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粮期货程龙云:谈近期油脂油料市场走势

中粮期货程龙云:谈近期油脂油料市场走势

2012-06-01


“期货讲坛”栏目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和讯网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加强期货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科学分析相关品种、理性参与期货交易并严格控制相关风险。5月31日中粮期货程龙云谈近期油脂油料市场走势。


中粮期货 程龙云


  11/12年度南美减产炒作结束 国际大豆价格应声回落


  程龙云:感谢主持人,感谢和讯网。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这样一个报告的分享,分为五个部分,主要还是就国际豆类、国际棕榈油、油菜籽,以及中国的消费等这几个角度来看一下油脂油料市场。


  国际大豆市场是市场关注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行情最显著的品种,它的走势对油脂油料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从去年的11月份开始到目前为止,整个的大豆市场一直牵引着整个油料市场的走势。现在就把大豆市场的供应基本面来做一个分析,我想大家都清楚,大豆市场当前的一些基本面的情况。我们把它分为陈作市场和新做市场两个沙场来分析,这样会更清楚一些。先回顾它的过去,再展望它的未来。第一部分是国际大豆的陈作,或者说回顾。


  我们看到本轮大豆价格的上涨是从11月份开始,一直到5月2号见底,一直延续这样下跌的行情。主要原因就是陈作,南美大豆的减产,从9、10月份南美大豆的播种开始,到南美的生产关键期开始,一开始有预期,从预期成为现实,从现实到减产,减产的量不断的下调,然后推动价格的上涨。我们来回顾一下。


  从USDA和市场给出的平衡表来看,截止到5月10号的平衡表的数据,整个的南美大豆是1950万吨,最后会定格在1950万吨到2000万吨左右,这样整个南美大豆的减产周期算是结束,整个南美大豆的产量也最终定格。这个期间恰好是CPO推大豆价格上涨的阶段。这样的行情我们似曾相识,主要是在2008、2009年度,2008年的10月份也是因为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减产,导致的价格的上涨,当时的情况也是在11月份、12月份的见底,也是在5月份见高点。我们对比这两次的减产幅度以及过去的减产幅度,价格的反弹幅度,和对未来的影响,我们对比发现,尽管今年大豆减产的幅度不及2008、2009年,当时的减产幅度在2550万吨,推动大豆价格的上涨49.6%,从783美分一直到了1172美分,这是美豆的指数。今年的反弹幅度大概在30%,从1108到1451,这是美豆指数的价格。


  单从价格增长幅度来看,确实是不如2008年、2009年,但是我们从它的供应基本面分析来看,2011、2012年度,美国、阿根廷、巴西陈作的供给的紧张程度比2008年、2009年还要紧张,它的反弹幅度不及2008、2009年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首先是遭遇一轮大跌,大跌完了之后存在一些价值的挖力,它的价值挖力的本身会有一个价值回归的过程,加上这个过程它的幅度比现在要高,就它实际的基本面而言,它今年的陈作带来的紧张程度不亚于2008、2009年。


  为什么这样来看?我们当时折算今年南美,或者说是美国、巴西、阿根廷它们的库存消费比其实已经比2008、2009年当时的库存消费比要低,从这个消费比反映出来的紧张情况来看,其实现在要比2008、2009年陈作的库存是要紧张一些的。


  当前市场还有可能把阿根廷的产量继续下调,我们给出的最终的值可能在4000万吨,目前市场最低的已经跌到了3850、3950的量,但是截止到6月份的报告出来,我们认为它最终的产量减产可能会在两千万吨,这样的数值、这样的量,已经不能对市场形成推动,它的陈作或者南美的减产带来的效益,已经在5月初达到顶点,现在市场对这个消息已经不敏感,已经成为过去式。所以陈作带来的影响是11月份--5月份的上涨,整个的幅度在31%,它的一个作用和带来的效果已经体现,接下来市场将会关注新的供给。


  新的供给还是以对比的形式来看,同样是南美减产,同样了新作的供给增长,我们不妨去借鉴一下2008、2009年的走势。2008年、2009年在5月份发布第一份报告当中已经指出了,当时南美供给的大幅改善,当时的增产是11.8%,今年在5月份也给出了第一份预估,今年第三国家的增产达到15.4%,其实从增产的比例来看,今年的增产幅度要比2008、2009年度要大。


