀,显得粗犷强悍。

  建国后,随着现代文明的传入,独龙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独龙毯的制作已由野生植物纤维改变为棉线和开司米毛线纺织,现在的独龙毯色彩艳丽,美观结实,纺织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独龙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

  走近原生态的回族服饰

  很少有人注意到,回族服饰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宋人的笔记中,就有回族男子头缠“戴斯他尔”(缠头)、戴白帽的习俗。上千年过去了,回族的服饰经过许多变化,但一些带有伊斯兰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服饰,还是被保留了下来,而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吴忠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办公室的郭建申,20年来无数次深入回民聚居的农村,了解他们的服饰特色和民俗风情。他向记者介绍了原生态回族服饰的特色。

  头饰

  

  在回族服饰中,保留至今、最有特色的要数头饰了。

  男子主要是戴平顶的白布制作的圆顶无檐白帽或黑帽(也有不同教派的回族男子戴六棱帽,颜色有黑、白、蓝色)。耳套、缠头(礼拜用的戴斯他尔)。白色帽子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料子制做,还有用白棉线钩制的;黑色是用平绒、花达呢做的,也有用粗毛线钩的。有的白帽上印有精美的几何图形和阿拉伯文字,表示修养和受到尊敬。

  除了戴白帽外,有些也用白、黄色毛巾或布料缠头,即戴斯他尔(波斯语音译,意为清真寺的阿訇或教长头上缠的布)。相传穆罕默德在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戴斯他尔礼拜。戴斯他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有许多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过去回民头缠戴斯他尔的较多,现在多数头戴白帽,只有清真寺里经常上寺礼拜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缠头。

  旧时,回族男子爱戴一种风翎帽。这是一种从头顶至耳朵上面开叉,三片扇形的圆顶帽子。从耳朵上、后脑上部开叉的三片布面,左右两侧的布面垂到下颚,脑后的布面则拖到脖根至肩头,左右两片搭裹住两侧脸庞。有的内装棉花,有的缝制毛皮,冬天保暖,夏天扇风,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如今这种帽子在生活中已经见不到了。

  回族女子有戴盖头的习俗,除此之外,还戴立邦小口白帽、圆顶撮口白帽、头巾、抓缟子(如今已不多见)。

  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从《古兰经》上的规定“令她们把头巾垂在衣领上”而来,意思是把头发、耳朵、脖子等都遮盖起来,集中精力礼拜,眼不观邪,耳不听邪,口不说邪。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些回族地区妇女的普遍服饰。

  盖头一般有3种:年轻女子爱戴绿色盖头,清新秀丽;有些女子结婚后戴黑色盖头,显得清雅庄重,但有些女子到了老年仍然戴着黑色盖头,这表示即使她失去了丈夫,但对丈夫的感情很深,不愿考虑再嫁,周围的人一看她盖头的颜色,就知道她的心意;老年人多戴白色盖头,显得清净洁白。

  过去,一些年轻女子多戴圆顶撮口白帽(其实这是回族女子真正戴的帽子形状,现在已不多见),有的旁绣花朵,显得灵巧素雅,俊俏秀美。同时,老年妇女冬天多戴黑、褐色头巾,夏天搭白纱巾;中年妇女冬天戴红、绿、蓝色头巾,夏天戴轻薄红绿纱巾。

  服饰

  

  回族男子喜欢穿白衬衫、白布大裆宽松裤、长袍、袍子(准白)、马甲(坎肩),颜色多为白色、毛蓝、黑色。

  准白:阿拉伯语音译,即“袍子”、“长大衣”。这是回族满拉、阿訇和回族老人喜爱的服装。有单、夹、棉、皮4种。

  坎肩:是回族男子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民根据不同的季节,穿不同的坎肩,有夹的、棉的,还有皮的。既可当外套,又可穿在里面。回族男子的坎肩,装饰工艺比较简单,在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使衣服各边沿平挺工整,突出服装造型的线条美,同时,用相同的衣料做小包扣,显得雅致。皮坎肩选料颇讲究,要用胎皮和短毛羊皮,缝成后轻、柔、平、展。

