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8类【鼻息肉】病变的临床实图,你不一定都见过!

鼻息肉既是一种体征,又是一种疾病,患者长期出现鼻塞、流脓涕和头痛或鼻窦炎症状,就诊检查从而发现鼻腔息肉或(和)其他体征、疾病。鼻息肉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在一般认为慢性炎症,或变态反应性,或感染性,导致鼻窦黏膜的增生和水肿。血管调节机制紊乱,引起息肉基质水分蓄积,有变态反应或特应性患者息肉中的细胞结构发生变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鼻息肉患者初期表现为鼻内有黏性涕、难以擤出,息肉长大则鼻塞加重,可引起头昏、头胀,且易加重鼻窦炎;若病史长、鼻息肉生长过多,可引起鼻外形改变,鼻梁增宽,鼻背两侧隆起,称为“蛙鼻”,偶见眼距增宽或眼球突出。鼻内镜检查见鼻腔有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外形似鲜荔枝肉样的新生物。若发现单侧鼻息肉样病变,则高度怀疑为肿瘤,甚至是恶性病变。鼻内镜检查多可明确息肉的来源部位,而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亦是鼻内镜下行手术摘除,鼻息肉复发率高而术后定期鼻内镜复查更是尤为重要,故鼻内镜在鼻息肉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本篇按息肉发病部位的概率高低予以详细介绍。

鼻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表面光滑灰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荔枝肉状半透明肿物,触之柔软,不痛、不易出血。

鼻内镜检查常提示鼻息肉起源于筛区,最常见的起源部位是筛漏斗、中鼻甲和钩突相贴之处。其中多数患者的鼻息肉起源于筛泡前壁,并突入中鼻道;50%患者的息肉位于额隐窝,也可起源于气化中鼻甲和蝶筛隐窝,蝶筛隐窝息肉常在后筛亦有息肉时受累;前筛处的鼻息肉最少见到鼻腔并发症;仅有8%的蝶窦内黏膜出现息肉样变。内镜检查常见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极小息肉,在CT扫描中显示病变却已很广泛。起源于后筛、上下鼻甲(上下鼻道)的息肉少见;上颌窦-后鼻孔息肉的发病率尚不清楚,其组织病理学与普通炎性鼻息肉相似,其中绝大部分息肉组织起源于上颌窦的后外侧壁,根蒂部常为囊性、少为实性,形成一蒂从自然口或从前囟或从后囟的上颌窦副孔脱入中鼻道,逐渐生长发展至后鼻孔,多见于少年儿童,复发率尤其高。

一中鼻甲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右侧中鼻甲前部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双侧中鼻道分泌物附着,双中鼻甲肥大、前端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中鼻甲头端息肉样黏膜增生、堵塞部分中鼻道

鼻内镜下见左、右侧中鼻道及嗅裂堵满半透明息肉样组织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底较多粘白涕,中下鼻道堵满淡黄色、光滑半透明息肉样组织,中鼻甲表面微小血管扩张。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黏膜慢性充血性,鼻中隔稍左偏,中鼻甲根部见息肉样物。

鼻内镜下见右侧中鼻甲前下端及后端均有息肉样物,中鼻道黄色脓性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左中鼻甲与钩突相交部位小息肉

鼻内镜下见独个大息肉通过小蒂连于钩突与中鼻甲相接的上部处

鼻内镜下见自左侧中鼻道向外“伸出”小息肉无临床意义,然切除钩突后见息肉及水肿样黏膜填满整个前筛。

鼻内镜下见左侧中鼻道息肉最早阶段的表现,即中鼻甲与钩突间的筛泡表面广基水肿形成。

鼻内镜下见大息肉完全阻塞中鼻道前端,将息肉推向内侧后,明显可见息肉源于钩突与中鼻甲上端相接处,广基性蒂部位于筛泡前端表面,导致反复性上颌窦积脓。

鼻内镜下见大息肉向前突出右中鼻道,并将中鼻甲向内推移,且持续挤压鼻中隔而致中鼻甲变薄。息肉广基蒂部位于向内旋转型钩突的游离缘,手术过程中全组筛窦内无病理改变。

鼻内镜下见右侧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呈淡紫色,粘脓性分泌物从中鼻道延及总鼻道,中鼻甲黏膜呈息肉样变、小血管清晰可见。

鼻内镜下见中鼻甲、钩突苍白水肿,嗅裂处息肉样组织堵塞。

鼻内镜下见中鼻甲表面凹凸不平、呈息肉样变

二钩突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左侧钩突尾部息肉样变,左侧中鼻甲肥大,中鼻道少量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源于左侧上颌窦内息肉组织通过位于前鼻囟的副上颌窦口而进入后鼻孔。