  它带来的影响,从产量的增加值(恢复值)来看,应该比2008、2009年的压力要大。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供需平衡表来看,其实南美国家的供给还在远期。把它拆分来看,先影响市场的是北美国家(美国的供给),把这个产量增幅和消费、出口、结转库存来比,我们认为2012、2013年度大豆供给带来的库存消费比的改善跟2008、2009年带来的库存消费比相仿。但是2008、2009当时的基本面和情况和现在有所不同,当时的情况是2009年的6月中旬见底,5月份发布的报告产量改善,6月中旬开始下跌。当时的因素是首先市场会关注美国,因为美国的播种面积出现增加,单产非常良好,整个美国的开局非常不错,加上对南美的预期比较好,导致了大豆价格经过大幅反弹之后直接见底,连续了4个月的下跌。


  12/13年度大豆供给前景良好 国际大豆价格继续探底


  今年的5月份也见底,但是我们认为这个底有可能不是最终的低,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对2012、2013年度的全球大豆供给做的一个细分,这个细分主要是分为美国和南美,市场先关注美国,再关注南美,当时美国的供需情况是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通过对美国的分析来看,不得不提一下陈作。我们通过对美国平衡表的新作的分析来看,由于过低的结转库存,加上当前我们USDA(美国农业部)给出的播种面积,加上给出的趋势单产,我们算总供给,再根据美国农业部给出的出口,来推算出它的新供给仍然是非常的紧张。目前市场对这个市场平衡表的预估觉得还是偏低,还有很多的调整项目,我们自己也对它的各个项目做了研究和分析,我们也认为美国农业部的平衡表确实存在调整的可能性,目前给的结转库存是偏低的,未来的结转库存可能比现在要高,但是也不会很高,在2亿到2.5亿蒲式耳之间。接下来就分项目来跟大家去探讨一下。


  供给,我们首先说起初库存,其实也就是陈作的结转库存,美国给出的还是一个偏高的陈作库存,我们认为有可能继续下调,1.4-1.5亿蒲式耳,这样会对7月份的价格做一个很好的支撑。我们怎么得出1.4亿蒲式耳的陈作库存,因为我们预算它的出口和消费,我们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出口。


  从目前美国农业部给出的出口3069万吨的出口来看,我们认为这样的数据是很容易实现的。目前截止到5月17号,大概是3000多点的出口数据,接下来还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认为美国农业部的出口数据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我们做了一下细分和对比,接下来剩下的15周的时间内,每周保持在30万吨左右的出口量就会完成预估,我们的实际预估要比美国USDA的还要高,我们觉得可能会在3600万吨-3700万吨之间,这样的出口量我们是有根据的。我们对比了2008年、2009年度5月份以后的出口情况,和今年的出口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我们认为在南美减产的情况下,一直到9月份之前,市场的需求回转向北美,北美的需求会增加。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在过去的5年里,当南美丰产的时候,从5月份以后到8月底,整个美国的出口一般都占到它整个出口20%-30%.但是在2008年和2009年出口占到40%左右。接下来美国的出口会在5月份剩下的时间内会表现的比较不错。


  我们也衡量了一下中国的进口和非中国的进口,中国的进口可能会在250万吨左右,在接下来6月、7月、8月新定单量会在200万吨-250万吨左右,从美国平衡表的需求来看,我们认为中国也需要进口在250万吨以上,才能够实现美国平衡表或者我们对平衡表出口的预估。


  另外一个重要的出口地方,就是非中国国家的一个进口,这个进口在上半年的进口,但是从下半年来看,非中国国家的大豆进口在改善,我们结合二者之间的一个变化情况,我们认为陈年度的美国出口将有可能超出美国的预估,达到3600万吨-3700万吨的量,这样的量的实现,会实现美国的陈作库存比当前美国农业部给出的要低,大概1.4亿蒲式耳左右的位置。由于结转库存在比较低的水平,会导致2012、2013年美豆的供给压力有所缓解。


  目前由于十分良好的播种进度和十分良好的出芽率,以及当前的天气情况,我们认为美国的单产还没有什么问题,美洲的面积,美国的农业部3月份给出了一个面积,我们认为这个面积是不符合美豆的价格,美豆的面积会增长。我们预估美豆的播种面积会在7600万英亩以上,它的收获面积应该在7500万英亩附近。这样的收获面积比美国农业部给出的要高。由于当前的单产,我们不太好给它做处预估,结合美国播种面积的增长和单产,我们认为整个的供给这块要比当前美国农业部给出的要高。但是高出的这部分供给可能会被它的起初库存下降冲抵一部分,供给我们认为还是比美国农业部的预估要低。


