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一课时)

1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一课时)

课前自主预习

【基础梳理】

1、初中知识回顾:1803年,__________系统的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_______________提出了分子学说。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自我测评】

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

主要化学家

主要贡献

1

德谟克利特(古希腊)

 

2

 

近代原子论

3

汤姆孙(英国)

 

4

 

行星模型

5

 

 

2.归纳:总结出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课堂互动探究

【核心突破】

1.思考:请大家从19世纪回到21世纪,用大家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去分析道尔顿原子论是否完全合理?

 

 

2.问题:科学总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是什么发现发展了原子论的?

 

 

3.描述: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结构

 

 

4.问题: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还未被大多数科学家了解,科学探索就进入新的阶段。是什么突破推进了研究?

 

 

 

课后巩固归纳

【自主练习】

基础题

.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物质可以被无限分割的哲学分析,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论述,然后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和科学分析,提出了原子结构的多种模型。其中一种原子模型与现代原子结构比较接近。提出这一模型的科学家是                                                                                           

A.惠施                          B.汤姆生                   C 卢瑟福                 D 贝克勒尔

2.下列哪些发现表明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①电子的发现;②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④空气组成的发现。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3.最早发现原子不是不可再分的微粒,是因为原子中含有电子,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贝克勒尔         C.伦琴                   D.汤姆孙

4.近代化学史上,最早提出分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 阿伏加德罗              B.道尔顿                   C.牛顿                    D.爱因斯坦

5.道尔顿近代原子论的以下观点中,合理的是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A.①②                           B.③                        C.①②③                   D.均不合理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微粒叫原子

B.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微粒叫原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1.1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7. 1.1是铀元素放射性蜕变产生的αβγ射线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 

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

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

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

 

二.填空题

8.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将恰当的人物或模型的编号填入空格内:

提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是     ,提出物质分割需要条件的是      ,古典原子论的提出者是     ,近代原子论的提出者是     ,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他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是      ,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科学家是      ,他提出的原子结构理论是      ,提出分子概念和相关学说的是      

道尔顿  卢瑟福    墨子    惠施    阿佛加德罗 

汤姆生  葡萄干面包模型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德谟克利特

 

【错题整理】

 

【归纳小结】

 

提高题

阅读材料:

1.2

伦琴抓住了绿光

1895118日傍晚,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正在沃兹堡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做一项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阴极射线实验是在抽空的电子管中,由阴极发出的电子在电场加速下所形成的电子流。)伦琴用黑纸将阴极射线管完全掩遮好,使之与外界相隔绝,然后把窗帘放下,打开高压电源,以便检查有没有光线从管中漏出。突然,他发现有一道绿光从附近的一个板凳射出,掠过他的眼前。他把高压电源关掉,光线也随着消失。奇怪!板凳怎么会发射出光来呢?伦琴马上点了灯,照了照板凳,发现那里摆着的原来是自己做其他试验时用的一块硬纸板,硬纸板上涂了一层荧光材料(氰亚铂酸钡的晶体)

伦琴感到十分惊讶。从阴极射线管中散出的阴极射线有效射程仅有一英寸(1英寸2.54厘米),显然是不会跑出这么远的。那么是什么使荧光材料闪出光亮的呢?伦琴很快意识到有某种崭新的未知光线发生了。这种未知光线从阴极射线管发出,穿过了黑纸包层,射到了硬纸板上,激发了涂料的晶体发出荧光。伦琴为此惊喜万分,再次打开开关,随手拿一本书挡在阴极射线管与硬纸板之间,发现硬纸板依然有光。

1.3

伦琴激动得难以控制自己,一连几天几夜关在实验室里继续实验。他先后在阴极射线管与硬纸板之间放了木头、乌木、硬橡胶、氟石以及许多种金属,结果发现这种未知的光线仍然能够照直穿透这些物体。只有铝和铂挡住了这种光线。伦琴的妻子对于伦琴总是迟迟不回家很生气。于是伦琴把她带到实验室里,把用一张黑纸包好的照相底片放在她的手掌下,然后用阴极射线管一照,拍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冲洗出来的底片清楚地呈现出伦琴夫人的手骨结构,手上那枚金戒指的轮廓也清晰地印在上面。伦琴当时无法说明这种未知的射线,就用代数上常用来求未知数的“X”来表示,把它定名为X射线。伦琴经过了一连七个星期废寝忘食的紧张工作,终于在1228完成了举世轰动的科学报告。

不久,世界上各大报纸都报道了这一重要新闻。这时,有一些物理学家们才开始懊悔自己没有追究实验室内照相底片“走光”的问题。也有的物理学家责备自己把照相底片感光,错误地归于阴极射线的作用结果。还有一位物理学家声称,他发现X光是在伦琴之前,只是由于不愿中断正常的研究工作,而未发表。的确,这个发现完全有条件在20年前的任何实验室完成。可是,如果伦琴对这一“科学的闪光”漫不经心,轻意放过这一重要线索,或是不深入思索,轻率地把它归于任何一种别的原因,那么X光还是发现不了。

请你用50~80字说说自己看过这段材料后的感想。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第一课时)

A 基础练习

.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D

A

D

C

B

二.填空题

8. ④、③、⑨、①、⑥、⑦、②、⑧、⑤

B 拓展与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子结构的发展史
量子力学并没有多玄乎,一文从其古希腊源头彻底讲清楚|文史宴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简史:模型接近于真实而不是真实
物理学史上的微观探索之路
你脑海中的原子模型是什么样的?
“量子力学”的基础,是这么诞生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