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屏风散的18种临床新用途/医案/

玉屏风散的18种临床新用途 (转载)

玉屏风散出自中医名著《世医得效方》,是由防风、黄芪、白术3味中药组成的,可敛汗固表,也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用于体弱气虚、表卫不固、脾虚不运、清浊不分的病人。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之功效,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美称,现代临床在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玉屏风散还有不少疗效较好的新用途,现介绍如下:  

1.小儿体虚多汗

黄芪10-20克,白术5-15克,防风3-5克。自汗为主要症状者酌情加党参、首乌、龙骨、牡蛎、浮小麦:盗汗为主者酌加玉竹、熟地、当归、沙参、麦冬、鳖甲、五味子、地骨皮;自汗盗汗兼而有之者配伍四君子汤。一般每日1剂,连服6剂便能收效。

2.预防体弱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生黄芪36克,防风12克,生牡蛎36克,山药36克,白术24克,陈皮24克。把上述药物研成粉末贮瓶备用。2岁以下儿童每次服用2克;2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隔日服。能使体弱儿童呼吸道感染大大减少,肺纹理增粗好转或消失,血色素上升,白细胞恢复正常。

3.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

玉屏风散(丸)每日3次,每次4.5克,连续服用1个月以上。据临床观察,应用本药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作用优于干扰素,可使哮喘发病次数明显减少。

 4.治疗肾炎

用本药治疗各类肾小球肾炎患者中易患伤风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者,效果满意。用法:在原有的用药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丸),每次6~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

5.治疗慢性荨麻疹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经临床治愈的患者随访一年以上,均未见复发。

6.治疗多发性疖肿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3克,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

7.治疗胃下垂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至痊愈为止。

8.治疗习惯性便秘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用药2~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可达94.7%。对治愈者追访半年以上,均未复发。

9.治疗口腔溃疡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早、中、晚各服一次,温开水送服,1周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好转或痊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10.治疗慢性结肠炎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10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6~8天即可见效。

11.治疗面神经瘫痪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3次,5天为1个疗程,未愈者可进行第2个疗程。一般用1~4个疗程。

12.治疗梅尼埃综合征

玉屏风散(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3~5天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服用1~3个疗程可望痊愈。治愈的患者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1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病因未完全明了,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常有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四肢皮肤紫癜、瘀斑,并常伴有黏膜及内脏出血。取玉屏风散每次9克,一日3次,半月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4个疗程即可好转。

玉屏风散”妇科临床新用

玉屏风散是中医著名古方,由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组成,功能益气固表,祛邪止汗,适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等症。临床上,以玉屏风散(或汤剂)加减应用,对多种妇科疾病,疗效满意。
14.治经行发热:每逢经至即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7.3℃~38.5℃之间,活动后尤为明显,经净后身热自退,经量颇多,色淡质稀,恶风自汗,头晕目眩,疲倦乏力,少气懒言,纳呆。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20克,白术、党参各12克,防风6克,当归、白芍各10克,牡蛎20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5.治妊娠乳稀:劳累过度,乳汁自出,淡稀似水,乳房无胀痛,心慌气短。药用:黄芪25克,白术15克,防风、五味子各6克,党参20克,芡实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6.治产后癃闭:产后小便点滴不出,欲解不能,小腹胀急,面色少华,精神不振,汗出口干,纳谷不香。用玉屏风散加味:黄芪20克,白术12克,防风、桔梗、通草、枇杷叶各6克,车前子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4.治产后缺乳:产后无乳或乳少,多由产后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运化不健,致乳汁生化之源不足而成。药用:黄芪20克,防风6克,白术、党参各15克,王不留行、当归、通草各10克。若兼便溏、纳减,加神曲15克,乳房胀痛、精神抑郁者,可加柴胡、山萸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7.治产后头痛:产后气血两虚,表虚体弱,外感风邪,上犯巅顶,邪气稽留,易致头痛。药用:黄芪、当归各15克,白术、防风各12克,细辛3克,川芎、羌活、天麻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8.玉屏风散治疗慢性泄泻