鼻内镜下见右侧钩突(UP)黏膜增生形成息肉、遮挡中鼻甲根部(→示)。

鼻内镜下见左侧钩突上端附着部息肉样变,中鼻道少量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左侧钩突息肉样变组织达总鼻道

鼻内镜下见右侧钩突全程息肉样变、堵塞中鼻道

鼻内镜下见右侧钩突息肉样变、下垂至总鼻道,伴脓性分泌物粘附。

三筛窦息肉

鼻内镜下见左侧钩突和筛泡肥大,黏膜水肿、息肉样变,中鼻道少量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双侧钩突和筛泡肥大,黏膜息肉样变,中鼻道少量分泌物。

鼻内术中见一孤立的肉芽型息肉位于上颌窦口,其周围黏膜及其他筛间隔区黏膜显微镜下显示正常,仅单纯切除息肉而不需做额外处理的情况下得到治愈。

鼻内镜下见双侧筛泡肥大、左筛泡下端息肉,伴少量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双侧筛泡表面黏膜息肉样变、堵塞中鼻道前端,中鼻道少量脓性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堵满大量水肿样息肉,诊断为类固醇敏感性鼻息肉,经过短期大剂量强的松治疗,鼻息肉几乎消失。

鼻内镜下见左侧中鼻道后端息肉样物下垂至总鼻道

鼻内镜下见左侧中鼻道后端息肉样物和脓涕

四嗅裂息肉

鼻内镜下见左、右侧嗅裂中部息肉样物

鼻内镜下见鼻息肉起源于左侧嗅裂区,导致嗅觉丧失

鼻内镜下见左侧伸出半月裂孔的局限性水肿黏膜呈息肉样变,后鼻腔的泡沫性分泌物为喷用局部麻醉剂和收缩剂所致。

鼻内镜下见嗅裂处息肉样组织

五下鼻甲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左侧下鼻甲肥大、后端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下鼻甲显著苍白水肿、后端呈息肉样变

鼻内镜下见右侧下鼻甲整体水肿、息肉样变,伴少量分泌物。

六后鼻孔息肉

鼻内镜下见来源于右上颌窦口、后鼻孔处息肉样物。

鼻内镜下见右蝶筛隐窝处息肉样物下垂至后鼻孔处

鼻内镜下见左后鼻孔处息肉样物、根蒂部来源于左上颌窦口。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息肉突入左侧后鼻孔,伴脓性分泌物(后鼻孔像)。

鼻内镜下见2个独立水肿样息肉起源于蝶筛隐窝

鼻内镜下见上颌窦息肉蒂较细,息肉组织经上颌窦副口垂至后鼻孔。

鼻内镜下见息肉从上颌窦口穿出,位于中鼻甲下方,突入鼻咽部。

鼻内镜下见起源于左侧中鼻甲内侧的后鼻孔息肉

鼻内镜下见息肉下端向后延伸入左后鼻孔

七息肉病

严重的广泛性鼻息肉病,囊性纤维化患者的鼻息肉过多而伸入鼻前庭。

鼻息肉术后6月,期间未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鼻内镜下见鼻腔黏膜呈鹅卵石样,息肉样水肿早期复发。

鼻内镜下见弥漫性息肉样鼻窦病,在息肉间有大量胶样粘稠分泌物。

鼻内镜下见异常稠厚黄色粘性液,为乙酰水杨酸三联征之侵袭性的广泛性鼻息肉病。

鼻内镜下见弥漫性息肉样鼻窦病变(阿司匹林过敏性鼻窦支气管综合征)

八出血坏死性息肉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被新生物及坏死组织、痂皮堵塞,活检为黏膜组织息肉样变伴出血坏死。

鼻内镜下见左侧中鼻道陈旧性血性分泌物及呈暗绿色息肉样肿物(出血坏死性鼻息肉)。

鼻内镜下见左侧鼻腔外侧壁向内推移,鼻粘膜充血,下鼻道向内膨隆,经下鼻道活检结果为出血坏死性息肉。

九总结查体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鼻息肉病的诊断,从而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息肉较小、无明显并发症者可保守治疗,以减小息肉、减轻症状为目的;鼻内镜下手术摘除鼻息肉需依据息肉位置、大小及合并症等决定。手术原则是清除病变组织,开放鼻窦,鼻腔鼻窦引流通畅;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定期随访、清理术腔,减少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鼻息肉』西医治疗鼻息肉
鼻息肉、鼻窦息肉或鼻窦炎CT诊断学
名医干祖望创制:4味药雾化方,治“鼻息肉”效果好
读懂185种疾病信号:人体预报手册(第一部分5)
这个息肉尽量不要手术,后遗症很大,很多人出了问题还不知道原因
【读片时间】第0593期:鼻腔息肉伴慢性鼻窦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