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人合一与养生、处世、审美——儒家与道家的天道观

天人合一与养生、 处世、 审美

      -----儒家与道家的天道观

已故国学大师钱穆,在其最后遗稿《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中指出: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钱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九十六高龄。钱老自谦,言“老矣,未能深究”。但是,无须做什么历史的,逻辑的论证,单就这一论点,就石破天惊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及其伟大!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周易》中已有类似的表述。但是,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则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董子云: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儒道两家的“天道观”明显有异,在对“天”的认识和解释上截然相反。

儒学经典反映了儒家对“天”的认识:

《尚书》:“天佑下民。”

《论语》:“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孟子》:“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春秋繁露》:“天者,百神之君也。”

可见儒家把“天”看作造化之神和宇宙的主宰;把“天”人格化,甚至神化了。

反之,道家则把“天”看作自然,或自然规律。

《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云:“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顺自然而行),其死也物化(事物的互相转化)。”

《列子》云:“清虚之天。”

《淮南子》云:“不以人易天。”

可见道家的“天”之所指,皆为自然,自然规律,或自然之本来属性。

因此,就其认识论上说,道家实优于儒家。然而,两千多年来,儒与道在天道观上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从而使“天人合一”与“一分为二”共同构成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天人合一”在人的“养生”,“处世”,“审美”三个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

就人的养生之道(规律)来看,“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即人必须顺应自然及其规律。《庄子》在《养生主》中讲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提出“因其固然”,“顺其天理”,即顺任自然的养生之道。他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就是说,天生万物,而“人”与“我”亦万物之一。因此,人可以,而且必须与“天道”(自然及其规律)合一而颐年养性。饥须餐,渴须饮,寒须衣裘,困须宿息,就是人适应自然,顺任自然的最普遍的行为。《黄帝内经》说:春秋要早睡早起,夏天要晚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也就是强调人对四时的自然之气的顺应。所以,养生莫过于顺天适性;让生命顺应自然,就是在“养生”上的“天人合一”。

如果就人类的整体对自然的顺应来看则实践“天人合一”,在当代就更具迫切性。当今,地球的生态不平衡,正是人未能顺应自然所造成的。这又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某些自然规律尚未被人们所认识,即在认识上尚未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略);

另一种是人向自然过度地索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引起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如滥伐森林,使水土流失,旱涝失控;工业污染,农业和人畜的生存受到威胁;乱捕青蛙,则虫害转烈;乱捉水蛇,则田鼠猖獗……这已经是常识范围的事了。最近,国家环保局公布了第一批湿地保护名录。湿地,即常年积有浅水或低洼潮湿的地域,与农业,林业并列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可容纳大量水分,为江河,农田灌溉提供大量的水源,湿地还可以调节气候,还是大量珍禽异兽栖息的地方……但是,这些认识在中国是到七八十年代才有的。七十年代初,在洞庭湖大搞围湖造田,以致周围县市两度受灾,损失惨重。今天的两湖平原,在我国古代是江北(江汉平原)的“云泽”,和江南的“梦泽”合成的一片汪洋的浅水湿地,连成一片,合称“云梦泽”。1170年(八百多年前),陆游46岁时,入蜀为夔州通判,乘船过长江,诗中还说“云梦风烟自古今”。元明以后,云泽全淤,至今只能在飞机上看到武汉及其周围一带河道纵横,就是云泽留下的痕迹。而梦泽水逐渐干涸,但留下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五十年代前期),而今“第一”已经让位给了江西的波阳湖了。围湖造田,固然多开垦了几亩地,但是其遗害殃及子孙,至今长江时常洪灾,就是上游大水至此,没有南北“云梦”可以贮水之故。

由此可见“天人合一”,顺天,顺任自然,遵照自然规律办事,是整个人类世界的“养生”之道。

从“处世”之道来看儒家主张积极干预现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则力主顺应时势,“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在《人间世》中假借颜回与孔子的对话,描述与统治者(卫国国君)相处的艰难。因而提出了有名的“心斋”理论和“外端内虚”,“内直外曲”的“处世”之道:即保持自己空明的心境,无为名利所动,这样才能感化万物;然后外端肃而内虚怀,心中是非明确而外表随和大度;在上者能纳谏则言,不能纳谏则止(不言;非不肯言,实是不让言)。这样,就能做到“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从而将“顺”与“谏”,“人”与“己”合一:保持内部人格的“方正不阿”,又显示了外表的“顺情随和”。中国知识分子中,许多人形成了“外圆内方”的人格和“处世”之道,与道家的“天人合一”观不无关系。当然,“圆”在这里不应理解为“圆滑”,而是安时处顺,和对于客观时势的顺应。

从“审美”之道来看道家师“自然”,重“天籁”。《庄子》云: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它主张艺术应该“返璞归真”,浑朴天成,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对雕琢斧凿,矫揉造作,未病自呻。强调的是“天工”,是与“天道”,与自然合一。

而儒家则倡“中和”,重“人籁”。《中庸》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它主张创作主体必须“致中和”,克制过分的情感流露,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无过无不及;强调的是“人巧”,与“心性”合一。

道家与儒家,天籁与人籁,天工与人巧的“天人合一”,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和中国的,东方的审美特色:

“师法自然,中和为美!”

1995年旧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世英丨道家的审美境界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中“儒”的渊源
《中华石文化之根---儒,道,佛家谁之深?》
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 天人合一!
心性论与先秦儒道美学研究的深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