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子欲取出存了55年的26元“定期”存款, 银行: 你还得倒贴钱,这样好吗?

银行觉着这样做好,因为有利益的收获或者义务的节省,储户觉着不好,因为被侵害被忽悠了。个人看法,这种事情到这种程度,银行看似赚了便宜,实际上就是这种滴水不漏、只进不出的赚便宜,透支了银行的信用,损害了银行的形象,臭了银行这块牌子。行长们纳闷,为什么“支付宝”们一出现,没费多少工夫,就把银行嘴边的蛋糕切掉了一大半?实际上道理很简单,银行在乎的是利益,储户也不是傻瓜,面对强势只有无奈,无奈之后,大家用脚投票也是情理之中。

扒一扒银行的罪状。以下举几个例子。

1、本例。男子欲取出存了55年的26元“定期”存款, 银行: 你还得倒贴钱。

给银行的建议:手里有这种超长期存单的用户,全国也没有几个,这种事情对银行的形象影响很大。建议:银行和储户沟通,按规定的话,利息累计确实非常少,但是您是银行的客户,为了感谢您长期对银行的支持,银行专门发给您2万元奖金,请笑纳,存单不兑付了,银行收回,作为重要文物长期保存。

2、某农夫到银行去62年前5万元(旧币,相当于新币五元,当时能购买猪肉15斤)存单。跑了n趟m天,最终连本带利给了50元。银行说,已经照顾你了。

给银行的建议:同上。

3、大厅挂着“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结果又以银行多付了钱为由到法院告储户,“法律有规定,不当得利必须退还”。

给银行的建议:这种事情,银行有错在先,数额又不大,多出的1 400,送给储户算了,账面的亏空,由责任柜员负担一半,当班经理负担一半。闹大了,虽然法院会判决储户退还1400元,但是造成的负面影响,14 000也不止。

4、某学生透支卡欠银行0.01元,四年后被要求归还547.98元,并且上了征信黑名单。

给银行的建议:1、透支卡有少量欠款没还清,一定设法通知本人,如果没通知本人,那建议银行不要计算利息了。2、透支卡部分还款全额计息的办法,的确能给银行多赚钱,但是也很影响银行的信誉。建议慎重考虑。

5、某持银行20多年前存单,要求按存单白纸黑字注明的本息合计20万兑付,银行只同意兑付八千,“存单违反国家规定”。后来经过诉讼,法院判银行支付六万。

给银行的建议:敢做就敢当,敢承诺就要勇于兑现,不要因这点事被储户戳脊梁骨。

6、某七旬老年人到银行存款,营业员告知有一款比存款收益高很多的(保险),还有很高的红利。结果1万元存了6年,收益只有七百,并且必须老人孙子75岁才能支取。曾经有一个时期,“存单变保单”坑苦了多少储户,而银行,保险公司的人赚的盆满钵满。

给银行的建议:同上。

7、某从甲银行提现金十万,几分钟内到隔壁乙银行存款,结果当场拆捆点数发现假币。争议n次,不了了之。

给银行的建议:事实非常清楚,就是区区200元假币,认赔道歉远比闹下去好得多。

8、某甲:某银行吗,我的卡被机器吞了,麻烦派人过来处理一下,马上出差等着用卡。某银行:Sorry,银行有规定,五个工作日内办理,等着吧。

某甲:明天是过节,过完节再有五个工作日,十几天就过去了。。。

某乙:某银行吗,我取款机器多吐了,你们看怎么办?某银行:OK,一会就派人处理,最多二十分钟。

给银行的建议:换位思考。

9、某将1500万存在某银行,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银行的vip室办理的,单据盖有银行印章。两年后,到银行查询,存款只剩200元。

储户:我的存款哪去了?

银行:你自己贪图高利息,银行的章是伪造的,人被抓走了,他的个人行为与银行无关。。。

给银行的建议:行长学点法律知识再上任。

10、某一直在国内,卡未离开过自己视线,却在越南被刷走十万。

储户:我的卡好好的,怎么在国外消费了十万?

银行:肯定你自己泄露了密码。。。

给银行的建议:无语。

11、某女不慎把五万元存到亡夫的账户上取不出来了。

银行:钱是死人的,找他要去,不然就办遗产公证。

公证处:不是生前财产,不能办遗产公证。

后来经诉讼才从银行取出。

给银行的建议:其实事情很容易查清。银行不是有专门的错账处理程序吗,能不能特事特办?难道冲正一笔误操作比打官司还要麻烦?

12、某甲无意中发现其已去世的父亲存折一张,本金额300元。

银行:这属于遗产,请到公证处办理遗产公证。

公证处:公证收费最少400。

某甲:。。。

给银行的建议:这点钱,产生遗产纠纷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如让当事人写一个承诺书,将来万一因此产生纠纷,由当事人无条件全额退还。通过一个特别的程序将小额存款付给当事人。

13、存款时笑脸相迎,取款时脸色难看并设置障碍。取现五万以上,必须预约。

给银行的建议:你们自己承诺的“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自己带头违背。其实央行

规定是超过20万必须预约。

其实类似的案例多如牛毛。

所以说,银行也不要埋怨“支付宝”们抢走了自己的饭碗,是你们自己把自己的饭碗放在一个危险的境地,或者说,是你们自己把自己的饭碗一点点敲了。群众为什么把钱存到余额宝,而不存在银行,从自身上就能找到明确答案。储户就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要糊弄,更不要愚弄,善待储户,就是善待自己的饭碗。


延伸阅读

历史上,尤其是八十年代,银行的存款凭单手写较多,监控手段及制度也有缺陷,出的错误也较多,经常有储户和银行就存单大小写不一致产生争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发布的《关于认定和兑付大小写金额不一致凭证问题的复函》第3条规定:“如储户手持的银行存单上大写小写金额不一致,经确认没有涂改,但又无法弄清事实,在此情况下,如果大写金额大于小写金额,则按大写金额兑付,如果小写金额大于大写金额,就应按小写金额兑付。

这个规定出台之前,如果储户的存单大小写不一致,例如大写叁仟元正,小写30000.00,银行肯定会以大写为准,兑付给3000.00,反过来,如果大写叁万元整,小写3000.00,银行又会以账目为准,肯定也会只兑付3000.00.有了这个规定,大小写不一致的存单如何对付有了统一的标准,那就是说,大小写不一致,如果存单没有涂改,哪个大按哪个对付。这样的好处,一个是最大限度保护了储户的利益,二是维护了人民银行的信誉,三是杜绝了个别银行员工浑水摸鱼坑骗储户的行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存款单上大小写金额不同,款额如何确定?
银行经理的良心建议:存定期记住“4不要”,很多人都不幸中招
大额存单不如大额存款,很多人都存错了,这是为何
银行潜规则:存款超过“这个数”,服务大变
去银行存定期,有本子和没本子有什么不同?很多储户不知道
2023年有两家银行利率高达4.05%,存30万能拿三万六利息,来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