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伤寒论,和伤寒卒病论 下面的内容是我复制自己的文章(2篇),来解释什么是经方和伤寒卒病论。(为...

下面的内容是我复制自己的文章(2篇),来解释什么是经方和伤寒卒病论。(为何不用杂,后文解释)。

什么是“经方”

广义的经方:汉代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

“经方”源于殷商时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据梁·陶弘景说 :

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尚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

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

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

下品毒药,为杀虫避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

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所以“经方”最初的含义是这经方十一家,即十一部古籍中所记载的方剂。因为《汤液经法》遗失,而《伤寒杂病论》得以“失而复得”,所以,后人用“仲景方”,替代“伊尹方”。

狭义的经方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

《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仲景的中药处方是指中国汉朝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因为是失而复得,于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伤寒论》的处方,就是“经方”。“仲景方”为经方,是中医学界普遍和公认的说法。

《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05首,除去重复的38方,共计280方。

《伤寒论》载药90味,《金匮要略》载药192味,除去重复的76味,共计206味。

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

换句话说,280个处方,206个药,只要是精心的辩证思考,就可以治愈大部分的疾病。药不在多,方不在偏。药和方,在精专,需辩证,这才是经方药简力专的核心。

特别解释下“仲景方”的来源。仲景先师在《伤寒论》的序言部分中说: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那么,您一眼就发现了,仲景先师的“参考书”,有《阴阳大论》和《胎卢药录》。这两本书可以说是“造物主”思维的核心。那么,仲景方为何如此神效,理论根源就来自于此。但是,如此重要的“参考书”,早就遗失了。所以我们才知道后世学子不能够灵活应用仲景方的原因了。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人体和病态的各阶段,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

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中的药方,非常简单,但是,最为神奇的是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后人甚至用“一剂知,两剂已”来形容经方的速效。

在经方界,对于外感风寒,也就是如今的感冒发烧,能够做到精确辩证,灵活使用《伤寒论》的经方,就可以做到一副药治疗“感冒发烧”。这种“神奇”的“速效”,对于早已习惯“中医中药慢腾腾”的国人来说,基本上是“不科学”的夸大其词。

因为《伤寒论》非常难以研究,伤寒家非常的少,伤寒学子也后继无人,临床中,感冒发烧基本都被抗生素截流,所以,能够体验“一剂知,两剂已”的人,就非常的少。

这种现象,跟中医的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的人,30分钟后患者可以“自由活动”一样的神奇。日本经方家,大塚敬节先生也曾说,经方家可能施展经方疗效的机会不多,但是,对于亲朋好友,对于自己,在感冒初期,一副药,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用的少,见识少”,不代表“经方无能”。

在《疗效,是振兴发扬中医的唯一方式》一文中,我们也把“感冒经方疗效”作为经方家的评价标准。不会一碗药解决感冒的医师一定不是经方家,这句评价,正是对疗效的看重。最重要的是,“太阳篇”,是整个伤寒论最难理解的。于是,从理论,到实践,全部都在考验“经方家”的水平。更多关于《伤寒论》的难点,我们日后陆续推送。

今时今日,时方,偏方,中西医混合方大行其道,能够完全依照《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进行思考,给予患者“经方”药物的医师,已经不多了。

今时今日,中医西医都无法真正解决患者病痛的尴尬局面下,能够用中药治病,还能够“一剂知,两剂已”的,只有经方家了。

在有关仲景先师所著的《伤寒论》一书的历史研究中,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这本旷世奇书,究竟叫做什么名字?是《伤寒论》,还是《伤寒杂病论》,亦或是《伤寒卒病论》?

因为这是一个“历史谜团”,涉及了汉唐之间的断代,唐宋以后《伤寒论》各版本的变迁,甚至还有“日本藏书回流”问题。所以,《伤寒论》一书“本名、原名”的考辨,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难以论证的事情。

历史考证

在各个官方认可,历史考证学者推荐的版本中,我们有一些共同的结论,尤其是敦煌版书籍的出土:

1.《伤寒论》在流传的过程中,是以“抄本”的形式存在的。而“抄本”,本身就有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之间有一些差异。

2.根据出土的《敦煌本伤寒论》的残卷,我们知道《伤寒论》中的《伤寒例》和《辨脉法》,绝不是后人杜撰的。所以,这2篇内容,应该被我们作为基础内容而研究。

3.将《敦煌本伤寒论》和《康平本伤寒论》(日本)进行对比,可以明确的作证出,《康平本伤寒论》不但不是伪书,反而是隋唐时期流传的真本的手抄本,从而流入日本。

4.《敦煌本伤寒论》的残卷照片回流中国是1957年,但是,对《敦煌古医籍》的研究,其实是新世纪的事情。所以,许多宋元明清的学者,他们的一些猜想观点,恐怕真的就是“胡猜”的。