  另外就是消费和出口,美国农业部那边预估的也是相对乐观,美国农业部对出口预估比较乐观的,可能达不到美国预估的出口值。我们通过对比2008、2009年南美大豆的减产,从美国陈作出口的规律和美国新作出口的规律来看,我们发现它在提陈作出口的时候它对美国新作的出口应该更多的集中在上半年,所以我们认为上半年的美豆的出口会很好,下半年才会遇到极大的冲击,这样我们认为将近15.05亿蒲式耳的出口量很难达到,我们认为可能会在14.5亿蒲式耳左右,比去年略增,但是整个的量不是很大。整个的估算下来之后,我们认为美豆的新作结转库存可能在2.1亿-2.3亿蒲式耳之间,这样陈作库存在美国的啊供给平衡表历史上还是偏低的库存水平。


  所以我们通过对陈作的分析和对新作的平衡表分析,就大豆而言,本身的基本面是不支持大幅下跌,1.4亿-1.5亿蒲式耳的陈作库存,会使得7月合约的1300美分位置会有很强劲的支撑。新作的2.1亿蒲式耳的库存水平会使得它在12--12.5元左右会有很强劲的支撑,所以我们认为在整个南美的供给没有大规模上市之前,新的供给上来之前,就技术基本面而言,美豆的陈作和新作的支撑会在13元和12元,这是比较强的支撑,很难跌破这样的区间,因为我们认为供给面无论是陈作还是新作都是偏紧的,这种现实情况必须要等到南美的供给上市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缓解。这样的话,对大豆的中期走势认为还是震荡偏强的趋势,不会出现像2008、2009年那样,在2009年6月份见底之后,把整个的涨幅全部抹去,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认为从11到15元,从15元到13块,从陈作到12元,或者在12元的区域内,我们认为是相对的底部,市场会在这里震荡,等待天气,等待单产的不确定性,如果后面天气配合,我们认为美豆在这样的平衡表情况下,天气如果配合的情况下,后面尤其在7、8月份可能还会有一波行情。如果在6月份之后天气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情况下,我们认为美豆会维持在这样的位置震荡,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是原来出现的。这是我们对整个大豆类市场的分析。


  对豆油市场的分析,当前遇到很多的问题,有泊地套利也有一些原油的影响,整个豆油供给从平衡表来看,国际的豆油供给到9月份之前也不会增加,所以我们认为豆油的压力也不是那么的明显。这是我们对豆类豆油的分析。


  2012年棕榈油产量印尼增长马来下滑 棕榈油期价走势存变数


  我们重点说一下国际棕榈油。国际棕榈油显然是成为国际植物油上涨的不利因素。目前棕榈油的情况,2012年全球棕榈油出现增长,主要是此前市场预估印尼是2450万吨的量,预估马来西亚大概是在1900万吨的量,目前印尼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印尼的整个棕榈油的数是比较年轻的,正处在不断上升当中。但是马来西亚的产量不太乐观,它的单产增速在放缓,它整个产量的增幅可能不及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所预估的产量增长带来的供给压力,带来库存一直维持在高位,不能去库存,压制价格的情况正在转变。为什么正在转变呢?此前市场预估的2012年的马来西亚的棕榈油的平衡表里面现实出来,整个贯穿2012年它的月度库存(12个月的)都可能在180万吨以上,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下滑,高的时候在250万吨以上,不会出现很明显的下滑,高的时候可能会到250万吨,到2012年的冬季时候可能会到250万吨,甚至会更高。就是这样的预期使得棕榈油的价格一直没有很好的起色,最近跌的比较凶。