  回族女子的传统衣服样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大襟衣服、对襟衣服,但装饰内容却比较丰富。少女和媳妇很喜欢在衣服上嵌线、镶色、滚边等,有的还在衣服的前胸、前襟处绣花,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大襟衣服是在右边扣扣子,纽扣是自己用布料制作的,因此做起来比较费工时。回族女子喜欢在鞋头上绣花。袜子主要讲究通跟和袜底,遛跟袜大都绣花,袜底多制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绣花的。

  回族女子还喜欢穿上腰大裆棉裤、单裤、裹腿、绣花鞋。结婚时的婚嫁服有喜衣、踹(音同)蛋鞋。而冬季,不分男女老幼,都穿二毛裹皮衣裤、抄袖,纳底千层鞋、虎抱头鞋、毡窝窝、老滩羊皮袄、皮坎肩等。回族女子的衣服颜色多数素雅、洁净,老年人多穿着黑、蓝、灰等;年轻人喜欢穿鲜亮的,如绿、蓝、红等。

  传承

  

  在吴忠市上桥乡瓜儿村,记者见到了出生于1912年的回族老人哈秀英,她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裁缝。回族人穿的老式衣服,没有她不会做的。她从7岁开始跟随母亲哈杨氏学做针线活,解放初期被编入合作社缝纫组做衣服,改革开放后在家里为回族群众做衣服,至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手艺好,四邻八乡的回族群众都来找她做衣服。

  哈秀英老人说,平日里做得多的都是大襟衣服、大裆裤,由于是纯手工缝制,大襟衣服、开襟衣服一般一天只能做一件。大裆裤一般一天能做两条。除了衣服,老人还能做回族女子的盖头、鞋,还会在鞋头上绣花。

  四五年前,做了一辈子的针线活的哈秀英老人的眼睛彻底看不清了,不能做针线活了。她把手艺传给了女儿马介兰。马介兰对做衣服也很有兴趣,她说:她们最拿手的是做老式回族服装,新式的一般不做。

  马介兰介绍:就像唐装等民族服装又流行起来一样,最近这一二年,回族传统服饰又流行起来,经常有人找上门来要求做个布扣对襟衣服,中年人来做一件大袍、老年人做大襟衣服等。如今,马介兰干这个裁缝活也已经是四五十年光景了,眼睛花得已经看不清针脚,无法继续做衣服了,她又将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媳。

  在瓦梁沟村,记者还见到了靠自己摸索学会了刺绣的李兆元老人。李兆元今年65岁,年轻时因为爱好,自己学习画图样,竟然练出了栩栩如生的刺绣手艺。自己家的枕套、孩子穿的围兜、衣服,都有他的刺绣作品。甚至朋友结婚时,都能得到他刺绣的龙凤呈祥的枕套作为贺礼。在东塔乡穆民新村村民杨海学家里,就保留着一对40年前结婚时李兆元送的枕套,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没舍得用过。

  在吴忠市,还有马占华、马秀英等15位会刺绣、裁剪、制作回族服饰的手艺人。除了这些已经受到保护的民间艺人之外,在吴忠市还有一家以制作回族服饰为主的民营企业,生产回族人民的生活服装的同时,也担负着传承回族服饰文化的重任。

  【新疆鞋靴】古代先民的鞋靴:形制新颖独特

  鞋子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被泛称为“足衣”。鞋子对推动人类服饰的改革、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注重于实用,同时有着装饰审美功能。

  新疆原始居民穿靴早于穿鞋。靴子是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多为皮革制成。罗布泊地区铁板河古墓出土的“楼兰美女”所穿的生兽皮靴,是我国时代最早的一双皮靴,已距今3800余年。皮靴尖部开口,靴面、靴帮、靴底分件缝制,并且把摩擦原理用于靴底当中,是我国鞋靴史中的珍贵资料。小河墓地出土的一具女尸所穿的一双短腰皮靴,保存得十分完整,距今也已3800年左右。靴高19厘米,底长27厘米,用牛皮制成,由靴底、靴面前部、靴后三块皮子缝制。棕色毛绳穿过靴口两个侧孔,将靴腰束紧。这双皮靴十分重视装饰性,靴面正中涂有一道红线条,中央皮上穿5股红毛线,其中3股捆扎羽毛,可谓美妙绝伦。