5.各主要版本《伤寒论》都带有“疑似仲景亲笔”的自序,但是,经过后人考证,其实是部分自序的内容,可能是后人添加,破坏了文本内容的一致性,从而让我们怀疑“自序”的真实性。

6.《伤寒论》自序的内容,一看就是仲景先师根据他自己的经历而写。而历来的怀疑对象,尤其是根据正版古本医经排列方式不同而怀疑为后人添加的部分,其实是“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而本文考辨的内容,恰好不需要这段内容的真实性作为依据。《伤寒论》自序的内容前部分,即“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部分,才是本文的核心。而这部分的文笔,内容,历史,以及第2条证明的《平脉辩证》,均是仲景所写,毫无异议。就算有质疑,暂时也没有有力的证据。

7.后世学子,大部分人使用的《伤寒论》官方正版,其实是宋代的赵开美版本。但是,因为流传(传抄)太久,更因为考古发掘了更近的版本,所以,这部广为流传的正版书籍,不作为考辨的参考书。更加重要的原因是,从宋版开始,《伤寒卒病论》和《伤寒雑病论》的问题,赫然在目。

一书两字

在《伤寒论》自序部分,您会看到非常重要的2个汉字。

第一个字:标题处,〖傷寒卒病論〗

第二个字:第二段,〖卒然遭邪〗

第三个字:末尾处,〖傷寒雑病論〗

在所有的版本中,尤其是官方正版中(繁体字),这样的“矛盾”都是存在的。

在自序中,仲景先师回顾了家族的悲剧,明确了学医著书的原因,提及了核心的医经古籍,最后明确了自己的著作为《傷寒卒病論》。那么,究竟是哪个字,才是准确的?

汉字象解

卒,雑,这两个字,在甲骨文和汉代的篆文中,是完全不一样的。同为汉代的书籍,《说文解字》里,就有这2个字。

卒,zú,隶人给事者衣为卒。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小篆、金文、甲骨的象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

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说文》

另外,卒,还同“猝”。仓促,急速,突然的意思。

兴卒暴之作。——《汉书·成帝纪》

卒然遭邪。——《伤寒论》

卒,作为“猝”,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很显然,同样的意思,同样的汉字,应该就是一个“字体”,不会写错。

雑(杂),zá,象形会意字。杂隶书又有写法:襍。

本意是指“非主流、非标准”,地位附属、性质不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和南朝梁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均有记载。

篆文、金文和甲骨的象形:不论是左右结构还是整体结构的象形,均有一个核心的部件,“隹”zhui。

“隹”zhui,甲骨文象鸟形。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隹的字与禽类有关。本义:短尾鸟。《说文》:鸟之短尾之总名也。

而雑字的其余部分,真的十分难以猜测造字者当时绘制了一个什么图像。能够“识别”的部分有:“木”,和“从”。《说文解字》显然把左侧的部分解释为“衣”部(衣的甲骨文如下图),这是完全错误的。所以,不予采纳。

通过我个人的想象,字当初的构想,应该是不同的几个鸟,栖息在树木上或者干脆就是不同的鸟在一起,从而这个场景,显得“杂乱、繁杂”。

我们对“杂”的含义,最直接的理解就是:次要、混合。而“杂”字,还有一个常用的意思,即“汇聚、聚集”。

杂,聚也。——《广雅》

四方来杂,远乡皆至。——《吕氏春秋》

通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全本检索,杂这个字,只有3个地方出现。一个就是自序中。另2个来自《金匮要略》的《妇人杂病篇》和《杂疗方》。

解决《伤寒杂病论》和《伤寒卒病论》的争论,其实很简单,对比下原文用字的字体,就清晰了。

逻辑核心

汉代,同样的书籍,《说文解字》中,这2个字,单独存在。

《伤寒论》这2个字,仲景先师,绝对不会用错。这是他老人家毕生的心血,竟然把书名搞错了,绝对不可能的。

在后世流传过程中,不论是中国学者还是日本留学者,他们对于古籍的抄本,都是“原文”照抄的。不排除有的人呢,手写体太差,或者自己胡乱猜想,从而改变了字体。但是,绝大多数的“抄本”,就是“原书原文原字”照抄。

《伤寒论》的两个不同字,《伤寒论》自序中,仲景先师自己给所著之书的取名,其实,就在一个字上。后世的《金匮玉函经》《仲景全书》《伤寒论》等书名,都是后人的改编。

研究过《伤寒论》的人,会发现仲景先师惜墨如金,用字极其考究,他的“简略”,其实毫不“简单”。这么一个逻辑缜密,治学严谨,用字考究的人,绝对不会在“书名”上,犯下大错。

仲景先师给自己的“孩子”取名,此书的原名,只有2个可能:

1.《伤寒卒病论》,可能性90%。

2.《伤寒雑病论》,可能性10%。

到底,是谁?

