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绝的三四句最关键,5则实用手法运用示范,诗词犹如填公式?

七绝是诗词创作的基础体裁,因其结构相对简单,字词数量适中。但是看似起承转合的这种简单结构,要处理好脉络层次,如无得当方法,也是难得其门而入。下面这几种方法,则可以很好的体现如何处理三四句的关系,更可以使句法不落俗套,而能令读者更有嚼头。

此种方法是:第三句句首采用“何如”两字来转接。“何如”有如何、怎么样或不如的意思,略带反问语气。主要是采用“何如”来否定前二句事物,引出第四句作者所更加喜欢或肯定的事物,前后对比。

例如元唐朝《五无吟六首之一》:“云在空中变态奇,风来江上浪漪漪。何如风定云开后,秋水长天一色时”。此诗前两句写云与浪的变化形态,但第三用“何如”一转,略带反问与否定语气:前面的风景再好,也不如风定云开后的景色,“秋水长天一色时”更加美好。

明王世贞《题溪山深隐图》:“古木寒流一两家,柴门昼掩待归鸦。何如只向人间住,与客携壶踏落花”。这首诗的第三句“何如”反转前面二句景物,前面二句的景物虽好,但不如第四句的“与客携壶踏落花”更加浪漫与美好,前后对比明显。

此种手法的结构是:虽然前面很好,但是不如这样,后面的更好,作者情感归于后者。

这种方法是第三、第四这两句采用连属诘问语。第三句采用“不知”二字来发端,引起疑问,然后第四句则用“何”、“几”、“那”、“无”等字来补充与递进回答。

如唐王翰《春日思归》:“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邪”(邪,音ya,二声,牙音。若邪:溪水名,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城东北)。前二句在描叙眼前景物与引起思念家乡,第三句提起疑问,不知道家乡湖上菱歌女现在情况如何?第四句则进一步猜测菱歌女在干什么。

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这首亦是如此,在前二句描叙眼前画作后,第三句用不知反转前面的思路,第四句递进加深第三句。

这则方法与上一则有类似之处,第三句都用“不知”二字开头,作诘问语气来反转,不同的地方就是第三句里边还用“谁”、“何”、“多少”等疑问字词来加强诘问语气。采用这种结构引出第四句的回答,或者更进一步拓展。

如唐贺知章《柳枝词》:“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是千古名作,第三句也是手法明显,用“不知”“谁”来诘问反转,而第四句则拟人化的肯定回答。是像剪刀一样的春风剪出来的!

金党怀英《立春》:“水结东溪冻未漪,风凌枯木怒犹威。不知春力来多少,便有青蝇负暖飞”。这首诗三四句的用法与上一首略有不同。其第三句采用疑问语气后,第四句不是对第三句春力多少作正面回答,而是直接说眼前的景物“青蝇负暖飞”,侧面去印证回答春力情况。

本方法的第三句还是用“不知”二字开头,看来古人很喜欢用这两字来做反转。但是这里就不用作诘问语了,而是直接作否定语气用。所以第三句后面就不再用“谁”、“何”、“多少”等字来连接。

例如唐王涯《塞下曲》:“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第三句直接点明不知道什么什么,然后第四再如何如何。其实是第三句反转,第四句“惟见”再反转。

清孙原湘《蕉窗听雨图吕生乞题》:“滴尽残窗碎雨声,破人秋梦到天明。不知一夜诗情好,转在潇潇叶上生”。这首也类似,第三句用“不知”从前面的景物转到诗情上,然后第四句再转,把诗情这个意象转到叶子上。

纯粹用“不知”做否定转法,第三句与第四句就需要注意,两句最好也不要平铺直下了,第四句最好能翻出一层意味去,突兀而起,才能吸引读者眼球。

还是来用“不知”二字,但不在第三句的开头,而是用在的三四位置,不是作诘问语,作肯定的语气。所以其后面也不用“谁”、“何”、“多少”等字跟着,而是在第四句用“犹”、“还”、“又”等字递进助词来相呼应,使意思更加强烈。

如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也是千古佳作,第三句虽然是不知,但是用肯定的语气的说的,商女就是不知亡国恨,但是空口无凭,第四句就来加强说明了。“隔江犹唱后庭花”啊,这是不是就印证了不知亡国恨吗?用一“犹”来递进印证第三句的“不知”,故此两句关系很紧密。

明田僧《题福教寺诗》:“残山剩水一荒基,古寺烟笼白塔低。燕子不知身是客,秋风还恋旧巢泥”。这首诗结构一样,前二句是写景物,第三句转到燕子的情况,第四句做递进的印证回答第三句。秋风来了,还贪恋旧巢,你这真的不知道自己身在他乡呢,很有趣的写法。

七绝的结构手法,其实很简单。想要在平淡中翻出一些新意,想要脉络层次分明,可以研究一些三四句的手法,用自己字词组合串联,中间一些意象做优化,就可以做出一些巧妙的诗句来。

上述方法很实用,看起来好像做公式一样。其实还真就是如此,只是要把类似的这些公式吃透,然后融进自己的思维里。再来写诗词话的,就不必刻意去想着如何套用这些公式,而是不由自主的就浑然天成的写出来了。要把各种手法与技巧,变成一种本能。我所常强调的练笔,其用意也就在于此,要锻炼出一种诗词思维本能,条件反射。到那时候,诗词就真的不难写了。

#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诗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写作基础训练
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必背的语文知识术语
绝句写法5则-最是与纵的用法
【诗词写作的要点及方法】
诗词写作天赋不高怎么办?掌握诀窍才是最重要。七绝实战技法5例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答题模式一览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