  当前马来西亚的棕榈油还遇到了库存压力的影响,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影响会由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问题在改变,我们通过马来西亚的单产量,马来西亚降雨和平衡表的分析来看,我们认为马来西亚单产的恢复在3、4月份的很不如市场的预期,在5月份还不如市场的预期,通过3、4、5月份产量的分析来看,我们认为马来西亚产量很有可能出现100万左右的下滑。我们再去看平衡表的数据,整个的年度平衡表就会比此前就是2011年年末,或者是2012年的一季度初市场所预估的平衡表要少很多。如果马来西亚棕榈油供给在后期依然不能得到改善,马来西亚它的供给结构就不会像市场预期那样沉重,市场的价格在经过下跌之后,再促进它的消费,它的价格供需表会更加的新颖,它的价格会逐步的起稳,然后会出现上涨。这样的时间周期,我们认为可能会在6月份上涨。如果6月份公布的存量数据还是不如市场预期,因为进入6月份之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进入消费的旺季,出口的增长高于产量的增幅,库存下降超出市场预期的话,我们认为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会起稳,所以我们认为马来西亚棕榈油在3000一线还是有一些支撑的,所以我们看到最近棕榈油的走势要比前期略强,如果后期的产量走势再出现一些问题,那么我们认为马来西的起稳和上涨还是值得期待的。


  另外是我们在检测厄尔尼诺现象的过程中,今年可能会出现弱的厄尔尼诺,或多或少会对东南亚的棕榈油的产量形成一定的影响。种种迹象显示或者表明,有可能导致马来西亚产量的增长出现问题,如果消费不会出现急剧下降,棕榈油的供给结构应该有所好转,那么它的价格也不会出现很大的下跌,在3000一线应该有一定的支撑,如果这个数据依然不及预期,那么价格会出现上涨,这个时间点关注6月份或者6月中旬,这是我们对国际棕榈油的预估。我们对整个的棕榈油预估来说,还是相对偏乐观一些,同样不认为它有很大预期空间,这是马来西亚棕榈油。


  中国植物油消费下滑 短期仍有压力


  说完这两个油脂,我们再看看国内的整个植物油的情况。今年整个国内的情况要比国外弱,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国内植物油的库存,从一季度开始,现在是一个缓慢趋降,现在是缓慢趋升的过程,整个库存都保持相对高位的库存。这里面分类的库存,菜籽油的库存在下降,当然菜籽油的商业库存本身就比较低,豆油的库存经历了一轮下滑之后,在二季度的5月份以后开始逐步的增长,到7、8月份之后开始下降。这是国内豆油的库存走势。


  我们预估菜油的库存在3月份的时候在20万吨左右,豆油在110万吨左右,它们的轨迹是菜籽油的库存一直降,豆油一直处在平稳的状态,棕榈油的库存是从去年的四季度以来一直维持在100万吨的历史高位,到目前为止都还维持在一个历史高位,没有出现下降。这三点在一起,导致中国整个一二季度的植物油的库存变化不大。


  接下来进入到二季度的后半层,就是6、7、8月份,我们会看到什么局面?首先菜籽油的商业库存会出现明显的增加,因为菜籽油的收获季来临,随着菜籽油的库存增加,我们还会看到豆油的库存也在增加,主要是因为5、6、7月份大豆集中压榨,市场的供给增加,当前又是豆油消费的淡季,所以说豆油的库存在趋增,我们预估在6、7月份豆油的库存会到达130万吨左右,甚至140吨都有可能。这样就是说菜籽油的库存在增,豆油的库存也在增,那么棕榈油的库存怎么样呢?到目前为止,棕榈油的库存下降还不明显,这样的话棕榈油的库存可能会从100万的水平下降到80万水平,使得整个油脂的库存水平依然是比较宽裕的状态,所以整个中国的植物油的供需结构还是相对宽松,价格的陈压。


  这里面不得不提到棕榈油的库存,棕榈油从三四十万吨一直在增长,最高的时候到一百到一百一十万吨之间,就是它的库存一直在高位,很难去库存,它的供给宽裕,或者消费的不畅,也是对豆油和菜籽油形成了冲击。


  通过我们对棕榈油消费跟踪和对它平衡表的跟踪来看,我们认为在过去的4个月以来,中国的棕榈油消费下降是十分明显的,幅度可能在15%-20%之间,这样的量是非常明显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国家对地沟油的查处,使得整个油脂的消费受到的极大的抑制,棕榈油作为主要的油脂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可能前期华东地区的温度也不是很高,也有一定的影响,使得截止到目前为止整个棕榈油的消费都很低迷,库存很高,它的库存高导致整个植物油的价格下降。


  通过刚刚对6、7、8月份的预期来看,整个棕榈油的国内消费还不行,整个的库存还是很高,对整个的油脂价格的上涨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但是我们认为它没有太多的下跌空间。我们刚刚对国际的大豆、国际的棕榈油都做了一些分析判断,首先国际不会大跌,国内这块的进口成本一直维持在相对高的水平,国内的油脂下跌空间会比较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就是一个低位震荡,缓慢去库存的过程。


