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读 | 耳鼻喉常见的胆脂瘤,看这一篇就够了!
可能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胆脂瘤,但是胆脂瘤究竟是什么,它到底是不是肿瘤呢?其实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胆脂瘤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吧。

胆脂瘤也叫表皮样囊肿,珍珠瘤、上皮瘤等。根据胆脂瘤发生的部位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颅内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不同部位胆脂瘤的发病原因也存在一些差异。

颅内胆脂瘤


颅内胆脂瘤是先天起源的非真性肿瘤病变,由有增生能力的包膜和由包膜内层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角化脱落坏死形成的珍珠样、片状结构的囊内容物构成。

右额叶巨大胆脂瘤一例(图片来自MedSci,侵删)

颅内胆脂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5%-2.2%,男女均可患病,发病年龄以20-50岁为主,发病高峰在30-40岁,可发病于颅内各个部位,如蛛网膜下腔、小脑桥脑角区、鞍区等。

由于颅内胆脂瘤的生长速度类似于正常皮肤,其细胞增殖速度约每月一代,因此自肿瘤开始生长至临床症状出现的过程可达数十年。手术切除是治愈颅内胆脂瘤的唯一有效手段。

由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肿瘤大小不同,患者的症状也不同。

颅骨和板障内的胆脂瘤常引起局部包块和颅骨破坏;小脑桥脑角区的胆脂瘤常表现为三叉神经痛;鞍区的胆脂瘤常常引起视力障碍;额颞叶部位的胆脂瘤患者常以癫痫起病;脑室内的胆脂瘤常引起脑积水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耳鼻喉常见的胆脂瘤


由于颅内胆脂瘤发病率较低,我们平时说的胆脂瘤常常是属于耳鼻喉科范围的胆脂瘤,包括外耳道胆脂瘤和胆脂瘤型中耳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外耳道胆脂瘤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EACC)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也称为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表皮病。

由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如果不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外耳道胆脂瘤可延伸至乳突或中耳,有时可累及面神经,导致面神经麻痹,累及鼓膜者可导致鼓膜穿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眼里善良的6种“瘤”,查出来别怕,恶化的几率微乎其微
小耳畸形耳道狭窄流脓意味着什么?
人们谈“瘤”色变?一文认识外耳道胆脂瘤
【病例】右侧中耳乳突炎(胆脂瘤型)1例CT影像表现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耳道胆脂瘤分泌物和耵聍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