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腹痛脐疗41方

腹痛脐疗方一

荜拨50克。研细末,酒水各半煎干,搓成饼数个。外敷神阙穴。用于虚寒性腹痛。

1方

【药物】荜拨50克。

【制法】研细末,酒水各半煎干,搓成饼数个。

【用法】外敷神阙穴。用于虚寒性腹痛。

【验案】患者,女,38岁,农民,1963年7月初诊。患者腹痛住院半月,效果不显,时愈时发,表情痛苦,呻吟不已,喜热饮,纳呆,四末不温,剧痛时脐周有如虫噬,腹软,痛时喜按,大便溏薄,舌苔白,脉沉小紧。此系中阳式微,阴寒内聚,气机升降失调,气血郁滞所致。用上法敷神阙穴,腹痛渐止,后以理中汤5帖善其后,病人康复出院。

【出处】《湖北中医杂志》。

2方

【药物】①生姜:②附子;③盐;④麝香。根据症情不同任选一种。

【制法】捣烂或制成细末。

【用法】贴敷于神阙穴。用于腹部寒性瘀痛证。

【验案】患者,男,56岁,1978年7月10日初诊。患肝硬化10年。腹痛半月余,尤以夜晚痛甚,痛如针刺。伴有腹胀,气短,大便秘结,小便短少,纳呆喜暖。查:腹部膨隆如覆盆状,青筋暴露,皮色晦暗有瘀斑,四肢不温,舌紫暗,苔黄厚,脉沉细涩,治疗用麝香0.5克,用2层纱布包裹,置于神阙穴,然后用热水袋局部加热至40—50C,5小时后,病人肠鸣音加强,自觉腹内若天翻地覆,热汤上下翻腾,雷鸣大作。12小时后便下黑色脓血样物少许:至24小时,黑便盈盆,便后病人自觉体轻神爽痛消。遂以益气补血化湿之品调之而愈。

【出处】《吉林中医药》。

3方

【药物】山楂浸膏10克,厚朴100克,白芍100克,甘草浸膏3克,鸡矢藤挥发油2毫升,冰片少许。

【制法】前4味药共烘干研面,加入后2味药,调匀备用。

【用法】每次用200毫克,姜汁调糊敷脐,5-7天换药1次,一般经脐疗后,疼痛减轻,次数减少,持续时间缩短或不痛,排气通畅。

【验案】患者,女,36岁。曾患肝炎。近4年来,腹部经常绞痛,呃气,排气困难。经胆囊造影,收缩功能差。钡餐透视,胃黏膜增厚,曾诊断为慢性胃炎。无妇科病讧。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于1978年4月18日用本法治疗1个月,疼痛减轻,排气通畅,呃气减少,又治疗1个月,疼痛消失。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

4方

【药物】葱白一束。

【制法】烘热。

【用法】安脐上,以熨斗熨之,葱坏即易。治疗阴毒腹痛、厥冷、唇青、囊缩、六脉欲绝者,用此法良久热气透入,手足温,有汁即瘥。

【出处】《南阳活人书》、《本草纲目》。

5方

【药物】灶心土适量。

【制法】烧热或炒热。

【用法】熨脐上。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浙江中医药》。

6方

【药物】盐适量。

【制法】炒热。

【用法】布包熨脐上。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浙江中医药》。

7方

【药物】烧砖l块。

【制法】烧热。

【用法】布包贵跻上。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浙江中医药》。

8方

【药物】麦敖适量。

【制法】炒热。

【用法】布包贵胳上。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浙江中医药》。

9方

【药物】附子、川椒、盐各适量。

【制法】前2味研细末,姜汁炒,加飞面和盐。

【用法】填跻内。用于中寒腹痛。

【出处】《浙江中医药》。

10方

【药物】胡椒、葱白、百草霜各适量。

【制法】共捣为丸。

【用法】纳跻中。用于寒性腹痛。

【出处】《理渝骈文》。

11方(附子填脐散)