  有一些比较好的预期情况是什么呢?当前,中间环节和终端环节的油脂的库存都是比较低的,历史以来都是很低的水平,主要是行情的下跌和整个资金面相对偏紧,这样导致中间的投机需求很低,没有被释放。另外就是由于天气比较好,产品的影响也好,它的消费量没有起来。在进入夏季之后,棕榈油消费会有比较好的改善,因为当它的温度可以恒温在24度以上,棕榈油的消费会产生,另外它本身的价格优势也已经具备,当前无论是豆棕价差还是菜棕价差,都已经处在历史同期的最高水平,我们认为这样的价差关系,会使得在天气、温度等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产品消费会发生,无论是中间、终端的消费都会起来,这样我们认为棕榈油这块的消费应该在6月份逐步的启动,会在7、8月份逐步的改善。随着棕榈油的去库存的下降,或者有可能会加速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油脂市场尽管库存在趋增,但是对它整个的价格走势不宜过分的悲观,或者不宜过分看空。可能在库存上升的过程中还会往下探一探,夯实一下底部,或者探一探底部,空间不是太大。


  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还要关注一下中国的菜籽油的情况,为什么要关注它?如果菜籽的进市价格定在2.5元的水平,对豆油和棕榈油的体现还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按照一般的关系来看,豆油和菜籽油的关系应该在500附近(平均值),它和棕榈油的关系也在1000-1500的区间。


  如果把菜籽价格定在2.5元的话,折算出来的成本大概就在10800,你把它做一个减法会看到,10800减去800块钱,那豆油价差要10000,如果我把它减去2000块钱的话,棕榈油也要在8800.如果定在这个位置,那么它会对棕榈油的价格形成支撑,如果不能形成支撑,那么菜籽油的消费空间和消费份额会让出来给豆油和棕榈油,那么豆油和棕榈油的消费会好转,同样它的库存可能会出现超出预期的下降,棕榈油会出现超出我们预期的下降,同样豆油会超出我们的预期,不会出现我们预期的增长。这样的话,对豆油和棕榈油价格来说也是一种支撑。当然这个价格还没有最终定下来,我们关注这样一个价格的公布,然后再来衡量它对其它相关品种的一些影响。


  刚刚我们对国内油脂做了一个分析,总结国内油脂。未来得两个月是一个增库存的状态。整个的国际油脂价格应该是筑底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外盘的影响,会受到国内油脂政策的影响,我们认为国内油脂这块往下的走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认为当前为止,无论是豆油还是棕榈油往下走的空间不是很大。它在经历了当前消费淡季之后,我们认为过了6、7月份它的消费会逐步的改善,它的供需状况会往好的方向转,我们认为油脂市场还是相对乐观的品种,我们认为它还有一些操作机会,这是我们认为国内市场当前是一个筑底的行情,筑底之后,还有上涨的空间。


  刚刚说了大豆、棕榈油,说了国内的油脂情况,还要强调一下另外的油脂品种油菜籽。当前油菜籽这块也是主要的供给油源,当前整个加拿大这边,或者欧盟和中国这边的油菜籽市场还是处在偏紧的格局,紧张程度比大豆还要更紧张一些。我们认为在整个的油脂里面,陈作的紧张程度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带来的支撑,尤其是才子给相关品种带来的支持还得关注。


  总的来说,当前的国内外的油脂油料市场,陈作还有可能进一步的趋紧,新作的宽松格局基本已定,但是还存在一些变数。陈作的继续趋紧,抬升的整个油脂油料的价格底部,新作的宽松打压了价格的回落,抑制了它未来上行的空间,但是新作的不确定性使得后面的价格还存在一些变数,如果在陈作紧张的情况下,新作的宽松预期有一些转变,比如说北美的播种面积没有增长那么多,或者北美的单产没有预期那么乐观,那么在陈作紧张的背景下,价格极易再次格可能再次上升,这是我们对整个油料大的判断。