  

  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新疆先民的缝靴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人们开始用熟皮制靴,制靴工艺已程序化。哈密五堡古墓出土的一只3000年前的皮靴就具有这一特征。这双保存较好的皮靴,帮、底用牛皮,靴统用羊皮缝制,靴底用三层牛皮,结实耐磨。

  

  考古工作者在鄯善县苏贝希古墓发现的长筒靴子十分奇特,用兽皮缝制,毛朝外,靴筒口超过膝盖,皮靴内套质地柔软的毛布裤子,裤口系有毛线编织的带子(裤子与中原古代居民穿著的胫衣相似),使裤子与皮靴连为一体,这种奇特的靴子应是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设计缝制的,在寒冷的天气外出时,起到御寒的作用。特别是初春时节冰雪溶化,人们淌水过河时穿著这种长筒皮靴十分实用;也有可能是在狩猎时,为了保护腿部免遭野兽咬伤而设计的。

  赵武灵王在引进胡服的同时也引进了靴子。为了作战的需要,他们用骑兵战术代替战车。与鞋履相比,靴子更适合于骑乘。《释名》中曰:“古有鞋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中华古今注》曰:“靴者盖西胡服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其制短革軪黄皮。”可见当时的靴子为短腰靴,后改成长腰靴。穿用靴的制度到唐代才有变迁。《陔馀从考?着靴》条曰:“朝会著靴,盖起于唐中叶以后。”这时的靴子,根据尚书令马周的建议,被改为短统,用于百官常服,有时还兼用于朝服,连朝见天子也不例外。

  汉代西域鞋靴制作工艺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有毡鞋、毡靴、皮鞋和皮靴,还有史籍中记载的“织成履”。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楼兰孤台墓葬中发现的一只革靴,形制为半腰形,内衬毛毡,用麻线缝制,整体上看皮靴十分牢固,也比较规整,皮质精良,从中看出随着汉代畜牧业的发展,当时西域皮革的鞣制技术和制靴工艺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于皮鞋,汉文史料记载颇多。皮鞋也称“鞮”,未经鞣制生革制成的皮鞋叫“草鞮”,用熟皮鞣制的鞋履叫“韦鞮”。洛浦县山普拉汉墓出土的皮鞋多是用鞣制较好的熟皮缝制,这里出土的一双儿童皮鞋,除鞋底已失以外,其它部分保存得十分完好,皮面毡里,腰高8厘米,底长17.5厘米,用熟皮和动物的筋做线缝制,形状十分规整。

  

  精绝国人穿著的鞋履重视装饰效果。1995年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一双红地晕间缂花靴的样式十分独特。此靴长29厘米,高16.5厘米,形制为短腰,整个靴子用皮、毛褐、绢、毡等多种材料缝制,特别是靴面中央在白地上织有并蒂花卉图案,起到了锦上添花的装饰效果。靴子构思巧妙,形制新颖独特,是新疆古代鞋靴中的又一精品。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这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诗句。丝履为古代男女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鞋子。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东晋时期的一双织成履,就反映了当时较高的制鞋工艺水平。墓中同时出土升平11年(公元367年)和升平14年(公元370年)的文书,可知它是东晋时期的遗物。履长22.5厘米,宽8厘米。履底、帮、里是用麻绳编织的。鞋面由褐、红、白、黑、蓝、黄、金黄、绿等八种颜色的丝线织成各种花纹和云纹。帮面上还有“富且昌、宜侯王、天延命长”十个隶书汉字。这双织成履流露出中原鞋履的风范,履底、履里、帮面编制的都非常精致,是中国古代鞋履中的瑰宝。

  南北朝时期的靴子实物见于尉犁营盘古墓之中,营盘出土的一双彩绘刺绣靴子,靴底为皮革,靴面是麻布质地,靴内衬柔软的毛织物,使整个靴子显得比较厚实,靴面、靴筒绣有红、青、黑、蓝等色彩的云朵纹样,像这样具有强烈装饰风格的靴子,在我国唐代以前,实不多见。

