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升降出入,不明不可为医

升降浮沉和升降出入,曾是我初学中医时比较茫然的问题。何为升降,何为浮沉和出入。困惑多年,现在我将初学者的疑惑和解开思绪的经历与大家分享。相信此文定能使中医学习者拨云见日。

药有四气,为之升降浮沉。人体气机亦有升降出入,二者一一对应,体现出生命的基本规律。

首先五行之内的万物皆有生命和灵性。这种生命运动有周期和运行速度的各自特性。例如静止,只是运动的特殊情况之一,只是其运动速度相对为零或较慢,动植物有生老病死的生命运动形式,大地、山川、岩石也有它们的独特生命变化规律。只不过前者周期稍短速度较快,后者周期较长,速度略慢。

   

春蚕一季生,神龟百年寿。生命的运动有其各自特性,每种中药皆有自身特性,或因春生而能升,或因长于湿地而能利湿,或因质重而下沉,或因辛辣而宣散。古圣先贤将这些规律总结为药的气,即升降浮沉。也就是说升降浮沉并非人为的规律,而是亲口尝试和观察总结出来的。学习中药时切不可只知背诵功用主治而忽视功用从何而来。深思则永记于心,此生不忘。

   

现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如桂枝,其功效是温经通脉,助阳化气,亦可解表,肉桂能补肾助阳。桂枝和肉桂同属一物,只不过桂枝是生长于桂树的枝头属于顶端,肉桂是桂树的粗干树皮。桂树性温,所以二者皆能补阳助阳,但是桂枝居于树的尖细之端,其性便向上向外升发,故而能发表,向外温经通脉,助阳化气。而肉桂居于树之下端,其性相对桂枝便向下降,故而温肾助阳。因为对应五脏六腑,肾居下,当然打开思路。如果同是肉桂,厚实而生长于树之底端的与薄且长于稍偏上的桂皮相比,厚实的肯定更易入下焦温肾,相对薄的可能就不能称为肉桂了,也许就只能入中焦而温脾胃了。同理桂枝尖与桂枝相比,桂枝尖的发散透表助阳化气之功,就会强于桂枝。因此所有中药皆有灵性,关键看如何运用。如果购买一批桂枝,其中掺有大量的中等粗枝。从桂枝的定义来看,此药为假药,用来发表解肌,必定害人,其透表达外之功较差。如果运用治疗脾胃有寒而无良药可解时,此时的假桂枝,便可起到意想不到的神效。因为这样的粗桂枝可能只达于中焦,从同出一物的肉桂和桂枝便可看出升降二气在桂树上的明显体现,理解出入便相对容易。

 

 浮沉升降其实皆为同一道理。人体和其他生命皆属中医“器”的范畴,即像一物品一样是立体的。如上图是一个球体,此时甲面朝上,乙面朝下,丙面在左,丁面在右,戊面朝前,已面在后,气机从中心向后运动看似是升,从中心向乙运动是降,从甲向乙是降,从乙向甲是升。

 

 

 

 

如果将此球旋转,丁面向下则升降的方向似乎改变了,其实没变。此时从中心向丙亦为升,向丁亦为降。也就是说,一个立体的“器”物,向外向上不论前后左右皆为升为浮为出,向内向下皆为降,为沉为入,只不过着眼的角度不一样而已。所以升发之药亦为外散之药,不仅能达于头目,而且能达于身体的肌表,亦相当于在外在上之头目。沉降之药亦为收摄之药,不仅能达于腰部下肢,而且能达于身体的内部。因为人体的深部亦相当于在下在内之脏腑,很多肾阳亏虚,阳不化阴而积湿或痰的患者,一早醒来腰背部沉重不适,亦是湿性向下之理。此时之“下”是指人站立时,上为上,下为下之意。看似不同,实则相似,二者皆为同一病机,皆因下焦或内部阳气亏损,不能化气行水而造成水湿趋下。治疗时只需补元阳,再佐升浮化气之品,便可使气机向外向上而出则此病速解,桂枝与肉桂合用便是良方。

   

升降出入,升降浮沉,异名而同性也。此理至深,深至于道。此理至简,简至翻掌。此理至广,广至宇宙。此理至小,小至寸口。由此又引出的脉学原理(人体气机运动规律)以及中药对人体气机影响原理(中药为何能治病)和肿瘤生长及根治原理,将在后面深刻讲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食物的升降浮沉
中药也有圆运动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
好记不难:中药口诀知识点速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中药的升降沉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