提到玉屏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家都知道它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虚人感冒,自汗的作用,而我在临床运用中发现其治疗慢性泄泻的效果非常好,举例说明:


 
 袁XX,男,41岁,主诉慢性腹泻十余年,中西药服用无数,西药用过甲硝唑、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苯乙哌啶、多酶片、鞣酸蛋白、矽炭银、思密达、整肠生、黑金卫片等。中成药用过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真人养脏丸、参苓白术散、补脾益肠丸,结肠炎丸、乌梅丸等。汤药喝的就更多了均无效果。刻诊:面色苍白无华,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诉长期便溏,吃完饭便肠鸣腹泻,经常感冒,畏风寒,心悸气短,舌淡白,脉浮虚。诊为:脾虚泄泻,药用:黄芪120克白术60克防风10克炙甘草30克五剂


二诊:病人大喜言服药后仅第一天溏便两次,以后大便皆成型一天一次,精神好转,体力大增,畏寒心悸气短亦失,原方剂量减半又开五剂,嘱药服完改服玉屏风口服液一个月巩固


按:此病人属脾虚泄泻,然用参苓白术散不效是因为久泻伤及中气,气虚不固,必用升提中气之法方能治之,本应疏李东垣补中益气汤而治之,又闻病人畏寒、易感冒,脉又有浮相,恐纯用补中益气之法而成闭门留寇之势,故疏玉屏风而治之,岂料效果惊人,玉屏风散虽只有三味药,但配伍精当,其中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治泻之法众人皆知,然风药治泻之功却鲜为人知,《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

玉屏风散的副作用:若外感自汗,阴虚盗汗,不宜应用本方。

医案:

玉屏风散现已用于临床各种病症,尤对气虚证应用更多,通过加减,其适应范围已逐步扩大。

1.慢性肾炎蛋白尿

陈某,男,10岁,2004120日初诊,患慢性肾小球肾炎三年,经常出现畏寒、怕冷、易患感冒,每日感冒后均出现眼睑浮肿,腰部不适,尿量减少,查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尿常规示蛋白(+++),红血球810,颗粒管型35,白细胞13,投以黄芪30g,白术15g,防风10g,仙灵脾10g,白茅根10g,茯苓15g,芡实15g,车前子10g,服15剂后畏寒、怕冷症状缓解,尿常规检查蛋白+,颗粒管型2~3,红血球35,继服上药15剂,复查尿常规示正常。

2.顽固性荨麻疹

许某,女,21岁,20051210日就诊。3年前始发荨麻疹,经常反复发作,发作时口服强的松、扑尔敏、钙片等药可得到缓解。但近二年发作次数增加,尤以冬春两季为甚,发作时周身风疹团块、色白,瘙痒难忍,服上述药物不佳,且头目昏沉嗜睡,颜面虚浮白,甚为苦恼。自诉平素畏风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投以黄芪40g,白术25g,防风15g,桂枝15g,麻黄10g,白芍15g,当归15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20剂。病情大为改观。    

3.肠炎

陈芳,男,68岁,患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4个多月服中西药无好转,笔者用黄芪15g,白术15g,煨葛根10g,防风10g,附子10g,茯苓15g,炒扁豆15g,山药15g,甘草6g,薏苡仁10g,连服5剂,泄泻锐减,再加肉桂6g,党参10g,连服5剂大便正常,后以参苓白术散善后。

另治王某,女,38岁,患慢性结肠炎,泄泻频作,每日8~10次,泻下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用黄芪、白术各30g,治疗半月余,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

4.风湿关节炎

李某,男,46岁,患风湿关节炎,游走性疼痛,从肩背到腰腿痛,一年多服中西药未愈,用本方加寻骨风、鸡血藤、白芍各10g,服药5剂,症状明显好转,继服20余剂病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术 黄芪:玉屏风散——表虚自汗症白术 ...
玉屏风散-自汗,盗汗
玉屏风散可治哪些病
玉屏风散加味:黄芪18g,白术12g,防...
德众玉屏风颗粒的用药心得
熊继柏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