  从考古发现资料来看,唐代西域女子的鞋履可分为高头和平头两种形制。高头履又称翘头履,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屏风画《仕女图》中的女子,所穿的鞋子就是翘头履,鞋头上翘,并饰有花纹。这双云头锦鞋的鞋面、鞋头、衬里都采用了高级面料,特别是衬里用蓝、绿、绯红、绛、蛋青、白、黄七色织成彩条花鸟流云等纹饰的经锦,其中蓝、绛、绯红、蛋青四色彩条晕间。这是目前唐代彩条中显花的最华贵的晕间彩锦品种。鞋面是华丽的变体宝相花纹,鞋头用一种由大红、粉红、白、墨绿、葱绿、黄、宝蓝、墨紫八色丝线织成的斜纹锦,图案为红地五彩花,以大小花朵组成团花中心,绕以珍禽异兽,卷云行霞,间以瑞草散花,外侧又杂置折枝花和山石远树。鞋头呈高耸的云头状。这双云头锦鞋充分显示了唐代中期织锦、配色、显花三者结合的显花艺术水平,是唐代衣物中极为罕见的精品之一。

  唐代西域女子穿着的平头鞋有麻、蒲、皮等多种质地。用麻线编制的鞋子称作麻鞋,又称线鞋,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双麻鞋,用粗麻绳编织成厚底,由细麻绳编织鞋面。鞋面结构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状,与现代的凉鞋相似。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围棋仕女图》中的几位侍女也穿了这种麻鞋,说明麻鞋是唐代西域居民普遍穿著的鞋子。麻鞋并不是西域的传统鞋履,应是从内陆输入的。但内陆的线鞋,不同于《围棋仕女图》中地位低下的侍女所穿的麻鞋,而是京城里贵族妇女时尚的奢侈品。穿麻鞋的形象在唐代绘画作品中有诸多反映,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中的宫女们,全都穿着麻鞋。此外陕西长安唐韦泂墓出土的石刻以及西安唐代李爽墓出土的壁画上都有穿麻鞋的形象。

  阿斯塔那唐墓中还发现了蒲草编织的蒲鞋,这种鞋子也是由中原传入的,多为百姓暑天所穿。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也可以看到当时蒲鞋的具体形象。

  皮鞋与麻鞋、蒲鞋相比,十分耐穿,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8双皮鞋,鞋底用粗麻线编织,鞋面用皮革,鞋内衬毡,用麻线缝缀,显得结实耐用,应是当地工匠所制。

  唐代西域靴子实物十分少见,多见于绢画、石窟壁画和草原石人,如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出土于吐鲁番古墓的《树下人物图》中的女主人,穿的就是一双黑皮靴。西域女子舞蹈时也穿皮靴。受西域文化的影响,唐代妇女也有穿靴子的习俗,特别为宫廷舞女所青睐,将这种靴子叫“蛮靴”。如舒元舆的《赠李翱》中云:“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降帷。”穿靴子的妇女形象,在唐人的绘画中也有反映,和这种靴子配套,身上都着胡服。

  唐代西域男子的靴子,比较常见的是长腰靴,靴的质地以皮革为主。如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的木雕胡人俑、戴幞头泥塑胡人俑、打马球俑以及《侍马图》中的牧马人都穿着长腰靴。天王踏鬼俑中的武士所穿的高筒靴子,靴筒上端两侧有扣眼,系带从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带上。1973年阿斯塔那193号墓还出土了一双纸靴,它是随葬的冥衣,通高9厘米,长筒,靴尖到脚背间用麻线缝连,脚踝处用织物扎束固定,并有装饰作用。

  

  靴子是高昌回鹘男子的主要鞋履,穿长袍时,裤子塞入靴内。有的靴筒上端两侧有扣眼,系带从扣眼穿出,再束在腰带上,将靴统吊起。高昌回鹘女子除了穿皮靴之外,还穿一种厚底、鞋尖上翘的花鞋,这种鞋子具有中原文化的特点,曾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反映了汉人穿着习俗对高昌回鹘人的影响。高昌人还发明了“套靴”,就是靴外又套一双皮质的鞋子,这种被现在维吾尔人称之为“喀拉西”的靴子,至今仍在南疆地区广为使用。