【药物】附子1个挖空,甘遂末4.5克,蛇床子3克,麝香少许。

【制法】将附子挖空,将甘遂末与蛇床子入内,火酒煮,烘干,研为细面。

【用法】加麝香纳脐。用于腹痛脐湿。

【出处】《理瀹骈文》。

12方

【药物】葱白(连须)7个,胡椒每岁1粒,枯矾少许。

【制法】共捣烂,人乳和为丸。

【用法】纳脐,一炷香愈。用于小腹痛。

【出处】《理瀹骈文》。

13方(暖脐膏)

【药物】生附子15克,甘遂、甘草各10克。

【制法】葱汁熬膏和药,加蟾蜍、麝香、鸦片、丁香末摊。

【用法】贴肚脐。用于受寒腹痛。

【出处】《理瀹骈文》。

【备注】有用柏子尖、松毛心各0.5公斤,附子250克,麻油熬,黄丹、铅粉收,加肉桂摊膏者。

14方(健脾膏)

【药物】白术128克,茯苓、白芍、六神曲麦芽香附当归枳实半夏各64克,陈皮黄连、吴萸、山楂、白蔻仁、益智仁黄芪山药、甘草各22克,党参木香各15克。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参考膏药的制法)

【用法】贴心口及脐上。用于腹痛肠鸣,热中善饥者。

【出处】《理瀹骈文》。

15方

【药物】硫黄吴茱萸各6克,大蒜适量。

【制法】前2味研细末,加大蒜共捣烂。

【用法】涂敷脐中。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16方

【药物】灶心土、葱白、田螺(烧灰)各30克。

【制法】共捣和作饼。

【用法】敷脐上。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17方

【药物】竹叶椒鲜叶、吴萸子各适量。

【制法】捣烂。

【用法】敷脐上。用于腹胀痛。

【出处】《广西药物志》。

18方

【药物】野菊花茎叶适量。

【制法】同冷饭捣成饼。

【用法】敷脐。用于热性腹痛。

【出处】《广西药物志》。

19方

【药物】艾叶适量。

【制法】揉成绒,用醋炒热。

【用法】热贵神阙穴及阿是穴,冷则外用暖水袋频褽之。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俞穴敷药疗法》。

【备注】有的方选加:①生姜;②大葱、食盐;③大葱、生姜、小茵香;④大葱、生姜、胡椒。

20方

【药物】胡椒2克,白并子4克,鲜生姜30克。

【制法】前2味药研为细末,再和鲜生姜共捣一起,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虚寒性腹痛。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有的单用胡椒一味,用的用胡椒、小茜香各等份。

腹痛脐疗方二

白芷60克,小麦面15克。白芷研为细末,过筛;和白面调均匀,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穴。用于绕跻腹绞痛。

21方

【药物】白芷60克,小麦面15克。

【制法】白芷研为细末,过筛;和白面调均匀,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绕脐腹绞痛。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2方

【药物】香附30克,鲜生姜、白萝卜适量。

【制法】香附烘干,研为细末;鲜生姜、白萝卜适量,捣烂取汁;用其汁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并敷阿是穴。外盖铝纸、纱布,胶布固定。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3方

【药物】胡椒6粒,丁香6粒,广木香6粒,黄丹6克,明矾25克,食盐5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过筛,用醋调成膏,纱布包裹。

【用法】敷神阙穴,并敷两手心(即劳宫穴)。外盖铝纸、纱布,胶布固定。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24方

【药物】蜘蛛香16克。

【制法】捣烂,研末。

【用法】包脐眼,每日1次。用于气痞腹痛,数次可消。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25方

【药物】吴茱萸、生姜各12克。

【制法】吴茱萸研细末,同生姜捣成球状。

【用法】摊敷脐上。用于寒证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6方

【药物】老生姜60克,豆豉15克,葱头(连须洗净)3根。

【制法】共杵成药饼,火烧微热。

【用法】贴脐中,布扎12小时,如大便通,腹痛随减。用于便秘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7方