  另外,有几个点需要关注:一个就是北美的天气问题;第二个就是马来西亚棕榈油的产量问题;第三个就是中国消费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的消费问题,尤其是油脂的消费问题在二季度已经有所体现,在6月份会比较明显的体现出来消费不济,库存增长。过了这个周期之后,中国这块会慢慢好起来。这几个点如果能够控制的情况下,那么油脂油料市场会在三季度有一波行情。如果这几个点都没有实现,比如说南美的播种面积实现了,单产很良好,马来西亚的供给在后来赶上了,没有问题,然后中国的消费不好,整个油脂油料市场可能就会延续一个熊市。但是相对来说,是一个区间震荡的格局,等到供给出现持续性改善的情况下出现下跌。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市场在这个位置应该会有所起稳,等待新的消息。我们认为,如果在6月份已经天气还不出问题,可能这个价格还会往下走,会向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关口,延续震荡行情。


  当前的投资机会在我来看,油脂油料市场还是要耐心的等待,等待筑底的过程,在这些过程当中,我们要关注刚才说的几点:关注美国的天气、马来西亚的产量恢复、中国棕榈油的库存和油脂消费的改善。中国的消费改善,我刚才说了一个实际需求,一个投机需求。投机需求这块更关系到一些资金操作,资金操作跟中国的宏观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最近传言中国的宏观环境有一些放松,那么我们就密切关注会不会有所放松,带来货币的相对宽松,带来投机需求增加,带来消费增加,对供需平衡的改善带来的支持也是关注的点。


  这就是我这次的汇报,大概也就是这些。主要还是跟踪国际国内的油脂,我们还在做进一步的研究。


  答疑:关注棕榈油消费复苏情况


  主持人:好的,今天非常感谢程龙云老师的讲解。刚才网友有一个问题想跟程龙云老师请教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油脂类行情,其实棕榈油的跌势比豆油跌势是比较大的,主要的原因您也有提到,棕榈油的库存是比较大的,终端的消费也没有明显的亮点,它可能会继续往下跌,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棕榈油和豆油的价差会拉大,你能不能通过豆油和棕榈油的价差角度,去分析一下豆油后期会不会出现跟随棕榈油出现下跌的态势?


  程龙云:这个问题也是当前市场所关注的问题,这里面也关系到套利的问题,就是棕榈油和豆油的价差关系的相互影响,这也是目前我们大连商品交易所主要的套利交易之一。刚说的这个问题,我给你做一个解答。


  我个人认为,当前棕榈油的去库存,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它缓解的迹象,库存我们现在跟踪大概在90到100万吨之间,这个库存已经维持了好几个月。这样的库存水平确实对棕榈油的价格形成了影响,但是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比较微观的变化,就是此前棕榈油的价格和期货的价格之间的基差。我记得在1205合约的时候,现货的价格比期货价格要偏移,最高峰的时候是价差400块钱,导致了一些期现套利的产生。但是这里面可以看到当时的现货的打压要超过期货方面,因为期货毕竟还存在一些投机的需求,投机的一些资金在里面,这是它们两个之间的价差关系。


  我们更直观的感觉到现货的压力。最近这一两个月以来,我们看到现在基本上期现是一个平衡的状态,你也可以说期货的投机比较弱,你也可以认为是棕榈油的消费还在缓慢的改善,我们更愿意相信是后者,就是棕榈油的消费还是在缓慢的改善,但是不明显,所以它整个的现货还是相对期货比较弱一些,基本上是负几百。现在就是说目前没有见到,还认为它的库存比较大。我刚才也说过它库存比较大的原因就是它的消费受到抑制,它不容易被发现。但是最近一年多国家在查地沟油,同样在查一些油脂,棕榈油也受到一些影响,这样棕榈油这块的消费到目前都没有恢复过来,导致它的库存下不来,导致它的价格比较低,对豆油、菜籽油,尤其是豆油有不利的影响。


  如果棕榈油的下跌它会不会跌,会跌。无论是1209也好,1301也好,同样是处在历史的高位水平。如果棕榈油持续下跌的话,那么对豆油也是继续带动。比如说大概上周,国际的豆棕价差在150美金,它们的相互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这个点很明显。当前这种价差关系,如果棕榈油在这个基本面的情况下,不改善的情况下,一定是拉它下跌,可能幅度基本一致,必须下跌。这是它俩的关系。


  然后再说棕榈油能不能跌,我认为棕榈油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因为在当前,消费到5月底我们都看到它还没有改善,可见它确实是受到实质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会一下子改变,我们认为它的去库存还是比较缓慢。我们倒是乐意看到它有明显改善,但是现在还在观察,现在有待启动的迹象。包括我们在前几天成交量来看,确实成交量有所起稳,还是有所改变的。所以我认为棕榈油还存在下跌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认为空间不大了,所以它对豆油的负面影响也应该不大了。