  【云南服饰】云南十八怪,四季同穿戴

  对于第一次到昆明的人来说,这个城市首先给他们的奇异感觉之一,恐怕就是大街上的各式穿着了。在一天当中,有人穿轻薄的衬衫短裙,有人穿毛衣和风衣,甚至还有人穿着棉衣或棉背心,五花八门,寒暑凉热,让你分不清春夏秋冬。

  

  难怪人说:“云南十八怪,四季同穿戴”。 细究起来,“四季同穿戴”起码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在一天之内,人们可能同时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二是在一年当中,几乎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四季,即“穿戴无四季”;要么四季同在,要么四季不分的两个极端,成为云南不少地区的穿戴特征,而这种特征的形成主要是由云南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所决定的。 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其气候特征是“河谷盛夏山区春,高原艳秋雪山冬。”滇西北的梅里雪山还是白雪皑皑的时候,滇南的河口则早已是春行夏令了。复杂多样性是云南气候的一大特点,也是云南人在服装上“一天穿四季”的根本原因。从全省范围来看(本文来自通吃岛股票论坛),一天当中,云南各地的服装呈春夏秋冬四季形态。

  

  服装既有实用功能,也有审美功能。从实用的意义说,服装是气候的晴雨表,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服装。从大范围来看,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也可分为热带的、温带型和寒带型三种类型。

  

  南部和西南部的西双版纳和德宏是傣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服装属于热带型的。这一类型的服装窄小紧身,面料轻薄透气,色彩淡雅明快,特别是傣族妇女的服装,被有的学者认为是世界上最美的服装,上穿紧身小背心,外套紧身短上衣,圆领窄袖,下穿长统裙,腰间束银腰带,女性丰满的胸部、纤细的腰部和圆润的臂部在婀娜的步态中显露无遗,裙子长及脚背,裹紧身体,裙子下摆随行走节奏前后扇动,却也“脚下生风”,颇为凉快,非常适合当地炎热的气候。类似服装的还有拉祜族、佤族、景颇族、布朗族、德昂族和基诺族等民族也穿筒裙,比傣族筒裙还要短,多数仅过膝。但面料较厚,色彩也比傣族服装浓烈一些。

  

  往北往东走就进入了温带气候带,服装也呈现出温带的样式来,如白族的服装就是典型代表。白族聚居的大理有四季如春的美名,白族妇女的服装别具一格,上穿白上衣,红坎肩,坎肩又叫领褂,结纽处以银饰装点,腰间系绣花飘带或黑色绣花短围腰,下着兰色宽裤,脚穿绣花“白节鞋”,色彩明快,白红黑搭配非常协调,在苍山雪顶和洱海碧波的映衬下显得素雅美丽。而背心的穿着就颇具温带特点,既可抵挡早晚的凉意,又风凉利索,适合温带的气候特点。 丽江的纳西族妇女上着厚背心,下穿厚褶裙,内穿长裤,系围腰,头戴蓝帽子,背后“披星戴月”羊皮披肩,这种穿着非常实用,劳动起来很方便。而且把民族精神也穿在了身上,它象征着民族的勤劳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

  进入丽江中甸一带,就是滇西北地区了,这里海拔高,气候较冷,因而民族服装也就具有了寒带特征。藏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和普米族等民族的服装宽大、厚实、凝重,便于劳动,又具备御寒的功能。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服装接近藏族,小伙子头戴毡帽,足蹬长靴,腰系彩带,加上他们个子高,模样英俊,浑身上下透着一股英武的帅气。妇女的服装则是上身宽大右襟衣,下着长褶裙,腰系彩色腰带,由于衣服宽大,里面可以穿较多衣服,足以抵挡寒冷的气候。 “山腰百花山顶雪,河谷炎热穿单衣”的景象是云南许多地方的真实写照。从山脚到山头,春夏秋冬全有。由海拔变化而造成的垂直气候特征又是云南气候的另一特点。正所谓“一山有了四季,十里不同天”,使得不少云南人一天之内便穿完了外省人一年的衣服,不得不“一天穿四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服饰介绍
满族服饰—坎肩
民族服饰 (图文解说)4
回族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特色
中国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服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