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灌区项目信息自动化系统

灌区项目信息自动化系统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30

 

传统的水利工作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需要。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增加投入,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走内涵改造发展之路。水利信息化是灌区水利系统优化配置的重要基础,也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灌区水利工程中要大力提高水利信息化的程度,以信息化带动和推进水利现代化。普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运用,建立起一套灌区综合水利实时监控调度系统;广泛运用各种高新科技手段,对区域的水资源和相关信息及时进行采集、传输、管理;以远程自动控制技术为依据对流域、区域的水利工程进行控制操作。

1. 建设目标

本工程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水田示范区管理信息化、量测水自动化、收费计量化,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动态数据实时监控。实现科学、及时和准确的调配灌溉用水,达到节约用水,高产、高效的目的。

2. 案列简介

本工程建设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造价低的情况下具备先进行、信息化的全面性、系统操作的方便性的设计原则。

本期工程建设内容:灌区信息管理分中心1处,完成相应的网络部署、中心硬件系统的集成和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部署;闸门远程自动启闭系统3套,完成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配备相应的附属设施;重点闸门视频监控系统3套;信息管理分中心视频监控系统1套;配置一套气象监测站(温度、湿度、风速、光照、降雨量、蒸发量);自动量测水设备11套,完成硬件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配备相应的附属设施。通过无线技术、感知层技术与新型应用的有效结合,利用微波通讯特有的频带宽、大容量性、可以用于各种业务的传送;更将充分满足灌区监测站间的物与物互联,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相结合。

 

针对物联网产业涉及的应用层、网络层和传感层,实现科学、及时和准确的调配灌溉用水,达到节约用水,高产、高效的目的,保证了水运行系统的安全,也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基础、有效的数据。,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应用层建设: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与灌区综合调度系统模型相结合,通过防洪调度、安全管理、闸门管理、流量监测、视频监视系统和综合资源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对灌区水资源进行实时预报、调度等智能管理。

网络层建设:按照库区通讯安全管理策略灵活选择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进行信息的有效可靠传输。进行必要的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建设。其中包括采集无线基站建设、光纤网络建设以及必要的系统集成建设。

感知层建设:利用全方位感知技术:水位计、流量计、雨量计、自动化控制终端、自动化视频监测设备等传感器技术对全区域的闸位管理、工程观测、通信、动力、照明、交通等相关信息精确感知和实时采集

3. 实施方案

3.1用户需求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建设水田示范区管理信息化、量测水自动化、收费计量化,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动态数据实时监控等系统。斗渠口均设置量测水设施,建立渠系自动化量测水系统,水位监测系统,建立国内集遥测、遥感技术,先进仪器和现代化通讯技术为一体的大型实时自动化监控系统,建立灌区信息化管理中心站和两个分站,实现国内一流的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动态数据跟踪监控,达到科学、及时调配水,节约用水,高产、高效的目的。

3.2实施方案

服务于灌区管理单位。利用传感器(如水位计、流量计、 闸位计、综合气象等装置)进行水利信息实时采集,利用计算机局域网、无线/有线通信网建立监测点——监控中心——灌区信息中心的信息传输通讯网络,实现灌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形成灌区综合数据库。实现灌区内水雨情信息的实时监测,以及各水利机电设施的自动控制(如对灌区各配水点的闸门、水源站的电机泵阀及闸门等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灌区业务管理,包括水量调度、水费征收和日常办公管理。

4. 系统特点

大唐水利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核心,通过对水文、水质、泵站及闸门状态等实时信息的感知采集、传输、处理加工和智能化应用,切实提高水利行业管理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向动态管理、精细管理、定量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

5. 建设原则

本工程建设在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耐久性、安全性、造价低的情况下具备先进行、信息化的全面性、系统操作的方便性的设计原则。在系统的的硬、软件方面统筹考虑,具体建设原则如下:

1、满足工程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2、采用高新技术与产品,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质量和高效益;

3、充分考虑系统的可伸缩性,方便系统的扩展或调整;

4、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可管理性;

6. 用户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业主认为,该系统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和手段,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水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水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根本上摆脱了水利行业技术落后、管理薄弱等状况,推进了水利管理方式的彻底转变,提高了水利行业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适应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需求为导向,立足应用,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制开发出适合本灌区实际应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国内一流的灌溉供水远程控制,渠道水情实时测报,闸门自动启闭,动态数据跟踪监控,达到科学、及时调配水,节约用水,高产、高效的目的。

闸门自控系统

上层应用

7. 实施经验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灌区信息化项目立足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讲求效益,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按照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自主开发、技术引进的方法,着力解决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数字化程度不高、时效性不强、信息管理分散、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共享机制不全、使用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彻底改变过去人工操作的落后局面。用现代理性思维和理念转变传统的治水思路,向管理要效益。结合前郭灌区实际,一是科学布设信息采集点;二是合理确定控制方式;三是从灌区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网络;四是高度重视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选择成熟技术和产品,开发实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灌区管理信息化。

8. 结束语

事实证明,通过现代化高科技的手段,在前郭灌区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调度运行的管理水平、方便调度管理、优化运行方式、才能实现安全运行、节约水量、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之目标,提高紧急事故的监视和处理能力、减少水量损失和防止事故扩大、保障安全、提高经济效益,确保数据传递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支持依据。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灌区的建设和应用是极为必要的。该系统的开发应用,为同类型灌区实现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开辟了可行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慧管水”带来流域管理新跨越——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水利信息化管理纪实
水利遥测终端在灌区信息化监控中的应用
浅析周桥灌区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
灌区信息化:智慧水利闸门监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灌区:水泵闸门监控运维与防汛防旱预警系统
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