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词艺录丨词调的起源窥见:隋唐燕乐至宋调新声的流变渊薮

前言

词有近代曲与古曲之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唐词,如白居易《望江南》、李白(存疑)《忆秦娥》等诸调的历史其实并未追溯到杨慎所谓的“与诗同源而异流”,其滥觞处仅是隋唐时期所产生的新音乐体系:燕乐。隋代乐有九部,而唐乐则在此基础上增一部而成十部,并总称为“燕乐”。

然则虽然近代曲起于燕乐,但至清代万树作《词律》时统计有词调660调,《词律拾遗》、《词律补遗》又补增215调,而《钦定词谱》则收录了826调,然则到此并未止数,后敦煌曲的发掘以及朱彝尊的增补,我们可以说,如今有记的词调已达千数之多。但在这千数词调的来源却又并非全是燕乐,其构成有民间、胡乐、旧乐,甚至是词人的自度曲。因此,词牌曲调的来源便非常值得探讨与梳理了。

燕乐与民间曲调

  • 产于边地、外域的胡曲

《宋史丨乐志》中记载云:

唐武德初,因隋旧制,用九部乐。太宗增《高昌乐》,又造《燕乐》而去《礼毕曲》;其著令者十部:一曰《燕乐》,二曰《清商》,三曰《西凉》,四曰《天竺》,五曰《高丽》,六曰《龟兹》,七曰《安国》,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国》,而总谓之《燕乐》。

然则这十部曲中,大部分曲调实际上都是来自胡曲,即域外、边地的音乐,《旧唐书·音乐志》云“又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近代曲辞》亦称“总谓之燕乐。声辞繁杂,不可胜纪。凡燕乐诸曲,始于武德、贞观(太宗年号),盛于开元、天宝(明皇李隆基年号)

其中,“胡夷里巷之曲”便是传自胡夷诸地的曲子。姜夔《翠楼吟》云“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这里的“胡部曲”即是唐代西凉地域的曲调,《新唐书·礼乐志》也记载云:“开元二十四年,升胡部于堂上。……后又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同时,这些胡曲大多又以发源地为调名《新唐书丨五行志》记载:

天宝后各曲,多以边地为名,如《伊州》、《甘州》、《凉州》

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温庭筠的《定西番》都是边州曲调。其次,还有曲调一些则是由外域传来,如缅甸、南疆、云南等地,这部分曲调大多以“蛮曲”概之,如《菩萨蛮》一调便是。唐苏鹗《杜阳杂编》有记载《菩萨蛮》的由来是因女蛮国入贡而由倡优裂制。

女蛮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此外,另有《八拍蛮》一调,是越中所传。《钦定词谱》云:“孙光宪词,所咏俱越中(春秋越国疆域,包括今浙江大部、江苏安徽南部、江西东部一带)事,或即八拍之蛮歌也。”调名本意即咏八拍的南方民歌。


  • 产于民间的曲调

凡文艺形式,大多都是始于民间,然后为文人所注意,最后方登上“大雅之堂”,词也不例外。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隋唐时期,大多都是以绝句的形式入乐,据龙榆生《中国韵文史》考据云:

开元天宝间,为以绝句入曲之极盛时代;倚曲填词之风气,犹未大开。直至贞元以还,诗人始渐注意新兴乐曲,而从事于令词之尝试。韦应物王建并有《三台》、《调笑》之作;《三台》六言四句,未脱“绝句”形式;《调笑》则纯粹后来长短句词体也。二家之词,并见《乐府诗集》

其中,从事令词尝试的词人们,尤其以刘禹锡、白居易最为注意民间艺术,譬如刘禹锡所制之《竹枝词》、《浪淘沙》、《抛球乐》便是采用民歌的风调所为之。《刘梦得外集》有记载刘禹锡的“制作说明”:

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声.....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歈,知变风之自焉。