  我们再看棕榈油,如果把它的消费刺激起来,我认为棕榈油可能在5、6月份会见到底部,然后逐步的起稳。可能是豆棕价差在进入6月份以后会有一个缩小,这是国内情况来看。


  另外我们关注另外一方面,我们关注到中国豆粕出口和油脂的关系。我们这边也跟我们的同事研究这种关系,如果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南美出口受到影响,就是中国进口南美大豆后再榨,具备出口的条件再往外出口,比如说出口到东南亚去,东南亚这边去买中国的豆油和南美的豆油,如果价格相当的话就会买中国的,更便宜一些。美国现在豆油比南美要便宜,如果中国要出口,可能南美这边的出口遇到阻力,它的豆粕价格会受到抑制,会影响到它的压榨利润,那就会少压榨,那就会影响整个的豆油供给,产出比就会少。南美又是豆油主要供应地,这样就会使得国际豆油的供给会存在一定的变数,价格可能会相应的变化,所以做起来还会存在一些变数。尽管在这样的夏季它应该缩小,但是也有刚才提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也使它的价差关系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目前我们在研究这些东西,这个东西也需要去关注一下,我们有机会再跟大家分享一下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主持人:就是今后网友关注棕榈油的话,关注棕榈油若隐若现的消费能否成为真正的事实。


  程龙云:还要密切的关注,因为中国的棕榈油是完全进口,成本是比较明显,两个层面:一个是中国??(音),如果这个库存一直下去的话,那这个价格可能起不来,这是供需层面的部分。如果你基本的库存对这个没有关系,如果马来西亚这边出现问题的话,比如供给出现问题,这边相对来说没有问题。那边一出现问题,价格上涨,你这边有货可能就赚钱了,这种可能性存在,是有可能的。从目前的3月份和4月份马来西亚成交数据来看其实并不乐观,我们有理由去怀疑它后期会不会延续,如果后期会延续的情况下,马来西亚供给出现问题的话,马来西亚价格上涨,中国这块相应的会好一些。


  我就关注几个点:一个是马来西亚的供给情况,这个在每月的月初会有报告出来,我们会跟踪;另外关注中国的消费情况,通过跟踪这十几天的成交量来看,确实有好转,我们需要根据好转的程度再去跟踪它会不出现持续的好转,这个在未来的半个月可能就会比较明显一些。


  主持人:那就是投资者重点关注未来半个月之间的油脂市场,主要关注棕榈油这个点,棕榈油主要关注马来西亚的生产和中国若隐若现的消费。


  程龙云:棕榈油部分我们关注这个,整个大的油脂还得关注美国大豆,关注美国大豆新作的见底情况。因为这块陈作供给还是比较紧,它的新作供给都不宽裕,如果这边还是有一些意外的话,这个会价格会提起来,这个还是市场的重点。而且我认为6月中旬时候的报告,也值得我们好好去关注一下。


  我个人感觉,当前的市场在宏观不利的因素下,这个价格出现下跌,当然也有前期的获利平仓,也就是炒作南美减产这波资金,夹杂着宏观的影响,加上这波年内的下跌,到目前为止,市场开始怀疑是不是进入了年内的高点。我们认为宏观的因素可能加剧的获利平仓的规模和力量,但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这个市场的结构还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后面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一下。另外一方面,加上棕榈油存在一些变数,还是值得去看一下。另外宏观政策这块,目前可能也有一些微调,我觉得这种微调给市场带来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需要时间的体现。别忘了2010年价格上涨是很大规模的,从2011年的宏观政策带来的是很凌厉的涨势。今年如果这种政策还进一步的宽松,再夹杂我们刚才提出的种种可能性,再加上宏观的微调,市场会有这样的可能性。当前还需要等待,等我们关注这些信息和关键点,如果有这种迹象的话,可以去继续尝试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棕榈油筑底已成 上涨仍待时日
品种展望:油脂 价格见顶概率很大(期货日报 20220215)
油脂|| 豆油供给转向充裕,菜油抛储受到青睐,棕榈油基本面相对较好
棕榈油库存累积 油脂偏空氛围浓厚
期货止跌点(期货止损与点位设在跳空区怎么办?)
菜油 涨势难以为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