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00422昆药集团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药集团 600422 SH)成立于1951年3月,2000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拥有深厚的专业制药经验,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自有品牌络泰?、天眩清?Artemedine?、Artem?、Arco?等享誉国内外。
  
  昆药集团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商业批发和国际营销为一体,形成了以自主天然植物药为主,涵盖中药、化学药和医药流通领域的业务格局。旗下拥有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金泰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双版纳版纳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制药集团医药商业有限公司、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昆药集团努库斯植物技术有限公司、昆明银诺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方科泰医药有限公司等参控股公司,并拥有规模化制造中心、血塞通药物研究院和博士后工作站。落地昆明高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 “昆药生物医药科技园”,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领先、国内一流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生物医药园区。
  
  依托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昆药集团先后开发了青蒿系列、三七系列、天麻系列及特色中药、特色民族药等40多个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天然植物药新产品,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在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疟疾等疾病治疗领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重大的贡献。
  
  突出的研发实力、丰富的产品资源、强大的综合制造系统、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国际化的营销队伍共同构成了昆药集团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昆药集团将以“绿色昆药、福祉社会”为宗旨,发展成为以心脑血管治疗领域为核心,逐步扩展至慢病领域的国际化药品提供商,力争成为全球心脑血管药物的知名品牌和杰出代表。世间万物,唯变不变。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指导下,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及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医药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传统企业拥抱互联网、积极创新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不仅要跨越认识和思维方式的障碍,还要突破传统业务成功伴生的经验、观念和模式束缚。医药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昆药集团也用自己的行动,开启了全新的转型升级之路。
2015年7月23日,以“新常态 新模式 新作为” 为主题的昆药集团半年会,在怡景园度假酒店顺利召开。公司董事长何勤、董事汪思洋、总裁袁平东、经营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及各部门、各子公司代表等共计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营销改革创新  精细化管理成效初显
此次半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各事业部及子公司的创新工作报告。各责任人分别从上半年指标达成情况、销售策略执行优劣分析、下半年指标分解、销售策略及执行方案、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在公司营销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推动下,各事业部的营销工作稳中有进,子公司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昆中药的大产品战略成效凸显;版纳药业四塔傣医药传习馆正式开门迎客,迈出了向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第一步;金泰得药业牵手“易复诊”平台,打造全面完整的疾病管理服务;昆商积极构建公司新发展模式,形成以分销为主,拓展OTC控销、新药、招商与医院业务的多元化格局……各事业部及子公司都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锐意进取,探索着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生存之道。

在总裁工作报告中,袁总对集团上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和工作亮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上半年,昆药集团理清了战略,确定了未来发展方向,公司的战略定位为:聚焦心脑血管,专注慢病领域的国际化药品提供商;目标是在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净利润十亿元。
根据当前政策形势及行业动态,袁总从研发、中药、医院进药、医保、品牌溢价、互联网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在此基础上,袁总对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并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在营销领域,继续推进营销精细化管理,自建商务队伍,利用互联网推动营销变革,实现跨部门、跨壁垒合作,整合集团资源,以用户为中心,以互联网+大健康为项目主要运营领域,打造与医疗和医改方向相契合的、将医生、患者、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昆药智慧医疗生态圈。
在产品方面,通过自主研发及外购,形成丰富产品群,产品将集中于四大产品板块(植物药、化药、OTC、生物药):植物药板块要挖掘现有核心产品的潜力,开展药品经济学评价进行产品二次开发,让老产品不断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化药板块将充分利KBN平台国际背景,筛选、引进和推广国际知名药品;在药品零售价格放开大背景下,OTC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OTC板块将依托于昆中药丰富的中成药品种,整合各子公司的产品,形成昆药大品牌下的丰富产品线,实现业务快速增长;生物药板块将以王庆华教授合作研发的长效降糖药及与Rani Therapeutics公司的“糖针胶囊”项目为起点,积极布局新型生物医药,打造研发、销售在国际、国内市场齐头并进的双轮驱动体系。
在并购方面,下半年公司拟并购以色列抗病毒CEppt等国际项目,同时在日本、美国、欧洲各国积极寻找优势合作项目。公司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甘草项目基地也将于下半年实现试运营;位于埃塞俄比亚的生产基地将完成选址、规划设计等系列工作。
    在品牌整合方面,下半年公司将与专业的品牌咨询公司合作,正式启动集团与子公司品牌及产品的整合工作,确定整合及传播方案,进一步推动大品牌的集团化运营,为将昆药品牌推向国际化打下良好基础。
在集团信息化方面,公司已确定合作机构,下半年将把原K/3 Wise系统升级到K/3 CLOUD系统、建设完成营销资源系统、采购系统集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移动工作平台,预计明年,子公司财务核算、集团的BI系统将全面建成,真正实现企业运营一体化、业务流程最优化、响应机制最快捷的移动化、扁平化的信息大数据管理机制,最终实现企业集团化的管理,即在集团内实现战略的统一、财务的管控、业务的下沉。
在组织管理方面,袁总针对新组织架构运营半年多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逐步健全机制,以确保组织快速、有序、健康的运转。