示举《浪淘沙》一例: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当然,刘禹锡作的是绝句,随后五代又演作双调小令,柳永又演至慢曲《浪淘沙慢》,这里涉及的又是词体的流变了,详见拙文:词艺录丨论曲子词体嬗变:“令、近、慢、引”及其体制的渊流变化

对于“里巷之曲”的吸收,唐宋皆有,同时,在唐宋词体流变的状况下来看,宋代的民间曲子的创作更为盛行。《宋史丨乐志》记云:“民间作新声者众”,而彼时最为留意民间艺术的词人即是柳永。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等相继有作,慢词遂盛。”《能改斋漫录》


宋乐新声与官方裂制

  • 唐宋教坊制曲

除去“胡夷里巷之曲”之外,唐宋都设有教坊为宫廷所需而创作新曲。所谓“教坊”,就是 管理宫廷音乐 、掌教习音乐的官署。

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 。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改为 云韶府 ,以宦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音乐志》

唐高祖设教坊的用意是以安雅乐,但自玄宗开始设的左右教坊专为俗乐教习,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开元、天宝年间的教坊曲共计324首,但实际上专门为宫廷所用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整理出来的胡曲与民间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虽设有左右教坊,但北宋教坊奏曲比之唐代更多。唐教坊曲多以小令为多,如《诉衷情》、《临江仙》、《浪淘沙》等都属系小词之属,而北宋教坊则更为细致的分作大曲、法曲、龟兹、鼓笛四部,同时北宋并兴起了旧曲变新声的音乐发展。《宋史·乐志》记云:

初置教坊,得江南乐,已汰其坐部不用。自后因旧曲创新声,转加流丽。”

又记有太宗、仁宗度曲事:

太宗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创新声者,总三百九十......仁宗洞晓音律,每禁中度曲.....

  • 宋大晟府制曲

到了宋徽宗崇宁四年,又专门开设了大晟府。《碧鸡漫志》按云:

崇宁间建大晟乐府,周美成作提举官,而制撰官又有七。万俟咏雅言,元祐诗赋科老手也,三舍法行,不复进取,放意歌酒,自称大梁词隐。每出一章,信宿喧传都下,政和初召试补官,置大晟乐府制撰之职。新广八十四调,患谱弗传,雅言请以盛德大业及祥瑞事迹制词实谱,有旨依月用律,月进一曲,自此新谱稍传。时田为不伐亦供职大乐,众谓乐府得人云。

大晟府石罄残片

又张炎于《词源》中也称:“迄于崇宁,立大晟府,命周美成诸人讨论古音,审定古调,沦落之后,少得存者。由此八十四调之声稍传。而美成诸人又复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

如《烛影摇红》一词便是周邦彦受徽宗命而别撰腔所成: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都尉()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美成邦彦)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

宋乐与唐乐虽然是“旧曲变新腔”的关系,但宋代极少有域外的声乐传进,故而大多都是集中在词人自度、教坊、大晟府制曲几项来源。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配词的曲调不管是在唐、在宋都是极少的一部分。

南宋修内司所编《乐府混成集》,大曲一项,凡数百解,有谱无词者居半。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引《齐东野语》卷十

“有谱无词者居半”的重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大曲内容繁芜,有散序、靸、排遍、攧、正攧、入破、虚催、实催、衮遍、歇拍、杀衮等等,每一段或歌或舞或乐器不一而足,不见得就一定能配歌配词;其二就是隋唐二代甚至是宋初年间,词都是以清讴小令为主,并不注意长调、慢曲的制作,故而成如是果。

结言

词调的来源非常复杂,除去上文所言之教坊、大晟府、胡夷里巷之曲外,还有裁剪大曲、法曲的片段以单独制谱,也有词人自度诸曲。而关于词人自度曲一项,又庞涉繁芜,故留于后文详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课 词的概念及其产生(2)
[书摘精华]吴熊和唐宋词通论:词的起源
填词时如何合适词牌名
【诗词格律常识 第6讲】词序、词调、词牌、词韵、词谱、...
王季思:金元散曲的兴起和衰落
17期词班第一讲 (1).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