真相乍现

《伤寒论》的各版本书籍,全部成了珍贵的历史文物,我一个野草、草根,无法翻阅真品。但是,庆幸自己生活在新的世纪,我们的“影印版”书籍和网络的发达,可以弥补这个重大的缺憾。

仲景先师当初写书的时候,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起撰写的。这2本书,是后人拆分的。而在书籍里面,卒,也就是使用了“猝然”意思的“卒”,比比皆是。而“雑”,只有妇人杂病篇。

那么,只要比较一下原书中,尤其是考古发掘的早于唐朝版本的,妇人杂病的杂,使用的哪个字,就知道了。

很显然,雑和卒,在汉代是2个不同的字。仲景先师不会随意使用。所以,我个人的研究和考证,以及提出的逻辑和证据,是支持《伤寒卒病论》的。

深刻内涵

仲景先师撰写的《伤寒论》,显然是一本医书。但是,他的医书,取名很有意思。为何用“伤寒”作为病名或者疾病的代名词?而不是取名“辩证论,或者辩证施治医经,或者三阳三阴辩证论”等等?

历史上,因为《伤寒论》的伤寒二字,还误导了不少医家,他们纷纷认为,这个书,就是针对“伤寒”,解决不了“温病”和其他疾病。 (这些医家如此狭隘的理解,思维也没有逻辑,是不配学习《伤寒论》的)

《伤寒论·伤寒例》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这一段的意思非常明确,仲景先师在致病因素中,挑选了一个伤人最狠的,作为“代名词”。他老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其他致病因素,有温病热病等。

同时,在自序里,仲景先师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数据: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所以,他写的医书,就是专门针对“最严重,比例最大”的疾病。

另外,仲景先师所处的汉代,其实医学非常的完善,医经也比较丰富,但是,医师治不好人的事情,比比皆是。仲景先师,在痛定思痛中发现:

这群庸医,治不好人,是因为他们完全不会辩证。

这群庸医,省疾问病,只顾卖药,毫无全局辩证。

这群庸医,从不刻苦钻研医经,只顾着口头忽悠。

于是,仲景先师一声怒吼,你们不做的事情,我来!

从而,《伤寒论》不仅仅是病理书、药剂书,本质上,是人体生理书,是辩证书。

伤寒,作为疾病的代名词,不仅仅是“仲景独用”。在同时代或者早期的另外一本医经,《难经》中,也可以佐证。同时,仲景自序中明确表示,《八十一难》就是自己的参考书之一。

《八十一难》

五十八难 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
然:伤寒有五。
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难经·五十八难》中的2个伤寒,绝不是一个意思。第一个“伤寒有几”,是致病因素有几类。而后文回答中的“有中风和伤寒”,就是特指感染寒气或者寒邪侵袭,所表现的疾病。

使用“代名词”,而特指拥有“原名、直接名称”的事物,绝不是医学独有。众所周知的“历史书”,《春秋》,你难道没发现,他们竟然用“春秋”替代了“鲁国历史”?

按照一般的理解,春秋,应该是“节气”书的名称或者“农业”书的名称啊。因为它直观的体现了四季,直观的描述了播种和丰收两季啊。

春秋特指历史,伤寒泛指疾病,这个现象,不可不知晓。

很多后世医家对《伤寒杂病论》的“杂、雑”字,情有独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仲景先师的“三阳三阴(六经辩证)”太完美,虽然看不懂,但是,这不像一个论述疾病的书,怎么能包治百病,一定有所遗漏,尤其是许多杂病。所以,他们想当然的就认为,一定是“伤寒”和“杂病”混合一起。或者他们以“雑”作为“汇聚”的意思来理解。

这个逻辑是站不住的,因为,雑病这两个字,在妇人篇体现了。妇人篇的疾病,仲景先师分了三篇:

妊娠篇,产后病和雑病。

同时,《金匮要略》中的其他篇章,全部都有各自的名称,比如,水气病,黄疸病,湿病等等。

按照仲景先师的逻辑,您会发现,这些一般意义上的雑病,仲景没有归为雑病,而是“类病”。而真正的“雑”,却出现在“雑疗方”里。

于是,仲景先师把自己的书分了三个部分:

1.三阳三阴。

2.二十二类主要疾病。

3.雑病杂疗和饮食禁忌。

从而,取名的时候,挑选1 3,而不是常人的逻辑1 2,您觉得,可能么?如此“重点不清,详略不当”的逻辑错误,仲景先师是不会有的。

显然分析是不支持“伤寒 雑病”的。这样取名不合逻辑。

如果是上述逻辑,《伤寒论》的本名应该是“伤寒类病论”。

那么,为何要叫做“伤寒卒病论”?

