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都决定在这件事上……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迟钝也。言欲迟,行欲疾。

“欲”,虽然不能不说,但是要做到“欲讷于言”。“讷”,说话迟钝、不抢着说,这是指君子。君子说话都非常慎重,怕驷不及舌,所以“五经”讲慎言,话要经过考虑后再说。虽然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做到。

口为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都决定在口。《易经》中说:“躁人之辞多”,如果一个人说话太多,他的前途就不会太乐观,寿命也不会太长。凡是讲话滔滔不绝的人,一定是烦躁之人,多半前途不平,想长寿也是不容易的事。

中国古人说“话多伤气”,对人的身体有影响,这是积累经验得出的总结。中国人特别讲养生之道,道家说人的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却寿命短?因为有的人注重养生,有的人却不注重。这就像买了同一辆车,有的人使用很长时间车还是很好,而有的人使用不长时间车就坏了,这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对车的保养程度、爱护程度不同。

因此道家讲养生之道,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求“收敛”,收敛自己的精、气、神三种要素。这种“收敛”无论白天或晚上都可以用功,比如在夜间睡眠的时候不要仰着睡,要右卧如弓;不要张开口,吐气要均匀。白天也是一样,不必要的时候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呼吸得均匀、柔和。如果一个人心理不平和、很急促,或是如运动后的呼吸,对身体里细胞的伤害和损失会很多,所以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均匀。

做事时心也要定,不能浮躁。有些人一边做事,心里一边着急;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心里越不高兴,越逼着自己做,对身心都不利。另外,如果是为了发泄心里的闷气而到处宣扬恶事,受到的损失会更大。一个人如果是真修,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这样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所以话说得越少越好。

《易经》中说:“吉人之辞寡”,吉祥的人往往话少。一般人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要表达自己的心理,或是讲人、事,但是说话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所以自己在说话之前要考虑这句话对人有好处还是有害处。当然,言不仅是说话,也包括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有的人往往伤害了别人自己还不明白,对方知道后就会产生报复心。即使对方不知道自己受到损失,但是如果我们的一句话损害了别人的名誉、权利,我们也要负因果的责任。

如果自己讲话小心,就有“福”了。福是怎样来的?比如看见别人忧虑,就去开导他;看见别人恐怖,就去宽慰他;看见别人受到委屈、诽谤,就说公道的话,仗义执言,这就是说话的功德。所以看自己用口做什么,用得好就能够替人造福,自己也可以积功德;用得不好就会造口业,妨害别人也妨害自己。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棘子成说:“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讲本质就好了,何必要讲那么多的文饰和礼貌呢? 子贡说:“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可惜啊,夫子您这话说君子就错了,因为君子并非如此。

君子文质彬彬,不仅注意外在的形式和礼貌,也讲文。如果只讲文而不讲质,就像一个人行标准的九十度鞠躬礼,心里却不恭敬对方,只有文而没有质是不正确的。相反,只讲质不讲文也是不正确的,就像很多农民,心地善良、为人淳朴,但是乘坐公共汽车时连上衣都不穿,虽然他们有很好的本质,但是缺少外在的形式,也不会让人有好的观感。所以子贡说,君子应该既讲外在的形式礼貌,也讲本质。

君子说错话以后“驷马难追”,所以子贡说:“驷不及舌”,用四匹马拉着车子也追不上。所以后人就据此成为两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告诉人们话一说出口就决定了是非善恶,再后悔也来不及。

《论语·子张》记载,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君子的一句话说得好,别人就认为很有智慧;说得不好,别人就认为没有智慧,因此言语很重要。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所以说话不可不谨慎。

——摘自《群书治要·论语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驷不及舌,孔子的“说话”智慧
论语五分钟 | 驷不及舌,孔子的“说话”智慧
出自《论语》的115个成语
这115个成语,全出自《论语》4
论语:君子质而已矣(12-8)
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多半都决定在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