【药物】山苍子15克,食盐少许。

【制法】共捣烂。

【用法】敷脐部。用于急性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28方

【药物】艾叶1团,葱7根,姜6片。

【制法】烧酒少许同捣,炒热。

【用法】包敷脐上。用于寒证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备注】宜与第19方合参。

29方

【药物】艾绒、生食盐各适量。

【制法】把艾绒与食盐炒透热。

【用法】填满脐眼,外加纱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用于痧症所致的腹中绞痛剧烈,以及一切风寒所致的腹中冷痛等症。

【出处】《痧症民间疗法》。

【备注】宜与第19方合参。

30方

【药物】茴香、老姜、艾叶各19克,葱头1个。

【制法】共捣烂,炒热。

【用法】敷脐部。用于小儿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备注】宜与第19方合参。

31方

【药物】艾叶、葱白、食盐各等份。

【制法】放锅内加水少许,炒热,不干不燥。

【用法】趁热包肪上(不可太热),冷后再炒再包。用于小儿便硬腹痛,甚则昏眩欲死。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备注】宜与第19方、29方合参。

32方

【药物】两面针果150克。

【制法】加热饭捣烂。

【用法】敷肚跻。用于小儿腹冷痛。

【出处】《广西药物志》。

33方

【药物】阿魏、木香、丁香各少许。

【制法】研末,掺膏。

【用法】贴跻眼。用于腹绞痛。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4方

【药物】胡椒25克,丁香20粒,广木香6克,广丹6克,生明矶15克,食盐5克,米醋适厘。

【制法】诸药混合粉碎为末,过筛,加醋调成糊膏状。

【用法】涂敷神阙穴,盖以纱布,胶布固定后,以两手掌合住放于阴部,覆被睡卧,取微汗出即愈。用于虚寒腹痛。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备注】宜与23方合参。

35方

【药物】芥菜子适量。

【制法】研细末,水调成糊膏状。

【用法】贴脐上。用于阴证伤寒,腹痛厥逆。

【出处】《生生编》。

【备注】《理瀹骈文》也有类似记载:“芥菜子末温水调稠填脐内,隔衣以壶盛热汤,熨之汗解。伤寒时疫俱妙,亦治急肚痛及小腹痛。”

36方(玉抱肚法)

【药物】针砂125克,白矾15克,硇砂1.5克,粉霜1.5克。

【制法】针砂炒出烟,入后3味药,新水拌匀微湿,裹以皮纸贴。

【用法】安怀中候热发,置脐内,汗出立瘥。用于积冷腹痛。

【出处】《理瀹骈文》。

【备注】《本草纲目附方分类选编》也有玉抱肚法,用治痢疾,与此有异,可详参“细菌性痢疾”26方。

37方

【药物】橘子叶、柚子叶各500克。

【制法】放锅内炒热,分成两份用布包好。

【用法】乘热放脐上熨,冷则交替复炒,连熨数次。用于寒证腹痛。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38方

【药物】生姜、葱白各适量。

【制法】共捣烂炒熟。

【用法】摊于脐上,以艾火灸之。用于房事后中寒腹痛。

【出处】《奇难杂症古方选》。

39方

【药物】鸡蛋数个。

【制法】煮熟,对切去黄,再用银针插入蛋白。

【用法】合在肚脐眼上,合久则愈。用于男女交合之后,或外受风寒,或内食生冷等物,以致肚腹疼痛。

【出处】《民众医药顾问》。

40方

【药物】风油精。

【用法】将风油精数滴滴入肚脐眼,外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用于受凉饮冷引起的寒性腹痛及胃痛,效果极佳。

【出处】《大众中医药》。

41方

【药物】附片100克,麻黄30克,葱白1握。

【制法】捣碎,酒炒热。

【用法】敷脐部。用于寒积于里所致的吐泻腹痛。

【出处】《湖南中医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外治法----脐疗
药物敷脐大全(下)
脱肛(直肠脱垂)脐疗方
脐疗治百病,并不是说说而已(下)
癃闭(尿潴留)脐疗方一
脐疗配药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