字面意思,就是伤寒导致突然的疾病?显然,这只能是字面意思。

在此文的“汉字象解”部分中,您一定看到了,卒,是一个甲骨文,绝对的古汉字。而这个字,后人最熟悉的,就是“兵役、兵卒”的意思。

《周礼·地官·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周礼的兵制告诉我们,卒,可不是小兵,而是100人的队伍。

于是,卒,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卒伍”,率领队伍的意思。(古代汉字,是没有词性一说的。一个字,名词动词形容词都可以使用)

于是,我的逻辑是:

1.伤寒,是病名统称。

2.伤寒病,伤人7成。

3.二十二类病亦辨析。
4.其他杂病略有论及。
5.三阳三阴论病模型。

原书名:《傷寒卒病論》

傷寒:狭义和广义的致病因素。
卒病:三阳三阴体系卒伍百病。
论:一家之言。

结论:《伤寒卒病论》,就是一本讨论伤人最多最狠的“伤寒”,同时以“伤寒三阳三阴辩证逻辑”为基础,辨析三阳三阴6大类主病和其他22类疾病的“汉代仲景所著的医书”。


我们多次强调,仲景的书,不仅仅是医书,其实是人体的生理书籍。三阳三阴的生理病理模型,包含身体的全部病症,可以“包治百病”,于是,分析一个大类疾病,就可以“统领、卒伍”其他百病,这才是仲景著书的核心。


这个世界上,存在列举一百、一千种疾病的治疗书籍。但是从来没有一本书籍可以不列举具体疾病,还可以治疗万千疾病的。值得傲娇的是,这本书,在中华!

如果可以把现代拆分版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统筹通观,您会发现,《伤寒卒病论》就是将狭义伤寒(最厉害的致病因素)及其所包含率领的其他疾病、类似疾病,按照“三阳三阴”的逻辑,使用“表里、寒热、气血”进行辨析,最后编列整理的治病书、辩证书、生理书和天机书,只不过取名时使用了广义的伤寒含义。

同时,《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疾病,也绝非是“杂病”,而是正正经经的重大疾病。您不信的话,可以在研究透彻《伤寒论》的三阳三阴的理论和辩证之后,把《金匮要略》的主要篇章,再次使用“三阳三阴”进行解构,您会发现,真的是完美的对应。

是我们低估了《金匮要略》中的类病,也高估了自己对杂病的认知。

是我们后人不求甚解,想当然的把“杂病”当做了傷寒的对立面。

是我们自己读书不能旁征博引和统筹全局。

最后,卒伍,是代表100人的军事团体。而卒病,就是一百种疾病。那么,很多人支持的“雑病”的“汇聚”意思,卒,其实也有。但是,汇聚的意思,却缺乏了“卒伍”中,按照行列进行分类疾病的含义。

历代医家对于“雑病論”的坚持,主要是因为,杂病和六经病的对立,以及雑病的汇聚意思,这2点原因。然而,他们恰好忽略了“伤寒统百病,六经钤百病”中“三阳三阴体系”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重要性。而“卒伍”的“卒”,完美的解决这一切。

所以,伤寒 杂病=伤寒杂病论,这个逻辑,是毫无深意的。

相反,伤寒 类病=伤寒卒病论,才是仲景全书的真实体现。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傷寒卒病論》合十六卷。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参考文献:

《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

《康平本伤寒论》。影印版。

《仲景全书》。影印版。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人民卫生出版社。

《说文解字》。影印版。

《伤寒论解说》。大冢敬节。

注,历来研究《伤寒论》名称的论文很多,而出土的古代文献可能会提供更直接的证据,所以,此文有分析不足的地方,您敬请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素之问 | 从《伤寒例》看《伤寒论》的全面改构
(转发)我负中医 中医负我 十八
​读医书请从序言始
《伤寒指掌》 > 自序 自序
构建中医知识体系与学习进阶
植入六经辩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