主动出击  持续变革 全方位迎接挑战  
在会议的最后,昆药董事汪思洋先生和董事长何勤先生分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
汪总首先肯定了这一年多来昆药的努力及改革取得的成绩,表达了对昆药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望,同时也指出了企业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汪总强调,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如果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满足于现状、固步自封,迟早要被社会淘汰,昆药的创新变革迫在眉睫,持续变革是昆药前行的不二法宝。但是我们的员工思想不够解放,仍然缺乏危机意识,缺乏狼性思维。未来公司的考核将更加市场化,也更加严格,以激发员工的狼性精神和求生的欲望。每个岗位都需要能与之匹配的人才,我们需要变革思想,不变思想就换人。
在研发、营销方面,目前公司虽然确立了产品发展战略,但主要的产品还是集中在植物药和中药领域,国际化程度不高。公司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如何储备2-3年内能带来效益、并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集群。如果单靠企业自己做研发,进度就会过于缓慢,昆药应该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源与平台,通过购买批文、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完善产品战略。
在组织机制上,汪总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昆药就像一艘由无数小船组成的庞大的航空母舰。虽然体积庞大,但不够坚固。如果大家只考虑各自利益,大船沉没的时候,所有小船都会跟着消失,正所谓唇寒齿亡。改革需要所有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责任人以身作则,敢于担当,积极有效地沟通,才能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互联网方面,互联网思维并不是要求公司成为互联网公司,也不可能成为互联网专家。目前昆药和子公司都已萌发了互联网思维的种子,但是传统的价值观依然束缚着我们,企业需要反思,是否能提供全新的土壤供互联网思维的生长,领导是否拥有足够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新的事物?
在体系整合方面,未来昆药还会继续并购,体系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集团和子公司的协同不够,各子公司独立运作,自有一套,很难做大。在信息化社会,集团化运作才是趋势,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形成良性的竞争和互动。

    何董根据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及昆药发展现状,从销售改革、产品推广、研发、投资、互联网等方面,对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销售模式改革方面,在招标价格下降、优质优价可能被取消的背景下,基药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代理商很难维持当前的艰苦销售。原来的销售模式已经行不通,精细化营销必须持续推进,企业要做的,就是逐渐取消总代,拿回所有的商业渠道,保证信息数据畅通到终端,加强学术推广和招标工作,确保学术队伍和招商队伍及时到位。
 在产品推广上,公司第二代口服制剂需要进行大规模推广,迅速上量,以取代或弥补针剂产品的不足,但目前进展速度过于缓慢,计划不足,缺少人力与资金的支持。要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制定更加扎实的发展及奖励计划。在产品寻找上,不仅要通过并购等途径,还需要企业自己寻找,找到合适的产品后,要挖掘出亮点,重新包装和定位,积极开展学术推广和销售。
在研发方面,昆药应该和一些大的研发平台、有能力的公司以项目为基础进行合作,合作的项目不限于短期或中长期。
在投资方面,虽然目前公司挑选了一些项目,但进展缓慢。昆药已应该充分利用已成立的并购基金,去获得更多的优质项目。这些项目不应该拘泥于化药、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只要有足够的关联性,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
在互联网医疗方面,何董提到,这样的机构应该建立在体制之外,充分授权,如果在传统企业之内运作,很容易受到阻碍;互联网营销的最重要一点,是聚焦产品,快速突破。因此目标不宜太大,集中一点快速突破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天的会议短暂而紧凑,会议结束,讨论还在继续。在互联网时代,环境变了,游戏规则也变了,传统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改革向来没有一帆风顺,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牺牲作为代价。面对互联网的洗礼,昆药不能坐失良机,尽管新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但它很可能带来无限的机会与可能。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曲折,昆药集团都将在创新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摸索和前进,我们相信,在所有昆药人的共同努力下,昆药集团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一个有实力、有担当、有持续创新和发展后劲的国际化药品提供商。《本草求真》记载: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
《医学衷中西录》记载:三七,诸家多言性温,然单服其末数钱,未有觉温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血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证变虚劳(凡用药强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经络成血痹虚劳)。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红久不愈(宜与鸦胆子并用),肠中腐烂,浸成溃疡。所下之痢色紫腥臭,杂以脂膜,此乃膜烂欲穿(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瘢痕疙瘩、女子症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疮,以其末敷伤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损伤,内连脏腑经络作疼痛者,敷之可消(当与大黄末等分,醋调敷)。又云:“凡疮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1912年版《中国医药大辞典》记载:
(1) 三七功用补血,去瘀损,止血衄,能通能补,功效最良,是方药中之最珍贵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肿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的优点;熟服可补益健体。
(2) 扩张血管的作用
(3) 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具有抗疲劳、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
(4) 抗炎症作用
(5) 具有免疫调节剂的作用,能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到正常,但不干扰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
(6) 抗肿瘤作用;抑制疤痕增生
(7) 抗衰老、抗氧化作用
(8) 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作用;
(9) 保护肝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9亿!华润三九入主昆药集团
昆药集团:血塞通等核心产品优势明显 持续加码研发布局未来
某公司营销策略分析方案
成长最快的中小盘股
侯大昆:2008年医药营销焦点问题的前瞻 -产业知识 -中药商业 -营销 -模式 -产业知...
中药股系列之华润三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